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雅睿智,谆谆善诱——忆蒋孔阳先生
1
作者 曾繁仁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1-4,238,共5页
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成为蒋孔阳先生的学生,但蒋先生谦逊、友好和热情的待人态度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蒋先生在《美学新论》这本书中提出“综合比较”方法论、“审美关系论”“审美创造论”与“多层累突创论美学”等一系列重要理... 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成为蒋孔阳先生的学生,但蒋先生谦逊、友好和热情的待人态度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蒋先生在《美学新论》这本书中提出“综合比较”方法论、“审美关系论”“审美创造论”与“多层累突创论美学”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是新时期美学研究的新突破与新成果,这也成为蒋孔阳先生对我国美学的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 《美学新论》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蒋孔阳美学思想
2
作者 王一川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5-11,239,共8页
在中国现代美学谱系中,蒋孔阳是继王国维等第一代美学家、朱光潜和宗白华等第二代美学家之后第三代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上承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学家,悉心探寻西方美学范式、苏联美学范式及中国美学传统三者之间的汇通道路。他的美学研究... 在中国现代美学谱系中,蒋孔阳是继王国维等第一代美学家、朱光潜和宗白华等第二代美学家之后第三代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上承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学家,悉心探寻西方美学范式、苏联美学范式及中国美学传统三者之间的汇通道路。他的美学研究道路经历了三个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融合西方美学与苏联美学而形成文艺特征论;二是20世纪80年代致力西方美学史与中国美学史的相互汇通;三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体现走出西方美学话语而构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努力。蒋孔阳是中国现代美学第三代中成就卓著和富于独特学术个性的杰出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一种由两纵两横交织而组成的美学研究方法构造。这种美学研究方法以西方美学史学和中国美学史学构成两纵、以文艺特征学和美学体系学构成两横,共同组成一种在中西美学史学融通中结合文艺特征研究而构造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中国现代美学 第三代美学家 作为方法的蒋孔阳
下载PDF
人的全面展开,美的层累突创——略论蒋孔阳美学思想
3
作者 马大康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12-20,240,共10页
蒋孔阳着眼于人与现实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复合性来揭示人的丰富性,探讨审美现象的多样性,其美学思想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古今。一方面,蒋孔阳熟稔西方古典和现代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入钻研和总结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实践,... 蒋孔阳着眼于人与现实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复合性来揭示人的丰富性,探讨审美现象的多样性,其美学思想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古今。一方面,蒋孔阳熟稔西方古典和现代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入钻研和总结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实践,从中获得理论新知,进而突破西方美学思想框架,为美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智慧和新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思想 审美关系 主体性 去主体化
下载PDF
蒋孔阳先生与文艺美学
4
作者 刘俐俐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49-68,242-243,共22页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并选取“多层累的突创”为切入口,细致分析后发现具有文艺美学特质,落脚在文学批评理论,可引发文体、审美主体、文本内容、审美功能等多维批评角度。论文继而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诸种困惑入手,向“多层累的突创”寻取思考的线索,获得了解决困惑的珍贵美学资源。由此初步假设,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具有文艺美学特质。确实,蒋先生的性格、审美鉴赏力以及执着的学术追求,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深化理论思考,以他美学融合艺术经验之路与文艺美学暗合和默契。首先,在提问方向上暗合和默契。美学性质的美论、美感论、美的规律等大问题,被他分解为小问题群,小问题群紧密贴着艺术本体和审美体验,由此他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结合地阐述,结论均与文艺美学相通相似。其次,他在致思方式上也出现了暗合和默契: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中西艺术经验及其利弊有条不紊地编织成论证链等。由此,他收获了诸如“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等一系列中国学者的学术观点,形成了属于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思想和话语。从文学批评理论→文艺美学→美学的逆向逻辑关系来看,从文艺美学属性的《美学新论》中,汲取文学本体和审美体验及其全部美学思想资源,会更为便利和接地气。这是蒋孔阳先生对当代文艺学美学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文艺学 美学“多层累的突创” 文学批评理论
