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度副词修饰“真”、“假”及其理论阐释 被引量:5
1
作者 聂志平 田祥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结合语料调查和语法功能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里的"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在语言的发展中,"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现出不... 本文结合语料调查和语法功能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里的"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在语言的发展中,"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文章最后从理论上解释了造成"真"、"假"被程度副词修饰不平衡性,以及它们能够被程度副词修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程度区分 认知
下载PDF
论网络语言中的通假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戴忠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古已有之的通假在网络语言中又重新流行起来,它的形式更多,范围更广,具有与传统的通假迥然不同的特点。如何看待网络语言中的通假现象,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规范
下载PDF
常用词“借”对“假”的历时替换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假"和"借"在表"借用"义时,战国晚期以前"假"最常见,很少用"借"。通过对典型语料的分析得知:到了战国晚期,"假"的用法简单,且一般不见于口语表达,而"借"的用法... "假"和"借"在表"借用"义时,战国晚期以前"假"最常见,很少用"借"。通过对典型语料的分析得知:到了战国晚期,"假"的用法简单,且一般不见于口语表达,而"借"的用法灵活,可借用的对象范围广泛,在当时的口语中"借"可能已经替换了"假",成为表"借用"义的常用词。"借"或许是一个北方方言口语词,它最终能在口语中替换"假"是由于其表义明晰性高、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易知性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替换 原因
下载PDF
《红楼梦》甄真贾假三条线 被引量:1
4
作者 孔见 景迅 《泰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6-29,共4页
甄(真)贾(假)的谐音双关,是《红楼梦》的基本构思之一。作者通过三条甄(真)贾(假)的线索,来构建作品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其中,甄士隐和贾雨村主要用于构建作品的框架和贯穿故事的首尾;甄宝玉和贾宝玉主要用于塑造... 甄(真)贾(假)的谐音双关,是《红楼梦》的基本构思之一。作者通过三条甄(真)贾(假)的线索,来构建作品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其中,甄士隐和贾雨村主要用于构建作品的框架和贯穿故事的首尾;甄宝玉和贾宝玉主要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寄托作者的思想;甄府、贾府主要用于展开故事情节和表现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甄(真)贾() 甄士隐 贾雨村 甄宝玉 贾宝玉 甄府 贾府
下载PDF
说“叚”“假”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炜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1期83-91,156,共10页
《说文》既收录了"叚"字也收录了"假"字。许慎认为"叚"字的本义是"借也",而"假"字的本义则是"非真也"。在文献中,"叚""假"二字多见。从整体来看,在表... 《说文》既收录了"叚"字也收录了"假"字。许慎认为"叚"字的本义是"借也",而"假"字的本义则是"非真也"。在文献中,"叚""假"二字多见。从整体来看,在表示"假借"之义时,"叚""假"二字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具体到出土秦代文献,"叚""假"二字却是有分工的。本文对出土秦代文献中"叚""假"二字的用例作了全面考察,指出《里耶秦简[壹]》8-461号同文字方中所记载的"叚如故,更假人"这条规定是要求在表示"借入"或"取用"之义时改用"假"字,其他意义之{假}则仍用"叚"字表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记录形式上区分"借入"或"取用"之{假}和"借出"或"给予"之{假}。本文运用这一用字规律,对出土秦代文献中所有涉及"叚""假"的文例进行了重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入 借出 书同文字
下载PDF
破假借札考九则——以道教文献词语为例
6
作者 牛尚鹏 姜云鹏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因声求义法是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破假借、求本字在疑难语词考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破假借的方法考释了出现于道经文献中的九个疑难语词的意义,以期为道经的研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道教语词 考释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假借字——以碑刻文字为例
7
作者 郭洪义 毛远明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3-91,共9页
