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悼亡深处见真情——苏轼《江城子》与托马斯·哈代的“爱玛组诗”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康梅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7,共5页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苏轼 悼亡诗 《江城子》 爱玛组诗
下载PDF
宋代两首悼亡词的文化意蕴比较——苏轼《江城子》与贺铸《鹧鸪天》探微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勋宗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6,共5页
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两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绝"。它们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方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宋代诸多文士以戏谑的文笔乐此不疲地描述怨妇、弃妇和青楼女子时,作... 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两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绝"。它们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方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宋代诸多文士以戏谑的文笔乐此不疲地描述怨妇、弃妇和青楼女子时,作者却饱含深情、细腻地追忆了他们过往家庭的温馨生活场景,深情地表达了他们不因岁月流逝而消减对亡妻浓浓的相思情愫。可以说这两首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是最具有悲剧情怀的悼亡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词 悼亡词 《江城子》 《鹧鸪天》
下载PDF
苏轼《江城子》和贺铸《鹧鸪天》的比较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青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两首以词的形式写成的悼怀亡妻的作品,堪称古代祭妻篇章的不朽之作,都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两首以词的形式写成的悼怀亡妻的作品,堪称古代祭妻篇章的不朽之作,都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 《鹧鸪天》 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宋词《江城子·记梦》英译的经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受黄国文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古诗英译研究的启发,运用经验功能及物性理论对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的三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不同的过程类型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验证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性... 受黄国文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古诗英译研究的启发,运用经验功能及物性理论对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的三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不同的过程类型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验证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记梦》 英译 经验功能分析
下载PDF
生死隔绝悠悠情——苏轼《江城子》赏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简成茹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74-75,共2页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在诗、文、词方面均卓有建树。他开一代豪放词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词,但也有不少委婉深切的婉约词。本文就苏词中的婉约名篇《江城子》作具体赏析。
关键词 苏轼 《江城子》 苏词 豪放 文学风格 北宋 文学欣赏
下载PDF
异曲同工之妙的中西悼亡诗——比较《江城子》和《安娜贝尔·丽》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娇娇 林玉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2-75,共4页
苏轼的《江城子》和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是中美两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悼亡诗。虽然主题相同,但两者的写作手法、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这两首诗词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主客观原因,以发现这... 苏轼的《江城子》和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是中美两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悼亡诗。虽然主题相同,但两者的写作手法、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这两首诗词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主客观原因,以发现这两首悼亡诗的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 安娜贝尔·丽 中西方差异
下载PDF
有限的数 无尽的哀——浅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数词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昕 《皖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达的凄婉哀思更是感人至深。本文试从该词中数词的运用这一角度出发来窥探其中的妙处。
关键词 苏轼 江城子 数词 悼亡 悲哀
下载PDF
从两首《江城子》看苏轼的豪气与柔情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毅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0-81,共2页
苏轼的词风是多样化的,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词作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的数量。两首《江城子》的分析,更深层地展现了一个阳刚阴柔兼具,豪气与柔情并存,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苏轼。
关键词 苏轼词 江城子 豪气 柔情
下载PDF
试论《江城子》词调的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付婧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在晚唐五代还未定型。到了苏轼手中达到成熟定型,繁盛于北宋。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整个宋代留下了将近二百首《江城子...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在晚唐五代还未定型。到了苏轼手中达到成熟定型,繁盛于北宋。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整个宋代留下了将近二百首《江城子》词。衰落于金元,金元时这一词调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有近三分之一《江城子》词是道士所创作,内容与道教有关。总的说来,《江城子》这一词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声情特征,可用来写不同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此词调表达感情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 词调 晚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演变
下载PDF
苏轼和哈代的悼亡诗比较——以《江城子》和《爱玛》组诗为例(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小芳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228-230,238,共4页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对日常生活的追忆。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对日常生活的追忆。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 苏轼 哈代 《江城子》 爱玛组诗
下载PDF
从及物性角度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1
作者 谷玉英 何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9-53,共5页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为经验功能的核心内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等。运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江城子·乙...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为经验功能的核心内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等。运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各小句涉及的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解析这首词的内容,同时总结、分析该词中六个及物性过程的不同使用频率,更深层次地感悟这首悼亡词中所蕴含的词人绵绵不尽的哀伤和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 及物性系统 环境成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下载PDF
弥尔顿《梦亡妻》和苏轼《江城子》之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孟欢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2-84,共3页
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梦亡妻》分别是中西方悼亡诗中的名篇佳作。两首诗都是通过记梦的方式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这两首诗在写作风格和感情基调两个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 《江城子》 《梦亡妻》 相似性 差异性
下载PDF
凄美情切切,生死两想望——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与陆游《钗头凤》的相似处
13
作者 杨毅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86-89,共4页
苏轼和陆游两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以往有大量论文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有诗有词有文。陆游的爱国诗、婉约词;苏轼的豪放词、婉约词、散文……很少有人把这两位文人的诗词作品做比较研究。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他们为数不多的婉约词... 苏轼和陆游两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以往有大量论文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有诗有词有文。陆游的爱国诗、婉约词;苏轼的豪放词、婉约词、散文……很少有人把这两位文人的诗词作品做比较研究。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他们为数不多的婉约词入手,从内容、表现手法、用词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两位词人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两位词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朝代,却相差近90年,有相同的情愫与表达,可谓跨世知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江城子》 陆游《钗头凤》 相似处
下载PDF
苏轼对《江城子》词调的继承与发展
14
作者 唐道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江城子》词调起源于唐五代时期,最早由韦庄进行填词创作。在苏轼之前,运用该词调进行填词创作的词人仅有7位,词作数量仅有16首。苏轼在《江城子》词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在前人基础上首创《江城子》双调词... 《江城子》词调起源于唐五代时期,最早由韦庄进行填词创作。在苏轼之前,运用该词调进行填词创作的词人仅有7位,词作数量仅有16首。苏轼在《江城子》词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在前人基础上首创《江城子》双调词体形式,拓新了该词调的章法、句式与声韵。苏轼运用《江城子》词调进行填词,仅个人数量就达11首之多,敢于坚守和突破,不以律害意,以“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创作态度为后人的艺术创作树立了良好的精神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 苏轼 词调 继承 突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