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value of bone scintigraph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ull extent of tumor involvement in jaw bones 被引量:2
1
作者 Jiawei Xie Chao Ma +3 位作者 Guoming Wang Shuyao Zuo Ningyi Li Muyun Jia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bone scintigraphy on determining the full extent of tumor involvement in jaw bones and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metastases. Methods: This study had local ethical...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bone scintigraphy on determining the full extent of tumor involvement in jaw bones and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metastases. Methods: This study had local ethical committee approval, and all patients gave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Thirty 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in jaw bones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Bone scintigraph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to measure the full extent of bony involvement, which was compared with histologic findings. Results: Whole body scan revealed one case with multiple bony metastases. Resection specimens of 36 bone neoplasms were pathologically analyzed to identify type and size of each tumor. The lengths of the tumor involvement in jaw bones defined by bone scintigraphy and pathology were 5.62 ± 1.58 cm, 4.48 ± 1.57 cm,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tumor negative margins from removed specimens according to bone scintigraphy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With histologic findings as the standard of reference, the accuracy of bone scintigraphy was 100% (36 of 36 patients) in determining the full extent of tumor involvement in jaw bones. Conclusion: Bone scintigraphy tends to offer specific guidelines in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extent of bone resection while entirely clearing the tumor cells and preserving functions whenever possible and in establishing the bony metast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scintigraphy jaw bone NEOPLASM
下载PDF
Intracystic negative pressure may promote bone formation around jaw cysts
2
作者 赵熠 刘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7-218,共2页
The growth and enlargement of jaw cysts are associated with raised intracystic pressure and bone resorption surrounding the cysts.The major bone-resorbing cells are the osteoclasts.They are ac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 The growth and enlargement of jaw cysts are associated with raised intracystic pressure and bone resorption surrounding the cysts.The major bone-resorbing cells are the osteoclasts.They are ac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bone-resorbing factors: prostaglandins,proteinases and cytokines.It was found that positive pressure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IL-1αmRNA and protein in epithelial cells of odontogenic keratocyst,and in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PGE2 in a co-culture of odontogenic keratocyst fibroblasts and epithelial cells.However,the signal intensities for IL-1α mRNA and protein in the epithelium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marsupialization which relived intracystic pressure.Experimental study indicated that intermittent negative pressure could promote osteogenesis in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roma cells(BMSCs) in vitro.We propose a hypothesis that bone formation around the cyst of the jaws would be stimulated by intracystic negative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w cysts bone formation Negative pressure
下载PDF
The use of allogeneic cancellous bone graft in bone cavity of jaw cyst
3
作者 朱明仁 李锐球 +3 位作者 吴乃强 李少萍 张雨梅 李伟忠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1年第4期379-382,387,共5页
A new method for filling bone cavity with a graft of frozen-decalcified-defatted-driedallogeneic (FDDDA) cancellous bone was described.This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vi-ties after the enucleation of jaw c... A new method for filling bone cavity with a graft of frozen-decalcified-defatted-driedallogeneic (FDDDA) cancellous bone was described.This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vi-ties after the enucleation of jaw cysts in 10 patients from December 1985 to February 1990.Thewounds of 9 patients healed by first intension,but wound infection occurred in one case postopera-tively.The 9 patients,besides the patient who suffered from wound infection,were followed up for5 to 56 months,with an average of 41.1 months.Evidence of recurrence with jaw cyst.was not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w CYST FILLING bone cavity ALLOGENEIC canellous bone
下载PDF
