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South Yellow Sea since late MIS 3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 Fei ZHANG Yongzhan +3 位作者 WANG Qiang YIN Yong Karl W. WEGMANN J. Paul LI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883-914,共32页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correlations between adjacent published cores, and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recovered in the Xiyang tidal channel and adjacent northern sea areas. Geomorphology, sedimentology, radiocarbon dating and seismic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are combined to confirm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late MIS 3 in the study area were controlled primarily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sediment discharge of paleo-rivers into the South Yellow Sea (SYS), and minor tectonic subsidence, all of which impacted the progression of regional geomorphic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Le., coastal barrier island freshwater lacustrine swamp, river floodplain, coastal marsh, tidal sand ridge, and tidal channel). Thi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fifth-order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mprised of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late stage of the last interstadial (Para-Sq2), including the highstand and forced regressive wedge system tracts (HST and FRWST), and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postglacial period (Para-Sql), including the transgressive and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TST and HST). The tidal sand ridges likely began to develop during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as sea-level rise covered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at ca. 9.0 cal ka BP. These initially submerged tidal sand ridges were constantly migrating until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 during AD 1128 to 1855.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that was determined by the paleo-tidal current field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one, was in existence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ve maxima and lasted until AD 1128. Following the cap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in AD 1128 by the Yellow River,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was infilled with a large amount of river-derived sediments from AD 1128 to 1855, causing the emergence of some of the previously submerged tidal sand ridges. From AD 1855 to the present, the infilled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has undergone scouring, resulting in its modern form. The modern Xiyang tidal channel continues to widen and deepen, due both to strong tidal current scouring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Isotope Stage 3 (MIS 3) south yellow sea middle jiangsu coast tidal sand ridge tidal channe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adiocarbon dating seismic stratigraphy sequence stratigraphy
原文传递
面波反演苏北—南黄海盆地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温燕林 于海英 +2 位作者 陈飞 方国庆 刘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180,共9页
区域地壳速度结构对于地震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认识十分重要,一直是地震反演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到的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数据,我们对苏北—南黄海地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开展了深度反演,进而探讨苏北—南... 区域地壳速度结构对于地震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认识十分重要,一直是地震反演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到的基于背景噪声面波成像方法的瑞利面波相速度数据,我们对苏北—南黄海地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开展了深度反演,进而探讨苏北—南黄海盆地地质结构与地震构造的关系。面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区域速度结构模型与地质特征基本一致,速度结构清晰刻画出了苏北—南黄海沉积盆地的主要沉积构造范围和基底起伏。反演结果还揭示了南黄海盆地中地壳内存在一显著的低速层,与历史强震集中分布区高度一致,表明浅源强震活动与壳内的低速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 面波反演 苏北—南黄海盆地 地壳低速层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裂变径迹与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许红 戴靖 +4 位作者 蔡乾忠 刘东鹰 孙和清 郭振轩 闫桂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5-668,共4页
