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de Suits Sewn with Gold Wire-Burial Clothes of Royals 2000 Years Old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8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jade suits Sewn with Gold Wire-Burial Clothes of Royals 2000 Years Old
下载PDF
西汉早期出土金缕和丝缕玉衣部分玉料材质及其加工工艺特征管窥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涵 李琳娜 +5 位作者 丘志力 李银德 陈灿强 龚盛玮 崔亚平 麦志强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73,共13页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是我国汉代最重要和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两个王侯级墓地,两墓出土的丝缕和金缕玉衣是当时南方和中原汉王朝最重要的墓葬玉器之一。通过上手观察、显微镜拍照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漫反射红外光谱、拉曼...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是我国汉代最重要和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两个王侯级墓地,两墓出土的丝缕和金缕玉衣是当时南方和中原汉王朝最重要的墓葬玉器之一。通过上手观察、显微镜拍照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漫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技术对广州南越王墓及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部分玉片的质材和加工工艺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玉衣的玉料均主要为透闪石质,从现存玉衣颜色及玉质结构上看,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玉料来源单一且玉质明显好于南越王墓,南越王墓玉料具有多来源的特征,玉衣中的"假玉"可能来自粤西。从南越王墓玉衣片部分切割痕迹判断,南越王墓所使用的切割工具可能接近当时的最高水平,也可能存在中原交换来源的玉材,无法排除南越王墓玉衣全部或部分在当地制作的可能;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加工工艺特征明显不同,显示两地玉衣系由不同"玉作"体系加工完成,汉代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玉作体系,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衣 玉料 加工工艺 西汉 南越王墓 楚王墓
下载PDF
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8、M9发掘简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继鹏 赵淑水(图) +3 位作者 贾晓龙(图) 刘斌(图) 马占山(图) 高虎(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5,共13页
朱仓村M8、M9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北部,西距东汉帝陵约1公里,该区域属于东汉帝陵的陪葬墓区。M8为单室墓,M9为多室墓,时代均为东汉晚期。M9中出土了代表身份等级的铜缕玉衣,墓主人身份极有可能属于大贵人、长公主级别的高等... 朱仓村M8、M9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北部,西距东汉帝陵约1公里,该区域属于东汉帝陵的陪葬墓区。M8为单室墓,M9为多室墓,时代均为东汉晚期。M9中出土了代表身份等级的铜缕玉衣,墓主人身份极有可能属于大贵人、长公主级别的高等级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仓 东汉帝陵 陪葬墓 铜缕玉衣
下载PDF
米脂卧虎湾M103出土玉覆面、玉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1,共7页
卧虎湾西汉早期墓葬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的组合,不见于以往的考古发现。本文通过对西汉早期出土玉覆面、局部玉衣及玉衣的墓葬中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墓葬等级及玉覆面形制的对比,可以看出只出土玉覆面的墓葬等级相对较低,局部玉衣和... 卧虎湾西汉早期墓葬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的组合,不见于以往的考古发现。本文通过对西汉早期出土玉覆面、局部玉衣及玉衣的墓葬中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墓葬等级及玉覆面形制的对比,可以看出只出土玉覆面的墓葬等级相对较低,局部玉衣和玉衣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可能在玉衣形成的初期就是存在的,两者并不具备明显的先后关系。卧虎湾墓地出土的玉覆面及玉鞋,正是由于墓葬等级的限制而采取的减省做法。而局部玉衣之所以在头部、手部及脚部重点用玉,因为受到先秦两汉时期丧葬仪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覆面 玉衣演变 功能
下载PDF
“滇王玉衣”名称及相关问题驳正
5
作者 梁英旭 董晓京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
