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笠翁诗韵》韵类与十七世纪江淮官话
1
作者 刘芹 《现代语文》 2024年第8期19-28,共10页
清代学者李渔所著韵书《笠翁诗韵》,共收录韵字7083个。通过对《笠翁诗韵》的韵类系联,并结合各韵类的自注、混注状况,共得到23个韵部、61个韵类。其中,舒声韵部有16个、计40个韵类;入声韵部有7个、计21个韵类。该书韵类的主要特点是:... 清代学者李渔所著韵书《笠翁诗韵》,共收录韵字7083个。通过对《笠翁诗韵》的韵类系联,并结合各韵类的自注、混注状况,共得到23个韵部、61个韵类。其中,舒声韵部有16个、计40个韵类;入声韵部有7个、计21个韵类。该书韵类的主要特点是:四等二分、喉牙音开口二等韵与三四等韵合流、舌尖元音产生、日母止摄字独立、果摄舌齿音字开合不分、部分韵摄发生开口化音变、流摄唇音字变入遇摄等。根据明清韵图、韵书的相关记载,结合江淮官话方言调查的描写,把明清时期江淮官话的韵类特征归纳为十二类。通过《笠翁诗韵》的韵类特点和江淮官话的韵类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出,《笠翁诗韵》反映的正是明末清初江淮官话的语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翁诗韵》 韵类 十七世纪 江淮官话 李渔
下载PDF
江淮官话泰如片的过渡性特征
2
作者 李露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38-42,共5页
江淮官话泰如片分布在江苏东部,与北部吴语隔江相望,学界对其性质归属一直颇有争议。文章选取从邪二母的文白读、麻韵的文白读,流摄的读音类型两个音韵现象,考察泰如片方言的过渡性特征。认为泰如片方言的过渡性特征实为语言接触的结果... 江淮官话泰如片分布在江苏东部,与北部吴语隔江相望,学界对其性质归属一直颇有争议。文章选取从邪二母的文白读、麻韵的文白读,流摄的读音类型两个音韵现象,考察泰如片方言的过渡性特征。认为泰如片方言的过渡性特征实为语言接触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官话层与吴语层的叠置,官话特征与吴语特征共存于共时音系。一是表现为语音层次的叠置,二是表现为不同语音类型的连续分布。地理上相邻的不同语音类型,亦可能是语言接触引发的竞争相持表现。两种类型的语音,离权威地区越近,音变力量越强,变化越齐整;离中心地区越远,音变力量越弱,可看作强势语言推平的地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如方言 语音层次 语言接触 过渡特征 江淮方言 语音
下载PDF
安徽江淮官话片的鼻化韵及其历史由来
3
作者 张颖杰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21-29,共9页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有不同,鼻化韵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也不同,以相互补充为主。以全椒方言为例,考察宕江曾梗咸山深臻这八摄从中古到现代的历时演变。研究发现,隋唐时期的入声韵尾-p/-t/-k到元代已经消失,变为统一的塞擦音韵尾-?;前鼻音韵尾-m/-n和后鼻音韵尾-?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直至现代全椒方言产生9个鼻化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鼻化韵 全椒方言 《五声反切正韵》 历史演变
下载PDF
江淮官话入声喉塞尾的声学表征及类型
4
作者 唐志强 宋益丹 李善鹏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200-219,共20页
本文通过对江淮官话入声喉塞尾在音节能量分布、功率谱、声波图及语图等声学表现进行考察,得出入声在声学上的线索不具有唯一性的结论。对比声学、生理数据,归纳出江淮官话入声喉塞尾具有典型喉塞尾、弱化喉塞尾和无喉塞尾三种类型。江... 本文通过对江淮官话入声喉塞尾在音节能量分布、功率谱、声波图及语图等声学表现进行考察,得出入声在声学上的线索不具有唯一性的结论。对比声学、生理数据,归纳出江淮官话入声喉塞尾具有典型喉塞尾、弱化喉塞尾和无喉塞尾三种类型。江淮官话入声在舒化进程中,时长和喉塞尾交错变化。从典型喉塞尾到弱化喉塞尾,喉塞尾开始弱化导致调长拉长;从弱化喉塞尾到无喉塞尾,调长长化导致喉塞尾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入声 声学考察 典型喉塞尾 弱化喉塞尾 入声舒化
下载PDF
陕南江淮官话的特点与成因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沈青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通过田野调查与比较,描述了陕南江淮官话的分布范围、使用人口及语音特点;并进而参照历史文献、方志材料及谱牒资料,分析了陕南江淮官话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结论认为:陕南江淮官话形成于历史上清朝乾嘉年间鄂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它是... 通过田野调查与比较,描述了陕南江淮官话的分布范围、使用人口及语音特点;并进而参照历史文献、方志材料及谱牒资料,分析了陕南江淮官话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原因,结论认为:陕南江淮官话形成于历史上清朝乾嘉年间鄂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它是这一地区移民后代使用的一种江淮官话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江淮官话 特点 成因
下载PDF
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慧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江淮官话 ,俗称下江官话 ,是官话次方言之一。学术界对于江淮官话的归属、特征问题多有讨论和研究 ,有趋同也有分歧 ,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江淮官话的分区、归属问题 ,及其语音。
