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Analysis of Land Cover in Four-Lake Area of Jianghan Plain Based on MODIS-EVI Time Series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Wei-bin XUE Lian XIONG Qin-xu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2期44-48,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in Four-Lake Area of Jianghan Plain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07, we use 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HANTS) to conduct cloud removing processin...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in Four-Lake Area of Jianghan Plain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07, we use 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HANTS) to conduct cloud removing processing, and calculate the sum of square N of time series value of each pixel. The pixels with N>0.25 are classified as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the pixels with N<0.25 are classified as non-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As to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we use the second-order difference method to judge the frequency of peak value of EVI time series data. Within one year,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with peak value happening 1 time is woodland and grasslan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with peak value happening 2 times is arable lan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with peak value happening 3 times or more is vegetable lan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cities, towns, water area in non-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and woodland, grassland in vegetation coverage area. We draw th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diagram of Four-Lake Area in the period 2001-2007.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ultitemporal ETM data in 2001, the difference of area of arable land is within 10%. Using MODIS-EVI data, we can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conduct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with low cost. The dynamic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rea of arable land is in the process of declining, while the area of other cover types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LAND COVER classif
下载PDF
江汉平原湖区汛期划分及控制水位研究
2
作者 万伟 吕灿翔 闫少锋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江汉平原湖区是湖北粮食主产区和经济核心区,也是洪涝、干旱灾害的易发区。针对江汉平原易出现旱涝急转的问题,以长湖、洪湖、梁子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为例,采用散布图、历时保证曲线方法进行湖区汛期划定,进而确定不同时期的湖... 江汉平原湖区是湖北粮食主产区和经济核心区,也是洪涝、干旱灾害的易发区。针对江汉平原易出现旱涝急转的问题,以长湖、洪湖、梁子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为例,采用散布图、历时保证曲线方法进行湖区汛期划定,进而确定不同时期的湖泊控制水位,以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湖区 汛期划分
下载PDF
江汉平原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鲁晔 顾文权 +1 位作者 邵东国 刘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119,共9页
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对实施区域水网连通战略,提高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承载能力,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闸站阻隔效应的改进图论法与基于多维连通机制的层次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连通... 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对实施区域水网连通战略,提高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承载能力,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闸站阻隔效应的改进图论法与基于多维连通机制的层次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连通功能两方面分析评价了河湖水系连通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网结构连通性得分为0.7172,处于“较好”等级,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西部和东部连通性较高,中部连通性较低,通顺河流域连通性高于四湖流域;②研究区水网功能连通性得分为0.6885,处于“较好”等级,主要受区域灌排闸站数量较多、控制程度较高、闭合时间较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如四湖总干渠、通顺河以及洪湖等水流不畅,连通性较低;③结构和功能连通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方法可靠性及适用性较强,可为江汉平原水网工程体系调整与生态河湖连通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评价 改进图论法 层次分析法 河湖水系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湖区平原县域村镇空间扩展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分区分析——基于益阳市南县“三大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洪 徐艺菡 《城市学刊》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村镇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并优化国土空间,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为例,从生态功能、农业生产和村镇扩展三大空间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进行县域村镇空间扩展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 