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四县河南话入声探析
1
作者 赵亚伟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一百多年前,河南信阳地区有大量百姓迁徙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其中,江苏省有四个县的方言岛今天存在入声,这些入声读[?5]调,带喉塞尾,有可能是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新产生的。入声借入时,当地... 一百多年前,河南信阳地区有大量百姓迁徙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其中,江苏省有四个县的方言岛今天存在入声,这些入声读[?5]调,带喉塞尾,有可能是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新产生的。入声借入时,当地强势方言需有[?5]调,河南话方言岛需有[55]调。[?5]调的借入会带动其他短促调一起被借入,在借入后都读[?5]调。此时,如果河南话方言岛内仍然保持[55]调,新借入的入声会再经历一个喉塞尾脱落和短促调长化的过程。如果[55]调已经变读为其他声调,新借入的入声则不会继续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河南话 方言岛 入声 促化
下载PDF
百年来江苏方言的语音演变
2
作者 顾黔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百年间,江苏各市县方言发生了或快或慢、或系统或零星的变化。交界地带方言由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竞争和叠置。本文从古知庄章与精见组声母的分合、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古蟹止臻摄合口端知系介音的有无、古咸山摄舒声韵母... 百年间,江苏各市县方言发生了或快或慢、或系统或零星的变化。交界地带方言由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竞争和叠置。本文从古知庄章与精见组声母的分合、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古蟹止臻摄合口端知系介音的有无、古咸山摄舒声韵母格局的简化、入声的舒化等五个方面,考察江苏方言百年来语音演变轨迹,探寻其规律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语音特征 历时演变
下载PDF
论大运河对江苏民俗文化的影响
3
作者 刘彦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89-92,共4页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流动的历史,是流动的资源。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创新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江苏作为大运河的起源地,其地域文化、民情风俗的形成与运河息息相关。该文探讨大...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流动的历史,是流动的资源。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创新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江苏作为大运河的起源地,其地域文化、民情风俗的形成与运河息息相关。该文探讨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变迁对沿岸民俗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民间曲艺、民居建筑、信仰习俗等民俗文化形态,地方名物、节日习俗、口彩禁忌、民间传说等方言文化,西方传教士等对大运河沿岸民情的记载,总结出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具有南北交融、包容统一和开放创新三大特征,以期推动大运河江苏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江苏段 民俗 方言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及若干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褚红 古敬恒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言对所存古语词作了部分的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改变;四是一大批口语色彩浓厚的古语词其本字尚待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古语词 历史层次 地域性 交融 变式
下载PDF
江苏北部地区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与内部分区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晓青 许井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4-85,共12页
文章以苏北地区的650多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苏北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与方言分区等问题,并对苏北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与明清行政区划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根据苏北地区97个语音、词汇、民俗等条目的特征分布绘制出... 文章以苏北地区的650多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苏北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与方言分区等问题,并对苏北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与明清行政区划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根据苏北地区97个语音、词汇、民俗等条目的特征分布绘制出同言线并叠加在一起,可以得到8条同言线束,通过同言线束图及其所包含条目的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同言线束具有一定的幅度;自西南向东北的是同言线束的基本走向;东海、泗洪两地过渡特征明显;语音、词汇条目对同言线束的贡献不均。以语音条目为主要依据,辅以词汇、民俗条目把苏北方言分为江淮官话区和中原官话两区,四个小片,两个点群。苏北方言民俗特征分区与明清行政区划的一致性表明行政区划格局对方言分区有一定的影响,而差异性应该是语言(方言)之间的接触、演变和扩散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北部地区方言民俗 特征分布 内部分区
下载PDF
苏皖方言中“掉”类词的共时表现与语法化等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健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苏皖方言中普遍存在与普通话"掉"相对应的成分,多数语法化程度比普通话的"掉"更深。这类标记在苏皖方言中有大体相同的表现,有相似的语法化历程。不过,这类体标记在不同方言中的语法化程度有差异。文章主要描写苏... 苏皖方言中普遍存在与普通话"掉"相对应的成分,多数语法化程度比普通话的"掉"更深。这类标记在苏皖方言中有大体相同的表现,有相似的语法化历程。不过,这类体标记在不同方言中的语法化程度有差异。文章主要描写苏皖方言中"掉"类成分的共时表现,并根据不同标准刻画"掉"类成分语法化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 方言 语法化
下载PDF
江苏方言调查研究及若干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顾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共8页
