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ension Cosmology,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and Explosions of Supernovae from SST
1
作者 Sylwester Kornowski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CAS 2024年第3期1029-1044,共16页
Here, using the Scale-Symmetric Theory (SST) we explain the cosmological tens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We show that a change in value of strong coupling constant for cold baryonic matter lea... Here, using the Scale-Symmetric Theory (SST) we explain the cosmological tens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We show that a change in value of strong coupling constant for cold baryonic matter leads to the disagreement in the galaxy clustering amplitude, quantified by the parameter S8. Within the same model we described the Hubble tension. We described also the mechanism that transforms the gravitational collapse into an explosion—it concerns the dynamics of virtual fields that lead to dark energy. Our calculations concern the Type Ia supernovae and the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We calculated the quantized masses of the progenitors of supernovae, emitted total energy during explosion, and we calculated how much of the released energy was transferred to neutrinos. Value of the speed of sound in the strongly interacting matter measured at the LHC confirms that presented here model is correct. Our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Universe is cycl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e-Symmetric Theory Tension Cosmology Coupling Constants Parameters σ8 and S8 Largest Cosmic Structures Dark Energy Supernova explosion Cyclic Universe
下载PDF
低速撞击下JO-8和B炸药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轩 徐洪涛 +5 位作者 冯晓军 王晓峰 南海 冯博 封雪松 赵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3-907,共5页
采用30 kg小落锤对JO-8和B炸药进行了低速撞击加载试验,并对撞击过程和试验后样品分别进行了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分析。撞击试验发现JO-8炸药的临界点火阈值为360 N,B炸药的阈值为300 N,这表明JO-8炸药具有更高的抗撞击能力;高速摄影发... 采用30 kg小落锤对JO-8和B炸药进行了低速撞击加载试验,并对撞击过程和试验后样品分别进行了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分析。撞击试验发现JO-8炸药的临界点火阈值为360 N,B炸药的阈值为300 N,这表明JO-8炸药具有更高的抗撞击能力;高速摄影发现两种炸药均经历冲击、塑性流动、飞散、反应等阶段,反应在炸药损伤后发生,JO-8炸药的反应滞后于B炸药;扫描电镜表明,B炸药在低速撞击下的损伤模式以界面脱粘、沿晶断裂为主,JO-8炸药以剪切变形和穿晶断裂为主。B炸药的制备工艺决定了TNT包裹RDX的微观结构,而TNT具有较低的晶体力学性能,导致其在加载下首先发生断裂;JO-8炸药的制备工艺决定了粘结剂包裹HMX晶体的微观结构,粘结剂改善了炸药晶体的脆性特征,致使JO-8炸的损伤模式不同;与B炸药相比,JO-8炸药发生点火延滞的原因在于JO-8炸药具有更高的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8炸药 B炸药 低速撞击 临界点火阈值 损伤模式
下载PDF
Migration of Cr_2O_7^(2-) and Butanone in Soil and Groundwater System After the Tianjin Port 8·12 Explosion
3
作者 Liyan Liu Shaopan Liang +2 位作者 Hongchen Liu Wei Tan Guorui Zhu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8年第6期522-531,共10页
After the Tianjin Port 8.12 explosion, an enormous amount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K2Cr2O7) and butanone (CH3COCH2CH3) leaked into the coastal soil-groundwater system, which potentially threatened the environment ... After the Tianjin Port 8.12 explosion, an enormous amount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K2Cr2O7) and butanone (CH3COCH2CH3) leaked into the coastal soil-groundwater system, which potentially threatened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Determining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hazards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guidelines for remediating the contaminated area. This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igration of potassium dichromate and butanone in the coastal soil-groundwater system through a coupling unsaturated-saturated numerical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HYDRUS