通过研究苏北盆地滨海隆起、盐城/海安/白驹/高邮/洪泽/金湖等凹陷不同地质时代裂变径迹及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隆起抬升于38~15Ma,具有“构造抬升模式”特征,其... 通过研究苏北盆地滨海隆起、盐城/海安/白驹/高邮/洪泽/金湖等凹陷不同地质时代裂变径迹及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隆起抬升于38~15Ma,具有“构造抬升模式”特征,其中,古生界烃源岩与崂山隆起一样具有“不同层等熟、不同层同温”现象;各凹陷区具有“长时加温模式”特征;新生代沉积剥蚀2km。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沉积逾万米,构造演化可类比于滨海隆起;根据二次生烃模拟的成果,认为崂山隆起中、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成藏潜力,有望成为海域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时温模式 古生界 二次生烃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58
4
作者 杨琦 陈红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62-565,共4页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构造演化 残留盆地 盆地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下扬子区苏北-南黄海中生界、古生界构造格架对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龚晓星 佘晓宇 +3 位作者 裴振洪 施泽进 丁小辉 李冬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954,共14页
通过近年区域地震剖面对比解析,在建立起苏北与南黄海中、古生界对冲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讨其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表现为地层可对比、相同(似)的基底与盖层反射和对冲带及冲断褶皱,均体现了NW——SE板内递进变形特点。差异性表现为... 通过近年区域地震剖面对比解析,在建立起苏北与南黄海中、古生界对冲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讨其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表现为地层可对比、相同(似)的基底与盖层反射和对冲带及冲断褶皱,均体现了NW——SE板内递进变形特点。差异性表现为对冲带以北,陆上以浅变质岩内幕及顶部为主、陡山沱组为辅上覆强烈滑脱—→推覆的背、向斜褶皱交替,进而在背斜前缘产生仰冲(A带)—→逆冲(B带)—→掩冲(C带)叠瓦冲断;而海域则以更深层深、浅变质岩间破裂—→拆离—→上拱,形成了两组在宽缓背斜背景上的高角度冲断褶皱。认为深浅不同的剪切拆离层系(海域)和滑脱推覆层(陆上)作用,是造成陆上与海域构造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伸缩量计算表明中、古生界在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对冲—→推覆—→走滑、燕山晚期伸展和晚白垩世晚期以来断—→坳阶段三期变形,至今苏北与南黄海虽有压缩但"喇叭口"形态基本不变,主要源于陆上—→海域变形方式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南黄海 中生界、古生界 构造对比 推覆—对冲—剪切 滑脱层系 伸缩量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密度和速度分析及其地震反射模型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雷宝华 陈建文 +3 位作者 吴志强 张银国 梁杰 李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8-567,共10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成像难度大,给油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从地震反射波成因于岩石密度和速度的差异这一原理,构建适用的反射模型,识别地震标志层,推测地层归属。通过充分调研该区目的层密度和速度资料,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成像难度大,给油气勘探及相关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从地震反射波成因于岩石密度和速度的差异这一原理,构建适用的反射模型,识别地震标志层,推测地层归属。通过充分调研该区目的层密度和速度资料,分析和对比获取这些资料的四种方法和途径,总结速度和密度随岩性、地层年代、埋深和成岩作用的变化特征,然后构建了该区目的层的速度、密度和地震反射模型,并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目的层上部海相地层中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在速度、密度物性上差异大,下部地层这种差异较小;在构建的地震反射模型中,古生界内部存在3个强反射标志层,分别对应下二叠统栖霞组/孤峰组界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和州组界面和上奥陶统汤头组/五峰组界面。模型界面可与南黄海盆地古生界深部优质层段地震资料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和密度 地震反射模型 海相地层 苏北盆地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闫桂京 许红 杨艳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5,共7页
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同属于一个构造域,具有相似的构造热演化特点,但前者已经发现以中、古生界为气源岩的油气田,而后者至今未获得工业油气发现。分析苏北—南黄海盆地的热演化特征,对于明确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北盆地和南黄海盆地同属于一个构造域,具有相似的构造热演化特点,但前者已经发现以中、古生界为气源岩的油气田,而后者至今未获得工业油气发现。分析苏北—南黄海盆地的热演化特征,对于明确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方法结合EASY%Ro热演化史模拟,研究了该区的热演化构造特征。结果表明:①南黄海盆地多个构造单元存在古生界烃源岩再次生烃现象,距今约36 Ma(始新世未)之后的沉积对该区古生界烃源岩的再次生烃有利;②苏北—南黄海盆地现今的地温梯度均小于古地温梯度,地温梯度的降低减弱了后期沉积对古生界烃源岩的增熟作用;③南黄海盆地烃源岩的埋藏类型可分为早深后浅早期生烃型和多次抬升多次生烃型2种类型,分别反映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结果。结论认为:南黄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盆地中南部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是关键,应以寻找"古生新储"型油气藏为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南黄海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热演化 古生代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古生新储”型油气藏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东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通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认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E2d-E2... 