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Translation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Socio-cultural Impacts on the Japanese Mind
1
作者 Atsuko Hayakaw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5年第12期640-649,共10页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theory today, the essential discussions of "otherness", coupled with the agenda of bilateral approaches to its untranslatability, are much more intense than ever. The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theory today, the essential discussions of "otherness", coupled with the agenda of bilateral approaches to its untranslatability, are much more intense than ever. The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Japan as something quite alien yet enchanting in Japanese literature, in The Tale of Genji for instance, are dra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modem novels, where the experience of conflicts with the West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could not be ignored. Shusaku Endo's Silence for example, paradoxically questions the translatabilit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Japanese mind. By reading some translated text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we come to be aware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otherness" inherent in Japa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which, in some socio-cultural ways, has had an interesting effect on Japanese minds. With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world literature," "otherness" and "untranslatability" illuminated in the translation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with which we can re-think our sense of history of moderniz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re-evaluate the uniqueness of Japanese language on the other. The remarkable influence of translato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not Japanese, but who have an excellent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enables a new Japanese culture to emerge. This is evident in the works of Arthur Binard, an American poet and translator, who enthusiastically criticizes the Japanese policy of atomic energy in his translations of the Japanese poems after World War II, and in the very inspiring essays on Japanese by Roger Pulvers, an Australian writer and playwright who won prizes for his translations of Kenji Miyazawa. Along with such new trend of translation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how it affects the Japanese mind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 ORIENTALISM "otherness" modernIZATION world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下载PDF
从“literature journals”说开去——兼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视域下的抗战文学期刊诸问题
2
作者 韩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
从“抗战文学期刊”这一词语的英译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这一大背景,进行抗战文学期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性意义。抗战文学期刊除具有文学意义之外,还拥有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以中国现代文化产业... 从“抗战文学期刊”这一词语的英译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这一大背景,进行抗战文学期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性意义。抗战文学期刊除具有文学意义之外,还拥有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以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为切入点,可以将抗战文学期刊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期刊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 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3
作者 柴红梅 刘楚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新认识“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本文在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作为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视角,应根植于中国现实,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新认识“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本文在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作为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视角,应根植于中国现实,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以战后日本作家笔下的热爱和平、以和为贵的中国形象为例,深度阐释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经过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以博大的胸怀,善待和救助被日本政府抛弃的日本侨民,展现了中日两国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带来了迥异的国家前途和各自的民族命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并借以批判和否定了日本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越境 日本文学研究 中国形象
