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1
作者 ZHANG Hong-y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2期128-136,共9页
The study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has been done by comparing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English with the ones in Chines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modal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study of modal auxiliary verbs has been done by comparing modal auxiliary verbs in English with the ones in Chines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modal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their forms and meanings. The data consists of 50 pieces of Chinese prose with their 50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s called corpus A and 50 pieces of English prose with their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called corpus B, altogether 200 articles, which represent a type of discourse that is rich in modal auxiliary verbs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three criteria: inversion, negation, and the use of pro-forms can be used to define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uxiliaries; (2) the modals of both languages can be analyzed within the same semantic categories: volition, probability, and necessity; (3) Chinese epistemic modals can have inversion patterns; (4) the negative forms of Chinese modals are more complex than those of English modals; and (5) the statist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dals in probability category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are used much more oft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categories: volition and necessity and that deontic modals are used much fewer in both languages to express neces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al auxiliary verb VOLITION PROBABILITY NECESSITY EPISTEMIC deontic
下载PDF
Syntax and the Use of Auxiliary Verb DO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
2
作者 严瑞清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The use of the auxiliary verb Do is very difficult for Chinese learners because the Chinese doesn't use auxiliaries to form questions and negatives. In this essay, the use of Do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ll be ... The use of the auxiliary verb Do is very difficult for Chinese learners because the Chinese doesn't use auxiliaries to form questions and negatives. In this essay, the use of Do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ll be discussed after defining syntax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synt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liary verb Chinese learners TEACH
下载PDF
语法化视角下日语助动词“ようだ”用法派生过程研究
3
作者 赵元龙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36-43,共8页
目前,日本语学界对于助动词“ようだ”①的各种用法的研究多停留在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层面,尚不能对其多个用法的派生路径做出统一的解释,也未在各用法间建立统一的联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在明确了“ようだ”原型用法为“样态”的... 目前,日本语学界对于助动词“ようだ”①的各种用法的研究多停留在孤立的、静态的描写层面,尚不能对其多个用法的派生路径做出统一的解释,也未在各用法间建立统一的联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在明确了“ようだ”原型用法为“样态”的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其各个用法的样态描述义和样态相似义的语义漂白过程以及非范畴化过程,确定了其语法化过程。最后根据语法化单向性这一特征并结合历时语料的证明,推导“ようだ”多个用法的派生路径为:例示、指示>比喻>推测、委婉>目的>愿望•依赖•劝告•命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助动词 ようだ 用法派生 语法化
下载PDF
浅谈哈萨克语的主动词和助动词
4
作者 岳相町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哈萨克语言的主动词和助动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上下文判断该动词是主动词还是助动词,助动词是如何变成复合动词等问题。哈萨克语的动词按其构成来说可以分为词根动词、派生动词、复合动词(由体词或动词与助...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哈萨克语言的主动词和助动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上下文判断该动词是主动词还是助动词,助动词是如何变成复合动词等问题。哈萨克语的动词按其构成来说可以分为词根动词、派生动词、复合动词(由体词或动词与助动词结合构成的动词),而主动词和助动词就是复合动词的两部分。本次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通过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研究助动词和体词,助动词和主动词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词 助动词 复合动词 语法功能
下载PDF
助动词“用”之肯定用法浅议
5