下载PDF
蒋孔阳先生“1957”的文学定义——以《文学的基本知识》为对象
5
作者 刘锋杰 尹传兰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36-48,241,共14页
蒋孔阳先生1957年出版《文学的基本知识》一书,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审美反映论”概念创构的先行者之一。他在书中强调“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描写”,肯定人性的存在并主张加以表现,认为要用“美感的感性形式”... 蒋孔阳先生1957年出版《文学的基本知识》一书,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审美反映论”概念创构的先行者之一。他在书中强调“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描写”,肯定人性的存在并主张加以表现,认为要用“美感的感性形式”来概括与反映生活,充分体现了运用美学思想来界定文学性质的努力。蒋孔阳先生的上述创新证明杰出学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局限而实现自己的理论创新意图,证明创新源自学者的内在追求而非完全受制于外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文学理论教材 生命 美感 审美反映论
下载PDF
凌空与落地:谈蒋孔阳艺术美学研究的两种理论面相
6
作者 任华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艺术美学是贯穿蒋孔阳美学研究始终的核心维度之一,在保持西方美学追求逻辑思辨的凌空性形上品格的同时,兼具中国美学注重审美体悟的落地性理论特色,形成了“形上形下兼得”的艺术美学整体面相。作为新时期最早涉足艺术美学研究的重要... 艺术美学是贯穿蒋孔阳美学研究始终的核心维度之一,在保持西方美学追求逻辑思辨的凌空性形上品格的同时,兼具中国美学注重审美体悟的落地性理论特色,形成了“形上形下兼得”的艺术美学整体面相。作为新时期最早涉足艺术美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蒋孔阳不仅与宗白华等学者一起在美学界历来侧重对美的本质、美感与自然美的先验探讨之外,开辟出艺术美学这一新的学术增长点并重新对接民国美学文脉,而且其“上下兼得式”的治学思路,在艺术学界也具有艺术美学研究的典范性,泽被后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艺术美学 学术品貌 中国当代艺术美学
下载PDF
论蒋孔阳对《巴黎手稿》的实践美学阐释
7
作者 傅其林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1-35,240-241,共17页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其实践美学思想来自于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的深入的创造性阐释。他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自然美、文艺创作等命题的理解突破了中国学界已有的认知视野,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的...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其实践美学思想来自于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的深入的创造性阐释。他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自然美、文艺创作等命题的理解突破了中国学界已有的认知视野,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巴黎手稿》 实践美学
下载PDF
从江顺诒到王国维:近代“以境论词”审美批评趋向
8
作者 戴倩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境界”说是近代词学研究的焦点,但从江顺诒到王国维“以境论词”的审美批评变化及价值,在词学史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寻绎“以境论词”这一近代词学审美批评的趋向,一方面是审美思维发生转变。江氏首次明确提出“词境”,把“以境论词... “境界”说是近代词学研究的焦点,但从江顺诒到王国维“以境论词”的审美批评变化及价值,在词学史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寻绎“以境论词”这一近代词学审美批评的趋向,一方面是审美思维发生转变。江氏首次明确提出“词境”,把“以境论词”从传统词学风格审美,上升至统摄词学的审美批评;而王氏受西方哲学影响,又超越传统词学的审美义界。另一方面,“以境论词”的确立,促使词学审美形态的变化。从江氏词学体例的首次明确,到王氏的批评之学,超越了传统词学的审美形态。究其根源,在近代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以境论词”审美价值的多元,隐含了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不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境论词 近代词学审美 江顺诒 王国维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披荆之笔与思维效应
9
作者 罗曼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2期31-39,223,224,共11页
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20世纪50年代美学探讨的反思,也有80年代美学的新拓展,同时立足于综合统一,以继承、批判、重构的视角进一步解析当代美学,既体现了变革思维逻辑的反思性美学,也形成了综合统一的体... 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20世纪50年代美学探讨的反思,也有80年代美学的新拓展,同时立足于综合统一,以继承、批判、重构的视角进一步解析当代美学,既体现了变革思维逻辑的反思性美学,也形成了综合统一的体系性美学和富有生命活力的开放性美学,其对美学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和美学思考路径,在21世纪美学发展中投射出“蒋孔阳美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蒋孔阳 当代美学 思维 效应
下载PDF
追寻经典之光纪念百年诞辰——论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
10