通过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等的分析认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K2t-E1f沉积时期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发育的兴盛期,这一时期盆地的拉张率最大,沉积速率也最大,吴堡运动剥蚀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E2d-E2s沉积时期为典型断陷盆地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盆地的拉张率和沉降率一般都小于前一时期。三垛运动使得凹陷保存地层较全,凸起、斜坡保存地层较少;南坳地层剥蚀少,北坳地层剥蚀多;三垛运动后,盆地由断陷转为拗陷,早期分割的断陷沉积转为统一的拗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率分析 沉降率分析 构造演化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链及其有序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73-2579,共7页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_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_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_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_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本区从1998年起进人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下次活跃幕的首次6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地震链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地震预测
下载PDF
苏北盆地与南黄海盆地中——新生界成烃对比浅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玉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1-546,552,共7页
苏北与南黄海盆地是统一的中—新生代盆地。苏北盆地勘探成果丰富,地化甄别7套暗色泥岩仅4套对成藏有贡献,3套属拗陷广湖灰泥岩,分布广、质量稳定,岩电特征突出;1套属断陷湖的纯泥岩。重新厘定南黄海盆地烃源岩,确认南坳有5套烃源岩,套... 苏北与南黄海盆地是统一的中—新生代盆地。苏北盆地勘探成果丰富,地化甄别7套暗色泥岩仅4套对成藏有贡献,3套属拗陷广湖灰泥岩,分布广、质量稳定,岩电特征突出;1套属断陷湖的纯泥岩。重新厘定南黄海盆地烃源岩,确认南坳有5套烃源岩,套数比苏北多、厚度略大,北坳仅有1套;各套形成环境、岩电特征与苏北相似,但品质和稳定性略差。两盆地烃源岩都处低熟—成熟阶段,南黄海总体低于苏北,成熟可排烃源岩范围较苏北小。烃源岩质量、成熟度和排烃畅通度决定苏北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成熟度高、排烃畅通资源丰度高,相反则低;断陷沉积埋藏越发展,烃源岩越成熟,三垛期末为烃源岩成熟定型期。综合看,南黄海资源潜力不如苏北,南坳优于北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烃比较 油气潜力 中—新生界 苏北盆地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强震有序网络结构与地震活动分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8-1032,共5页
根据翁文渡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强震的信息有序网络结构特性与地震活动分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39-1997年本区已经历了3个强震轮回,从1998年起本区进入新-轮地震平静幕,持续时间可能长达40-50年,在此期间内可能仍... 根据翁文渡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强震的信息有序网络结构特性与地震活动分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39-1997年本区已经历了3个强震轮回,从1998年起本区进入新-轮地震平静幕,持续时间可能长达40-50年,在此期间内可能仍有个别5级左右地震发生,但-般不会发生6级或6级以上强震或强震丛,下-次6级强震或强震丛可能发生在2053年或2058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地震活动分期 强震预测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M≥6强震有序网络结构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门可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江苏-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 江苏-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构建了该研究区全区和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据此分析讨论了该区地震活动的分期,并对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论表明:该区从1998年起进入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该区下次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地点很可能在南黄海海域内;未来第2次、第3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分别发生在2058、207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地震活动分幕 强震链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M≥6强震预测
下载PDF
有序性分析与强震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门可佩 赵兵 《国际地震动态》 1997年第5期1-4,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有序性分析方法,并给出应用此方法对1996年我国东部和西部两地强震的实例——南黄海6.1级地震、新疆阿图什6.9级和喀喇昆仑山7.1级强震进行跟踪预测的情况。预测结果表明,有序性分析对于强震的中长期预测具有良好的实用... 文章简要介绍了有序性分析方法,并给出应用此方法对1996年我国东部和西部两地强震的实例——南黄海6.1级地震、新疆阿图什6.9级和喀喇昆仑山7.1级强震进行跟踪预测的情况。预测结果表明,有序性分析对于强震的中长期预测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性分析 强震 地震观测 地震 黄海
下载PDF
苏北射阳河口NTCJ1钻孔沉积序列与年代再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非 张永战 王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6,共8页
射阳河口位于苏北粉砂淤泥质海岸上,处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岸段与江苏中部淤积岸段之间的过渡区域,是淤蚀交替地带,系现代海岸地貌演变的节点处,同时也是晚第四纪古黄河古长江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了深入研究不同大河交互作用... 射阳河口位于苏北粉砂淤泥质海岸上,处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岸段与江苏中部淤积岸段之间的过渡区域,是淤蚀交替地带,系现代海岸地貌演变的节点处,同时也是晚第四纪古黄河古长江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了深入研究不同大河交互作用下的海岸、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层序模式,最近就苏北射阳河口NTCJ1孔沉积序列和年代,根据该孔的岩性、粒度、介形虫、有孔虫、黏土矿物、地球化学元素和ESR测年等结果,并结合邻近其他钻孔和浅层地震剖面资料进行再研究和再认识,主要得到以下两点新认识:(1) NTCJ1孔22.00 m岩芯记录了MIS 5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可能缺失形成于MIS 4—2的第一陆相沉积层,MIS 1海相沉积层直接上覆于MIS 5海相沉积层,且尚未钻及形成于MIS 6的第二陆相沉积层;(2) NTCJ1孔中上部0~17.95 m颗粒较细,以粉砂质为主和暗黄色为基调,明显上粗下细,基本为AD 1 128—1855年间形成的废黄河三角洲沉积,为一进积序列,底部可能含有少量全新世滨浅海沉积,但目前尚难以甄别;下部17.95~22.00 m颗粒较粗,以细砂质为主和深灰色为基调,尚未钻穿,是受到古黄河明显影响的MIS 5潮汐河口的水道充填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序列 地质年代 晚第四纪 南黄海 江苏中部海岸 射阳河口
