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iveness of Japanese sandals use on lower leg function among elderly women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1
作者 Mizue Hiura Kazuko Nishisaka +1 位作者 Kiyomi Higashi Chiharu Matsumoto 《Health》 2013年第12期1-7,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pecially designed zori, a Japanese-style sandal, for enhancing walking performance. A total of 89 women aged 59-75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he inter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pecially designed zori, a Japanese-style sandal, for enhancing walking performance. A total of 89 women aged 59-75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he intervention or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ore the zori for 6 month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We conducted physical assessments, including The Good Walker’s Index, which consisted of a 10-m walking time measurement, maximal step length, the 40/20-cm step test and tandem gait, and measurement of the toe-gap force (TGF). Additionally, bare foot plant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was measured using a foot-mapping sensor, while gait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sens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means for TGF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baseline and three months and between baseline and six months, but this improvement was not evid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means for pressure and surface areas of both left and right fee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ver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found that left and right ankle height was enhanc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ir walking speed was improved by the extension of their stride length and an increase in the height of the tiptoe in one cycle. The findings in our study indicate that zori can be useful in improving lower leg function through TGF enhance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pressure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ELDERLY FOOTWEAR Toe-Gap force PLAN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统战工作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发展(1938—1940)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智博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8-69,共22页
华南抗战初期,中共东江抗日武装能在远离中共中央、缺乏武装基础的条件下迅速崛起,与中共在此期间对国民党当局所开展的统战工作密不可分。统战工作一方面推动了东江部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中共干部独立自主领导武装的意识受到削... 华南抗战初期,中共东江抗日武装能在远离中共中央、缺乏武装基础的条件下迅速崛起,与中共在此期间对国民党当局所开展的统战工作密不可分。统战工作一方面推动了东江部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中共干部独立自主领导武装的意识受到削弱。反共高潮蔓延至广东后,国共之间原有的合作关系逐渐被打破。中共东江抗日武装曾努力维护与国民党方面的统战关系,但最终在国民党军的围攻下被迫东移海陆丰。中共在东移中虽遭受严重损失,但也推动着部队对此前的统战工作进行反思,并最终放弃与国民党军的原有关系,确定了在东江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东江抗日武装 统战 武装斗争 曾生 余汉谋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东江游击队武器来源渠道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俊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党组织即在敌后战场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并在与日伪顽军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抗战时期,东江游击队为获得部队发展所需武器装备,付出了巨大努力。从与日伪军、国民党军及与民众互动等角度梳...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党组织即在敌后战场筹建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并在与日伪顽军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抗战时期,东江游击队为获得部队发展所需武器装备,付出了巨大努力。从与日伪军、国民党军及与民众互动等角度梳理相关史实,能较为明晰完整地呈现这一艰难的过程。而来自香港地区的有力支援,则表明地缘环境是考察中共华南革命不容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江游击队 武器装备 民众武装 香港地区
下载PDF
国共离合与中共在东江地区战略部署的调整
4
作者 杨天明 杨贺然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2期89-102,共14页
1943年初,国民党顽军在东江地区发起新一轮摩擦,中共的斗争策略由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并在广九铁路全线沦陷后大量发展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上半年后,在延续以往对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中共还以日伪为打击对象来达到反摩擦的目的,并... 1943年初,国民党顽军在东江地区发起新一轮摩擦,中共的斗争策略由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并在广九铁路全线沦陷后大量发展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上半年后,在延续以往对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中共还以日伪为打击对象来达到反摩擦的目的,并时刻警惕日、伪、顽勾结的三面进攻。这一阶段,由于国共双方在前线和后方抗日的差异性,因而配合盟军也成为中共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中共在东江地区战略部署的调整与这一阶段国共军事力量对比的“失衡”相关联。抗战后期,由于广东军政龃龉和国民党中央缺乏对广东地方实力派的控制,加之粤汉铁路南段的打通和国民党军队实力的下滑,中共及时调适战略部署,实现了发展壮大,彰显了国共离合下中共战略调适的多重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关系 东江抗日武装 盟军登陆 战略部署
下载PDF
滇南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影响
5