作者 刘涛 《美育学刊》 2023年第4期37-45,共9页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首部对西方美学断代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蒋孔阳把德国古典美学视为开启西方美学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德国古典美学家的艺术观对蒋...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首部对西方美学断代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蒋孔阳把德国古典美学视为开启西方美学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德国古典美学家的艺术观对蒋孔阳“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古典美学》的经典性和学术价值体现在该著在蒋孔阳学术研究和美学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历久弥新的学术魅力以及其中的关系论思想对形而上学思维的突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文学艺术 审美关系 经典性
下载PDF
徐霞客《江右游日记》中的风景审美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佳伟 唐晓岚 《园林》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江右游日记》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第4次考察江右地区时所留的游记,文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明末时期江西的社会人文和自然风光,还承载了徐霞客个人的风景审美意识,可以为当代风景资源的开发提供文化支撑与历史依据。通过分析《江右游日记》... 《江右游日记》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第4次考察江右地区时所留的游记,文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明末时期江西的社会人文和自然风光,还承载了徐霞客个人的风景审美意识,可以为当代风景资源的开发提供文化支撑与历史依据。通过分析《江右游日记》的文献记载,挖掘徐霞客对江右地区各类风景资源的考察情况,梳理江右地区整体的景观风貌,解读各类风景资源的审美关注点,最后归纳总结其风景审美思想为由天而人、通宏洞微、追根溯源、比物假景4个层面。研究为徐霞客风景审美思想的传承发展及当代风景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我国风景资源开发保护体系的完善具有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右游日记》 徐霞客 风景名胜区 风景资源 风景审美
下载PDF
中国第一位撰写《美术史》的艺术理论家:姜丹书美育思想探微——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侠 吴卫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探析和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家姜丹书美育思想的嬗变,通过研究姜丹书的教育经历及其相关学术文献,分析出其美育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总结归纳出从私塾的诗书礼乐到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美术艺专的教学实践中,其美育思想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 本文探析和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家姜丹书美育思想的嬗变,通过研究姜丹书的教育经历及其相关学术文献,分析出其美育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总结归纳出从私塾的诗书礼乐到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美术艺专的教学实践中,其美育思想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美观到实用,再从实用到育人的演变,最终形成中西调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在此过程中,姜丹书在教学实践、书籍撰写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填补了我国近代艺术教育理论的空白,形成了独特完善的手工劳作教育思想,注重工艺美术教育,为我国20世纪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丹书 美育思想 图画手工 美术艺专 中西调和
下载PDF
论科幻电影《缉魂》的审美接受视域
13
作者 姜易 李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29-32,共4页
电影《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影片巧妙借助科幻元素,以警匪破案的剧情,探讨了科技与人性的伦理冲突。电影套中套的反转剧情设计、缠绕而奇妙的人物关系、交叉蒙太奇的多重组合手法以及犯罪执念与人性救赎等主题... 电影《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影片巧妙借助科幻元素,以警匪破案的剧情,探讨了科技与人性的伦理冲突。电影套中套的反转剧情设计、缠绕而奇妙的人物关系、交叉蒙太奇的多重组合手法以及犯罪执念与人性救赎等主题,都是对“隐含观众”审美期待的激活与唤醒,契合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其成为新锐电影的流行之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缉魂》 江波 科幻电影 审美接受
下载PDF
美感论: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立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6,共5页
长期以来,当代中国美学基本上在认识论哲学框架下运行和发展,但是,蒋孔阳先生晚年的美感论把美感置于主客关系之中加以探讨,已经开始突破和超越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为:(1)认为美感已不再是对美的客观认识和"反映",提出... 长期以来,当代中国美学基本上在认识论哲学框架下运行和发展,但是,蒋孔阳先生晚年的美感论把美感置于主客关系之中加以探讨,已经开始突破和超越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为:(1)认为美感已不再是对美的客观认识和"反映",提出了美与美感相互创造、互为因果的"循环"说。(2)从发生学角度在理论上阐明了美感与美在实践中如何同时生成、同步发展的,清晰地表现出他通过审美关系而非认识关系把握美感的历史生成的基本思路。(3)蒋先生的"美感论",基本未涉及认识论问题,他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研究上,认为美感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复杂心理过程,而不是认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蒋孔阳 认识论
下载PDF
