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皖鲁豫典型城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污染特征分析
1
作者 秦志勇 张红 +4 位作者 汪水兵 洪星园 王馨琦 朱森 卫尤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9-1607,共9页
为探究苏皖鲁豫区域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6月在淮北市开展光化学污染产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 nitrate,PAN)的在线监测,分析了PAN浓度特征、空间来源、产生速率和变化趋势.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处2021年10月PAN的... 为探究苏皖鲁豫区域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6月在淮北市开展光化学污染产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 nitrate,PAN)的在线监测,分析了PAN浓度特征、空间来源、产生速率和变化趋势.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处2021年10月PAN的浓度范围为(0.08—1.44)×10^(−9),2022年6月的浓度范围为(0.61—5.72)×10^(−9);PAN的峰值大部分出现在NO/NO_(2)比值较低的时段.结合气团后向轨迹,2021年10月观测处PAN的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高值区范围出现在南部方向,可能是因为西南方向相近城市较高的前体物排放;2022年6月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北部和东南部,显示山东省西南部是潜在源贡献地区,东南方向的气团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之间存在长距离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光化学污染特征 苏皖鲁豫 在线监测
下载PDF
豫苏鲁皖琴书艺术中的扬琴音乐形态研究
2
作者 王嫣然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研究豫苏鲁皖琴书艺术中的扬琴音乐形态,了解扬琴在各地琴书艺术表达的重要领导地位。早期扬琴与现代扬琴的基本结构与音色上差异,扬琴音色中存在颗粒性特点。豫苏鲁皖琴书艺术的基本系统,主要是河南东部以商丘地区为代表的琴书艺术,江... 研究豫苏鲁皖琴书艺术中的扬琴音乐形态,了解扬琴在各地琴书艺术表达的重要领导地位。早期扬琴与现代扬琴的基本结构与音色上差异,扬琴音色中存在颗粒性特点。豫苏鲁皖琴书艺术的基本系统,主要是河南东部以商丘地区为代表的琴书艺术,江苏徐州地区的琴书艺术,山东琴书以及安徽北部等区域的琴书艺术。整体性地研究琴书艺术中扬琴的音乐形态,一般分为说唱相结合的音乐形态与感情旋律结合的音乐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苏鲁皖 琴书艺术 扬琴音乐 说唱结合
下载PDF
从建筑形象看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性与互鉴性
3
作者 孟宪伟 《艺术探索》 2023年第2期62-87,共26页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划分提供有力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鲁南 苏北 皖北 区域性 互鉴性
下载PDF
明清时期黄运交汇下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耕作制度变迁
4
作者 胡其伟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4期87-95,149,150,共11页
明清时期漕运受黄河夺淮影响,先后有“借黄行运”“避黄行运”“束水攻沙”“蓄清敌黄”等一系列治黄保运措施,尤其潘季驯治河之后,大筑堤防,将黄河河道固定在归德—徐州—淮安一线,采用“束水攻沙”之法,导致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原进入... 明清时期漕运受黄河夺淮影响,先后有“借黄行运”“避黄行运”“束水攻沙”“蓄清敌黄”等一系列治黄保运措施,尤其潘季驯治河之后,大筑堤防,将黄河河道固定在归德—徐州—淮安一线,采用“束水攻沙”之法,导致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原进入泗水的沂、沭、濉诸河流出路受阻,致使水系紊乱,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的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受黄河泛滥及汛期影响,鲁南、豫东、苏皖北部的耕作制度在黄河泛淮期间出现了“逆变”,即稻作农业变为以麦、豆为主的旱地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壤地带 黄运交汇 环境变迁 耕作制度
下载PDF
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30年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尚乐园 高琪 +2 位作者 刘新 沈毓祖 黄光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30年的效果。方法依据五省疟疾疫情报告和联防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联防30年,五省疟疾发病减少,流行程度降低,阻断了恶性疟传播,五省发病数占全国发病比例下降。近10年疟疾疫... 目的分析和评价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30年的效果。方法依据五省疟疾疫情报告和联防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联防30年,五省疟疾发病减少,流行程度降低,阻断了恶性疟传播,五省发病数占全国发病比例下降。近10年疟疾疫情回升,实际发病数是疫情报告数的6倍。结论五省疟疾联防效果显著,联防形式及实施的措施应予肯定;巩固和发展五省疟防成果仍应坚持联防,但应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联防机制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省 疟疾联防 效果 评价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地壳速度结构的分段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熊振 李清河 +2 位作者 张元生 毕雪梅 金淑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33-2443,共11页