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村镇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并优化国土空间,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为例,从生态功能、农业生产和村镇扩展三大空间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进行县域村镇空间扩展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县村镇空间扩展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明显,等级不同,空间集散特征的差异也大为不同;村镇空间扩展不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的面积分别145.64km^(2)、404.26km^(2)、465.35km^(2)、269.15km^(2)和36.6km^(2);各乡镇的空间扩展适宜性差异十分显著。根据村镇空间功能性分区的三维魔方模型得出:农业生产功能主导区包括明山头、青树嘴、茅草街、武圣宫、麻河口和乌嘴6个乡(镇),村镇扩展功能主导区包括南洲、华阁和浪拔湖3个镇,生态空间功能主导区包括三仙湖、厂窖和中鱼口3个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区平原县域 村镇空间扩展 适宜性评价 三维魔方模型 功能分区
下载PDF
洪湖水环境特征与湖泊湿地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学雷 刘兴土 吴宜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通过对洪湖湿地水环境的监测调查 ,分析了洪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 :洪湖湖水除化学耗氧量和总磷略为超标 ,总体上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 ,保持着良好的水质 .洪湖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 通过对洪湖湿地水环境的监测调查 ,分析了洪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 :洪湖湖水除化学耗氧量和总磷略为超标 ,总体上达到地面水二类标准 ,保持着良好的水质 .洪湖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 ,大量水生植物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 .湖水溶解氧较丰富 ,平均为 7.40 3mg/L ;洪湖水体氮、磷含量都比较低 .洪湖小港出水口水质浓度一般比进水口子贝渊水质浓度要低 ,特别是NH+4 —N ,NO-2 —N ,PO3-4 ,TP等指标 ,其浓度的减少率一般在 10 %~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水环境质量 湖泊湿地 净化能力 化学耗氧量 总磷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区域洪涝调蓄能力估算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学雷 William A.Gough 吴宜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1-465,共5页
根据江汉平原渍涝灾害的多发性和重灾性的特点 ,选择江汉平原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 ,利用GIS技术建立微等高距数字高程模型 ,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试验区内淹没水位、淹没面积与淹水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试验区的农业用地的耕作线和农作... 根据江汉平原渍涝灾害的多发性和重灾性的特点 ,选择江汉平原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 ,利用GIS技术建立微等高距数字高程模型 ,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试验区内淹没水位、淹没面积与淹水量之间的关系 ,结合试验区的农业用地的耕作线和农作物的耐淹时间及试验区的排涝能力 ,计算出试验区的洪涝调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湖区 洪涝调蓄能力 估算
下载PDF
湖北江汉平原JZ-2010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晓翠 朱诚 +5 位作者 吴立 孙伟 李枫 周凤琴 齐士峥 龚琪岚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0-486,共7页
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湖相沉积剖面AMS14C年代的精确测定与校正,以及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的分析和研究,重建了研究区12.76 cal ka 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1)12.76-6.70 cal ka BP,区域环境处于偏干的晚冰期向湿润的早全新世发展阶段.2)... 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湖相沉积剖面AMS14C年代的精确测定与校正,以及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的分析和研究,重建了研究区12.76 cal ka 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1)12.76-6.70 cal ka BP,区域环境处于偏干的晚冰期向湿润的早全新世发展阶段.2)6.70-4.47 cal ka BP,区域环境湿润,为湿度配置最佳的全新世适宜期,这是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转变时期自然背景.3)4.47-3.67 cal ka BP,区域气候环境偏干,其中经历了明显的4.2 cal ka BP干旱事件.4)3.67-1.22 cal ka BP时期,环境向湿润发展;在2.5 cal ka BP左右水动力条件明显变强,此时正对应于古云梦泽扩张时期.5)1.22 cal ka BP后,研究区处于湖泊面积减小的干旱时期;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达到高峰,围湖造田等农业活动也是江汉平原湖群趋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湖泊沉积 沉积环境 粒度 磁化率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相互作用的。农地流转规模和稳定性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农户农地流转的目标不同,进而使得农地流转对不同区域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流转农地的规模相对较大,稳定性较高,其农业生产目标更多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更有条件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更有增加投入的动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农户对农地进行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行为 农地投入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下载PDF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学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5-449,共5页