江苏方言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早,与中国现代方言学的肇始联系在一起,是中国现代方言学的缩影。本文对江苏方言调查研究的现状及历史进行梳理和评述。考察方言地理、语言接触、方言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有拓展... 江苏方言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早,与中国现代方言学的肇始联系在一起,是中国现代方言学的缩影。本文对江苏方言调查研究的现状及历史进行梳理和评述。考察方言地理、语言接触、方言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有拓展空间。应加强方言田野调查,做好语言本体的原创性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建设高水平的语言调查研究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调查研究 方言史
下载PDF
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5-101,共7页
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中的“河南话”(以句容磨盘话为代表 )是河南南部一种地域方言的“域外”分支。它是一种融合性的方言。无论是它的基础方言河南光山话还是新的融合性的磨盘话 ,都不能简单地以单一标准把它归为中原官话。确定一种... 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中的“河南话”(以句容磨盘话为代表 )是河南南部一种地域方言的“域外”分支。它是一种融合性的方言。无论是它的基础方言河南光山话还是新的融合性的磨盘话 ,都不能简单地以单一标准把它归为中原官话。确定一种方言的归属最好采用综合标准——除了语言各要素的综合标准以外 ,还要充分考虑与之有关的社会历史、当地人的认同、地理环境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话 苏南 河南话
下载PDF
江苏东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区入声的演变类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入声的消变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研究汉语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变化,无论是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还是对研究汉语方言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言的地域性差异,常常是语言发展历史的投影,尤其是过渡地区的方言... 入声的消变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研究汉语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不同方言中的变化,无论是对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还是对研究汉语方言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言的地域性差异,常常是语言发展历史的投影,尤其是过渡地区的方言,许多语言现象或是产生或是消失,我们可以从这些方言共时分布的对比中看到语言发展和变化的脉络。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市及其所辖赣榆、东海、海州、灌云等县(区),是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三种方言的交界地区,也是古入声从保留到消失的过渡地带。在这个地区,入声的变化类型、方式和走向复杂多样。从调类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边界方言"三种类型,此外还有两种情况需要单独讨论。从调值变化的角度,该地区可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B类C类地区(包括D类)的短调和长调以及C类地区阴平、上声和入声的区别等问题需要着重讨论,并辅以语音实验的结果,说明调值现状的复杂性。此外,该地区入声韵类的归并和入声字的舒化及又读也值得重视和讨论。入声调类、调值、韵母三种变化相互关联,构成该地区入声变化的多样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东北部 多种方言 交界地区 入声变化
下载PDF
江苏方言关系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志靖 《现代语文》 2020年第3期52-57,共6页
江苏方言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目前,系统、全面、整体地介绍江苏省方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五部专著,通过对这五部专著进行全面梳理,比较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果显示,江苏方言层次丰富,复杂多样,部分方言划分存在争议。... 江苏方言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目前,系统、全面、整体地介绍江苏省方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五部专著,通过对这五部专著进行全面梳理,比较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果显示,江苏方言层次丰富,复杂多样,部分方言划分存在争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有助于后来学者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希望能将计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方言研究中,构建新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分区分类 方言关系
下载PDF
苏属江淮官话n、l分混状况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劲松 叶安琪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苏属江淮官话n、l分混有n、l不混和n、l相混两类。其中n、l相混又有四种情况:n、l合为l,主要分布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n、l合为n,主要分布在泰州及其东部县市;n、l相混多为l,主要分布在镇江、扬州等地区;n、l相混多为n,以东台市最为典型... 苏属江淮官话n、l分混有n、l不混和n、l相混两类。其中n、l相混又有四种情况:n、l合为l,主要分布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n、l合为n,主要分布在泰州及其东部县市;n、l相混多为l,主要分布在镇江、扬州等地区;n、l相混多为n,以东台市最为典型。导致苏属江淮官话n、l复杂分混状况的主要因素如下:中古泥、来等声母演变路径不同,韵母阴阳、开合类型,日常的语流惯性,音系的对称特征,强势方言辐射和推普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江淮官话 声母 n、l分混
下载PDF
宋代江浙诗人不同韵尾阳声韵部通押现象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在穷尽分析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基础上,考察宋代江浙诗人用韵中不同韵尾阳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用韵。这些特殊用韵共计862例,包括:真文与庚青通押,真文与侵寻通押,庚青与侵寻通押,真文、庚青与侵寻通押,寒先与监廉通押,江阳分别与寒先... 在穷尽分析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基础上,考察宋代江浙诗人用韵中不同韵尾阳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用韵。这些特殊用韵共计862例,包括:真文与庚青通押,真文与侵寻通押,庚青与侵寻通押,真文、庚青与侵寻通押,寒先与监廉通押,江阳分别与寒先、监廉通押,真文分别与东钟、江阳通押,寒先分别与庚青、东钟通押,侵寻分别与东钟、江阳通押。有些特殊用韵揭示出与宋代通语不同的江浙方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诗韵 江浙诗人 方音 阳声韵 通语