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特点、优势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永晶 王姝 金武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背景: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种子细胞的选择是关键。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颌骨内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在颌面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更具优势。目的:综述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骨... 背景: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种子细胞的选择是关键。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颌骨内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在颌面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更具优势。目的:综述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骨分化优势以及药物、体内环境、微小RNA对其成骨分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中文检索词为“口腔,骨组织工程,干细胞”,英文检索词为“oral,bone 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共检索下载文章405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口腔骨组织工程的优良种子细胞,与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药物、体内环境、微小RNA均可以调控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但目前对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需要更多论证力较强的研究来证实其在颌面部骨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骨组织工程 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种子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 王豪伟 +3 位作者 杨西涛 王德明 范新东 苏立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 目的 :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以使药物注射入病变腔内,并对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9例患者中,男6例(66.7%),女3例(33.3%);年龄7~51岁,平均21.3岁。出血是患者最主要的报告症状(6例,66.7%);供血动脉包括下牙槽动脉、面动脉以及上颌动脉分支。9例患者均于全麻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共治疗20次(每例患者接受1~5次,平均2.2次/例)。无水乙醇单次平均用量为21.95 mL。20次介入栓塞治疗中,9次应用弹簧圈辅助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共使用158枚弹簧圈,平均17.6枚/次(80枚/9次)。另有2次使用博来霉素,5次使用少量150μm PVA颗粒辅助栓塞治疗。9例患者随访时间5~11年,其中,4例治愈,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在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正确诊断、根据DSA造影结果采用以无水乙醇为主介入栓塞方案,可减少创伤、改善症状、控制病灶,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动静脉畸形 介入栓塞治疗 弹簧圈 无水乙醇
下载PDF
海奥口腔生物膜单独或联合同种异骨体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效果比较
6
作者 魏子程 周晨 +2 位作者 季炼 侯德强 董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比较海奥口腔生物膜单独或联合同种异体骨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7月入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10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海奥膜组、异体骨组和联... 目的:比较海奥口腔生物膜单独或联合同种异体骨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7月入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10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海奥膜组、异体骨组和联合组。其中,海奥膜组(35例)使用海奥口腔生物膜,异体骨组(35例)使用同种异体骨,联合组(35例)联合使用海奥口腔生物膜和同种异体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切口处愈合疗效、骨缺损处的骨密度、骨吸收量、附着丧失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牙龈软组织形态恢复效果显著优于海奥膜组和异体骨组(P<0.05)。术前,3组患者骨缺损处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3组骨密度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海奥膜组和异体骨组(P<0.05)。术前,3组患者垂直骨吸收量和舌侧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3组垂直骨吸收量和舌侧骨吸收量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显著小于海奥膜组和异体骨组(P<0.05)。术前,3组患者附着丧失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3组附着丧失减小(P<0.05);联合组显著小于海奥膜组和异体骨组(P<0.05)。结论:海奥口腔生物膜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疗效良好,有利于牙龈软组织恢复,改善骨密度,减少骨吸收量和附着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奥口腔生物膜 同种异体骨 颌骨囊肿
下载PDF
48例Locator种植覆盖全口义齿5年临床修复效果评价
7
作者 周团锋 杨雪 +2 位作者 张华 张智勇 陈全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观察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采用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48例,其中双颌全口义齿修复21例,单颌27例,共植入种植体230颗。观察种植... 目的:观察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采用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48例,其中双颌全口义齿修复21例,单颌27例,共植入种植体230颗。观察种植体的留存率、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变化、义齿基托折裂和人工牙脱落折断等并发症,以及义齿固位力变化等。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年观察期间,5颗种植体脱落,1颗前牙区窄颈种植体颈部折断,12颗失访,种植体存留率为97.25%。种植修复后1年,48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21.4%),平均出血指数(BI)为0.21±0.42,前牙区高于后牙区。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21±0.35) mm,义齿基托折断2例。修复后5年,163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76.89%),BI为1.00±0.70,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58±0.85) mm;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指数与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在男女之间、前牙区与后牙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观察期和5年观察期间,种植体周黏膜平均出血指数、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义齿折裂17例,折裂率为26.15%,人工牙脱落折断率为16.92%,多发于前牙中线区及Locator基台附着体安放位置,因固位力下降首次更换Locator基台固位垫圈平均(34.2±10.3)个月。