作者 林素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2-63,共12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儒宁波话文献中助动词“用”肯定用法常见,表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它并非晚清西儒由其否定用法类推“自创”而来,而是沿自明北部吴语。这一用法虽未见于北方通语文献,但见于南方宋儒语录、文言志怪小说以及明南方...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儒宁波话文献中助动词“用”肯定用法常见,表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它并非晚清西儒由其否定用法类推“自创”而来,而是沿自明北部吴语。这一用法虽未见于北方通语文献,但见于南方宋儒语录、文言志怪小说以及明南方白话小说和今闽、赣、湘南土话等方言中,它很可能为南宋时期形成的南系官话用法。其肯定用法由同义助动词“须”的用法类推而来,并由道义情态义衍生出主语指向情态和认识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用” 明清吴语 南系官话 内部衍生
下载PDF
基于Sketch Engine检索工具的日语近义词辨析--以「探す」「探る」「見付ける」为例
6
作者 赵圣花 赵秀云 刘玉琴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3年第3期71-85,共15页
本文基于在线语料库检索工具Sketch Engine,以Japanese Web 2011(jaTenTen11)为检索语料库,利用其词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词汇素描(Word Sketch)功能、词汇素描差异(Word Sketch Difference)功能,考察了日语中的「探す」「探る」... 本文基于在线语料库检索工具Sketch Engine,以Japanese Web 2011(jaTenTen11)为检索语料库,利用其词语索引(Concordance)功能、词汇素描(Word Sketch)功能、词汇素描差异(Word Sketch Difference)功能,考察了日语中的「探す」「探る」「見付ける」这三个近义动词的搭配特点、规律,以及语义趋向(Semantic Preference),并对搭配词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教师利用Sketch Engine工具不仅可以进行近义词辨析研究,还可以应用于词汇教学及翻转课堂实践,学习者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从而提升语言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近义动词 辨析 搭配 Sketch Engine
下载PDF
助词与句法结构
7
作者 谭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11-13,共3页
日语中的格助词与副助词,有时互换并不引发语义变化,但是对句法结构产生影响。相对于格助词具有界定词性功能而言,副助词句法动态并不改变词性,呈现出与静态认定的不一致。其次副助词虽然使用范围超过格助词,但是句法功能也会受到语义... 日语中的格助词与副助词,有时互换并不引发语义变化,但是对句法结构产生影响。相对于格助词具有界定词性功能而言,副助词句法动态并不改变词性,呈现出与静态认定的不一致。其次副助词虽然使用范围超过格助词,但是句法功能也会受到语义制约。本文围绕格助词「を」与副助词「は」,探讨如何合理认定词性,考察对句法结构的动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助词插入 名词动词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献能愿动词“要”的日译研究
8
作者 宋本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以能愿动词“要”的日译为切入点,自建《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日对译语料库,对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两个日译本中能愿动词“要”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原创政治文本为参照语料,对译本中出现的道义情态表达进行了对比。考察... 以能愿动词“要”的日译为切入点,自建《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日对译语料库,对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两个日译本中能愿动词“要”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原创政治文本为参照语料,对译本中出现的道义情态表达进行了对比。考察发现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对于能愿动词“要”的翻译具有相同的倾向,但外文社译本更加倾向于使用道义情态表达,风媒社译本中能动情态表达和认识情态表达的使用比例更高,且风媒社译本中道义情态表达的使用比例更接近原创政治文本中的使用比例。源语的影响以及译者的选择导致了上述差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政治文献 能愿动词“要” 日译
下载PDF
日本留学生使用汉语动态助词“着”的偏误分析——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9
作者 王珊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4期33-36,共4页
动态助词“着”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的语法点,同时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语法难点。该文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筛选出日本留学生“着”的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并且总结了使用类型和偏误类型,总结了不同水平日本留学生使用“着”的偏误规律。
关键词 动态助词“着” 偏误分析 日本留学生
下载PDF
助动词“要”的模态多义性及其制约因素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郭昭军 尹美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0,共6页
本文从模态语义(modality)角度,考察助动词"要"的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要"可以表达义务、意愿和认识三类模态。不同意义的"要"在形式和使用上是有区别的,表现在否定形式、时间特征、疑问形式、与助动... 本文从模态语义(modality)角度,考察助动词"要"的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要"可以表达义务、意愿和认识三类模态。不同意义的"要"在形式和使用上是有区别的,表现在否定形式、时间特征、疑问形式、与助动词和副词连用以及出现频率等方面。影响"要"意义选择的因素包括主语生命度、宾语动词、连用的助动词、共现的副词、共现的助词和语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助动词 义务 意愿 认识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三种省略结构的性质与允准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永 江火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1-614,共14页
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续句中的三种省略结构:"情态动词"结构、"是"字结构和"空宾语"结构,认为在这三种省略结构中,"是"字结构允准的是一个句子或命题省略,表可能的情态动词可以允准一个动词短... 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续句中的三种省略结构:"情态动词"结构、"是"字结构和"空宾语"结构,认为在这三种省略结构中,"是"字结构允准的是一个句子或命题省略,表可能的情态动词可以允准一个动词短语省略,而"空宾语"结构所允准的域则最小,只可以缺失一个宾语。与印欧语言的一致关系允准不同,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三种省略结构的允准是由中心语动词的词汇性质所决定的,是词汇允准。对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不同的空位成分应该加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结构 “是”字结构 “空宾语”结构 省略 允准
