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泉州湾海岸带MIS 3阶段以来的海侵—海退过程
1
作者 赵红梅 毛欣 +2 位作者 刘春雷 李亚松 刘林敬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9-583,共15页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沿海地区研究第四纪海侵—海退过程的理想场所。基于福建泉州湾沿岸两个第四纪钻孔岩芯(DZ01、DZ02),以地层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为基础,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同位素(AMS-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方法建...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沿海地区研究第四纪海侵—海退过程的理想场所。基于福建泉州湾沿岸两个第四纪钻孔岩芯(DZ01、DZ02),以地层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为基础,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同位素(AMS-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方法建立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泉州湾现代沉积物具有指相性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地球化学元素比值、有孔虫和介形类环境指标判别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地层,对比区域钻孔资料,探讨了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的海侵—海退过程。结果表明:Sr/Ba、Mn/Fe在泉州湾不同水深海相沉积物中变化规律明显,适宜作为泉州湾海岸带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物的指相元素,其界限值分别为Sr/Ba>0.16、Mn/Fe<0.23;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发生过两次海侵—海退过程。第一次海侵发生于MIS 3阶段,对应区域上的“福州海侵”,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35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对应于区域上的“长乐海进”,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7~4 ka。研究成果对于重建海岸带沉积环境变化历史、深入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及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海岸带 MIS 3 海侵 地球化学元素比值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渤海南部Lz908孔海陆交互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琰 于洪军 +4 位作者 易亮 苏乔 胡克 徐兴永 王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对采自莱州湾南岸的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样品平均粒径介于3.3Φ-6.8Φ,以极细砂和粗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的黏土质;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沉积物粒度表现为正态、正态-尖锐和尖锐,少数表现为平坦和极尖锐。粒... 对采自莱州湾南岸的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样品平均粒径介于3.3Φ-6.8Φ,以极细砂和粗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的黏土质;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沉积物粒度表现为正态、正态-尖锐和尖锐,少数表现为平坦和极尖锐。粒度象图指示了历史时期持续高的初始沉积水动能和多种沉积环境的变化,粒度参数散点图反映了多种动能影响了沉积物的沉积改造,综合判别分析对沉积环境的限定,得到了莱州湾南岸沉积物受到河水径流、潮流、波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沉积物总体反映了莱州湾南岸长时期处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少数较细的粒度表现可能与研究区的多期海侵过程相对应。结果表明了粒度的综合分析对渤海南部的沉积环境有良好的辨识,是判断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沉积环境 莱州湾 海岸带
下载PDF
江苏海岸带沉积环境中的有孔虫埋葬群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晓东 任美锷 王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2-55,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海岸带有孔虫埋葬群可划分为 :南部长江河口海岸区、中部辐射沙洲及其粉砂质海岸区和北部海州湾区 3大类群。这 3类埋葬群有着各自的特点并与当地的沉积环境相对应。各大环境又包含若干亚环境 ,可依据各亚环境有孔虫... 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海岸带有孔虫埋葬群可划分为 :南部长江河口海岸区、中部辐射沙洲及其粉砂质海岸区和北部海州湾区 3大类群。这 3类埋葬群有着各自的特点并与当地的沉积环境相对应。各大环境又包含若干亚环境 ,可依据各亚环境有孔虫埋葬群的特点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海岸带 有孔虫 沉积环境 埋葬群
下载PDF
苏北海岸带有孔虫Ammonia beccarii微环境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一宁 朱晓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通过对苏北海岸从北到南采样 ,统计有孔虫的个数 ,着重分析 Ammonia beccarii(毕克卷转虫 ) ,并结合样品粒度分析、化学分析 ,试图寻找这单一属种的分布规律 ,发现 Ammonia beccarii的丰度、活体百分含量、优势度沿海岸线变化与有... 本文通过对苏北海岸从北到南采样 ,统计有孔虫的个数 ,着重分析 Ammonia beccarii(毕克卷转虫 ) ,并结合样品粒度分析、化学分析 ,试图寻找这单一属种的分布规律 ,发现 Ammonia beccarii的丰度、活体百分含量、优势度沿海岸线变化与有孔虫群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但优势度在有孔虫群落中并不明显 ,基本在 2 0 %以下 ;Ammo-nia beccarii在分布上有如下特征 :滩面上丰度与活体百分含量较大 ,在海滩、河口环境较小 ,在人工泻湖中极大 ;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变化没有显著规律 ;在沉积物中 ,一般在中值粒径较小 (MdΦ≤ 0 .8)或较大 (MdΦ≥ 5 .4 4 )的沉积物中 ,Ammonia beccarii是不适宜生长的 ;另外 ,有机质含量可能是限制 Ammonia beccarii生长的一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空间分布 海岸带 苏北 丰度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有孔虫埋葬群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晓东 施丙文 +1 位作者 葛晨东 朱大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3-512,117-120,共10页