结论: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发症多见于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和垂直向骨吸收,随着戴用时间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其次是义齿基托折裂及人工牙脱落与折断,种植体脱落及折断。提示义齿制作时应加强金属支架在Locator基台位置和前牙中线区的强度,前牙区尽量避免使用窄径种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无牙颌 覆盖全口义齿 出血指数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槐角提取物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惠 高云飞 +1 位作者 刘晶 马旭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 :探讨槐角提取物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10、25、50、10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增殖的影响,采用BCIP/NBT碱性磷酸酯酶显色、茜素红... 目的 :探讨槐角提取物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10、25、50、10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增殖的影响,采用BCIP/NBT碱性磷酸酯酶显色、茜素红染色检测10、25、5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成骨分化水平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有明显毒性作用(P<0.0001),10、25和50μmol/L浓度不影响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10、25和50μmol/L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数量、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结论:10、25、50μmol/L浓度的槐角提取物能促进jBMSCs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角提取物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向分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全反式视黄酸调控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双向效应的体外研究
9
作者 刘媛琪 孙思远 +2 位作者 代庆刚 江凌勇 沈国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3-109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4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jBM...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大鼠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4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jBMSCs。运用流式细胞术鉴定jBMSCs表面抗原。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尔辛蓝染色分别对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及成软骨诱导后的jBMSCs进行多向分化潜能检测。分别使用ATRA浓度为0.01、0.1、1、5、10、20μmol/L的成骨诱导液对jBMSCs进行体外成骨诱导,并使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作为对照组,利用CCK8进行细胞活力检测。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对各浓度组j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并筛选后续实验浓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不同浓度ATRA下jBMSCs成骨相关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98%以上的P1代jBMSCs表现为CD29+CD90+CD31−CD45−,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特点相符。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及阿尔辛蓝染色结果证明P1代jBMSCs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分化能力。ALP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0.01、0.1和1μmol/L ATRA组jBMSCs成骨活性和矿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成骨活性与矿化能力减弱,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qPCR分析发现,0.1、1μmol/L ATRA组成骨相关基因如Alp、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Ⅰ型胶原蛋白α1(collagen typeⅠα1,Col1a1)、骨钙素(osteocalcin,Oc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基因表达水平下降,ATRA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1、1μmol/L ATRA组较对照组成骨相关蛋白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P7、ALP及OCN表达增强,而继续提升ATRA浓度则使蛋白表达下降,浓度高于5μmol/L时开始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较低浓度(0.1、1μmol/L)ATRA可促进大鼠jBMSCs成骨分化能力,且该促进效应在0.1μmol/L浓度时达到峰值,进一步提升浓度可使该促进效应减弱。较高浓度(5、10、20μmol/L)ATRA对大鼠jBMSCs成骨分化呈现抑制效应。研究在体外证明ATRA对大鼠jBMSCs成骨分化具双向效应,并鉴定了0.1μmol/L ATRA为大鼠jBMSCs成骨分化的最适浓度,为体内研究的开展与全反式视黄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颌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双向效应
下载PDF
MYSM1对大鼠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杨琳 杨燕美 +3 位作者 李朋礼 陈琦 胡雅雯 顾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59-665,F0003,共8页
背景去泛素化酶能够调控骨骼生长发育,MYSM1基因缺失会造成全身骨骼疏松,当前并无MYSM1对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MYSM1对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10只8周Wistar大鼠下颌骨,利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培... 背景去泛素化酶能够调控骨骼生长发育,MYSM1基因缺失会造成全身骨骼疏松,当前并无MYSM1对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MYSM1对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10只8周Wistar大鼠下颌骨,利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MSCs)。取生长良好的第3~5代JBMMSCs进行成骨诱导,利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骨标志物OCN、Runx2、ALP及去泛素化酶MYSM1的变化。分别利用空转染慢病毒和MYSM1敲低的慢病毒转染JBMMSCs,设置对照组和敲低组细胞,qPCR检测敲低效率。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敲低MYSM1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空转染慢病毒和敲低MYSM1的JBMMSCs成骨诱导7 d后利用qPCR技术、ALP、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的表达变化。结果JBMMSCs成骨诱导成功后,MYS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K-8显示对照组和敲低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能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敲低组JBMMSCs在成骨诱导7 d后OCN、Runx2、ALP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ALP、茜素红染色浅于对照组。结论敲低MYSM1并未对JBMMS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造成显著影响,而敲低MYSM1的JBMMSCs成骨分化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MYSM1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种植体周软组织病理学特点
