本文介绍了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主要内容、功能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ISI Web of Knowledge是为科研人员建立的研究平台,提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等领域的学术资源,通过将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与搜索、分析等工具的有...本文介绍了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主要内容、功能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ISI Web of Knowledge是为科研人员建立的研究平台,提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等领域的学术资源,通过将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与搜索、分析等工具的有效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科学发现与创新的进程,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意义]研究中国学者在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发文情况。[方法/过程]以《期刊引证报告》(JCR)社科版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依据,统计中国学者2003—2014年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发文情况,并将其与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家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目的/意义]研究中国学者在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发文情况。[方法/过程]以《期刊引证报告》(JCR)社科版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依据,统计中国学者2003—2014年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发文情况,并将其与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家进行对比。[结果/结论]中国发文量虽排名第二,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论文影响力明显强于大陆;技术接受模型、移动互联等是目前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展开更多
We discuss what document types accoun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articles discussing how to predict JIFs ...We discuss what document types accoun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articles discussing how to predict JIFs and taking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and the JCR into account, we make our own predictions. Using data by cited-reference searching for Thomson Scientific's WoS, we predict 2007 impact factors (1Fs) for several journals, such as Nature, Science, Learned Publishing and som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journals. Based on our colleagues' experiences we expect our predictions to be lower bounds for the official journal impact factors. We explain why it is useful to derive one's own journal impact factor.展开更多
依据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公布的2009-2013年连续5年JCR数据,选择17种中国地学及相关学科英文版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源论文数、自引率等指标进行了五年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web of science检索平...依据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公布的2009-2013年连续5年JCR数据,选择17种中国地学及相关学科英文版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源论文数、自引率等指标进行了五年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分析了各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单篇被引最高频次、国际论文比情况。分析表明,五年间SCIE收录的地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所增大,各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从国际论文比来看,大多期刊国际稿源量少,国际化水平较低;而且中国地学类期刊虽然研究范围较广,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均不高。因此,需要着眼于刊文的高质量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从稿源、编辑加工、出版和发行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介绍了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主要内容、功能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ISI Web of Knowledge是为科研人员建立的研究平台,提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等领域的学术资源,通过将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与搜索、分析等工具的有效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科学发现与创新的进程,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文摘[目的/意义]研究中国学者在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发文情况。[方法/过程]以《期刊引证报告》(JCR)社科版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依据,统计中国学者2003—2014年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发文情况,并将其与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家进行对比。[结果/结论]中国发文量虽排名第二,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论文影响力明显强于大陆;技术接受模型、移动互联等是目前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文摘We discuss what document types accoun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articles discussing how to predict JIFs and taking data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and the JCR into account, we make our own predictions. Using data by cited-reference searching for Thomson Scientific's WoS, we predict 2007 impact factors (1Fs) for several journals, such as Nature, Science, Learned Publishing and som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journals. Based on our colleagues' experiences we expect our predictions to be lower bounds for the official journal impact factors. We explain why it is useful to derive one's own journal impact factor.
文摘依据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公布的2009-2013年连续5年JCR数据,选择17种中国地学及相关学科英文版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源论文数、自引率等指标进行了五年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分析了各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单篇被引最高频次、国际论文比情况。分析表明,五年间SCIE收录的地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所增大,各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从国际论文比来看,大多期刊国际稿源量少,国际化水平较低;而且中国地学类期刊虽然研究范围较广,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均不高。因此,需要着眼于刊文的高质量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从稿源、编辑加工、出版和发行等方面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