经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潮滩的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 经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潮滩的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辐射沙洲区强大潮流的搬运作用,在搬运、沉积和埋葬过程中有孔虫壳体经受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埋葬群与生态环境因素和埋葬环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有孔虫埋葬群 生态因素 沉积环境因素
下载PDF
以GIS为平台的海岛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鹰 丁贤荣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7年第3期46-50,共5页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地理信息管理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这种软件的应用与发展目前也得到海岸带科技、管理人员的重视.我们尝试用MAPINFO建立了江苏海岛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实践证明了这一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水...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地理信息管理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这种软件的应用与发展目前也得到海岸带科技、管理人员的重视.我们尝试用MAPINFO建立了江苏海岛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实践证明了这一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水平。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打算以此为基础建立海岸带资源环境信息系统,为江苏的“海上苏东”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海岛资源环境 海岸带 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国海岸带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变迁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丛新 赵龙伟 《上海国土资源》 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
近海水域地区沉积环境变迁研究是海相沉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整理了近20年来我国对海岸带近海水域地区沉积环境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渤海湾—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台湾海峡、珠江口及东海与南海地区。从全国不同地区来看,... 近海水域地区沉积环境变迁研究是海相沉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整理了近20年来我国对海岸带近海水域地区沉积环境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渤海湾—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台湾海峡、珠江口及东海与南海地区。从全国不同地区来看,研究成果包括渤海湾的4种沉积类型和黄河三角洲形成的4个阶段;长江口—杭州湾的8个沉积环境分区;台湾海峡的3种沉积环境区;珠江口2个旋回变化;南海的3个不同生态环境的海区和其北部的4类沉积区。总体来说,我国海岸带近海水域地区沉积环境变迁研究未来应从整个海岸带沉积环境变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多种特征分析对比;同时研究需要加强现代沉积环境变迁动态观测,深入对沉积动力过程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另外,从宏观上看,研究需要进行注重不同学科交叉以及与其他地质数据记录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 海洋地质 海岸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江苏如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润秋 赵一飞 +1 位作者 刘晴 徐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9,共9页
基于江苏如东近岸海域32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粒级组分及粒度参数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Folk三角图示法、Q型系统聚类法和研究区潮流动力特征,将如东近岸海域划分为3个分区,即近岸潮滩-沙脊区、潮流通道区和... 基于江苏如东近岸海域32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类型、粒级组分及粒度参数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Folk三角图示法、Q型系统聚类法和研究区潮流动力特征,将如东近岸海域划分为3个分区,即近岸潮滩-沙脊区、潮流通道区和辐射沙洲外缘区.研究结果表明,受物质来源和沉积动力变化的影响,江苏如东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如东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有3种,以砂质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50%;粉砂质砂次之,平均含量为46.87%;砂含量最少,为3.13%.平均粒径介于25.65~171.72μm之间,均值为70.61μm,其分布与砂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分选性、偏度和峰态分别具有较差-差、近对称-极负偏、尖锐-很尖锐的特征.空间分布上,(1)近岸潮滩-沙脊区,水深较浅,地形冲淤动态变化复杂,沉积物砂含量较多,粒径整体较粗;(2)潮流通道区,水道内部深度大,底部受水动力影响较小,黏土含量较多,粒径变细;(3)辐射沙洲外缘区,水深大,受潮流动力作用小,沉积环境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岸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沉积动力