11
作者 董佳芸 李雪芬 +2 位作者 路瑞芳 胡文杰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分析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区域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特点,以及游离龈移植术后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患者20例,其中5例作为健康对照,全身及牙... 目的:分析血管化骨瓣重建颌骨区域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特点,以及游离龈移植术后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患者20例,其中5例作为健康对照,全身及牙周健康,行牙冠延长术,收集牙冠延长术中切除的部分健康天然角化龈;15例在颌骨重建区域行游离龈移植术,有10例为腓骨瓣重建,5例为髂骨瓣重建,均在术前采集嵴顶软组织,其中5例患者(3例为腓骨瓣重建,2例为髂骨瓣重建)在术后8周时再次采集种植体周软组织。所有软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特点,测量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及角化层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天然角化龈相比,颌骨重建患者种植体周黏膜缺乏正常复层鳞状上皮的组织结构,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及角化层厚度更小[0.36(0.35,0.47)mm vs.0.27(0.20,0.30)mm,P<0.05;26.37(24.12,31.53)μm vs.16.49(14.90,23.37)μm,P<0.05]。游离龈移植术后,上皮钉突处基底层底端至颗粒层顶端的厚度较治疗前呈现增加的趋势[0.38(0.25,0.39)mm vs.0.19(0.16,0.25)mm,P=0.059],角化层厚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7(27.16,29.14)μm vs.16.42(14.16,22.35)μm,P<0.05],形成了与健康天然角化龈类似的上皮结构;IL-1、IL-6、TNF-α的阳性细胞个数较术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9.16,18.00)vs.0.67(0.17,8.93),P<0.05;21.89(15.00,28.12)vs.13.00(8.50,14.14),P<0.05;2.83(1.68,5.00)vs.0.22(0.04,0.63),P<0.05];术后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0.17,0.21)vs.0.15(0.14,0.17),P<0.05;0.36(0.33,0.37)vs.0.28(0.26,0.33),P<0.05;0.30(0.28,0.42)vs.0.23(0.22,0.29),P<0.05],且与健康天然角化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缺失或不足的患者,通过游离龈移植行角化黏膜增量有利于改善种植体周黏膜的组织结构,维护种植体周黏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重建 血管化骨瓣 软组织 游离龈移植术
下载PDF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薛蕊 江小霞 +4 位作者 张宇 刘留 赵千 刘家霖 徐璐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66-672,共7页
背景线粒体对成骨分化起着关键调控作用,但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尚不明确。目的探究JBM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的变化。方法提取小鼠JBMMSCs进... 背景线粒体对成骨分化起着关键调控作用,但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尚不明确。目的探究JBM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的变化。方法提取小鼠JBMMSCs进行培养并进行鉴定。采用第3代JBMMSCs接种于孔板内,设置为对照组、成骨诱导3 d组、成骨诱导7 d组;检测ATP含量和柠檬酸合酶活性;RT-qPCR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标志物MFN1、MFN2、NRF1、PGC-1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功能相关标志物MFN1、MFN2、FIS1、COXⅣ的蛋白表达;JC-1染色评估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提取的JBMMSCs形态呈长梭形,具有三向分化潜能。与对照组相比,成骨诱导7 d时,ATP含量和柠檬酸合酶活性增加(P均<0.05);RT-qPCR结果表明,线粒体功能相关标志物MFN1、MFN2、NRF1、PGC-1α的mRNA表达上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FN1、MFN2、FIS1、COXⅣ的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JC-1染色结果证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结论JBM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功能相关标志物均表达上调,提示线粒体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ATP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生物发生
下载PDF
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陈星霖 王忠山 +3 位作者 孙国文 陈盛 童昕 秦海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07-414,共8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OM)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OM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至2020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OM患者2例,经手术取部分病灶标本进行OMMSC分离培养。另外选择于该院...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OM)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OM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至2020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OM患者2例,经手术取部分病灶标本进行OMMSC分离培养。另外选择于该院接受牙种植治疗的年轻患者5例,抽取颌骨骨髓进行颌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JBMSC)分离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茜素红S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成骨培养7 d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信号通路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小分子药物SB431542及TGF-β1干预对OMMSC、JBM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分离获得的OMMSC、JBMSC具有梭形形态,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并具有成骨分化能力,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与JBMSC相比,OMM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Smad信号相关因子在OMMSC中呈高表达(P<0.05),成骨相关因子骨桥蛋白(OPN)表达降低(P<0.05)。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SB431542可显著促进OMMSC成骨分化,而TGF-β1对OMMSC成骨分化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成功对OMMSC进行了分离,发现TGF-β信号相关因子在OMMSC中呈高表达,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可增强OMMSC的成骨能力,为改善OM患者骨缺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黏液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颌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糖尿病骨质疏松来源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研究
