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日本武士道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海涛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48-51,88,共5页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最初是以武士的行动为基点,逐步发展成武士群体的一种行为习惯,并随着武士成为统治阶级,这种行为习惯进一步内化为观念和精神。今天,即使武士道的行为基础和精神基础都已不存在了,但它作为日本所独有的...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最初是以武士的行动为基点,逐步发展成武士群体的一种行为习惯,并随着武士成为统治阶级,这种行为习惯进一步内化为观念和精神。今天,即使武士道的行为基础和精神基础都已不存在了,但它作为日本所独有的文化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日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武士 武士道 文化
下载PDF
近代日本侵略性文化的历史渊源及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真 曹绿 《日本问题研究》 2009年第3期58-64,共7页
通过日本大和民族的自身特征来分析近代以来其侵略思想如何生成并演变为一种民族特性。日本岛国上产生的神话传说被统治者利用并被改造为日本的神国史,强化了神道信仰和皇道思想,再加上后来幕府时代政治理念,即武士道精神,造成了大和民... 通过日本大和民族的自身特征来分析近代以来其侵略思想如何生成并演变为一种民族特性。日本岛国上产生的神话传说被统治者利用并被改造为日本的神国史,强化了神道信仰和皇道思想,再加上后来幕府时代政治理念,即武士道精神,造成了大和民族对外侵略扩张的政治文化特性。明治维新后,这一政治文化同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主义相结合,进而演变为国家神道信仰与资本主义天皇制政体,最后变种为天皇统治下的靖国神社思想和军国法西斯专政体制。总之,日本岛国地理环境、神道信仰、神国皇道思想、武士道精神在漫长的历史中融为一体,演变成了近代日本大和民族侵略扩张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侵略性文化 岛国环境 天皇制 神道信仰 武士道
下载PDF
日本“野球”运动的文化向度
3
作者 徐成立 宋玉 +1 位作者 田静 刘买如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从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语言、宗教、民族3个文化向度探究棒球的"日本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遇机制。结果表明:"和制英语"是日本棒球本土化的重要表征;"类宗... 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从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语言、宗教、民族3个文化向度探究棒球的"日本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遇机制。结果表明:"和制英语"是日本棒球本土化的重要表征;"类宗教仪式"是日本棒球本土化的功能体现;"野球道"是日本棒球本土化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野球 文化向度 和制英语 类宗教仪式 武士道 日本
下载PDF
从《七武士》到《七剑》——武士道与武侠的文化差异
4
作者 廖建荣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5-57,74,共4页
《七剑》在故事主题、七位侠客的形象塑造、斗争策略、讲述战争中的爱情四个方面参照了经典影片《七武士》。同时立足于中国的武侠文化,在侠士与村民的融洽相处、侠士的独立人格、抨击恶势力的刻画上有所超越,使《七剑》成为一部典型的... 《七剑》在故事主题、七位侠客的形象塑造、斗争策略、讲述战争中的爱情四个方面参照了经典影片《七武士》。同时立足于中国的武侠文化,在侠士与村民的融洽相处、侠士的独立人格、抨击恶势力的刻画上有所超越,使《七剑》成为一部典型的武侠电影,也彰显了中国侠客和日本武士文化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武士》 《七剑》 武侠 武士道 武侠文化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日本传统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娜 张鸿燕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与其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团主义思想、"和"的观念以及武士道精神等,对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更有消极...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与其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团主义思想、"和"的观念以及武士道精神等,对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更有消极的一面。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当今日本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集团主义思想 “和”观念 武士道精神
下载PDF
“潇湘八景”在日本中世——以屏风绘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程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5-201,共7页
“潇湘八景”是成型于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题材,13世纪随着水墨画传入日本。到了15世纪,日本画家把“潇湘八景”题材用于屏风绘的创作,促成了日本水墨画的真正发展。“潇湘八景”在适应屏风绘的大画面时,逐渐脱离中国样式,形成了显著的... “潇湘八景”是成型于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题材,13世纪随着水墨画传入日本。到了15世纪,日本画家把“潇湘八景”题材用于屏风绘的创作,促成了日本水墨画的真正发展。“潇湘八景”在适应屏风绘的大画面时,逐渐脱离中国样式,形成了显著的日本式特点。屏风绘的作者们没有盲目追求水墨画表现的本质,而是追求画面的样式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多景同幅、按四季排序、八景顺序较为固定。“潇湘八景”在日本中世的吸收与变化,与幕府将军意图建设武家新文化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是日本文化主体阶段性发挥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八景 屏风绘 日本中世 武家文化
下载PDF
略论日本军国主义战败的思维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覃一庆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日本军国主义源于日本武士道,又以日本武士道精神作为最主要的文化信仰。它充分利用武士道的精神武器,去控制广大民众,并以此作为其侵略扩张的工具。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武士道精神,其缺陷亦是显然的,因为尚强力而恃强凌弱,行为必然走... 日本军国主义源于日本武士道,又以日本武士道精神作为最主要的文化信仰。它充分利用武士道的精神武器,去控制广大民众,并以此作为其侵略扩张的工具。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武士道精神,其缺陷亦是显然的,因为尚强力而恃强凌弱,行为必然走向极端,便失缺了理性思考;好勇武但刚愎自用,又缺失了辩证思维。失义失道及摈弃辩证思维是日本军国主义战败的根本原因。挑起不义之战,师出无名,失道寡助,是其义败;恃强凌弱,逞勇猛进,是其谋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战败原因 武士道文化
下载PDF
文化维度理论视阈下的《最后的武士》解析
8
作者 刘恒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由于历史、地理、政体与宗教等的不同,日本与美国在文化层面亦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一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最后的武士》是一部以日本近代历史为题材的美国电影。运用文化维度理论解析这部兼容历史与文化的... 由于历史、地理、政体与宗教等的不同,日本与美国在文化层面亦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一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最后的武士》是一部以日本近代历史为题材的美国电影。运用文化维度理论解析这部兼容历史与文化的影片,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19世纪后期美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而且对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潮流下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的武士》 文化维度理论 日本与美国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