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细菌败血感染症及病原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4 位作者 张晓君 葛慕湘 何振平 靳晓敏 王秀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采用调查统计、剖检病变、病原分离鉴定与人工感染健康鱼致病作用试验的方法 ,对自然发生的养殖牙鲆细菌败血感染症病例 ,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取病 (死 )牙鲆的肝、腹水、腐烂肌肉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 采用调查统计、剖检病变、病原分离鉴定与人工感染健康鱼致病作用试验的方法 ,对自然发生的养殖牙鲆细菌败血感染症病例 ,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取病 (死 )牙鲆的肝、腹水、腐烂肌肉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 ,对分离于 1 0尾鱼 2 0株纯培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分离出来的两种细菌 ,一种是弧菌属(VibrioPacini 1 85 4 )细菌的一个新种 (sp .nov .)并定名为牙鲆弧菌 (Vibrioolivaceussp .nov .) ;另一种是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KluyverandvanNiel 1 936)的嗜水气单胞菌 (A .hydrophila)。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等表明该两种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败血感染症 病原细菌 检验
下载PDF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郑家声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8-554,共7页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蕾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稍膨大 ,弯曲呈 J型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 ,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 ,为体长的 1/ 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 ,幽门垂 4个 ,无括约肌 ,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 ,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 ,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 ,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食道 口咽腔 小肠 幽门垂
下载PDF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prion protein encoding gene of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3
作者 张之文 孙修勤 +1 位作者 张进兴 昝金东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The prion protein (PrP) encoding gene of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cloned. It was not interrupted by an intron. This gene has two promoters in its 5' upstream, indicating that its transcription may be ... The prion protein (PrP) encoding gene of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cloned. It was not interrupted by an intron. This gene has two promoters in its 5' upstream, indicating that its transcription may be intensive, and should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It was expressed in all 14 tissues tested, demonstrating that it is a house-keeping gene. Its expression in digestion and reproduction systems implies that the possible prions of fish may transfer horizont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tard halibut paralichthys olivaceus prion protein PRP GENE CLONE expression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氏菌对牙鲆免疫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云 姜明 +2 位作者 姜国良 杨栋 张士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2-46,共5页
当经口腔灌注大量迟缓爱德华氏菌后 ,牙鲆的头肾和脾脏内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 ,表现为单核细胞数量增加 ,颗粒细胞内产生大量的颗粒以及颗粒吞噬作用的增强。研究结果还表明 ,病菌也会对免疫器官产生损害 ,可造成细胞水肿 ,膜性结构破坏... 当经口腔灌注大量迟缓爱德华氏菌后 ,牙鲆的头肾和脾脏内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 ,表现为单核细胞数量增加 ,颗粒细胞内产生大量的颗粒以及颗粒吞噬作用的增强。研究结果还表明 ,病菌也会对免疫器官产生损害 ,可造成细胞水肿 ,膜性结构破坏及细胞坏死。本文详细观察了牙鲆肾、脾、肝、肠及血液的显微结构和肾、脾、肝的超微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对疫苗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牙PING 免疫器官
下载PDF
牙鲆肠淋巴样组织免疫细胞研究Ⅱ.无颗粒白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2 位作者 姜明 杨栋 张士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5-48,共4页
运用电镜技术 ,在牙鲆肠淋巴样组织中鉴定出4种无颗粒白细胞 ,即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样细胞。它们的形态均比在造血器官中多样化。巨噬细胞形态极其不规则 ;单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较多空泡 ;淋巴细胞具多且细长的伪足 ... 运用电镜技术 ,在牙鲆肠淋巴样组织中鉴定出4种无颗粒白细胞 ,即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样细胞。它们的形态均比在造血器官中多样化。巨噬细胞形态极其不规则 ;单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较多空泡 ;淋巴细胞具多且细长的伪足 ,而浆细胞样细胞是以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为其主要特征。同时 ,作者对无颗粒白细胞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肠淋巴样组织 无颗粒白细胞 免疫细胞
下载PDF
诺氟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秀红 李健 王群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3-18,共6页
首次报道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并建立了组织中NFLX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方法。以30mg/kg剂量连续5 d口服灌胃给药,取血液、肌肉、肝脏、肾脏、鳃5种组织,组织中药物先加入pH 7.4磷酸盐缓冲液匀浆,再用乙... 首次报道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并建立了组织中NFLX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方法。以30mg/kg剂量连续5 d口服灌胃给药,取血液、肌肉、肝脏、肾脏、鳃5种组织,组织中药物先加入pH 7.4磷酸盐缓冲液匀浆,再用乙腈振荡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诺氟沙星的残留浓度,此方法平均回收率71.37%~82.13%,最低检测限达0.005μg/ml。残留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5种组织中消除速率快慢不一,肾脏及鳃等非食用组织为诺氟沙星残留的靶组织。若规定可食用组织中的诺氟沙星最大残留限量为50μg/kg,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临床休药期为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牙鲆 残留 消除规律
下载PDF
牙鲆鳃淋巴样组织内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1 位作者 姜明 张士璀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72-876,共5页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 ,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 :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 ,血窦内主要...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鲆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鲆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 ,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 :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 ,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 ;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 ,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 ,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 ,牙鲆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PING 淋巴样组织 免疫相关细胞 电镜技术 超微结构 血窦
下载PDF
牙鲆肠淋巴样组织免疫细胞研究Ⅰ: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1 位作者 姜明 张士璀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探讨了电镜下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肠淋巴样组织内颗粒细胞的形态特 点及其变化过程。颗粒细胞经鉴定为嗜酸性颗粒细胞,常存在于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靠近肌 肉层的淋巴腔中,以具有大型非匀质颗粒为其主要特征。牙鲆肠淋巴... 本文探讨了电镜下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肠淋巴样组织内颗粒细胞的形态特 点及其变化过程。颗粒细胞经鉴定为嗜酸性颗粒细胞,常存在于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靠近肌 肉层的淋巴腔中,以具有大型非匀质颗粒为其主要特征。牙鲆肠淋巴样组织内嗜酸性颗粒细 胞的变化可分为增长期、成熟期、分泌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嗜酸性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外 排现象说明肠淋巴样组织是鱼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PING 肠淋巴样组织 颗粒细胞 发育过程 免疫防御系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结构分析
9
作者 廖梅杰 张之文 +4 位作者 杨官品 孙修勤 邹桂伟 危起伟 汪登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1-806,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分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推测的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由47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49.6 kD,具有信号肽、短肽顺接重复、疏水区、糖基化位点、二硫键、糖基缩醛磷肌醇锚定位点... 采用RT-PCR方法分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推测的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由47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49.6 kD,具有信号肽、短肽顺接重复、疏水区、糖基化位点、二硫键、糖基缩醛磷肌醇锚定位点等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特征结构域,与红鳍东方(Fugu rubripes)和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71.9%和66.4%。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获得为蛋白质感染因子进化与功能研究以及可能存在的鱼类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 基因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