14
作者 郑颖 王港 +3 位作者 胡琳 张夏茹 时权 刘洪臣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骨质疏松来源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JBMMSCs)成骨分化能力及生物学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方法使用GK大鼠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DOP)模型,建模成功后取大鼠下颌骨提取细胞,并进行干细胞鉴定,以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CCK-... 目的探究糖尿病骨质疏松来源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JBMMSCs)成骨分化能力及生物学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方法使用GK大鼠建立糖尿病骨质疏松(DOP)模型,建模成功后取大鼠下颌骨提取细胞,并进行干细胞鉴定,以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ARS)染色、qRT-PCR以及Westernblot检测其成骨分化能力。结果DOPrJBMMSCs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迁移能力均较对照组减弱。ALP染色及活性分析显示DOP组较对照组染色面积小且颜色浅,ALP活性显著降低。ARS染色显示DOP组矿化结节明显较对照组少,其OD值明显小于对照组。qRT-PCR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OP组的成骨相关因子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相较于对照组,DOP rJBMMSCs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其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生物学特性 大鼠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METTL3介导m6A甲基化调控犬JBMMSCs成骨分化
15
作者 陈翌 蒋丽花 黄旋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1-816,823,共7页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METTL3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JBMMSCs)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JBMMSCs,慢病毒转染构建沉默METTL3基因细胞模型,转染后siMETTL3组JBMMSCs mRNA水平(P&...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METTL3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JBMMSCs)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JBMMSCs,慢病毒转染构建沉默METTL3基因细胞模型,转染后siMETTL3组JBMMSCs mRNA水平(P<0.001)及蛋白水平(P<0.01)下降。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迁移、碱性磷酸酶活性、钙沉积以及成骨相关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N)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沉默对照(siNC)组相比,siMETTL3组培养24、48、72、96 h的增殖活性降低(P<0.001),24 h后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成骨诱导7 d后siMETTL3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21 d后矿化沉积较siNC组少。q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OCN的mRNA(P<0.001)和蛋白(P<0.05)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沉默METTL3可抑制JBMMSCs的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TL3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m6A甲基化
下载PDF
颧弓根内固定在上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三维重建中的美学功能评价
16
作者 柳锋 黄卫东 +4 位作者 王敬 苏莎 殷尧天 甘密 廖显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颧弓根内固定在上颌骨、颧骨颧弓骨折三维重建中的美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眶颧颌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证实为单侧眶颧颌骨折,均经颧弓根固定复位,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经CT扫描与... 目的:探讨颧弓根内固定在上颌骨、颧骨颧弓骨折三维重建中的美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眶颧颌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证实为单侧眶颧颌骨折,均经颧弓根固定复位,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经CT扫描与三维重建。评价术后半年疗效、眶区对称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d内复查,骨折均已愈合,复位效果满意。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亦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半年疗效分级Ⅰ级84例,Ⅱ级、Ⅲ级均为0例;术前与术后7d眶区对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疗效和外观恢复满意度分别为(9.22±0.17)分、(9.09±0.12)分,患者对疗效和术后外观恢复均表示很满意。结论:颧弓根固定用于眶颧颌骨折修复,术中精准复位,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眶区对称度,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根固定 眶颧颌骨折 三维重建 美学功能 评价
下载PDF
lncRNA SNHG8抑制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功能
17
作者 刁展秋 刘华 +2 位作者 杨昊清 刘惠娜 范志朋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4期185-192,共8页
目的:研究lncRNA SNHG8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敲除或过表达JBMMSCs中lncRNA SNHG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钙离子定量以及Western blot检测J... 目的:研究lncRNA SNHG8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敲除或过表达JBMMSCs中lncRNA SNHG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钙离子定量以及Western blot检测JBMM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活性氧(ROS)染色检测ROS含量;lncRNA SNHG8敲低后的JBMMSCs与HA/TCP材料混合并植入裸鼠皮下,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JBMMSCs的体内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体外JBMMSCs中lncRNA SNHG8敲低后的ALP活性及体外矿化能力增强(P<0.01),骨涎蛋白(BSP)蛋白表达条带增强,lncRNA SNHG8过表达后ALP活性及体外矿化能力减弱(P<0.01),BSP蛋白表达条带减弱;敲除lncRNA SNHG8可上调MAPK通路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过表达SNHG8可抑制p-JNK表达;敲除lncRNA SNHG8可增强胞内ROS染色,过表达lncRNA SNHG8可抑制胞内ROS染色。lncRNA SNHG8敲除后的体内新骨形成增加(P<0.01),BSP、骨钙素(OCN)蛋白表达条带增强。结论:lncRNA SNHG8可通过JNK信号通路抑制JBMMSCs体内外成骨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lncRNA SNHG8 成骨分化 活性氧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磁场成骨效应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金泉 刘宇妍 +1 位作者 王国庆 孙秀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302-309,共8页