关键词 江淮官话 方言分区 方言特点
下载PDF
江淮官话入声韵的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红艳 《殷都学刊》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有入声 ,考察江淮官话的入声 ,对古今语音演变的探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江淮官话 5 9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 。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入声韵 入声韵尾 北方方言
下载PDF
清代江淮官话抄本韵书《同音略解》所体现的方音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颂辉 陈立中 《丽水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4-49,共6页
《同音略解》是新发现的一部抄本江淮官话韵书。概括了《同音略解》的19条重要音系特征。通过细致的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同音略解》所反映的是清代宝应县一带的方言读书音系统,这对江淮官话洪巢片历史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出发点,... 《同音略解》是新发现的一部抄本江淮官话韵书。概括了《同音略解》的19条重要音系特征。通过细致的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同音略解》所反映的是清代宝应县一带的方言读书音系统,这对江淮官话洪巢片历史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不仅可以扩大和深化明清时期扬州府所辖县方言演变历史的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审视汉语方言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音略解》 江淮官话 洪巢片 宝应方言
下载PDF
江淮官话韵母开口化音变的蕴含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法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0-136,共7页
江淮官话韵母由合口转为开口呈现出类型学上的蕴含关系:影组见组和知系精组端组和泥组帮组非组。蕴含关系反映了开口化音变的难易程度,影组最难,非组最易。这取决于声母发音动作与合口特征的协调程度,与合口特征越不协调越容... 江淮官话韵母由合口转为开口呈现出类型学上的蕴含关系:影组见组和知系精组端组和泥组帮组非组。蕴含关系反映了开口化音变的难易程度,影组最难,非组最易。这取决于声母发音动作与合口特征的协调程度,与合口特征越不协调越容易发生开口化音变。江淮官话开口化音变的时间不晚于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开口 合口 蕴含关系
下载PDF
中古人声韵在安徽沿淮江淮方言中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贡贵训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中古入声韵在安微沿淮江淮方言中的表现复杂,根据入声韵主要元音的高低,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入声韵呈现出自南向北渐次减少的地理渐变。通过与南京话入声韵的比较,可以发现四种代表性方言入声韵的消变途径表现为入声韵主要元音的合流、... 中古入声韵在安微沿淮江淮方言中的表现复杂,根据入声韵主要元音的高低,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入声韵呈现出自南向北渐次减少的地理渐变。通过与南京话入声韵的比较,可以发现四种代表性方言入声韵的消变途径表现为入声韵主要元音的合流、央化,入声字的舒化表现为竞争性演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江淮官话 入声 演变
下载PDF
《逆臣录》江淮方言词主语前“是”的语法性质
11
作者 晁瑞 丁媛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4-87,共4页
《逆臣录》中存在大量主语之前的"是",依据语境关联性,将这些"是"分作三类:表示顺承关系、表示因果条件和表示确定意义。《逆臣录》中的"是"与明代江淮官话小说《西游记》中三类"是"用法上的差... 《逆臣录》中存在大量主语之前的"是",依据语境关联性,将这些"是"分作三类:表示顺承关系、表示因果条件和表示确定意义。《逆臣录》中的"是"与明代江淮官话小说《西游记》中三类"是"用法上的差异,为文体差异所致。与今扬州评话比较,"是"的三种用法已经完全消失。与唐代同类用法及现代汉语用法比较,"是"宜看作焦点辖域为小句的标记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 《逆臣录》 《西游记》 江淮方言 焦点标记
下载PDF
说“瞧”——以江淮官话舒城方言为例
12
作者 汤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方言词"瞧"在江淮官话中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尝试貌助词,两种用法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献显示,"瞧"的尝试貌用法由动词用法衍生而来,"瞧"语义上经历了:偷看(动词)→看(动词)→尝试义(助词)的演变过程;同... 方言词"瞧"在江淮官话中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尝试貌助词,两种用法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献显示,"瞧"的尝试貌用法由动词用法衍生而来,"瞧"语义上经历了:偷看(动词)→看(动词)→尝试义(助词)的演变过程;同时,句法位置则由位于NP之前发展到VP之后,语义和句法的共同作用促使"瞧"衍生出尝试义的助词用法,这一用法初现于清时北方口语并在汉语部分方言中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方言词 “瞧” 演变