下载PDF
助动词“会”的起源新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傅书灵 祝建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现代汉语助动词"会"一表有能力做某事或善于做某事,一表可能性。一般认为后者是从前者发展来的,但从语言的发展看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是由表"理解"义的动词"会"演变来的,时间是在晚唐五代;后者是从中... 现代汉语助动词"会"一表有能力做某事或善于做某事,一表可能性。一般认为后者是从前者发展来的,但从语言的发展看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是由表"理解"义的动词"会"演变来的,时间是在晚唐五代;后者是从中古助动词"会"功能扩展而成的。中古助动词"会"起源于表"会合"义的动词"会",形成时间约在汉魏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起源
下载PDF
中日文化在自他动词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伟 田谧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汉语的两用动词和日语的对应自他动词的使用方法上。在表示"动作—结果"这一意义时,汉语通过两用动词与其宾语的顺序来表示;而日语却要使用两个具有对立概念的对应自他动词来表示。两者既有对应关系,又极为相似,因此使用时常常出现误用现象。通过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及文化心理方面对其进行探析,发现两者不同的使用倾向及日语对应自他动词使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 日语教学 两用动词 对应自他动词
下载PDF
先秦单音节助动词考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清理前人提出的单音节助动词,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这类词重新加以审视,考其语义,辞其功能,最后得到一个先秦单音节助动词的有定范围。
关键词 先秦 单音节 助动词 语义 语法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必要类动词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昭军 尹美子 《汉语学报》 2008年第1期62-69,共8页
"应该"等必要类助动词都可以表达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前者可称为必要类动词。必要类动词大致可分为两个小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程度特征、否定特征、提问方式、独立性、时间特征和语体分布等方面。在助动词研究中应区分同类词... "应该"等必要类助动词都可以表达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前者可称为必要类动词。必要类动词大致可分为两个小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程度特征、否定特征、提问方式、独立性、时间特征和语体分布等方面。在助动词研究中应区分同类词所表示的不同情态意义,并找出不同意义在形式上的差别。对必要类助动词的考察,不但能加深对该类助动词的理解,还能加深对义务情态与认识情态之间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必要 必然 情态
下载PDF
“须”的语法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春生 马贝加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名词和动词的次类变换;助动词"须"继续语法化的动因是回溯推理以及语义预设。就语义模式而言,"须"是沿着"道义-认识"的路径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副词 连词 语法化
下载PDF
中古汉语助动词句法结构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段业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2-158,160,共8页
中古汉语的助动词分可能、意愿、应当三大类 ,各类助动词在中古典籍中的出现频率不同。助动词的句法结构主要有 NP+助动词 +VP、NP+Neg+助动词+VP、NP+助动词等几种 ,每一格式的内部有一些变化。中古以降 ,“应当、必当、宜须、要当”等... 中古汉语的助动词分可能、意愿、应当三大类 ,各类助动词在中古典籍中的出现频率不同。助动词的句法结构主要有 NP+助动词 +VP、NP+Neg+助动词+VP、NP+助动词等几种 ,每一格式的内部有一些变化。中古以降 ,“应当、必当、宜须、要当”等 1 3个助动词同义组合这种句法现象得到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助动词 句法
下载PDF
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俊波 余乐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q...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应该从它自身的演变发展中寻找,不仅要与"可"的其他用法联系起来,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所有的功能表现。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是表示确认语气,它是由"可能"义的助动词"可"虚化而来的。结合助动词"敢""会""须"等可以看出,"助动词—确认语气"是汉语确认语气的一个演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确认语气 助动词
下载PDF
中日自他动词使用倾向不同原因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政华 李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12期99-102,共4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出现误用现象,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的使用倾向方面。中国学习者使用他动词的倾向较为明显,而日本人却对自动词较为青睐,这也是出现误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日语自他动词与汉语的两用动词对比,从两国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出日语是领会型、"自动词"式表述、带有"なる"性格的静态语言;汉语是说服型、"他动词"式表述,带有"する"性格的动态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自他动词 两用动词 使用倾向 中日
下载PDF
日语动词的分类及其应用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3,共5页
日语动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用途有多种分类。各分类相互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语言应用上有何意义等等,都是需要整理和探明的问题。特别是在统一的原则下将这些对立关系充分展开,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是非常有... 日语动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用途有多种分类。各分类相互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语言应用上有何意义等等,都是需要整理和探明的问题。特别是在统一的原则下将这些对立关系充分展开,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动词 分类 语法范畴 应用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