下载PDF
宋代江浙诗韵的上、去声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毅 《湘南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5-48,共4页
宋代江浙诗人用韵四声分押格局占绝对优势,这说明中古四声格局在宋代江浙基本未变。不过上声与去声之间有较多通押。宋代江浙地区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的过程中。宋代江浙吴语中全浊上声调类可能存在,大概读成阳上。
关键词 宋代 江浙 方言 上声 去声
下载PDF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的方言与区域文化
14
作者 张雷平 王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文同脉、水同源、人同种、话同语,方言与区域文化交融发展。文化影响了方言的塑造和表达,方言又推动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方言影响至深。其次,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方...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文同脉、水同源、人同种、话同语,方言与区域文化交融发展。文化影响了方言的塑造和表达,方言又推动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方言影响至深。其次,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方言的日常表达。再次,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风民情在方言中有集中的折射,反映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质朴坦荡、直爽豪侠的群体文化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豫皖交界地 方言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清末盐城方言韵书《徐氏类音字汇》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
《徐氏类音字汇》是由徐宗斌编著的一本方言韵书,代表了一百多年前的盐城方言语音。文章介绍《徐氏类音字汇》的作者、成书过程、编写体例及影响,认为它在研究盐城方言及苏北江淮官话语音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徐氏类音字汇》 盐城方言 韵书 苏北江淮官话 语音史
下载PDF
从“三言二拍”看昆明方言中的江浙古吴语
16
作者 辛志成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83-88,共6页
许多频繁出现于昆明人之口的方言土语,与江浙古吴语有十分密切的词源关系,这在 “三言两拍”中有明确的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明方言中尚存大量的江浙古吴语,自战国、自明朝都有其客观的历史成因,也是汉语言在昆明方言中所体现的、... 许多频繁出现于昆明人之口的方言土语,与江浙古吴语有十分密切的词源关系,这在 “三言两拍”中有明确的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明方言中尚存大量的江浙古吴语,自战国、自明朝都有其客观的历史成因,也是汉语言在昆明方言中所体现的、有趣的“活化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昆明方言 江浙古吴语
下载PDF
江苏北部方言入声共时变异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萍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7-42,共6页
保留入声是江淮官话最重要的语音特点,连云港方言的入声正在变异的过程中。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考察入声演变的社会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证实入声变异存在年龄差异,体现语言演变'有序异质'特点;借助实验语音学的理论与方法,... 保留入声是江淮官话最重要的语音特点,连云港方言的入声正在变异的过程中。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考察入声演变的社会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证实入声变异存在年龄差异,体现语言演变'有序异质'特点;借助实验语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连云港方言入声喉塞尾的语音表现进行分析,并统计保留情况。研究证明连云港方言中入声韵虽仍保留,但其声学特征已明显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北部方言 江淮官话 入声韵 社会变异 喉塞尾
下载PDF
地名俗字形成方式及成因考察——兼论地名俗字的规范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佞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3期116-125,F0003,共11页
地名俗字广泛存在于村镇小地名中,增加意符、偏旁类化、同音假借、改换声符是形成地名俗字的主要途径。方言语素、记载缺失、语言演变、形声化思维惯性、简写和趋利避凶愿望是俗字产生的主要成因。针对同形、生造两种不同的俗字类型,本... 地名俗字广泛存在于村镇小地名中,增加意符、偏旁类化、同音假借、改换声符是形成地名俗字的主要途径。方言语素、记载缺失、语言演变、形声化思维惯性、简写和趋利避凶愿望是俗字产生的主要成因。针对同形、生造两种不同的俗字类型,本文提出了删除增加意符、恢复类化偏旁、复原历史本字等俗字规范建议,并认为一般辞书对俗字、俗音应该慎收。地名俗字及其规范化研究对于方言研究、辞书编纂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研究 俗字 苏南地区 吴方言 文字规范
下载PDF
江苏方言研究的两点展望——兼评王恩建、唐浩、张学城的《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续龙 宫肇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0-94,共5页
江苏是方言文献大省,境内存在江淮官话与吴方言、中原官话的过渡带,是方言研究的富矿。本文对江苏方言的研究提出两点展望:挖掘方言文献资料和探寻语言接触演变,在介绍江苏方言文献的同时,也评述了方言接触的又一力作:《苏鲁交界东部地... 江苏是方言文献大省,境内存在江淮官话与吴方言、中原官话的过渡带,是方言研究的富矿。本文对江苏方言的研究提出两点展望:挖掘方言文献资料和探寻语言接触演变,在介绍江苏方言文献的同时,也评述了方言接触的又一力作:《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方言文献 语言接触 《苏鲁交界东部地带方言接触研究》
下载PDF
语义表达的明晰度与方言的自我调适
20
作者 孙启荣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6-60,共5页
方言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手段,不断自我调适,以增强语义表达的明晰度。以江苏方言为例,自我调适的策略手段主要有:精心选词,异旧用新,词语叠用,添加后缀,添词显义,古音存义,分音别义,说形别义。
关键词 语义表达 明晰度 方言 自我调适 策略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