磁场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磁场具有良好的成骨效应,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促进种植体骨整合、促进骨折愈合和提高牵张成骨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疾病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为更好地将磁... 磁场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磁场具有良好的成骨效应,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促进种植体骨整合、促进骨折愈合和提高牵张成骨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疾病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为更好地将磁场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磁场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对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和磁场调控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磁场对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降低骨细胞的凋亡率,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则尚无定论。在分子层面,骨组织细胞感应并响应磁刺激,磁信号经位移电流、洛伦磁力和自由基对效应等机制转变为生物可识别的电信号,进而激活下游P2嘌呤能受体、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和Notch通路等信号网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磁场成骨效应的因素——磁场参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然而,磁场成骨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继续深入研究磁场的作用机制可为骨组织再生和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有效策略。另外,聚焦磁场的作用靶点,将磁场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颌骨 成骨 骨吸收 信号转导 骨整合 骨折愈合 牙齿移动 骨延长
下载PDF
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的神经化骨再生评价
19
作者 楚晨 宗倩 +3 位作者 寻兴祥 赵谦 袁荣涛 许晓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目的:利用脂质体同时包载具有促进神经分化作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骨诱导小分子(Dex),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构建一种具有温敏性和可注射性的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评价复合支架促进神经分化和新骨再生的作用。... 目的:利用脂质体同时包载具有促进神经分化作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骨诱导小分子(Dex),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构建一种具有温敏性和可注射性的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评价复合支架促进神经分化和新骨再生的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bFGF/Dex脂质体,与RGD多肽活化后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使用Zeta粒径仪检测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支架的机械强度,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FGF促进hBMSCs成神经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构建兔颅骨缺损模型,通过micro-C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复合支架在体内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该支架在常温下(25℃)呈溶液状态且具有流动性,大于临界温度(32℃)时可迅速转变为凝胶状态。支架表面呈疏松多孔的蜂窝状,能够承担一定应力。体外成神经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提示,bFGF在诱导hBMSCs成神经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具有高效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结论:具有温敏性、可注射性和突出生物功能的智能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为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移植材料 神经化骨再生 温敏性复合支架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System for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Gene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珂 饶念静 +1 位作者 陈美玲 曹颖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 vector with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BMP7) and observe the BMP7 mRNA expression in vitro, BMP7 CDS sequence was cloned into expression plasmid ...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 vector with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BMP7) and observe the BMP7 mRNA expression in vitro, BMP7 CDS sequence was cloned into expression plasmid pAAV-MCS of AAV Helper Free System.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identified with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AAV-RC, pHelper were co-transfected into AAV-293 cells according to the calcium phosphate-based protocol. The viral stock was collected by 4 rounds of freeze/thaw. After purified and concentrated, the recombinant virus titer was determined by dot-blot assay. HEK293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virus at different MOI, and the expression of BMP7 mRNA was detected by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rAAV-BMP7 was constructed and packaged successfully. The physical particle titer was 2.5×10^11 vector genomes/mL. There was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 of BMP7 mRNA after transfecton.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recombinant AAV mediated a stable expression of hBMP7 mRNA in 293 cells. The AAV production method may pave the way of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jaw bone defection around dental im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adeno-associated virus jaw bone gene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