下载PDF
世界文学语境中漫谈木心和情诗
4
作者 童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25-38,共14页
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作者间插和木心以往对话的片断,探索木心与不同文明中情诗传统的关联,以寻找某些美学规律和特点。木心的情诗属于非主观诗学,其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实为根据情景虚构的各种他者“我”,情欲融汇于灵智;木心的诗艺... 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作者间插和木心以往对话的片断,探索木心与不同文明中情诗传统的关联,以寻找某些美学规律和特点。木心的情诗属于非主观诗学,其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实为根据情景虚构的各种他者“我”,情欲融汇于灵智;木心的诗艺,将口语方言、文言文、典故、翻译有机混合,吸收希伯来、希腊、古波斯的不同风格,采纳如植物学等现代科学的语汇,所以与世界性情诗传统之间有多维度的奇妙关联。更重要的是,这种诗艺是表达广阔深邃的生命观、宇宙观和历史观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的情诗传统 非主观诗学 情欲和灵智 古波斯情诗 希伯来情诗 现代诗
下载PDF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翔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93-101,共9页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脱颖而出,开启了以“儿童”之“文”与“诗歌”之“体”的文体自觉。儿童诗的文体现代化根植于儿童文学现代发生的语境中,体现了语言现代化与思想现代化的融合。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使得儿童诗文体兼具“文之体”与“文与体”的双重特性,从而规避了儿童诗“不可能”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新变 儿童诗 文体现代化 文之体 文与体
下载PDF
“星堇派”论争与日本战后文学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莫琼莎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星堇派”论争是关于日本战后文学思想的重要探讨,它揭示了日本战后文学两大方向的异同:以加藤周一等人为核心的文学古典主义团体倡导扎根日本传统文学文化,从人道主义和合理主义出发进行文学创作;以荒正人、本多秋五等人为核心的左派... “星堇派”论争是关于日本战后文学思想的重要探讨,它揭示了日本战后文学两大方向的异同:以加藤周一等人为核心的文学古典主义团体倡导扎根日本传统文学文化,从人道主义和合理主义出发进行文学创作;以荒正人、本多秋五等人为核心的左派政治激进主义团体则延续日本近代写实主义传统,倡导以内省式的创作理念剖析战争经历和战后现象。两者都是基于反思战争的立场,但在战争认知、文学传统再认识和作家经历的文学再现方面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战后文学 “星堇派” 战争认知 加藤周一 《近代文学》
下载PDF
现代文学史重构之“中间物”——唐弢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新诗“经典”塑造
7
作者 方长安 高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新时期初期,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问世,相比于1950年代编撰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它试图重构中国新诗史,其特点是以现实主义为原则,置重文学社团、流派的诗史地位,建构出突出主流兼顾支流的述史框架,绘制群像式诗人图景,赋予... 新时期初期,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问世,相比于1950年代编撰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它试图重构中国新诗史,其特点是以现实主义为原则,置重文学社团、流派的诗史地位,建构出突出主流兼顾支流的述史框架,绘制群像式诗人图景,赋予郭沫若、艾青以新诗“经典”地位,重评冯至、戴望舒等的诗史贡献,将包括某些“逆流”诗人在内的大批缺席于此前文学史著作的诗人诗作叙写进新的诗史空间。该著策略性地处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与诗学话语关系,一定程度地还原某些诗人诗作的真相,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新时期文学史著作遴选、塑造“经典”过程中,发挥了历史“中间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弢本《中国现代文学史》 述史框架 新诗史 展览式诗人群 经典化 中间物
下载PDF
五山文学中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及其探源
8
作者 赵文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日本五山文学中将陶渊明塑造为忠臣的汉诗是从室町前期开始出现的,以江西龙派为首的建仁寺友社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受到黄庭坚,以及中国南宋诗论和其他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咏菊诗中充... 日本五山文学中将陶渊明塑造为忠臣的汉诗是从室町前期开始出现的,以江西龙派为首的建仁寺友社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五山文学中仰慕诸葛亮、不事二朝的陶渊明形象受到黄庭坚,以及中国南宋诗论和其他宋金元诗歌的影响。五山咏菊诗中充满愤宋情绪的陶渊明形象受到刘因与僧一初的影响。陶渊明的忠臣形象常与其隐士形象在五山汉诗中交织呈现,凸显了陶渊明儒家隐逸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陶渊明 忠臣形象 汉诗 日本文学
下载PDF
近代云南名儒孙光庭生平思想与诗文遗存
9
作者 李超 陈思予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3-80,共8页
孙光庭是近代云南史上一个很重要却缺乏关注的人。他曾先后担任云南高等学堂副办、留日学生监督和民国国会议员职务,与孙中山、章太炎、章士钊多有交往,是李根源、唐继尧等人的老师。他学术观念上根柢儒道,以圣贤为武器,挽救衰颓的世风... 孙光庭是近代云南史上一个很重要却缺乏关注的人。他曾先后担任云南高等学堂副办、留日学生监督和民国国会议员职务,与孙中山、章太炎、章士钊多有交往,是李根源、唐继尧等人的老师。他学术观念上根柢儒道,以圣贤为武器,挽救衰颓的世风。其文学主张也多儒道色彩,文章阐发圣贤义理,立足于世道人心,义正词严,文风浩瀚。其诗歌述志言情说理,有古雅学博的宋诗面目。对他个案的全面研究,有助于了解近代云南文人群体的面貌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云南名儒 孙光庭 生平思想 诗文创作 章士钊
下载PDF
现实视域:20世纪30年代新诗的分化与整合
10
作者 龙扬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困境,成功激活了文化界关切、书写及回应现实的传统。它不但促成了报道、写实浪潮的兴起,也导致新诗现代性追寻与展开的复杂维度。1937年《文学》“新诗专号”成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典型文化样本...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困境,成功激活了文化界关切、书写及回应现实的传统。它不但促成了报道、写实浪潮的兴起,也导致新诗现代性追寻与展开的复杂维度。1937年《文学》“新诗专号”成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典型文化样本,从诗歌创作、评论、编辑、读者维度再现了新诗场域的文化景观,读者视野折射出新诗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双向互动,以及对理想化诗歌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现代化 现实 分化 《文学》 大众化