下载PDF
近百年来苏北江淮官话的研究状况及未来展望
13
作者 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从1929年相关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以来,苏北江淮官话研究已近百年。近百年来,苏北江淮官话语音、词汇、语法研究均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总体上,单点研究多于区域研究,语音、语法研究多于词汇研究,描写与比较研究多于其他方法研究。未来,苏北... 从1929年相关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以来,苏北江淮官话研究已近百年。近百年来,苏北江淮官话语音、词汇、语法研究均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总体上,单点研究多于区域研究,语音、语法研究多于词汇研究,描写与比较研究多于其他方法研究。未来,苏北江淮官话的内部差异比较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语言现象描写与解释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地理语言学研究可进一步加强,方言内部划片研究可进一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江淮官话 单点研究 区域研究 语音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江淮官话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敏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46-49,84,共5页
为了计量化描述江淮官话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从而客观高效地理解江淮官话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发表的江淮官话相关论文为数据,使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施引文献可视化... 为了计量化描述江淮官话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从而客观高效地理解江淮官话相关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发表的江淮官话相关论文为数据,使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施引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江淮官话研究总体态势平稳,但产生显著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并不多;江淮官话的历史演变、语音研究尤其是入声研究以及与中原官话、西南官话等方言的比较研究是江淮官话研究热点;江淮官话的音系研究、共时研究以及与吴语的比较研究是江淮官话未来的前沿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可视化 CITESPACE 中国知网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方言分区上的应用——以江淮官话洪巢片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荣波 贾桂云 《国际汉语学报》 2017年第1期47-56,共10页
传统方言分区多采用同言线束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办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一条标准难以贯彻到底的问题。聚类分析可以在多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按照方言或语言的客观事实分类,能较大程度地排除人的主观经验的干扰。在对江淮官话洪巢片进行... 传统方言分区多采用同言线束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办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一条标准难以贯彻到底的问题。聚类分析可以在多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按照方言或语言的客观事实分类,能较大程度地排除人的主观经验的干扰。在对江淮官话洪巢片进行聚类分析分区工作之后,得到的结果较为符合地理分块和历史传统,也较为符合语言事实和民间认同。因此本文认为聚类分析可以在方言分区问题上得到一定的推广,并可以确认现有方言分区的合理之处,以及纠正有所偏颇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方言分区 江淮官话 洪巢片
下载PDF
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探微——以《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祝兵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7-51,共5页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法,系统考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江淮官话韵学著作中见组、精组声母在细音前的变化,发现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经历——见组、精组均未腭化(清初)→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但ʨi、ʨhi、ɕi未独立成...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法,系统考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江淮官话韵学著作中见组、精组声母在细音前的变化,发现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经历——见组、精组均未腭化(清初)→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但ʨi、ʨhi、ɕi未独立成母(清中期)→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ʨi、ʨhi、ɕi已独立成母(清晚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尖团音 《五声反切正韵》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下载PDF