云南省博物馆藏一组玉片,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大墓,名之“滇王玉衣”。揆诸史料,无论是从数目、工艺、面积还是出土状况来看,其与汉代敛葬玉衣都存在显著差异,然与文献中记载的“鳞施”高度相似。本文对石寨山6号墓出土玉片的产地... 云南省博物馆藏一组玉片,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大墓,名之“滇王玉衣”。揆诸史料,无论是从数目、工艺、面积还是出土状况来看,其与汉代敛葬玉衣都存在显著差异,然与文献中记载的“鳞施”高度相似。本文对石寨山6号墓出土玉片的产地及定名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其为滇国本土所制,且坯片部分宜称“鳞施”而非“玉衣”。“鳞施”的出现,是彼时厚葬之风与贵玉观念在滇地盛行的体现,亦是古代云南边疆与中原政治联系、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晋宁 滇文化 滇王大墓 玉衣 鳞施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墓敛葬玉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尊志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5,共7页
西汉诸侯王死后使用玉衣敛葬是其身份地位的体现,也反映出保护尸身,以求不朽和追求升仙的丧葬思想。综合考察,西汉诸侯王墓的敛葬玉衣具有继承和发展特点,并日趋完善。西汉诸侯王墓使用敛葬玉衣具有相对严格的制度,异姓诸侯王及谋反的... 西汉诸侯王死后使用玉衣敛葬是其身份地位的体现,也反映出保护尸身,以求不朽和追求升仙的丧葬思想。综合考察,西汉诸侯王墓的敛葬玉衣具有继承和发展特点,并日趋完善。西汉诸侯王墓使用敛葬玉衣具有相对严格的制度,异姓诸侯王及谋反的同姓王一般不用玉衣敛葬,而使用者的分级制度也在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这与以往的认识有所不同。与敛葬玉衣相配套,西汉诸侯王墓还使用其他一些敛葬用玉,但基本是以玉衣为主,其他为辅的使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墓 玉衣 敛葬
原文传递
从“汉无礼乐”看西汉诸侯王墓葬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宏格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
在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大量墓葬存在"玉衣"、"题凑"等方面与帝王"同制"的现象,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针对这种"乱象",在重新审察西汉礼制制订实施情况后可知,其根本原因是西汉礼制主要承... 在已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大量墓葬存在"玉衣"、"题凑"等方面与帝王"同制"的现象,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针对这种"乱象",在重新审察西汉礼制制订实施情况后可知,其根本原因是西汉礼制主要承袭秦制,并没有依据西汉情况制定全面严格的礼制,出现了王鸣盛所说的"汉无礼乐"现象,加上厚葬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大量诸侯王墓葬与帝王"同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墓 玉衣 题凑
原文传递
染山汉墓出土“玉衣”讨论——也谈汉代墓葬中的“玉席” 被引量:1
8
作者 焦阳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将染山汉墓出土的"玉衣片"与青岛土山屯汉墓及尹湾汉墓M9出土"玉席"进行对比,发现染山汉墓的"玉衣片"当为玉席片。无论从玉片的纹饰、形制和数量还是墓葬等级来看,染山汉墓墓主使用玉衣殓葬的可能性较小... 将染山汉墓出土的"玉衣片"与青岛土山屯汉墓及尹湾汉墓M9出土"玉席"进行对比,发现染山汉墓的"玉衣片"当为玉席片。无论从玉片的纹饰、形制和数量还是墓葬等级来看,染山汉墓墓主使用玉衣殓葬的可能性较小。总观汉代墓葬,类似的玉片并不是个例,以往均认作为"玉衣片"。玉席流行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早中期,作为较低等级的美石葬具,常以琉璃片制成,但依然属于汉代葬玉系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山汉墓 玉衣 玉席 葬玉
原文传递
汉代镶玉漆棺及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9,共11页
汉代尤其是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丧葬用玉发展的高峰,对该时期葬玉制度和礼俗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成果比较丰富。对于各种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对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 汉代尤其是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丧葬用玉发展的高峰,对该时期葬玉制度和礼俗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成果比较丰富。对于各种葬玉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考察,尤其是对玉衣及玉衣制度已取得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然而,考古材料提示我们,在玉衣之外,尚有镶玉漆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镶玉漆棺 玉柙(玉匣) 玉衣 葬玉制度
原文传递
山东滕州市染山西汉画像石墓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耘 李慧 +1 位作者 陈庆峰 颜道彩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53,109-112,共24页
