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tremely Hot and Dry Climatic Events and Potash Enrichment in Salt Lakes of the Jiangling Depression, Jianghan Basin 被引量:7
1
作者 WANG Chunlian LIU Chenglin +2 位作者 YU Xiaocan LI Haonan LIU Jinl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69-770,共2页
Objective A total of 820 million tons of potash reserves are predicted to exist in the Palaeocene–Eocene of the Jianghan Basin.However,the basin history is still unclear concerning the potash enriching conditions and... Objective A total of 820 million tons of potash reserves are predicted to exist in the Palaeocene–Eocene of the Jianghan Basin.However,the basin history is still unclear concerning the potash enriching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The Well SKD1 is the first exploration well drilled in the Paleogene of Jianghan Basin with continuous coring,which was implemented in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xtremely Hot and Dry Climatic Events and Potash Enrichment in Salt Lakes of the jiangling Depression jianghan basin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复兴场背斜盐构造特征与成因
2
作者 邱建华 彭金宁 +3 位作者 唐玮 潘文蕾 李风勋 杨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复兴场盐背斜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重要的含油构造,其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精细勘探。因此,对复兴场盐背斜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盐层在不同应力背景下的流动对背斜形成演化的影响,对理解油气成藏过程也... 复兴场盐背斜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重要的含油构造,其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精细勘探。因此,对复兴场盐背斜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盐层在不同应力背景下的流动对背斜形成演化的影响,对理解油气成藏过程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结合关键构造层的平衡恢复技术及生长地层分析技术,研究复兴场背斜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复兴场背斜为一构造特征走向上变化显著,受多期次断层改造、多种变形机制复合而成的盐背斜;背斜初始于早始新世新沟咀组沉积期—晚始新世早期的正断层作用,形成滚筒状褶皱并造成盐层的聚集;在晚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沉积地层的差异负载作用驱使盐层自西向东流动,造成构造整体西倾,形成单斜构造,并在渐新世晚期抬升剥蚀;背斜定型于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构造反转,演化为一挤压型盐背斜,伴生逆断层和膝折构造。复兴场背斜的形成和演化受区域应力背景、沙市组盐层、东倾正断层及盐下古构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复兴场盐背斜形成的构造圈闭略早于烃源岩的主要排油期,并且在主要排油期,构造处于拗陷阶段,断层活动弱,有利于早期圈闭油气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平衡恢复 演化特征 成因机制 复兴场背斜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3 位作者 胡海兵 毛劲松 沈立建 赵海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盐湖的特点是:成盐多期次、沉积连续、淡化—咸化周期性交替,因而成为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盐湖的特点是:成盐多期次、沉积连续、淡化—咸化周期性交替,因而成为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该区沙市组四段盐层间的层段由非砂岩组成,主要由单层厚度为几毫米至几十厘米、累积厚度达几十厘米至几米的含盐韵律组成,为复成分的蒸发盐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陆源的黏土和细碎屑矿物等组成的混积岩。借助Fe、Mn、Al、Ca、Mg、Co、Ni、V、Cu等元素含量以及Sr/Ba、Mg/Ca、V/(V+Ni)、Ni/Co、Cu/Zn等值,对盐间段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沙市组四段盐间段沉积环境为湖泊浪基面之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为常年性较深水分层湖泊。该时期的湖泊可分为微咸水湖、半咸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根据典型暖相盐类矿物(原生钙芒硝层)发育广泛和指示气候干旱程度的Fe2O3/FeO值特征,推断研究区在沙市组沉积晚期的古气候属于暖旱型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含盐岩系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盐湖 古气候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艳 陈胜礼 +4 位作者 张炜 熊鹏 姜玲 邱耿彪 王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82,共8页
通过建立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储层和盖层的二维模型,对江陵凹陷进行了CO2地质封存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注入CO2的运移分布和溶解扩散情况,并对储盖层垂直方向的渗透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二维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CO2... 通过建立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储层和盖层的二维模型,对江陵凹陷进行了CO2地质封存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注入CO2的运移分布和溶解扩散情况,并对储盖层垂直方向的渗透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二维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CO2在储层中的运移过程和分布状况,而且在实际地质封存工作中必须要考虑一些地质上的因素如储盖层的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岩石矿物组分丰度等的变化对封存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CO2地质封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7
5
作者 罗开平 邱歧 叶建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主力烃源岩为新沟嘴组下段,梅槐桥—资福寺向斜是生油中心。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小、充满度低、环生油中心较集中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以断层为主的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是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主力烃源岩为新沟嘴组下段,梅槐桥—资福寺向斜是生油中心。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具有圈闭规模小、充满度低、环生油中心较集中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以断层为主的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是油气成藏和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资源探明率仅为12.4%,探明程度很低,还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荆州背斜带南缘斜坡和梅槐桥洼陷内构造—岩性及岩性圈闭、万城断裂上盘白垩系及前白垩系古潜山、公安单斜带火山岩储层及生油洼陷中的页岩油是今后一段时间油气勘探的突破方向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油中心 油气富集 勘探方向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江陵凹陷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希鹏 张青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641,共5页
以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江陵凹陷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讨论了利用测井曲线叠合法计算有机碳质量分数时需要考虑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及校正方法研究,从而提高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精度。同... 以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江陵凹陷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讨论了利用测井曲线叠合法计算有机碳质量分数时需要考虑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及校正方法研究,从而提高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精度。同时根据判别分析原理,选取对烃源岩最为敏感的自然伽马能谱、地层密度、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参数,建立了烃源岩判别分析函数,提出了利用判别系数预测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方法。上述有机碳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在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烃源岩评价中进行了应用,有机碳质量分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测井评价 测井曲线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从主力烃源岩的角度论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油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5
