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探析
1
作者 李博灵 赵永烈 +1 位作者 王丹萍 周晓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23-627,共5页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 任、督、冲脉理论为奇经八脉理论的重要内容。王冰提出任、督、冲脉“一源三歧”“异名同体”学说,体现三脉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分析以上两种认识。认为“一源三歧”为任、督、冲脉同起于小腹深处肾下胞中,三脉浅出体表位置不同,受《针灸甲乙经》影响,针灸学教材认为三脉同出于会阴。《黄帝内经》认为任脉上循脊里、督脉少腹直上,故王冰认为任脉、督脉命名实为区别腹背阴阳,但冲脉与任脉、督脉循行并未重合。任、督、冲脉“异名同体”包含任、督脉的循行重合与冲、督脉生理病理密切联系两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 督脉 冲脉 一源三歧 异名同体 《黄帝内经》 《难经》 《脉经》 《针灸甲乙经》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胜春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4-497,共4页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 ,文中从腧穴的发现形式、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实用性分析了单穴处方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 ,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其理论...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 ,文中从腧穴的发现形式、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实用性分析了单穴处方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 ,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其理论根源是《内经》中已有记载的腧穴理论和经络理论 ;临床辨证分类细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针灸处方 单穴处方 循经取穴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之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胜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9-281,共3页
作者收集整理了近20余年研究《针灸甲乙经》的文献,并 从版本源流、校勘考证、归纳整理、理论探讨、临床验证、价值评价等6个方面对这些文献 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研究现状 版本源流 校勘考证 归纳整理
下载PDF
阳经五官病候及治疗用穴分析——兼论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京生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11-418,共8页
基于简帛医书和《内经》,归纳阳经与五官及其病候的联系,结合《甲乙经》分析阳经及其络脉经筋的五官病候与治疗用穴关系,重在记载形式有所变化的病候,从中探讨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认为经脉病候应视作腧穴主治的一种(早期)形式,腧... 基于简帛医书和《内经》,归纳阳经与五官及其病候的联系,结合《甲乙经》分析阳经及其络脉经筋的五官病候与治疗用穴关系,重在记载形式有所变化的病候,从中探讨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认为经脉病候应视作腧穴主治的一种(早期)形式,腧穴主治形式实由经脉病候形式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病候 腧穴主治 简帛医书 《内经》 《甲乙经》
下载PDF
贾谊的“过秦”论及其“六经”思想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汪高鑫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4-164,共11页
思想家、史学家贾谊的"过秦"论,是汉初"过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谊"过秦"论的历史视角分为"攻"与"守"两个阶段,具体分析了秦之兴亡的原因,得出了"攻守势异"的历史认识... 思想家、史学家贾谊的"过秦"论,是汉初"过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谊"过秦"论的历史视角分为"攻"与"守"两个阶段,具体分析了秦之兴亡的原因,得出了"攻守势异"的历史认识;贾谊"过秦"论的目的是为西汉皇朝的政治统治提供历史借鉴,由此提出了具体的仁义治国理论。同时,贾谊是汉初"六经"的重要传人。其"六经"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特别是荀子的思想,并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天道观上作出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贾谊具体阐述了"六经"经传内蕴的仁爱、礼治思想。这些"六经"之论,成为其"过秦"历史总结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过秦”论 “六经” 思想基础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类书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兰 张效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针灸甲乙经》具有类书广采群书、述而不作和随类相从的特性,从内容及编排体例看,都可称之为以针灸理论与临床为主要内容的类书。编撰于公元624年的《艺文类聚》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而《针灸甲乙经》成书于公元2... 《针灸甲乙经》具有类书广采群书、述而不作和随类相从的特性,从内容及编排体例看,都可称之为以针灸理论与临床为主要内容的类书。编撰于公元624年的《艺文类聚》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而《针灸甲乙经》成书于公元256-264年,理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现存最早 类书
下载PDF
论《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7
作者 萧汉明 《周易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22-31,共10页
《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 《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占的方法,开创了《周易》占筮的新局面。作者还对《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房 京氏易传 纳甲筮法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脉动(病)发”理论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8