文字假借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用字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全面衰落。该时期的假借字大多是承袭前代的假借用法,新产生的假借字其实很少。但此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字现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假借,前人研究多把假借字与类化字、讹混字、... 文字假借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用字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全面衰落。该时期的假借字大多是承袭前代的假借用法,新产生的假借字其实很少。但此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字现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假借,前人研究多把假借字与类化字、讹混字、同形字等相混淆。论文通过对碑刻文献中假借字的全面调查,清理假借字与异体字、类化字、讹混字等之间诸多复杂关系,科学揭示出该时期假借现象的特征和本质,并纠正前人误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借字 文字现象 碑刻
下载PDF
英语中表示“假的”同义词辨析
8
作者 双文庭 《英语知识》 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同义词 词汇辨析 英语 形容词 的” 用法 false FAKE FORGED
下载PDF
常用词“假”对“伪”的历时替换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邢素素 刘红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表示"不真实、虚假"义的形容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上古时期"伪"是"不真实、虚假"义的常用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假"逐渐替代了"伪",成为常用词。"假&qu... 表示"不真实、虚假"义的形容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上古时期"伪"是"不真实、虚假"义的常用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假"逐渐替代了"伪",成为常用词。"假"最终能替换"伪",是二者语义接近,"假"在口语中常用及其词义凸显"不真实、虚假"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伪” 替换
下载PDF
《经传释词》笺注·“■以已”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也 任晓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1-85,共5页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1],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该书成书后,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论者以为,是书在有清经学中乃独绝千古之作①。笔者通过对《经传释词》"以"字条的梳理,试图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1],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该书成书后,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论者以为,是书在有清经学中乃独绝千古之作①。笔者通过对《经传释词》"以"字条的梳理,试图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此外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说明虚词及其义项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其意义进行系统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申
下载PDF
《说文解字》“爲”训“母猴”辩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其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6-89,共4页
"爲"之字形,确不像"母猴",而像"手牵象形"。古籍中确有用"爲"表示猴的用法,但应视为假借,其本字当是"蜼"。《说文解字》以"母猴"训"爲",实反映了古籍中"爲... "爲"之字形,确不像"母猴",而像"手牵象形"。古籍中确有用"爲"表示猴的用法,但应视为假借,其本字当是"蜼"。《说文解字》以"母猴"训"爲",实反映了古籍中"爲"字的假借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母(猕)猴
下载PDF
利用西周金文校正《逸周书》一则
12
作者 袁金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31-133,共3页
《逸周书·克殷》"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一句理解上历来分歧莫辨。本文根据西周金文中"假"及其音借字的用法,指出《克殷》之"假"实为连词,其功能相当于"且"、"又";"假"... 《逸周书·克殷》"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一句理解上历来分歧莫辨。本文根据西周金文中"假"及其音借字的用法,指出《克殷》之"假"实为连词,其功能相当于"且"、"又";"假"应属下读,而"又"字本是古人旁加的对"假"的注解,传抄中又将之误入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殷》 连词 金文
下载PDF
论《红楼梦》首回“甄”“贾”故事中的诗语叙事
13
作者 何跞 《唐都学刊》 2013年第6期94-98,共5页
《红楼梦》第一回进入实境叙事之后叙写士隐一梦、英莲幼年、贾雨村发迹及甄家败亡,在叙事结尾或将结尾处依次插入幻境对联、跛道人诗、雨村对联、《好了歌》。这些诗词韵语使叙事有了节奏分层,在作为承上启下叙事界点的同时,作者也借... 《红楼梦》第一回进入实境叙事之后叙写士隐一梦、英莲幼年、贾雨村发迹及甄家败亡,在叙事结尾或将结尾处依次插入幻境对联、跛道人诗、雨村对联、《好了歌》。这些诗词韵语使叙事有了节奏分层,在作为承上启下叙事界点的同时,作者也借诗语传达其深在旨意和情感态度,在交代真假的创作本事同时探求真假的存在哲学,感叹故事人物之"应怜",暗写宝黛钗的差异特点,以佛道出世解悟人生如梦之旨。诗文交融、叙事抒情结合、创作情绪张弛有度,体现了作者血泪创作背后的"辛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首回 诗语叙事 甄贾故事
下载PDF
《王三》重文中的非异体现象刍议