江汉平原湖区由于长江干、支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与湖泊泥沙淤积,过度围湖垦殖,堤防周围及高水位地段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不合理等原因,其洪涝灾害发生次数增多,损失加重;通过分析该区洪涝灾害的态势和形成机理,提出生态减灾的对策:... 江汉平原湖区由于长江干、支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与湖泊泥沙淤积,过度围湖垦殖,堤防周围及高水位地段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不合理等原因,其洪涝灾害发生次数增多,损失加重;通过分析该区洪涝灾害的态势和形成机理,提出生态减灾的对策:强化流域生态减灾意识;适度退田还湖,增加蓄洪能力;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建立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耐渍农业模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湖区 洪涝灾害 生态减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两湖平原罕见早稻结实障碍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小海 周恒多 +4 位作者 张宇飞 黄智敏 吴晨阳 罗海伟 王生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7-2659,2692,共4页
2009年6月我国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早稻结实障碍。为查清受害程度和原因,对该地区典型田块、典型品种的受害状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早稻受害严重,不同田块的结实率为20%~70%,以40%~60%居多。估... 2009年6月我国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早稻结实障碍。为查清受害程度和原因,对该地区典型田块、典型品种的受害状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早稻受害严重,不同田块的结实率为20%~70%,以40%~60%居多。估计全域早稻受害面积达13万hm2,产量损失达30.1万t。对灾害发生期间的气象资料调查表明,两湖平原典型地区在5月23~29日均出现了日平均气温低于18℃的连续低温阴雨过程的所谓"五月寒"天气,而这一过程与受害早稻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本重叠。结合田间受害分布和穗部植物学特征,综合判定此次早稻结实障碍,系该地区5月下旬发生的"五月寒"天气对早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形成的冷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平原 早稻 减数分裂期 冷害
下载PDF
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整治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宏兵 张毅 李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江汉平原湖区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洪涝灾害严重、泥沙淤积和沼泽化现象普遍、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血吸虫未得到根治等是该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流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 江汉平原湖区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洪涝灾害严重、泥沙淤积和沼泽化现象普遍、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血吸虫未得到根治等是该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流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及人为影响密切相关。治理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树立综合治理的思想,强调统一规划管理,突出治水中心环节;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湖区资源;控制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构建完善的湖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湖区 生态环境 对策
下载PDF
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学雷 吴宜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在区域开发中,平原湖区的林业发展潜力很大,同时,湖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也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防护林能进一步改善湖区小气候环境,尤其对保障农业生产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江汉平原湖区的农田防护林网内的小气候... 在区域开发中,平原湖区的林业发展潜力很大,同时,湖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也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防护林能进一步改善湖区小气候环境,尤其对保障农业生产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江汉平原湖区的农田防护林网内的小气候效应温度、湿度、风速等要素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我们得出的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湖区农田林网的建设,除提供工农业生产所需的林木外,随着林木的增多,林网的完善,还可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了林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根据农田林网内与林网外作物产量的对照,林网内棉花增产6 .4 % ,中稻增产3 .4 % ,小麦增产3 .3 % 。此外,利用林带护堤防浪,能增强抗洪涝能力,延长水利工程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湖区 农田防护林 小气候效应 区域农业
下载PDF
20世纪50-70年代的围湖垦殖与江汉平原湖泊湿地演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毅 曾群 +2 位作者 陈玉华 邓宏兵 金伯欣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年第2期52-55,共4页
利用相关资料并借助RS/GIS方法对20世纪50-70年代的大规模围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0.1km2以上的湖泊总量分别是1309个、611个、612个、838个,湖泊总面积分别是8503.7km2、5467.5km2、293... 利用相关资料并借助RS/GIS方法对20世纪50-70年代的大规模围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0.1km2以上的湖泊总量分别是1309个、611个、612个、838个,湖泊总面积分别是8503.7km2、5467.5km2、2934.3km2、2977.3km2。湖泊数量和面积减少与围湖垦殖关系密切,江汉湖区平均面积变化率为65.0%,围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围湖垦殖与江汉平原湿地演化关系密切,围湖垦殖降低了江汉平原湿地演化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湖垦殖 江汉平原 湖泊湿地演化
下载PDF
从明代河泊所的置废看湖泊分布及演变──以江汉平原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玲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8-46,共9页
本文以一种执行经济功能为主的税收机构──河泊所为切入点,探讨了明初江汉平原中小湖泊的分布及明中后期该类湖泊的淤塞演变过程,揭示出江汉湖群演变的时间特点和空间规律.时间特点:成化(1465年)以前,淤积缓慢;成化至弘治... 本文以一种执行经济功能为主的税收机构──河泊所为切入点,探讨了明初江汉平原中小湖泊的分布及明中后期该类湖泊的淤塞演变过程,揭示出江汉湖群演变的时间特点和空间规律.时间特点:成化(1465年)以前,淤积缓慢;成化至弘治间(1465-1505年),淤积加快,但淤塞仍轻;正德末(1517-1521年)以后,众湖群迅速淤浅、淤废,直至明末空间规律;汉水泥沙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淤积;江水泥沙先自上游向下游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泊所 江汉平原 湖泊演变 湖泊分布 湖泊淤积