7
作者 旷理雄 郭建华 +2 位作者 江继刚 宋阳 杨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7-21,共5页
主力烃源岩研究是近来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一大热点。以江汉盐湖盆地江陵凹陷为例,从主力烃源岩的角度,利用盆地模拟法,综合分析了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分布特征、生排烃量、生排烃高峰期及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江陵凹陷新沟咀组... 主力烃源岩研究是近来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一大热点。以江汉盐湖盆地江陵凹陷为例,从主力烃源岩的角度,利用盆地模拟法,综合分析了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分布特征、生排烃量、生排烃高峰期及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主力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生油母质较好,且主要分布于资福寺向斜带,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排油中心位于资福寺向斜带,主要生排油期分别位于荆沙组至潜江组沉积期、潜江组至荆河镇组沉积期,剩余资源潜力较大,且主要分布于荆州油气聚集区;荆州油气聚集区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公安油气聚集区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力烃源岩 盆地模拟 资源潜力 新沟咀组下段 江陵凹陷 江汉盐湖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白垩系勘探前景的再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金荣 李志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作为江陵凹陷油气勘探的领域之一,白垩系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议,白垩系的成藏主控因素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在回顾江陵凹陷的勘探历程和总结归纳前人成果认识基础上,根据SK8-16最新的钻探成果发现,白垩系成藏主控因素... 作为江陵凹陷油气勘探的领域之一,白垩系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议,白垩系的成藏主控因素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在回顾江陵凹陷的勘探历程和总结归纳前人成果认识基础上,根据SK8-16最新的钻探成果发现,白垩系成藏主控因素①烃源-断层双控是基础;②储层的发育程度影响油气的富集;③后期保存条件是关键;④优越的成藏模式和成藏配置关系是油气突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成藏主控因素 勘探前景
下载PDF
江陵凹陷早第三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构造环境 被引量:1
9
作者 俞惠隆 阎春德 +1 位作者 余芳权 王典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44-51,共8页
利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对江陵凹陷产出的基性火山岩类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第三纪形成的石英拉斑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等3种岩石类型,分别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与碱性玄武岩系列。拉... 利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对江陵凹陷产出的基性火山岩类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第三纪形成的石英拉斑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等3种岩石类型,分别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与碱性玄武岩系列。拉斑玄武岩具有高钛、轻稀土富集型、高La/Lu值的大陆裂谷盆地成岩构造环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拉斑玄武岩系列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早第三纪江陵凹陷
下载PDF
江陵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楠安 陈金荣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4-7,共4页
综合分析,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影响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一是油源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二是断裂活动和期次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沟通了生油层和储层;三是沉积相奠定了成藏的有利区带;四是储层控制了油藏的分布。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油气藏 控制因素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微生物异常探索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
11
作者 袁志华 赵青 +5 位作者 张玉清 邓富强 秦晓蕾 张忠坡 李英贤 李秀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3-1543,共11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东西250 m,共采集并分析了样品2354个。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主要分布在万城断层的东侧,其中微生物气异常零星分布,异常较弱,无独立气藏。在综合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表明,万城断裂带显示了来自北西和北东向的双向物源,油气来源于梅槐桥洼陷,属近源成藏。万城断裂带东侧和坡折带低位扇砂体是油气有利富集区,前景较好,主要为古近系新沟咀组成藏。万城断裂带西侧有小面积油藏,可能系白垩系成藏。最后,对微生物异常区进行了分级评价,指明了重点攻关区、评价有利和较有利区,对大幅降低勘探风险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万城断裂带 微生物找油方法 梅槐桥洼陷 近源成藏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油气成藏关键因素筛选与分析——以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岩性油藏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伟 黄华 +5 位作者 杜学斌 张成 何云龙 李宸 赵珂 杨盼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02,共8页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 岩性油藏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其成藏控制因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岩性油藏成藏控制因素筛选分析,提出储层条件是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期处于咸化湖盆沉积环境,硬石膏胶结物含量对新沟嘴组岩性油藏砂岩储层致密化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其中,硬石膏胶结物含量达7.5%是储层物性的临界值,当含量小于7.5%时物性好,当含量大于7.5%时储层物性变差明显,测井解释偏干。可利用古水深与硬石膏含量的关系,划分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岩性油藏 油气成藏 新沟嘴组 古近系 江陵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构造与气候对江陵凹陷古近系蒸发盐沉积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晓华 张志高 +1 位作者 郑珂 杨钰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56-562,共7页
江陵凹陷古近系厚层蒸发盐对区域构造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仍然不明确。本文基于获取的江陵凹陷深钻SKD1岩芯和已有的研究资料,探讨了江陵凹陷古近系蒸发盐的矿物特征以及成盐环境,重建了蒸发盐的时空分布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沙市组时... 江陵凹陷古近系厚层蒸发盐对区域构造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仍然不明确。本文基于获取的江陵凹陷深钻SKD1岩芯和已有的研究资料,探讨了江陵凹陷古近系蒸发盐的矿物特征以及成盐环境,重建了蒸发盐的时空分布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沙市组时期构造活动强烈,较快的沉降速率以及极端暖旱的气候使蒸发盐首先在凹陷北部沉积;新沟咀组下段沉积时,构造活动减弱,季节性干旱气候以及沉降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膏盐岩在凹陷南部沉积,进一步指示在南部次级洼陷中找钾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古近系 蒸发盐 钾盐 湖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