14
作者 夏能权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同源字、古今字、同义替换字等,这些重文与异体字有着本质区别。厘清《王三》中的这些非异体现象,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王三》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三》 重文 异体字 借字 同源字 古今字 同义替换字
下载PDF
娄邵片湘语中假宕江梗摄主元音的后高化演变——兼谈假摄主元音后高化的动因
15
作者 李姣雷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7-414,510,共9页
娄邵片湘语中不仅假摄主元音发生了后高化演变,宕摄、江摄和梗摄的主元音也发生了相同的演变。不同韵摄的主元音,先后沿着相同的路线演变,不会是受到其他韵摄的影响,是一种自主的演变。
关键词 娄邵片湘语 元音后高化 宕江摄 梗摄
原文传递
秦汉“守官”的几个问题辨析
16
作者 李鹏 李忠林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8-25,共8页
“守”是战国至秦汉常见的一种代理任职方式,部分秦汉代理意义上的守官被长期当作试守,里耶秦简公布后才逐渐辨明。秦汉时期太守之官亦称守官,这与代理制度实无关系,守官概念不应泛化。早期守官任命有很大随意性,并没有立即形成制度,当... “守”是战国至秦汉常见的一种代理任职方式,部分秦汉代理意义上的守官被长期当作试守,里耶秦简公布后才逐渐辨明。秦汉时期太守之官亦称守官,这与代理制度实无关系,守官概念不应泛化。早期守官任命有很大随意性,并没有立即形成制度,当值说并不成熟。假官也是代理官吏,假官与守官起源不同,但在任用时有很多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官 秦汉简牍 官僚制度
下载PDF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中的“某通某”浅析
17
作者 孙国旺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8-70,85,共4页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1]中存在数量众多的“某通某”的注释,即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通假字。这些“某通某”注释中的大部分都是符合古文通假的原则的,应属于通假字,但也有一部分值得进一步商榷。通过与王力《同源字典》[2]古书中的注解... 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1]中存在数量众多的“某通某”的注释,即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通假字。这些“某通某”注释中的大部分都是符合古文通假的原则的,应属于通假字,但也有一部分值得进一步商榷。通过与王力《同源字典》[2]古书中的注解及其他辞书的考查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这些“某通某”的情况中有些应属于同源字,有的属于异体字,还有一些属于误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字 《同源字典》 古今字 异体字 误释
下载PDF
略论贾宝玉和甄宝玉——兼论特殊典型化的艺术方法——矛盾分身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秉权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8-42,共5页
"有两种精神居在我们心胸,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甄贾(真假)宝玉是同一个人物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塑造"矛盾人"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的中外艺术中,已经很普遍了。曹氏写甄宝玉是用模糊... "有两种精神居在我们心胸,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甄贾(真假)宝玉是同一个人物思想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塑造"矛盾人"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的中外艺术中,已经很普遍了。曹氏写甄宝玉是用模糊法,高鹗则用了明朗法。这是倾向的不同。真假宝玉也是曹雪芹思想矛盾的某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甄宝玉 贾宝玉 人物矛盾 模糊法 明朗法
下载PDF
通泰方言蟹假果遇效摄主元音的音变类型
19
作者 李露瑶 《语言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通泰方言位于官话与吴语交界处,方言的性质、归属及其与吴语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考察通泰方言蟹假果遇效摄的元音对应关系,认为通泰方言发生了A、B两种类型音变:A型表现为*o>?>u,*o>??,即果摄的高化、裂化,通泰... 通泰方言位于官话与吴语交界处,方言的性质、归属及其与吴语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考察通泰方言蟹假果遇效摄的元音对应关系,认为通泰方言发生了A、B两种类型音变:A型表现为*o>?>u,*o>??,即果摄的高化、裂化,通泰各方言处于音变链的不同阶段,形成了果遇流三摄之间不同的韵类分合关系。B型音变只发生在南通一地,蟹假效摄发生了*ai>a>o>?链移式音变,该音变使南通方言的语音面貌与吴语相似,而与通泰其他方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泰方言 果遇效摄 元音音变 音变类型
原文传递
“真”、“假”真的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吗 被引量:10
20
作者 聂志平 田祥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真"、"假"没有程度上的区分,不受程度副词修饰,是特殊的形容词或是区别词。从语料调查的结果和它们的语法功能来看,"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的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
关键词 “真” 程度区分 认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