2008年,对山东滕州市染山汉墓进行发掘。该墓系在山坡开凿斜坡式墓道和长方形墓坑。在墓坑内用石材砌筑并排的5座椁室,椁室前部有前室和南、北侧室。出土遗物500余件,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等。该墓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墓主应是郁郎... 2008年,对山东滕州市染山汉墓进行发掘。该墓系在山坡开凿斜坡式墓道和长方形墓坑。在墓坑内用石材砌筑并排的5座椁室,椁室前部有前室和南、北侧室。出土遗物500余件,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等。该墓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墓主应是郁郎侯刘骄。该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葬制、葬俗、画像石艺术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滕州市 画像石墓 玉衣 西汉
原文传递
从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谈西周葬玉的使用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海星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7,共5页
葬玉在我国西周晚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葬玉中不但有缀玉面罩、玉、玉握;而且还有玉踏、脚趾夹玉等,这些应是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为我国古代葬玉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虢国墓地 出土玉器 使用 西周晚期 三门峡 汉代
原文传递
汉代玉衣起源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照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中国古代玉殓葬盛行,汉代达到顶峰,玉衣出现是重要标志,其体量较大,制作工艺复杂,成为汉玉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学界已经基本清楚了玉衣的名称、使用制度和制作方法,但是对于玉衣起源问题仍然不很明晰,为此笔者拟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 中国古代玉殓葬盛行,汉代达到顶峰,玉衣出现是重要标志,其体量较大,制作工艺复杂,成为汉玉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学界已经基本清楚了玉衣的名称、使用制度和制作方法,但是对于玉衣起源问题仍然不很明晰,为此笔者拟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从玉衣的出现时间、演变轨迹和产生原因入手,对玉衣起源问题再作深入探讨。一、玉衣起源说的质疑玉衣,又名“玉匣”“玉柙”“玉”,是以玉片连缀而成的殓葬衣服,长期以来不为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地区 楚国 玉衣 同姓诸侯王 西汉
原文传递
西周至汉代出土玉琮功能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超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8,共10页
在传统文献中,玉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用玉,但文献和出土玉琮的年代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者对玉琮形制及功能的认知有较大分歧。本文从出土实物出发,梳理了西周-汉代有明确出土位置的玉琮材料,再与东周时期礼书记载的玉琮功能一一... 在传统文献中,玉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用玉,但文献和出土玉琮的年代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者对玉琮形制及功能的认知有较大分歧。本文从出土实物出发,梳理了西周-汉代有明确出土位置的玉琮材料,再与东周时期礼书记载的玉琮功能一一对比分析,探索其功能的演变。通过本文研究可知:西汉时期出土的玉琮,符合文献中"礼玉"、"瑞玉"的功能。两周时期出土的玉琮,更多地体现出敛葬的用途,其宗教、礼仪的性质并不明显,不宜称之为"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琮 西周至汉代 礼器 玉敛葬
原文传递
汉代中山国墓葬考古的若干问题
14
作者 焦天龙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在汉代考古学史上,中山国王陵和贵族墓葬的发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山国的考古发现,为从区域的角度来探索汉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汉代的墓葬制度、艺术创新和区域互动等问题上,中山国的考古材料既有一般性,又有... 在汉代考古学史上,中山国王陵和贵族墓葬的发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山国的考古发现,为从区域的角度来探索汉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汉代的墓葬制度、艺术创新和区域互动等问题上,中山国的考古材料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这些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时代变迁,揭示了文献失载的汉代社会、技术和艺术品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汉代 金缕玉衣 墓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