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原因
1
作者 李志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时至今日,西方社会的一些历史学家对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和无条件投降,仍然没有改变以往那种历史的偏见和歪曲。他们片面强调某个战场或某个国家的突出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战场的地位和其他国家在战争中的... 时至今日,西方社会的一些历史学家对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和无条件投降,仍然没有改变以往那种历史的偏见和歪曲。他们片面强调某个战场或某个国家的突出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战场的地位和其他国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对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各方面原因,特别是中国抗日战争在战胜日本法西斯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历史地客观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
下载PDF
《开罗宣言》与钓鱼岛问题
2
作者 褚晓琳 《特区经济》 2014年第12期18-21,共4页
时光荏苒,对二战反法西斯斗争全面胜利功不可没的《开罗宣言》至今已签署71周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应值得后人尊重遵守的条约,其效力却无端地遭到一些居心叵测的质疑。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开罗宣言》的名称和形式符合一... 时光荏苒,对二战反法西斯斗争全面胜利功不可没的《开罗宣言》至今已签署71周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应值得后人尊重遵守的条约,其效力却无端地遭到一些居心叵测的质疑。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开罗宣言》的名称和形式符合一个合法有效条约的要求。而且之后的《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与《开罗宣言》密切相连,使该宣言的效力范围及于中美英三个签署国之外的日本。《开罗宣言》明确了日本应将在甲午战争之后所窃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归还中国。自古以来,钓鱼岛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利用和管控了钓鱼岛。《开罗宣言》是中国处理中日钓鱼岛争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罗宣言》 钓鱼岛 《波茨坦公告》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下载PDF
也谈日本投降的条件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凤山 《安康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对日本是“有条件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进行了分析。以大量史实批驳了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观点。指出 ,在保留天皇制问题上 ,盟国与日本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日本能够保留天皇制 ,是战后国际政治的客观形势造成的。
关键词 日本 无条件投降 天皇制 盟国 国际政治 有条件投降
下载PDF
沈惟敬“东行”与明日朝交涉——以万历二十一年的《沈惟敬书帖》为线索
4
作者 郑洁西 罗子玉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86-98,共13页
《沈惟敬书帖》是一份珍贵的域外汉籍文书史料。其文虽短,但却涵盖着相当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信息。以该书帖为线索,通过对其文本的分析以及所涉史事的考证,可以近乎完整地还原明朝与朝鲜、日本在万历二十一、二年间的一次重要交涉活动。... 《沈惟敬书帖》是一份珍贵的域外汉籍文书史料。其文虽短,但却涵盖着相当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信息。以该书帖为线索,通过对其文本的分析以及所涉史事的考证,可以近乎完整地还原明朝与朝鲜、日本在万历二十一、二年间的一次重要交涉活动。明使沈惟敬在这次交涉活动中“东行”远赴釜山向日方索要丰臣秀吉降表,途中以此帖向朝方索求好马、通事、陪臣,但收效甚微。沈惟敬拿到丰臣秀吉降表后,朝方又向明朝力主“假表”之说。降表曾经被一度留置于辽阳,最后因为明朝重开对日交涉而被传送入京,对明朝最终做出册封丰臣秀吉决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日朝交涉 《沈惟敬书帖》 《唐将书帖》 丰臣秀吉降表
下载PDF
昭和天皇与日本败降
5
作者 曾景忠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2期79-95,共17页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日本国运投入了一场更大的赌博。尽管屡遭败绩,昭和天皇裕仁仍指示日军不要消极退缩。1943年裕仁开始考虑结束战争,但找不到具体出路。直至美国进攻冲绳,日本败亡在即,裕仁还企图打一胜仗以争取对日本有利的和局,...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日本国运投入了一场更大的赌博。尽管屡遭败绩,昭和天皇裕仁仍指示日军不要消极退缩。1943年裕仁开始考虑结束战争,但找不到具体出路。直至美国进攻冲绳,日本败亡在即,裕仁还企图打一胜仗以争取对日本有利的和局,又幻想苏联帮助向盟国斡旋"和平"。直至美国投掷原子弹,裕仁才决定向盟国投降。日本决策投降的迟延,反映其军国主义战争机器停止运转并非易事,而裕仁在最终决策向盟国投降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仁天皇 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 军国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