下载PDF
辽宁省海岸带渤海湾北岸第四系沉积环境与海面波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东涛 孙鹏慧 +3 位作者 王晓鸥 赵旭 倪金 刘学文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1期4-10,46,共8页
辽宁省海岸带ZK4孔位于下辽河凹陷区内,孔深25.5m,共揭露地层24层,包括全新统和部分晚更新统.通过对24个样品鉴定和环境分析,共分辨出2个海相层及内部7次海平面的波动.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速率 海平面波动 辽宁省海岸带 渤海湾北岸
下载PDF
辽西海岸带第四系全新统六股河组、大凌河组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东涛 孙鹏慧 +3 位作者 王晓鸥 赵旭 倪金 温德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9-984,共6页
通过对位于辽西海岸带第四系地层的剖面测制、14C及OSL测年、地质环境综合样分析研究,将辽西海岸带分布的一套黄色—桔红色松散沉积物及其上部的一套灰白色含砾粉砂-粉砂-粘土质沉积物,按形成时代归入全新统中—上部,建立第四系全新统... 通过对位于辽西海岸带第四系地层的剖面测制、14C及OSL测年、地质环境综合样分析研究,将辽西海岸带分布的一套黄色—桔红色松散沉积物及其上部的一套灰白色含砾粉砂-粉砂-粘土质沉积物,按形成时代归入全新统中—上部,建立第四系全新统六股河组和大凌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海岸带 全新统 沉积环境 六股河组 大凌河组
下载PDF
泉州湾海岸带全新世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红梅 刘春雷 +3 位作者 毛欣 毕志伟 刘哲 李亚松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海岸带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对于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及预测未来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泉州湾南岸钻孔DZ02全新世地层岩性特征、AMS-14C测年及粒度、有孔虫、介形类等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本文建立了该钻孔的全新世地层年代... 海岸带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对于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及预测未来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泉州湾南岸钻孔DZ02全新世地层岩性特征、AMS-14C测年及粒度、有孔虫、介形类等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本文建立了该钻孔的全新世地层年代框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全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泉州湾海岸带全新世沉积环境经历了早期的河口湾、中期的陆架浅海、晚期的河口湾及冲积平原演化过程,形成了一次完整的海侵-海退过程,即前人研究命名的“长乐海进”,其极盛期发生在中全新世中后期7—4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年代地层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海侵 全新世 泉州湾
原文传递
古海岸带碎屑潮汐环境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以塔中地区志留系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进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为更进一步阐述古海岸带碎屑潮汐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基于塔中地区志留系30口井岩心观察和钻井分析,识别出河口湾、潮道、潮汐砂坝、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潮坪风暴岩、震积岩等多种沉积相和微相类型,明确了河口湾、潮道、潮... 为更进一步阐述古海岸带碎屑潮汐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基于塔中地区志留系30口井岩心观察和钻井分析,识别出河口湾、潮道、潮汐砂坝、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潮坪风暴岩、震积岩等多种沉积相和微相类型,明确了河口湾、潮道、潮汐砂坝、潮坪等典型微相的沉积序列和砂体特征.认为潮汐砂体分布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和水动力、层序体系域、沉积微相等,空间上潮汐砂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湾相为早期的河道砂砾岩受改造后与潮坪的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呈间互的沉积序列,形成河口湾-潮坪砂体.潮道微相具有下粗上细正粒序,底部有冲刷面,为片状或块状泥砾层,向上为细砂岩,有的冲刷面不明显,发育各类交错层理.潮汐砂坝微相一般发育典型的向上变粗的反粒序,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但也有的较均一,没有粒序层.潮间带砂坪微相为绿灰色细粉砂岩,单层较薄,其顶底面平整,多与泥岩互层.在潮下带多受到风暴和地震等事件的影响,含泥砾层的砾石受大风暴潮影响呈半直立状或扇状,形成风暴岩.局部层位的砂岩受地震作用改造发育震积构造.在岩心尺度上,潮汐单砂体厚度一般为0.08~2.98m,平均0.78m.在钻井尺度上,可划分出9~13个砂层组,砂层组最大延伸长度可达5~10km,最大延伸宽度约2.5~5.0km.通过砂体与物性的对比,潮汐砂体总体为低孔低渗储层,认为不同微相砂体控制了储层物性的优劣,以潮汐砂坝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其次是河口湾砂体,再次为潮道砂体,潮间带的潮坪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近海岸带,泥岩成分较多.远离海岸带,砂体相对丰富,以中细砂岩为主.砂体沿潮汐水道呈北西-南东向分布,与岸线近垂直或斜交,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好,其厚度在侧向上变薄,岩性由细砂岩相变为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岸带 碎屑潮汐环境 沉积微相 砂体分布 志留系 塔中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