model into the MODFLOW/ MT3D model. In the unsaturated zone, two-dimensional HYDRUS model was applied, and its recharge flux at the bottom boundary was utilized as the input of MODFLOW/MT3D model in the saturated zone. Results showed that Cr2O^(2-)7 migrated much faster than butanone in the unsaturated zone and reached the water table in about 1 year. In comparison, butanone was unlikely to enter the aquifer even 5 years later with a migration depth of about 2.2 m. Driven by groundwater, the Cr2O^(2-)7 that entered the aquifer migrated about 161 m toward southeast 5 years later. In the saturated zone, the contamination plume covered mainly the southeast area due to the groundwater flow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ssium dichromate BUTANONE HYDRUS MODFLOW Coastal soil-groundwater system Tianjin Port 8·12 explosion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C_(3)H_(8)/C_(2)H_(4)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
4
作者 陈昇 宁也 +4 位作者 何萌 祁畅 王亚磊 闫兴清 喻健良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为了防控高温高压工艺流程中可燃混合气体潜在的爆炸风险,利用自行搭建的20 L球形爆炸特性实验装置,测试了初始温度20~200℃、初始压力0.1~1.5 MPa下C_(3)H_(8)/C_(2)H_(4)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分析了温度、压力和C_(2)H_(4)体... 为了防控高温高压工艺流程中可燃混合气体潜在的爆炸风险,利用自行搭建的20 L球形爆炸特性实验装置,测试了初始温度20~200℃、初始压力0.1~1.5 MPa下C_(3)H_(8)/C_(2)H_(4)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分析了温度、压力和C_(2)H_(4)体积分数对混合气体爆炸上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C_(3)H_(8)/C_(2)H_(4)混合气体爆炸上限升高。当初始压力高于0.3 MPa时,随着C_(2)H_(4)体积分数的增加,爆炸上限的上升速率明显降低。随着C_(2)H_(4)体积分数的增加,高温和高压下爆炸上限的提升幅度和速率比常温常压下更高。温度和压力的协同作用对爆炸上限的影响远大于二者单独作用的影响之和,即高温和高压协同作用下,C_(3)H_(8)/C_(2)H_(4)混合气体具有更高的爆炸风险,且随着C_(2)H_(4)体积分数的增加,爆炸风险会进一步提升。分别拟合得到了爆炸上限与温度参数、爆炸上限与压力参数以及爆炸上限与温度和压力双参数下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爆炸上限 C_(3)H_(8)/C_(2)H_(4)混合气体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蒸汽爆破对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香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昀菲 孙志强 +4 位作者 杜庆鑫 王志勇 王璐 杜红岩 杜兰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法解析汽爆对两种杜仲茶香气特征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对电子鼻数据模型拟合度高,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汽爆前后香气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HS-SPME-GC-MS检测共鉴定出177种挥发性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以及Kruskal-WallisH检验(P<0.05)进一步筛选出24种香气物质,发现汽爆前嫩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汽爆后嫩叶茶关键呈香物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壬醛、苯甲醛和苯乙醛,呈现柑橘香、花香、焦糖香、苦杏仁味、坚果香、玫瑰香和巧克力香。汽爆前成熟叶茶无关键香气物质,汽爆后成熟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壬醛,呈现甜桃香、木香、柑橘香、花香和焦糖香。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杜仲叶茶饮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华仲8号’ 香气成分 蒸汽爆破 杜仲茶
下载PDF
基于倒谱的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庆东 毛远凤 +2 位作者 王生文 余大新 王岩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635,共9页
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的32个台站的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2个主要爆炸的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2)爆炸-2发生在爆炸-1的西北侧约353°处;(3)依据这些记录的倒谱,无... 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的32个台站的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2个主要爆炸的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2)爆炸-2发生在爆炸-1的西北侧约353°处;(3)依据这些记录的倒谱,无法判定在爆炸-1前是否还存在微小的爆炸。以上结论均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由于倒谱叠加采用的是全波形,对滤波频带不敏感,因此,在检测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多次爆炸或其它类似事件(如核爆)上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2”天津港爆炸 倒谱 叠加 方位角
下载PDF