作者 谢本书 普金山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滇南抗战坚持五年之久,最终取得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胜利。滇南战场虽是以国军为主力,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多次派人进入滇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在滇南个旧等地建立了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共产党人朱家璧,... 滇南抗战坚持五年之久,最终取得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胜利。滇南战场虽是以国军为主力,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多次派人进入滇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在滇南个旧等地建立了地方组织,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共产党人朱家璧,在滇南抗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和影响下,滇南地区各族群众、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与了抗战,李公朴到滇南进行了积极活动,他们都为滇南抗战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抗战 中国共产党 朱家璧 李公朴 游击武装
下载PDF
1941-1943年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闵海霖 曹景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1941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中共调整军事战略方针与部队建设方向,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将部分主力部队编入地方武装。此举既增强了地方部队的实力,同时与当地民众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共同肩负起坚守根据地的任务,从而使... 1941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中共调整军事战略方针与部队建设方向,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将部分主力部队编入地方武装。此举既增强了地方部队的实力,同时与当地民众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共同肩负起坚守根据地的任务,从而使主力部队得以灵活机动地执行战略任务。在战略反攻阶段来临之际,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化又为其提供了大批训练有素的干部与兵源。实践证明,新四军的主力地方化在巩固和坚持华中抗日根据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主力部队地方化
下载PDF
犁庭扫恶:“靖国史观”的溯源及应对
7
作者 李红 齐泉 刘秀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8-156,共9页
“靖国史观”是日本右翼势力近年来推崇的错误史观,不仅侵蚀着日本国内的政治,更危害了东亚合作大势。“靖国史观”是靖国神社“游就馆”中所展示的历史观,“免罪论”是它得以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靖国史观”的产生既有日本... “靖国史观”是日本右翼势力近年来推崇的错误史观,不仅侵蚀着日本国内的政治,更危害了东亚合作大势。“靖国史观”是靖国神社“游就馆”中所展示的历史观,“免罪论”是它得以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靖国史观”的产生既有日本国内政治原因,也有中美日三国复杂的国际关系原因,对中日关系和东亚外交造成了长期的恶劣影响并将会继续发展。“靖国史观”问题只能由日本自身解决。但我国可以积极应对“靖国史观”的挑战,消除“靖国史观”的恶果,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和解决台湾问题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国史观 中日关系 东亚外交 日本右翼势力
下载PDF
互助合作运动中剩余劳动力的解决途径研究--以华中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的比较为视角
8
作者 吴云峰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24,共8页
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互助难以巩固的问题。针对人多地少,劳动力有剩余的状况,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开展互助合作中加强对劳动力的合理规划,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副业,将互... 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互助难以巩固的问题。针对人多地少,劳动力有剩余的状况,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开展互助合作中加强对劳动力的合理规划,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副业,将互助组与合作社结合起来,推行精耕细作,增加对农副业的投入。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发掘了乡村的生产潜力,激发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的活跃,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互助合作事业的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互助合作 剩余劳动力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历史作用辨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波 王海胜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间势力政治影响力大,作用独特。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推动国共合作。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支持拥护共产党主张,广泛宣传抗日;积极...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间势力政治影响力大,作用独特。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推动国共合作。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支持拥护共产党主张,广泛宣传抗日;积极协调国共关系,推动国共合作;坚决制止破坏活动,维护统一战线;发动民主宪政运动,争取和平民主;努力壮大自身组织,积聚进步力量。中间势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民主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势力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
下载PDF
台湾“高砂义勇队”考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荣庆 刘相平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3期60-66,共7页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殖民主义者严酷镇压和杀戮的对象,在被杀戮与反抗的过程中,“蕃人”(原住民)被改造为“高砂族”。由于太平洋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殖民主义者多次征召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队”奔赴南洋各个战场,充...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殖民主义者严酷镇压和杀戮的对象,在被杀戮与反抗的过程中,“蕃人”(原住民)被改造为“高砂族”。由于太平洋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殖民主义者多次征召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队”奔赴南洋各个战场,充当战争的“炮灰”。随着日本的战败,台湾回归中国,这些原住民组成的“高砂义勇队”也便成了历史难以体认的存在,因为他们从被屠戮者转变为受人驱使的杀戮者,这成为了历史的吊诡。历史学者有责任拨开迷障,揭示历史的真相并给予正确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原住民 日本殖民主义者 太平洋战争 高砂义勇队
下载PDF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运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51,共8页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 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 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持"台独"运动的历史原因;2 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视台湾为日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并把支持"台独"运动作为谋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为驱动其支持"台独"运动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3 台湾当局设立秘密"专案基金"拉拢即大搞"金钱外交",是诱使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运动的经济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日本 右翼势力 “台独”运动 台独分子