下载PDF
江汉湖区的开发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370-375,共6页
江汉湖区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东南部,是中国湖泊密集度最大的淡水湖群区,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江汉平原湖区的开发及其环境效应。江汉湖区全面开发始于南宋,至明清进入第一个高潮。从那时起,人类活动对... 江汉湖区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东南部,是中国湖泊密集度最大的淡水湖群区,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江汉平原湖区的开发及其环境效应。江汉湖区全面开发始于南宋,至明清进入第一个高潮。从那时起,人类活动对湖区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1、砍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加重,河湖中的泥沙含量增加;2、围湖垦殖,导致湖泊萎缩,降低了其对洪水的调蓄能力,生态环境不断恶化;3、修筑堤防及其它水利设施,使得洪水位上升,同时改变了沉积方式及河湖地貌。总之,在开发湖区的同时,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河湖之间的关系,加速了湖群的萎缩,破坏了该区的生态环境。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洪涝灾害,湖泊沼泽化等,并且这些环境问题已日益严重,成为湖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因而要实行江汉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湖泊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湖群 湖区开发 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近500年江汉平原湖区土地开发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进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88,共4页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与现代遥感资料 ,分析了近 5 0 0年以来平原湖区土地开发过程 ,将这5 0 0年的湖区开发史划分为 7个阶段 ,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点 .剖析了湖区围垦的经验教训 ,人口增长、政府政策与管理、水利建设对湖区土地围垦影响大 ...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与现代遥感资料 ,分析了近 5 0 0年以来平原湖区土地开发过程 ,将这5 0 0年的湖区开发史划分为 7个阶段 ,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点 .剖析了湖区围垦的经验教训 ,人口增长、政府政策与管理、水利建设对湖区土地围垦影响大 ,围湖垦殖影响湖区生态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历史进程 江汉平原 退田还湖 生态环境 人口增长 水利建设
下载PDF
江汉平原湖泊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报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对江汉平原湖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类 ,并描述了各类湖泊的特征 .江汉平原是一典型的洪泛平原 ,江汉湖群大多是长江、汉江及其支流演化过程中的伴生湖泊 ,是长江、汉江的侵蚀与堆积地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江汉湖群在成因上可划分为 6种... 对江汉平原湖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类 ,并描述了各类湖泊的特征 .江汉平原是一典型的洪泛平原 ,江汉湖群大多是长江、汉江及其支流演化过程中的伴生湖泊 ,是长江、汉江的侵蚀与堆积地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江汉湖群在成因上可划分为 6种类型 ,即河间洼地湖、岗边湖、壅塞湖、河谷沉溺湖、牛轭湖、河堤决口湖 .由于它们是在共同的自然地理背景下形成的 ,所受内外营力相似 ,因而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如湖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8m,湖底平坦 ,岸线不稳 ,湖底淤泥深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湖泊 成因类型
下载PDF
第四纪江汉平原湖群的演变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昌茂 刘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33-536,共4页
江汉盆地演化为第四纪江汉平原湖群发育奠定了基础,但其深受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尤其受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控制,在冰雪—海面—江河—湖泊的复杂反馈关系中可能经历着五次扩展与减缩的交替演变。
关键词 第四纪 江汉平原 湖群 演变
下载PDF
基于MODIS-EVI时序数据的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卫斌 熊勤学 薛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0-2224,共5页
根据2001~2007年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进行去云处理,计算各个像元EVI时序值的平方和N,将N>0.25的像元划为植被覆盖区,N<0.25的像元划为非植被覆盖区。对植被覆盖区采用... 根据2001~2007年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序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进行去云处理,计算各个像元EVI时序值的平方和N,将N>0.25的像元划为植被覆盖区,N<0.25的像元划为非植被覆盖区。对植被覆盖区采用二次差分法判断EVI时序数据的峰值出现次数,年内峰值出现1次的为林地和草地,出现2次的为耕地,出项3次及以上的为蔬菜地,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划分非植被覆盖区中的城镇、水域和植被覆盖区中的林地、草地,制作了四湖地区2001~2007年的土地覆盖分类图,与基于2001年多时相ETM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进行了比较,耕地面积相差在10%以内。利用MODIS的EVI数据能够快速、有效、低成本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动态分析结果发现,耕地面积处在不断减少过程中,其余覆盖类型的面积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土地覆盖分类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
下载PDF
论江汉平原内涝灾害及减灾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景才瑞 刘会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5-238,共4页
分析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内涝灾害的成因,提出对其进行综合治理的5条减灾措施:开挖合标准的深沟大渠,继续建立电排站骨干工程,留湖挖深,周围山丘修建中小水库群,绿化周围山丘地带等。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湖区 内涝灾害 减灾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