天津港“8·12”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行为原因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鲁征 傅贵 薛忠智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1期205-211,共7页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事故再一次凸显预防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控制对策。基于事故致因&q...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事故再一次凸显预防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控制对策。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对该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体系原因、文化原因以及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个人行为出现错误是由于组织行为不当造成的,组织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起主导作用,而外部原因与事故的发生是弱影响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员工不安全动作、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和防范外部原因等四方面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港 8·12”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致因 “2-4”模型 行为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后应急采供血质量保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浩泷 杨文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4-1435,共2页
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本中心在应急采供血工作中加强了采供血过程控制、关键设备控制及血液库存的质量控制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应急状况下采供血液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 应急采供血 质量保障 8·12”事故
下载PDF
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的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可建 徐志斌 +2 位作者 石玉辉 王鹏 孟子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研究了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TEX)的合成方法,以其二步合成法为基础,对影响中间体1,4-二甲醛-2,3,5,6-四羟基哌嗪(DFTHP)以及目标产物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 研究了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TEX)的合成方法,以其二步合成法为基础,对影响中间体1,4-二甲醛-2,3,5,6-四羟基哌嗪(DFTHP)以及目标产物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TEX)合成收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使用NaOH饱和溶液调节反应液pH为9时,DFTHP收率可达到68.3%;硝硫混酸中发烟硝酸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2,硝化剂与DFTHP的体积与质量比为3∶1时TEX的收率可达到59.7%.经过条件优化,TEX二步合成法总收率提高到了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炸药 4 10-二硝基-2 6 8 12-四氧杂-4 10-二氮杂四环[5.5.0.05 903 11]十二烷 有机合成
下载PDF
网络民粹主义的喧哗——“8·12”天津港爆炸网络传播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网络民粹主义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民粹主义,持有反体制、反权威、反精英等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呈现出分散型、平等化、非理性、直接介入式等鲜明表征。"8·12"天津港爆炸后,网络民粹主义喧哗风生水起,... 网络民粹主义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民粹主义,持有反体制、反权威、反精英等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呈现出分散型、平等化、非理性、直接介入式等鲜明表征。"8·12"天津港爆炸后,网络民粹主义喧哗风生水起,误导公众理性判断,我们应警惕网络民粹主义的喧哗,防止喧哗成声势,以免污浊主流舆论场。本文探析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网络民粹式喧哗的传播特点及造成的社会隐忧,并从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举措,致力于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网络民粹主义 网络传播 8·12”天津港爆炸
下载PDF
天津港“8·12”突发事件救援的护理组织与管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广隶 金霞 +1 位作者 王宏杰 温丽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4期544-546,共3页
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我院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护理部进行人力资源调配、成立护理专家小组、调配药品及补充物资等措施。救援前后方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确保救援任务顺利畅通。
关键词 天津“8·12” 突发事件 组织和管理 护理
下载PDF
提高8#电雷管铅板穿孔能力的有效途径
12
作者 高玉珍 《同煤科技》 2008年第4期6-7,10,共3页
从8#电雷管的装药结构、压药密度、药与药的接触形式等方面,对铅板穿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学工业 爆炸物工业 8
下载PDF
乳化炸药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曾云川 《智能城市应用》 2023年第8期75-77,共3页