下载PDF
我国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进展及现状综述--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孙萌 许静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大数据时代,将文献计量学应用于研究综述是我国近现代日本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新的尝试,文献计量学为阐释研究现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到的六十余年的有效数... 在大数据时代,将文献计量学应用于研究综述是我国近现代日本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新的尝试,文献计量学为阐释研究现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到的六十余年的有效数据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结合可视化分析,阐释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发文情况以及研究状况,为更有效率的信息汲取、更广泛的信息融合、更深层的数据挖掘等研发提供方法论依据,满足数字化时代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者对把握研究现状与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现代文学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近代中日文明互鉴中的日语借词现象
12
作者 陈一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长期以来,汉语中存在的大量日语借词现象被视为近代先进文化向落后文化的单向传播。该文通过对近代日语借词现象的分析,挖掘表象后面深层次的文字改革、文体革新、文学变革乃至文化交流事实,阐述了日语借词现象并非单向传播的结果,而是... 长期以来,汉语中存在的大量日语借词现象被视为近代先进文化向落后文化的单向传播。该文通过对近代日语借词现象的分析,挖掘表象后面深层次的文字改革、文体革新、文学变革乃至文化交流事实,阐述了日语借词现象并非单向传播的结果,而是中日双方并存在亚洲汉字文化圈的前提下,双方的文字、文学、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相互接受和互相影响的结果,可谓中日文明的相互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日文明 借词 文字 文学 文化
下载PDF
现当代古体诗词应否入史之论争的核心问题思考
13
作者 谭光辉 王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6,共8页
文学史是一个具有某种逻辑链的叙述文本。现当代古体诗词未能进入现当代文学史的根本原因,是其未能进入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三个主要逻辑链:革命历史逻辑链、现代性逻辑链和文学自身逻辑链。现当代文学史收录古体诗词不符合“故事链逻辑... 文学史是一个具有某种逻辑链的叙述文本。现当代古体诗词未能进入现当代文学史的根本原因,是其未能进入现当代文学史叙述的三个主要逻辑链:革命历史逻辑链、现代性逻辑链和文学自身逻辑链。现当代文学史收录古体诗词不符合“故事链逻辑自洽”的文学史叙述原则。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体诗词创作思想创新不足,未能形成具有可叙述性的史学品质;二是现当代文学史家视野不够宽广,为文学史观所局限;三是古代文学史家思想不够开放,未能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当下。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文学研究内部各学科、各群体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取长补短,消除偏见,与时俱进,打破学科壁垒,重塑文学研究总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体诗词 现当代文学史 入史品质 文学史观 历史逻辑链
下载PDF
中国现代黄河诗歌中的苦难抒情
14
作者 吕亚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现代黄河诗歌中的苦难抒情,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苦难在这一时期显现出复杂的面貌。一方面,黄河泛滥使黄河流域内人民的生存和生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民族战争和阶级压迫使底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辛。代表诗人葛葆桢目睹黄河... 中国现代黄河诗歌中的苦难抒情,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苦难在这一时期显现出复杂的面貌。一方面,黄河泛滥使黄河流域内人民的生存和生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民族战争和阶级压迫使底层民众的生活更加艰辛。代表诗人葛葆桢目睹黄河灾害后,悲愤诘问咆哮的黄河;郭沫若聚焦战争中的黄河,借黄河与扬子江对话狂呼战斗;艾青浸染着土地的忧郁,用火热的心消溶着北方人民的苦难。三位歌者诗歌中的苦难抒情,最终落在对光明的执著,以及对扫除苦难的力的期盼上,其中涌动着具有生命活力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黄河诗歌 灾害 战争 苦难抒情
下载PDF
Rooted in Tradition, Embracing Modernity: Zhou Zuoren's Interest in Modern Japanese Haiku and Tanka and His Promotion of Short Verse in China
15
作者 Frederik H. Gree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8年第3期424-448,共25页
Whe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period Chinese reformers grappl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creating a new poetic language and form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Zhou Zuoren (1885-1967), one of mod... Whe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period Chinese reformers grappl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creating a new poetic language and form in the early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Zhou Zuoren (1885-1967), one of modern China's most influential intellectuals, believed that much could be learned from the experiments of modern Japanese poets who had overcome similar challenges in the decades following the Meiji restoration. Of all the verse forms Japanese poets were experimenting with, Zhou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modern haiku and tanka. Zhou felt that the modern haiku and tanka's rootedness in