下载PDF
1999年台湾7.6级大震与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分析讨论了台湾地区 7级大震与本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 ,指出 1999年台湾 7.6级大震后 2~ 3年内 ,本区将有 5~ 6级中强震发生 .同时应用可公度模型和“带头地震”的异年倍九法联合对本区中强震发震时间进行分析预测 .结论表明 ,该方... 分析讨论了台湾地区 7级大震与本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 ,指出 1999年台湾 7.6级大震后 2~ 3年内 ,本区将有 5~ 6级中强震发生 .同时应用可公度模型和“带头地震”的异年倍九法联合对本区中强震发震时间进行分析预测 .结论表明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本区短临地震预报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可公度模型 带头地震 异年倍九法 地震预测 1999年 台湾7.6级大震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门可佩 赵兵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年第3期65-72,共8页
根据1495~1995年地震资料,对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分期进行了划分,并对本世纪以来两个地震活跃幕以及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详细讨论。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给出未来中强地震概率估计。
关键词 地震活动趋势 地震预报 发震概率 南黄海地区
下载PDF
MIS 3晚期以来江苏中部海岸的层序地层 被引量:15
17
作者 夏非 殷勇 +2 位作者 王强 张永战 刘敬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96-1712,共17页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一系列的环境演变,主要受控于MIS3晚期以来的海平面旋回以及古河流入海沉积物供给,而构造沉降是相对次要的,由此形成了五级层序地层中的末次冰期晚间冰阶准层序和冰后期准层序,以及前者的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后者的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海域中潮流沙脊可能开始发育于冰后期海侵淹没本区(约9calkaBP)之后,但一直只是水下暗沙且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直到1128~1855AD间黄河夺淮从苏北入黄海,大量泥沙充填潮道,部分水下暗沙出露海面成为明沙。西洋潮流通道并非是晚全新世期间通过沙脊的蚀低而形成,而在全新世高海面前后就已具雏形并持续至1128AD,1128~1855AD和1855AD至今分别经历了充填淤浅与冲刷成型的过程,且今后具有进一步展宽刷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南黄海 江苏中部海岸 潮流沙脊 西洋潮流通道 层序地层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M≥6强震预测探索 被引量:9
18
作者 门可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3年第2期7-12,共6页
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6世纪以来已发生17次6级以上强震,经研究发现它们存在着时间间隔为74年、57年、26年、7年的有序性结构,利用这种强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可公度性理论相结合,试对该区6级以上强震进行预测探索,结论是1995-1996年、2001-200... 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6世纪以来已发生17次6级以上强震,经研究发现它们存在着时间间隔为74年、57年、26年、7年的有序性结构,利用这种强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可公度性理论相结合,试对该区6级以上强震进行预测探索,结论是1995-1996年、2001-2002年前后该区有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强震 预测 江苏 南黄海地区
下载PDF
干支60周期及可公度性与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门可佩 赵兵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年第6期39-44,共6页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周期性特征,南黄海海域M≥6强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并对其基本结构和预测功能进行了研究。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第二活...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周期性特征,南黄海海域M≥6强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并对其基本结构和预测功能进行了研究。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第二活跃幕可能将持续到2009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南黄海地区 可公度性 中强地震预测 地震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地震形势的统计分析
20
作者 门可佩 曾卫 《高原地震》 1998年第3期18-24,共7页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灰色预测、干支60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3~5年地震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目前处于本世纪第2活跃幕中后期,未来几年内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灰色预测、干支60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3~5年地震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目前处于本世纪第2活跃幕中后期,未来几年内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至2000年7月,累积发震概率将达到0.7~0.8,1999—2000年、2002—2003年均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中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模型 发震概率 干支60周期 中长期地震预报 江苏-南黄海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