杨绛的散文艺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牛运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杨绛是当今中国散文高手之一。《我们仨》等散文营造出堪称文学研究界"第一家庭"的温馨世界,可谓中国式的"追忆似水年华"。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 杨绛是当今中国散文高手之一。《我们仨》等散文营造出堪称文学研究界"第一家庭"的温馨世界,可谓中国式的"追忆似水年华"。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身边事,表现的却是大智慧、大胸襟、大境界、大时代。胸有丘壑,笔有藏锋,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这与当下流行的女性私人化写作大相径庭。如写其夫钱钟书的大智若愚、童心未泯;其女钱瑗的外秀内慧、勤奋敬业;杨绛"三伯伯"即三姑母杨荫榆曾因在"女师大学潮"中"镇压学生",多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她却是在日寇攻陷苏州时因斥骂侵略者而遇害的爱国志士。杨绛的散文不仅淡雅、睿智,而且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且不乏老吏断狱般的老辣,其论辩性散文如同检察官读诉状,以事实为据,滴水不漏,一掴一掌血。另外,杨绛还将魔幻小说笔法引入散文,写梦游,写幻觉,虚实相生,平淡之外又现神奇。其"魔幻散文"在当今散文中独树一帜。杨绛是烤着生命之火为文,她既烤着自己的生命之火,亦烤着钱钟书的生命之火,还烤着爱女钱瑗的生命之火,用"我们仨"的生命之火烤出的散文极品,自然具有不同寻常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艺术 审美意义 杨绛 钱钟书 钱瑗 杨荫榆
下载PDF
美论: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立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0,62,共6页
本文是作者研究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系列论文中的一篇 ,重点探讨蒋孔阳先生的美论 ,认为其核心不是回答“美是什么”即现成、固有的美的本质问题 ,而是围绕着“美如何生成”这个问题展开 ,他用“多层累突创”说阐述“美在创造中”这一核心... 本文是作者研究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系列论文中的一篇 ,重点探讨蒋孔阳先生的美论 ,认为其核心不是回答“美是什么”即现成、固有的美的本质问题 ,而是围绕着“美如何生成”这个问题展开 ,他用“多层累突创”说阐述“美在创造中”这一核心命题 ,集中体现了对传统本质主义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美学思想 美论 现成论 生成论 本质主义 突破
下载PDF
论审美关系及其生成性——纪念蒋孔阳先生九十诞辰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立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5-12,共8页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其审美关系理论包含了生成论思想的可贵因素,把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蒋孔阳的审美关系理论的逻辑思路包括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其审美关系理论包含了生成论思想的可贵因素,把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蒋孔阳的审美关系理论的逻辑思路包括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间、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并有其自身的特征。审美关系主要是情感体验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是人与世界之间一种精神性的自由关系。蒋孔阳的审美关系理论是一种通向未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审美关系理论 现成论 生成论 马克思的存在论
下载PDF
“创造美学”面向未来的开放体系──蒋孔阳先生美学思想特色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艳萍 聂运伟 《云梦学刊》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阳创造性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发展、延伸到“创造美学”,拓展、丰富了“创造”概念在美学中的内涵,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未来发展的思考性总结,也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创造美学 开放体系
下载PDF
蒋孔阳: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qu...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自由的形象"等命题,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美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有力地推动了美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代进程,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新实践美学
下载PDF
蒋孔阳论美育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定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蒋孔阳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方面,美育使受教育者形成审美的能力,养成完整的人格,体现为外在的化育;另一方面,美育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和修养,是内在的自我教育。二者体现为双向对象化的过程。美育与艺术教育既有联系又有... 蒋孔阳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方面,美育使受教育者形成审美的能力,养成完整的人格,体现为外在的化育;另一方面,美育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和修养,是内在的自我教育。二者体现为双向对象化的过程。美育与艺术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精神教育 美育 艺术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