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政治效果上可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律效果上可以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社会效果上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尽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多重意义...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政治效果上可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律效果上可以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社会效果上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尽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多重意义,但是构建我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首先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各方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有不同解读;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构造也不同;最后在程序方面也存在失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缺乏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对策:第一,科学界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第二,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第三,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操作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治思想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修复机制
下载PDF
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廉慧 《北方法学》 2009年第4期154-160,共7页
日本是大陆法系中引入信托法比较早的国家,日本的信托法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吸收和转化原本来自英美法的信托制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信托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12月,日本信托法进行了大量修... 日本是大陆法系中引入信托法比较早的国家,日本的信托法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吸收和转化原本来自英美法的信托制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信托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12月,日本信托法进行了大量修改。研究此次修改以及这一修改背后的理论变迁,对我国信托法理论的发展应该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信托法 改正 信托观念 事业信托 限定责任信托
下载PDF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财产偿债责任与宗教用益何以安处?——《民法总则》之下基于信托法理的涉教财产制度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太刚 吴峥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2,共7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一方面负有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负有确保其财产的宗教用益的组织使命。由此产生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债务清偿责任与财产的宗教用益之间的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捐助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一方面负有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负有确保其财产的宗教用益的组织使命。由此产生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债务清偿责任与财产的宗教用益之间的冲突。在此框架下,必须认识到宗教活动场所的债务清偿责任不同于营利法人,其具有涉教财产来源多元化、财产的宗教用益等属性。以信托法理统合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制度,形成以私法信托、推定信托、公法信托分别对应宗教活动场所的三类不同财产的制度构建,既与其捐助法人地位相契合,也体现了宗教财产的宗教用益,符合宗教事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可以更好地推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宗教事项、处理宗教关系、服务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活动场所 捐助法人 宗教用益 涉教财产 信托法
下载PDF
日本“政治大国”走向与自主防卫 被引量:1
4
作者 巴殿君 吴迪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地位,历届内阁开始要求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大国地位。日本政府在寻求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以军事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成为军事大国...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地位,历届内阁开始要求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大国地位。日本政府在寻求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以军事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成为军事大国带动政治大国目标的实现。具体体现在强化日美同盟、建立和完善有事法制、保持自主、高效的自卫力量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同盟 有事法制 转守为攻 国际合作 政治大国
下载PDF
日本性风俗业与东南亚妇女的法律境遇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秀芬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73-78,共6页
近年来日本社会的一些非法组织,以各种途径和手段拐卖并强迫东南亚妇女在日本从事性风俗业,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由于日本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制对象、规制力度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使这些东南亚妇女的人格尊严与人身权... 近年来日本社会的一些非法组织,以各种途径和手段拐卖并强迫东南亚妇女在日本从事性风俗业,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由于日本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制对象、规制力度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使这些东南亚妇女的人格尊严与人身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日本政府需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强化和完善相应法律制度,树立民主国家的崭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性风俗业 东南亚妇女 法律
下载PDF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坚德慧 李毅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5年第2期46-50,共5页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其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则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战后至今,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历经了从"技术立国"、"自主创新、自主专利"到...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其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则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战后至今,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历经了从"技术立国"、"自主创新、自主专利"到现今的"知识产权立国"的演变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其中的有益经验和措施,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知识产权法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 法律保障
下载PDF
票据签章之中日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惠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世界各国通行的是以签名作为自然人的票据签章方式,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因其文化传统个人印章也被用作票据签章形式,于是,在中日票据签章(包括法人票据上的签章)共性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基础、法制基础给票据签... 世界各国通行的是以签名作为自然人的票据签章方式,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因其文化传统个人印章也被用作票据签章形式,于是,在中日票据签章(包括法人票据上的签章)共性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基础、法制基础给票据签章制度带来的差异。尤其是日本票据理论的发展,包括判例对票据法的扩张,对票据签章的解释适用已不能囿于法律规定的字面理解。而我国票据法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规定就严格得多,理论的解释也并无明确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中日两国票据签章的制度和理论加以比较研究,其借鉴意义在于:从签名的客观功能来说,什么样的签名应该被认可为具有票据上的签名效力,唯一的标准是该签名形式是否具有认定名义人和本人同一性的效果。这一点相对于我国保守的票据法和并不先进的实务界,在法律修改和法律适用上,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签章 中日票据法 记名捺印
下载PDF
中日信托法差异比较
8
作者 安淑珍 《山西科技》 2005年第2期24-25,共2页
信托产生于公元前 1世纪 ,是罗马法中继承法制度的一部分 ,信托制度在英国得到发展和完善。日本移植和吸收英国的信托制度 ,目前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已超过英国。中国于 2 0 0 1年 10月颁布信托法。文章通过对中国信托法和日本信托法进行比... 信托产生于公元前 1世纪 ,是罗马法中继承法制度的一部分 ,信托制度在英国得到发展和完善。日本移植和吸收英国的信托制度 ,目前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已超过英国。中国于 2 0 0 1年 10月颁布信托法。文章通过对中国信托法和日本信托法进行比较 ,以期对中国信托法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 2001年 英国 日本 中国
下载PDF
