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作光舞蹈教育思想三题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颖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贾作光是中国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曾长期工作生活在内蒙古,对草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和感情。他编创了大量的蒙古族舞蹈作品,为蒙古族培养出几代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贾作光先生不仅在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方面才华出众,他在舞蹈理论... 贾作光是中国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曾长期工作生活在内蒙古,对草原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和感情。他编创了大量的蒙古族舞蹈作品,为蒙古族培养出几代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贾作光先生不仅在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方面才华出众,他在舞蹈理论的研究和舞蹈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长期的实践,《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就是他舞蹈教育思想和舞蹈教育实践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作光 舞蹈理论 舞蹈教学 《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
下载PDF
舞蹈的本体论、主体性与现代意识——中国舞蹈的“1988”回望
2
作者 于平 邱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2,共18页
1988年是龙年,这一年的《舞蹈》杂志开辟专栏研讨“舞蹈本体”。这个研讨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舞蹈学术界进行的最具学术性的探讨。鉴于这个研讨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本文分三个时段加以述评。与之相关,这一年的舞蹈实践也是重要事象频现,本... 1988年是龙年,这一年的《舞蹈》杂志开辟专栏研讨“舞蹈本体”。这个研讨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舞蹈学术界进行的最具学术性的探讨。鉴于这个研讨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本文分三个时段加以述评。与之相关,这一年的舞蹈实践也是重要事象频现,本文择其硕者分别提取了“纪念贾作光艺术生涯五十周年”活动、《杨丽萍舞蹈晚会》、“’88舞剧创作研讨会”和《胡嘉禄现代舞作品晚会》,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从“龙年笔会”和四起重要舞蹈实践的“回旋式”回望中,把握当时舞蹈学术界对舞蹈的本体论、主体性与现代意识的关注与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年笔会 舞蹈本体 生命意识 贾作光 杨丽萍 舒巧 胡嘉禄 吴晓邦
原文传递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审美范式的构建——兼论贾作光蒙古族舞蹈的“规范化” 被引量:8
3
作者 仝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呈现出来的。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对蒙古族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和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性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
原文传递
永远的布吉格——贾作光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贡献
4
作者 李北达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贾作光先生的舞蹈创作历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阐明贾作光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蒙古族的民族语汇,而且唤醒了曾经沉寂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促进了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和... 本文通过回顾贾作光先生的舞蹈创作历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阐明贾作光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蒙古族的民族语汇,而且唤醒了曾经沉寂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促进了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和创作理念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作光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原文传递
贾作光蒙古族舞蹈创作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琳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作为我国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贾作光先生一生践行"为人民而舞"的理想信念,编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其中《鄂尔多斯舞》和《海浪》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的殊荣。贾作光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 作为我国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贾作光先生一生践行"为人民而舞"的理想信念,编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其中《鄂尔多斯舞》和《海浪》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的殊荣。贾作光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模式在新中国蒙古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典范性,从而形成这一时期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特征。本文结合贾作光经典作品,从审美观念、主题审美特征、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不仅对其个人艺术成就从审美层面进行总结,更确证贾作光创作实践对当时乃至当今蒙古族舞蹈创作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确证其具有时代范式的标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舞蹈创作 贾作光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场景”理论视野下的蒙古族舞蹈创作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场景"理论指的是通过对空间中从事具体事项的主体,实现对民族舞蹈在创作、表演、研究上的分析。以朴永光教授的"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看蒙古族舞台舞蹈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开放三... "场景"理论指的是通过对空间中从事具体事项的主体,实现对民族舞蹈在创作、表演、研究上的分析。以朴永光教授的"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看蒙古族舞台舞蹈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阶段,完成了从以贾作光、马跃为代表的"类型化"叙事策略到多元的、新生的民族舞蹈创作者"去类型化"的审美嬗变的过渡。创作主体的"场景"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场景和场景之间的互动越加复杂,由此也给蒙古族舞蹈的舞台创作提供了语言再生和探索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蒙古族舞蹈 创作主体 贾作光 马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