tradi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modern sensibilities on the other could offer a model for Chinese poets seeking to create a poetic voice that was at once modern, but also anchored in traditional poetic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some of Zhou's translations of modern haiku and tanka and illustrate how these translations led him to promote a new poetic form in China, typically referred to as "short verse" (xiaosh0. By further reading Zhou's critical essays on modern Japanese poetry against the writings of a number of Western modernist poets and translators who themselves were inspired by East Asian verse forms--Ezra Pound in particular--I will comment on the degree to which Zhou's promotion of short verse inspired by modern Japanese haiku and tanka challenges a perceived Western role in legitimizing East Asian forms as conducive to moder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ou Zuoren Ezra Pou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modern japanese poetry HAIKU tanka translation modernity modernism late qing dynasty Republican-period
原文传递
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 被引量:3
16
作者 章毅 关冰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日本明治时期展开的"言文一致"运动包含了众多复杂的侧面,二叶亭四迷等日本近代作家所进行的文体实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会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 日本明治时期展开的"言文一致"运动包含了众多复杂的侧面,二叶亭四迷等日本近代作家所进行的文体实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会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言文一致"运动以及二叶亭四迷等近代作家的文体实验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代文学 “言文一致”运动 二叶亭四迷
下载PDF
论20世纪学者诗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友康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学者诗词是20世纪一种具有独特意味的人文现象。20世纪学者诗词的特点是民间化、自娱性、专业性和典雅性。学者诗词的价值在于它表现了现代性追求,满足了人的自由需要和社会需要,弥补了新文学的某些欠缺。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学者诗词 类型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国君 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9,共15页
学术史上,"九叶"的诗美追求一直没有被充分肯定。其实,"九叶"诗派的"新诗现代化"主张就是他们的新诗诗美追求主张。这种诗美追求体现在3个方面:(1)对"客观对应物""新诗戏剧化""... 学术史上,"九叶"的诗美追求一直没有被充分肯定。其实,"九叶"诗派的"新诗现代化"主张就是他们的新诗诗美追求主张。这种诗美追求体现在3个方面:(1)对"客观对应物""新诗戏剧化""现实·象征·玄学"基础上的"综合"性的追求;(2)对隐喻、通感、"矛盾修辞格"和反讽等现代诗语言的新的修辞性追求;(3)对诗文字组合的特殊的语言张力美的追求。"九叶"的这种诗美追求的美学和逻辑依据在于:他们诗歌里的矛盾修辞格、隐喻、反讽等感性的、修辞性语言的大量增加,缘于其"新的感性"的寻求和直觉把握的美学追求;他们诗歌的沉思性、议论性语言的大量增加因其诗歌创作中知性美寻求;因为对于诗的表现媒介——诗歌中新奇的文字组合与陌生化语言的重视,他们诗歌的语言及其形式就具有了特殊的张力美。"九叶"尽管有过度沉溺于繁复意象,有将新诗重新引向少数的精英化的滥用隐喻之嫌,但其诗美探索与创造的贡献却是不能抹杀的。1980年代初的朦胧诗派就是在此审美追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九叶”诗人 知性美 新诗现代化 文学隐喻 反讽
下载PDF
森鸥外及其文学创作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4,109,共5页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坛独领风骚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几乎都在为日本军界服务。身为军医 ,他一方面致力于医学研究 ,另一方面又为日本近代文坛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即译介西方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创...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坛独领风骚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几乎都在为日本军界服务。身为军医 ,他一方面致力于医学研究 ,另一方面又为日本近代文坛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即译介西方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创作、历史小说创作。从他创作的文学主题上 ,我们既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交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鸥外 日本近代文学 小说 创作风格
下载PDF
越界与位相:“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的境遇——兼及中国日本文学教育孕育期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升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7,共8页
从视为汉学视域中"同源同质"的存在、"日本教育"的同义词,到作为治化风俗的异域资源,在观念未大变前提下的导入、近代学术转型期学科分类的粗成,再到教育领域照猫画虎的得失权衡中的进出,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知识界... 从视为汉学视域中"同源同质"的存在、"日本教育"的同义词,到作为治化风俗的异域资源,在观念未大变前提下的导入、近代学术转型期学科分类的粗成,再到教育领域照猫画虎的得失权衡中的进出,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知识界、教育体制中的境遇始终是在与汉文学、西方文学同异高下的对比中被规定、被决定的。国人本有"日本文化乃直译之文化"的成见,日人对汉学之尊崇又强化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两者叠加,决定了"日本文学"的位相与命运。尽管如此,近代学术、教育转型期间关于何为"日本文学"、可否/如何进入教育的纷争与尝试,仍为中国日本文学教育的逐渐成型,积累了思想资源和制度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近代中国 汉学视域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