下载PDF
破解中日关系“死结”,实现历史性民族和解——关于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唤醒全体日本国民走向觉醒并紧紧依靠其不懈斗争、解决中日历史观冲突这一主要矛盾、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快祖国和平崛起进程等,是推动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五个因素... 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唤醒全体日本国民走向觉醒并紧紧依靠其不懈斗争、解决中日历史观冲突这一主要矛盾、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快祖国和平崛起进程等,是推动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五个因素;而加快中日关系研究“工程”立项、拓宽对日宣传途径和加大对日宣传力度、重新重视和实施“国民外交”路线、开展“全方位、等距离”外交和克服对日外交“新思维”的影响、提防国人“狭隘民族主义”的滋长和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等,则是当下中方推动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应集中做好的五项具体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侵略历史 中日关系 东亚和平
下载PDF
侵华日军对广东的轰炸及其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官丽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8期9-13,共5页
轰炸是留在经历过抗日战火的广东人心灵上最惨痛的一种记忆。侵华日军对广东实行的战略轰炸致使广东损失惨重。日机轰炸决不是仅仅针对军事目标进行的,而是凶残的集体杀人行为,是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
关键词 日军 轰炸 广东 损失 性质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论纲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共7页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抬头""蠢动"的复活轨迹,再度将已修秦晋之好的中日关系推入了低谷,其两个"60年"可谓一脉相承。如何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进而确保亚太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无疑是摆在亚洲人民特别是日中美三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军国主义 中日关系 亚太和平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对广西工业生产力的破坏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抗战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广西,通过轰炸、烧杀、抢掠等手段,大肆破坏工矿业。同时,为了避免资敌,广西境内的一些工矿企业也被迫拆卸、转移、自毁,工业生产力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广西是一个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地区,评价日... 抗战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广西,通过轰炸、烧杀、抢掠等手段,大肆破坏工矿业。同时,为了避免资敌,广西境内的一些工矿企业也被迫拆卸、转移、自毁,工业生产力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广西是一个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地区,评价日军入侵的影响,既要考察工矿业受损的程度,也要考察整个工业生产力系统的受损程度;既要立足于现实生产力,也要着眼于潜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日军 广西 工业生产力 破坏
下载PDF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评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成毅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7,共8页
"一.二八"事变后,鉴于中国面临来自日本日趋严重的空中威胁,国民政府军方开始致力于防空计划与战略的制定,期望在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接近日本的军事航空水平。这些计划随着局势的变化后来被不断地调整,虽未能全部实现,但毕... "一.二八"事变后,鉴于中国面临来自日本日趋严重的空中威胁,国民政府军方开始致力于防空计划与战略的制定,期望在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接近日本的军事航空水平。这些计划随着局势的变化后来被不断地调整,虽未能全部实现,但毕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空军(航空队),初步形成了积极防空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国民政府还通过成立航空学校,快速培养了一批急需的空军人才。此外,又与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合作建立飞机制造厂。这些举措对于推进中国空军建设、抵御后来日军的空中侵略,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 空军
下载PDF
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探析——岛国环境、骑马民族、历史特点与日本军国主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娄贵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以资源匮乏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客观条件,构成日本民族依赖武力谋求利益需要的物质基础。骑马民族依赖武力的生活习性、崇尚武勇的种族精神、弱肉强食的文化特征,是日本民族选择军国主义的另一重要基石。日... 以资源匮乏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客观条件,构成日本民族依赖武力谋求利益需要的物质基础。骑马民族依赖武力的生活习性、崇尚武勇的种族精神、弱肉强食的文化特征,是日本民族选择军国主义的另一重要基石。日本军国主义以生存环境和民族习性为基础,根基深厚、土壤肥沃,极易成为官民一致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岛国环境 骑马民族 武力至上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的“自卫战争史观”辨正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尽管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卢沟桥事变和太平洋战争抛出的"自卫战争史观"———卢沟桥事变"中共责任说"、"国民党责任说"、"共产国际和苏联责任说",以及太平洋战争"ABCD包围圈逼迫说"、&q... 尽管日本右翼势力围绕卢沟桥事变和太平洋战争抛出的"自卫战争史观"———卢沟桥事变"中共责任说"、"国民党责任说"、"共产国际和苏联责任说",以及太平洋战争"ABCD包围圈逼迫说"、"美国阴谋说"、"日美矛盾激化说"等等,均无确凿文字材料可资证明。尽管历史对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还是"被逼无奈"的"自卫战争"也早已做出了公正的结论,但我们仍须对其不时否认侵略历史的种种谬论据实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卢沟桥事变 太平洋战争 “自卫战争史观”
下载PDF
河北日伪基层政权统治模式研究——以定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亚红 李彦彬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抗日战争期间,扶植筹建日伪傀儡政权是日本政治上“以华制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伪县级政权是日伪政权的末梢,是其在基层单位的代理机构。本文以定县伪政权为个案,对基层伪政权的组织系统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伪县政权 伪乡村级政权 伪军警特组织
下载PDF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湘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 抗日战争初期 ,中国空军力量的薄弱是中国抗战处于防御、退却的被动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中外文资料 ,尤其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资料 ,考察中国空军力量的消长过程 ,客观评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空战 ,指出中国空军战胜日寇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术 中国 日本 空战 空军 防空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