乳化炸药生产安全管理的关键问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员培训和意识以及风险评估与监测。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成为实施原则。针对乳化炸药生产的特点,强化静电防护、建立特殊工艺监控系统和加强原材料管控... 乳化炸药生产安全管理的关键问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员培训和意识以及风险评估与监测。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成为实施原则。针对乳化炸药生产的特点,强化静电防护、建立特殊工艺监控系统和加强原材料管控等优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不断创新,我们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乳化炸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炸药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两种典型炸药装药的撞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洪涛 宋震 +4 位作者 田轩 赵东奎 封雪松 冯博 赵娟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通过小落锤对JO-8和B炸药装药进行撞击加载,并对撞击过程和试验后样品分别进行了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分析。撞击试验发现JO-8炸药比B炸药具有更高的抗撞击能力;高速摄影发现两种炸药装药均经历冲击、塑性流动、飞散、反应等过程,装药的... 通过小落锤对JO-8和B炸药装药进行撞击加载,并对撞击过程和试验后样品分别进行了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分析。撞击试验发现JO-8炸药比B炸药具有更高的抗撞击能力;高速摄影发现两种炸药装药均经历冲击、塑性流动、飞散、反应等过程,装药的反应发生在装药损伤后;扫描电镜表明B炸药在低速撞击下的损伤模式以界面脱粘、沿晶断裂为主,JO-8炸药装药则以剪切变形和穿晶断裂为主。上述研究表明:粘结剂能够改善炸药装药的抗撞击能力,炸药装药工艺决定了炸药在撞击加载下的损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8炸药 B炸药 撞击感度 晶体损伤 高速摄影
下载PDF
重大灾害引发“后发危机”的生成机理与防控策略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春颜 阎耀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102,共13页
重大灾害事件能否得到妥善治理,直接决定着其是否会导致连锁效应,诱发社会领域内的"后发危机",如果治理者仅仅关注爆炸事件本身,而不考虑"后发危机"在整个突发事件演化中的作用,很可能导致衍生事件的危害超过原有事... 重大灾害事件能否得到妥善治理,直接决定着其是否会导致连锁效应,诱发社会领域内的"后发危机",如果治理者仅仅关注爆炸事件本身,而不考虑"后发危机"在整个突发事件演化中的作用,很可能导致衍生事件的危害超过原有事件,本文通过梳理"后发危机"生成的逻辑框架和路径走向,在选取吉林"11·13"爆炸事件和天津"8·12"爆炸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政府需要从合理开展预期管理,培养公众理性认知能力、跳出"塔西佗陷阱",增强防控供给能力以及注意心理疏导和负面情绪消解,防止出现价值逆转等方面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8·12” 后发危机 重大灾害 冲突
下载PDF
真空条件下炸药爆炸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广华 李彪彪 +2 位作者 沈飞 王胜强 王辉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8-313,I0004,共7页
为了对比分析公斤级炸药在常压及真空环境下的内爆威力,以JO-8炸药为研究对象,在真空爆炸罐内进行了常压和真空条件下的内爆威力试验,分析了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内爆威力.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正对爆炸产物传播方向所测壁面反射压峰值、... 为了对比分析公斤级炸药在常压及真空环境下的内爆威力,以JO-8炸药为研究对象,在真空爆炸罐内进行了常压和真空条件下的内爆威力试验,分析了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内爆威力.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正对爆炸产物传播方向所测壁面反射压峰值、准静态压力峰值分别是侧向的1.12倍及1.67倍,且正对爆炸产物传播方向的效应靶变形也远高于侧向效应靶变形,证明爆炸产物在真空环境下的传播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常压下所测壁面反射压峰值、准静态压力峰值分别是真空条件下的1.74倍及5.17倍,且效应靶变形情况相对于真空条件下也更为严重,证明炸药在常压条件下比真空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毁伤威力,这是由于真空环境下缺少空气介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jo-8炸药 爆炸罐 冲击波压力 准静态压力 比冲量 效应靶 内爆威力
下载PDF
水下爆炸致急性心肺损伤模型中不同剂量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长青 邵先安 +4 位作者 王前进 王静 马宏昊 齐晓林 尹纯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水下爆炸致兔急性心肺损伤模型,通过观察各组模型动脉血氧分压及心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的差异,评估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乌司他丁治疗下模型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水下爆炸急性心肺损伤的... 目的构建水下爆炸致兔急性心肺损伤模型,通过观察各组模型动脉血氧分压及心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的差异,评估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乌司他丁治疗下模型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水下爆炸急性心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爆炸损伤组、低剂量乌司他丁组和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利用水下爆炸装置对爆炸损伤组、低剂量乌司他丁组和高剂量乌司他丁组造成急性心肺损伤,并在致伤后即刻对低剂量乌司他丁组和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分别进行2.5万U/kg和10万U/kg的乌司他丁治疗。检测实验兔在爆炸后4 h、12 h、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 2)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水平。