作者 刘晖 张花治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2年第3期130-131,140,共3页
针灸治疗眼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其中,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具有深远的影响,该书提出了“脉动(病)发”的概念,主张病症结合,四诊合参,同时结合相关的经脉诊察,对病症进行归类整理,辨证选穴对疾病进行治... 针灸治疗眼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其中,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具有深远的影响,该书提出了“脉动(病)发”的概念,主张病症结合,四诊合参,同时结合相关的经脉诊察,对病症进行归类整理,辨证选穴对疾病进行治疗。本文就《针灸甲乙经》“脉动(病)发”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渊源,以及该理论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进行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脉动(病)发 眼科疾病
下载PDF
陈寿祺生平及著述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谷颖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3-66,共4页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祺 清代汉学 辑佚 《尚书大传》 《五经异义》 《三家诗遗说考》 生平 著述 学术成就 嘉道年间 考证 治学态度
下载PDF
文本细读与乾嘉考据研究——以“能不我知”考据为例
10
作者 符渝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2期67-80,126,共15页
文本细读指对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充分解读,从而挖掘文本内涵。将这种方法引入考据研究,有助于对考据作出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本文以《经义述闻》“能不我知”考据为例,展示如何用文本细读对一则乾嘉考据进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指对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充分解读,从而挖掘文本内涵。将这种方法引入考据研究,有助于对考据作出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本文以《经义述闻》“能不我知”考据为例,展示如何用文本细读对一则乾嘉考据进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将考据的行文结构转换成内容结构,使考据思路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细挖隐含于文本中的考据方法、考据思想以及优秀考据背后的科学原理。希望这些尝试可以促进科学考据学的完善,并为今人的考据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乾嘉考据 经义述闻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论治溏泄下痢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燃燃 周天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2-434,481,共4页
系统梳理《针灸甲乙经·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条文,探讨皇甫谧对溏泄下痢病因、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发现溏泄下痢的病因是“春伤于风”或“足太阴厥脉病发”,治疗以补脾为主,取穴集中于肝脾两经,多就近在腹部取穴,亦可在下肢... 系统梳理《针灸甲乙经·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条文,探讨皇甫谧对溏泄下痢病因、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发现溏泄下痢的病因是“春伤于风”或“足太阴厥脉病发”,治疗以补脾为主,取穴集中于肝脾两经,多就近在腹部取穴,亦可在下肢循经取穴,多选用特定穴,多用针刺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溏泄下痢 取穴特点 文献研究 皇甫谧
下载PDF
针刺条口透承山治疗肩痹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乐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28-128,167,共2页
条口透承山是针灸治疗肩痹经验穴,肩痹又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或者外伤造成气血流通不畅。从穴位出处、经络、病因病机、刺法等方面,介绍针刺条口透承山治疗肩痹研究简况。
关键词 肩痹 肩关节周围炎 条口透承山 针刺 针灸甲乙经 临证指南医案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严苍山《疫痉家庭自疗集》的学术成就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文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5-218,共4页
1929年上海疫痉流行,一代名医严苍山积极救治患者,挽回许多危重病例,《疫痉家庭自疗集》即为其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是第1部以疫痉命名的疫病学专著,在病名、遣方用药等方面颇多创新之处,集中体现了严氏防治疫痉的学术成就,至今仍具有... 1929年上海疫痉流行,一代名医严苍山积极救治患者,挽回许多危重病例,《疫痉家庭自疗集》即为其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是第1部以疫痉命名的疫病学专著,在病名、遣方用药等方面颇多创新之处,集中体现了严氏防治疫痉的学术成就,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近代史 严苍山 《疫痉家庭自疗集》 疫痉
原文传递
《甲库善本》经部书对《经义考》收录序跋之补充
14
作者 牛成哲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第2期60-65,共6页
清初朱彝尊所编纂的《经义考》是经学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收录经学著作自先秦至清初达3500余种,体例精当,搜罗宏富,深受学者的重视。不过由于时代限制以及作者的个人原因,《经义考》虽然价值极大,但是也确有失当之处,如元明以后诸书... 清初朱彝尊所编纂的《经义考》是经学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收录经学著作自先秦至清初达3500余种,体例精当,搜罗宏富,深受学者的重视。不过由于时代限制以及作者的个人原因,《经义考》虽然价值极大,但是也确有失当之处,如元明以后诸书序跋漏收较多;小学类书只收《尔雅》而不收文字音韵;《经义考》虽然搜罗极博,但仍有未见之书,其所标注的"佚""阙""未见"之书仍有部分尚存于世。文章利用《甲库善本》经部书序跋与《经义考》所收序跋进行比勘考证,以期能够对《经义考》漏收序跋有所补充,使其所收序跋能够更加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考》 《甲库善本》 序跋 补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