试论重塑政府信任的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稻稻 《宁夏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诚信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诚实守信。诚信也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政府的要求。政府只有讲诚信,才能真正获得公众的信任。而有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才可能形成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和谐,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诚信 政府信任 法治政府 政府道德化 责任政府
下载PDF
日本刑法的特色 被引量:3
10
作者 平野龙一 黎宏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和西欧各国的刑法相比,日本刑法是自我克制型的刑法,和英美刑法相比较,在强调主观要素的一点上,可以说具有特色。刑法的自我克制,源自日本的文化特征。同时,日本家族或地域社会的统治依然非常强大,因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也远没有西欧那... 和西欧各国的刑法相比,日本刑法是自我克制型的刑法,和英美刑法相比较,在强调主观要素的一点上,可以说具有特色。刑法的自我克制,源自日本的文化特征。同时,日本家族或地域社会的统治依然非常强大,因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也远没有西欧那么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自我克制 主观
下载PDF
规范行政执法 提升政府公信力——基于“孙中界”事件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菡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76-77,共2页
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命题。由于在政府行为中,行政执法环节与平民百姓接触最紧密、最普遍,也与群众切身利益的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行政执法与政府公信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近期"孙中界"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 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命题。由于在政府行为中,行政执法环节与平民百姓接触最紧密、最普遍,也与群众切身利益的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行政执法与政府公信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近期"孙中界"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规范行政执法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积极而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行政执法 "孙中界"事件
下载PDF
信托制度在老龄社会运用的日本经验与启示——以民事信托产品的开发为重点
12
作者 叶熙昊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6,共16页
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构建。信托具备的独特转换功能契合日本老龄社会的财产管理需求,其被有效运用在家族财富的代际传承、家族经营事业的有序交接以及防范中老年人士免受财产欺诈与不当侵吞等方... 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构建。信托具备的独特转换功能契合日本老龄社会的财产管理需求,其被有效运用在家族财富的代际传承、家族经营事业的有序交接以及防范中老年人士免受财产欺诈与不当侵吞等方面。伴随日本信托法条文的日臻完善,信托银行对类遗嘱信托在实践中的推行、协调信托与成年监护制度的并用、利用信托财产管理与传承功能的搭配,促进了信托产品种类的拓展与信托业务的民事信托化,推动了信托制度在日本老龄社会的活用。在对日本既有经验的整合和取舍上,我国需进一步完善信托与遗嘱、监护等既有民事制度的有机衔接;信托业务的转型不应操之过急,服务信托的类型深化应为消极信托的适用保留空间;同时破除受托人唯信托公司的垄断思维并拓宽个人信托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日本 信托法 民事信托 家族信托
原文传递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13
作者 Suzannah Lint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2期217-277,共61页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s businessman Henri Dunant. This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at narrative for overlooking, or being ignorant of, the way that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the captured enemy fighter. Traces of some of the critical principles about humane treatment that we see in our present law can actually be found in much older societies from outside of Europe. A mo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can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the prevailing Euro-centric account balanced with practices, cultures and faiths from elsewhere. The quest to achieve more humane treatment in armed conflic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attle of the intellect. Narrative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that are more inclusive, recognising and appreciating of the way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humanitarian ideals. This work adopts a new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over time and space. This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uses six cross-cutting themes to facilitate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a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heme is how older and indigenous societies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The second focuses o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teach or requir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 matter of martial practices and codes of ethics for combatants in certain societies. The fourth category engages with colonisation and decolonisation, and regulation (or non-reg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of war. Fifth is the issue of modernisa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s had on armed forces and fighters, including on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The final issue is the shift towards formalised agre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bilateral agreements and then the multilateral codification exercise that beg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framework for analysis leads into a final chapter, presenting a fresh and holistic 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prisoner of war prote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t provides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starting with this effort at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apture ENEMY fighters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prisoners of war humane treatment slavery ransom exchange killing abuse ancient societies indigenous people Hammurabi's Code religion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Judaism Buddhism sikhism martial codes ethical codes cultural norms japan India West Africa East Africa CRUsADEs Western Europe UsA Henri Dunant colonisation decolonisation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Geneva Conventions1949 Additional Protocol Additional Protocol context evolution modemisation codification global understanding new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日本《信托法》的修改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杰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1-176,共6页
2006年12月日本对施行84年之久的《信托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受托人的义务、受益人的权利以及信托利用的形态等三个方面。修改后的日本《信托法》确立了民事信托、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的共同规则;扩大了信托当... 2006年12月日本对施行84年之久的《信托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受托人的义务、受益人的权利以及信托利用的形态等三个方面。修改后的日本《信托法》确立了民事信托、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的共同规则;扩大了信托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空间,增加了大量任意性规范;增强了法律用语的科学性和制度的可操作性。我国《信托法》宜借鉴日本《信托法》的此次修改,在立法观念上加以更新,并对法律规范进行修改和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信托法》 信托 受托人 受益人
原文传递
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与其“教育宪法”地位探讨
15
作者 吴坚 赵杨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101,共6页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和教育再生会议大力推动,教育基本法得以全面修正和实施。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和教育再生会议大力推动,教育基本法得以全面修正和实施。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成为单纯的政府教育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教育基本法 修改 政府施政 教育宪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