鄂西北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及归属
17
作者 李旭 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03-107,126,共6页
鄂西北地区存在江淮官话,它以去声分阴阳,遇山臻摄合口三四等知见系字合流等特征,有别于鄂西北地区的其他方言,其方言特征与江淮官话黄孝片非常相似。其形成与清朝中后期鄂东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有关,可以看作江淮官话黄孝片在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存在江淮官话,它以去声分阴阳,遇山臻摄合口三四等知见系字合流等特征,有别于鄂西北地区的其他方言,其方言特征与江淮官话黄孝片非常相似。其形成与清朝中后期鄂东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有关,可以看作江淮官话黄孝片在鄂西北地区的一种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 江淮官话 语音特点 归属
下载PDF
安徽江淮官话轻声调查及语音性质研究
18
作者 孔慧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6-70,共5页
江淮官话的轻声构成以"子"为优势,并具有较高的能产性,这是其鲜明特色。通过对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轻声词汇进行调查,发现其轻声包含"子"后缀和没有"子"后缀两种轻声词汇;其轻声音高的低调占绝对优势。... 江淮官话的轻声构成以"子"为优势,并具有较高的能产性,这是其鲜明特色。通过对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轻声词汇进行调查,发现其轻声包含"子"后缀和没有"子"后缀两种轻声词汇;其轻声音高的低调占绝对优势。运用实验语音方法探讨轻声词汇的音高、时长、音强和词缀的交互,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这两类构词形态不同的轻声词汇在时长、音高两个维度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轻声 词缀“子”
下载PDF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的江淮官话语音成分
19
作者 卢芯怡 《现代语文》 2020年第8期83-89,共7页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有关方音的记载较少,而且多以汉字注音。从这些记载来看,明清时期湖北江淮官话区在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完全受到通语的影响,同时尚留有古音,如部分轻唇音仍读重唇音、入声字的存留等。从语... 明清以来湖北方志中有关方音的记载较少,而且多以汉字注音。从这些记载来看,明清时期湖北江淮官话区在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完全受到通语的影响,同时尚留有古音,如部分轻唇音仍读重唇音、入声字的存留等。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方志中记载的黄孝片语音演变现象与通语不大一致,总体上较为滞后,如全浊声母的清化现象、见系字与匣母字混淆、匣母字分化混淆等。声母的腭化等现象则与通语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湖北方志 江淮官话 语音成分
下载PDF
类型学视野下的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实验研究
20
作者 孔慧芳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1-58,共8页
研究首先抽取安徽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舌尖元音进行类型学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在格局、音系对立、音位配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然后,研究又对枞阳方言、安庆方言、巢湖方言、桐城方言等具有代表... 研究首先抽取安徽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舌尖元音进行类型学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在格局、音系对立、音位配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然后,研究又对枞阳方言、安庆方言、巢湖方言、桐城方言等具有代表性的安徽江淮官话方言点中的舌尖前元音[■]进行了声学实验。定量的HNR分析表明:这4个方言点的舌尖前元音[■]比高元音[i]具有更强的摩擦性。声学分析表明:这4个方言点的舌尖前元音[■]的共振峰轨迹相对稳定,符合单元音标准;和高元音[i]相比,F2较低。基于以上特点,研究认为江淮官话中的舌尖前元音可以被视为典型的摩擦元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尖元音 江淮官话 类型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