爆炸24 h后测量家兔的心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结果动脉血氧分压检测结果提示:爆炸损伤组实验兔在致伤后4 h、12 h、24 h的PaO 2分别为(84.97±6.41)、(79.13±9.92)、(78.24±3.53)mmHg,与正常对照组4 h(92.15±4.13)、12 h(89.39±7.54)、24 h(90.24±9.33)相比均明显下降(P=0.042,P=0.018,P=0.002),而低剂量和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并未观测到PaO 2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爆炸损伤组动物的心肌组织和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均显著升高(P=0.037,P=0.028)。高剂量乌司他丁组的心肌组织湿干重比值明显低于爆炸损伤组(P=0.047)。炎性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提示:与爆炸损伤组相比,低剂量乌司他丁组的血清TNF-α含量在爆炸后12 h和24 h均明显降低(P=0.018,P=0.013);高剂量乌司他丁组的血清TNF-α含量也在爆炸后24 h低于爆炸损伤组(P=0.004)。低剂量乌司他丁组和高剂量乌司他丁组的血清NE含量均在爆炸后24 h显著低于爆炸损伤组(P=0.007,P=0.036)。高剂量乌司他丁组的血清IL-8在爆炸后4 h、12 h、24 h均显著低于爆炸损伤组(P=0.024,P=0.007,P=0.011)。结论成功建立了靶向致伤心肺的水下爆炸伤动物模型,初步证明了乌司他丁对水下爆炸致急性心肺损伤的治疗价值,为未来海上战伤救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伤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河北涞源木吉村矿田隐爆相角砾岩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贻峰 秦松贤 邓兆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21-127,共7页
河北涞源木吉村矿田内突出发育的隐爆相角砾岩,是该内生金属矿田的成矿同源岩体——闪长玢岩侵入晚期的产物。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成岩期构造控制。根据隐爆相角砾岩的地质发育特征将其分为四类:爆破角砾岩,震碎—震裂角砾岩、流化—侵... 河北涞源木吉村矿田内突出发育的隐爆相角砾岩,是该内生金属矿田的成矿同源岩体——闪长玢岩侵入晚期的产物。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成岩期构造控制。根据隐爆相角砾岩的地质发育特征将其分为四类:爆破角砾岩,震碎—震裂角砾岩、流化—侵入角砾岩、热液注入—交代角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相角砾岩 闪长玢岩 构造复合 河北省
下载PDF
昆山“8·2”爆炸事故存活伤员损伤特点及救治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军 赵富丽 +7 位作者 吴健 吴曙华 杨爱祥 李晓英 彭霄 常新 程宏宇 吴允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2-957,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昆山“8·2”爆炸事故伤员损伤特点,探讨爆炸事故伤员的救治策略.方法 以“8·2”爆炸事故送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集中救治的40例伤者为对象,详细记录伤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烧伤面积、深度等信息... 目的 回顾性分析昆山“8·2”爆炸事故伤员损伤特点,探讨爆炸事故伤员的救治策略.方法 以“8·2”爆炸事故送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集中救治的40例伤者为对象,详细记录伤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烧伤面积、深度等信息,分析伤后90 d内器官损伤的类型、感染部位及病原体、器官功能支持及医疗救治效果等.结果 爆炸事故后收住本院的伤者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创伤类型包括烧伤、吸入性损伤、爆震伤、颅脑损伤和骨折等;所有伤者均存在烧伤,平均烧伤面积为(92±14)%体表面积(TBSA),其中深Ⅱ度烧伤占(14±10)% TBSA,Ⅲ度烧伤占(77±19)% TBSA;病程中34例(85.0%)伤者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主要累及呼吸、循环、肝脏、胃肠道、肾脏及凝血功能;患者住院期间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创面、血液及肺,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91.3%),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积极救治后28 d死亡8例(病死率20.0%),90d死亡25例(病死率62.5%),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及MODS.结论 昆山“8·2”爆炸事故现场存活者主要呈大面积烧伤,以Ⅲ度烧伤为主,病程中多数伤者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8·2”爆炸事故 烧伤 肺爆震伤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感染
原文传递
地方依恋、突发事件与风险的社会“变异”——一个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光辉 陈通 +1 位作者 王颖 傅安国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8,155-156,共13页
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内,对风险的社会“变异”过程进行社会心理学考察,兼具理论和政策价值。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中的“地方依恋”概念引入这一框架,聚焦于某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检视风... 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内,对风险的社会“变异”过程进行社会心理学考察,兼具理论和政策价值。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中的“地方依恋”概念引入这一框架,聚焦于某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检视风险的社会“变异”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依恋作为一种稳定的风险“缩小”机制,通过直接作用以及调节风险感知对风险态度的影响,限制了风险抗争意愿;突发事件作为一种外部刺激机制,直接激化了风险感知,并在达到特定阈值时,不仅削弱地方依恋的调节效应,更侵蚀其稳定的结构,造成风险剧烈“放大”。突发事故所引致的政策密集供给和有关规划加速落实等“涟漪效应”,在健全相关机制的同时,有可能造成社区转型停滞,新的社会风险也开始累积。基于此,风险沟通和地方依恋建构,是风险的社会“缩小”与社区恢复的重要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突发事件 风险的社会“变异” 8·12”事故 风险的社会放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