本文采用天然地震近震走时反演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附近地壳(30°N—37°N,113°E—122°E)三维速度结构.对地壳内分层速度结构的分析发现,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存在速度的分段特征.郯庐断... 本文采用天然地震近震走时反演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获得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附近地壳(30°N—37°N,113°E—122°E)三维速度结构.对地壳内分层速度结构的分析发现,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存在速度的分段特征.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浅层35.3°N以北,34.5°N—35.3°N间,33°N—34.5°N间呈现的速度分段和地表出露地层有关,与地质上安丘段、莒县—郯城段,新沂—泗洪段三个破裂单元相对应,且和各段的地震活动相呼应,表明郯庐带新沂到泗洪段可能是断裂的闭锁段.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地壳速度结构自浅至深分为三段,大体位置是:南段(32.5°N—33°N以南),中段(32.5°N—33°N至35°N—35.3°N),北段(35°N—35.3°N以北).上地壳分段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的插入有关,中、下地壳速度分段则可能和火山岩滞留有关.地壳各层速度结构不同段的速度差异反映了构造块体的速度差异,表明各构造块体在地壳下部仍有差异,郯庐带西侧速度总体高于东侧,反映了不同构造块体的形成和组成差别,也说明了该断裂带可能延伸到莫霍面.而不同深度的分段性可能反映了不同地质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速度分段特征 地震活动 活动断裂分段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与各向异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4 位作者 丁志峰 李细兵 赵启光 邢康 李正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48-2565,共18页
为着重探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的分段特征及其深部结构特征,本研究搜集增加了研究区内近几年的Pn震相数据.经挑选后采用了由2163个地震和301个台站构成的9156条射线,重新反演构建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及方位各... 为着重探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的分段特征及其深部结构特征,本研究搜集增加了研究区内近几年的Pn震相数据.经挑选后采用了由2163个地震和301个台站构成的9156条射线,重新反演构建了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分布.尔后,将速度反演结果与地形地貌、大地热流、强震活动及地壳厚度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和分析;此外,还将Pn波各向异性与地震各向异性其他观测手段的结果展开了对比和讨论.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和分辨能力较前文有所提高,研究区上地幔顶部的非均匀性特征揭露得更为清楚,尤其是由Pn波速度揭露的郯庐断裂带分段特征与地质构造特征吻合得更佳.结果表明:(1)Pn波高、低速的分布与地形地貌呈负相关的关系,即山地隆起区呈低速分布,而平原地区表现为高速异常.(2)Pn波速度沿郯庐断裂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郯庐断裂带在研究范围内的上地幔顶部可细分为4个亚段.由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揭示的郯庐带分段特征与前人根据郯庐断裂带各段的地表地质构造特征给出的分段结果吻合,深、浅耦合的现象表明郯庐断裂带是一条贯穿地壳、深抵Moho面的幔源深大断裂带.(3)Pn波速度与大地热流呈负相关的关系.(4)Pn波速度的分布与强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强震大部分发生在Pn波高、低速过渡地带或者低速区域的地壳内.(5)在南黄海海域新发现一条NNE-SSW向展布的弱高波速异常带,该异常带被强震震中清晰地勾勒了出来,据此推测其下方存在一条切割Moho界面的幔源深大断裂.(6)Pn波各向异性的强弱与地质构造的活动性相关,活动性越强则各向异性强度越大.(7)由地震台站的时间延迟分布可以看出,研究区地壳厚度总体上自SE往NW逐渐增厚;最大厚度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北西部和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PN波 速度不均性 各向异性 上地幔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78
8
作者 黄耘 李清河 +4 位作者 张元生 孙业君 毕雪梅 金淑梅 王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49-2559,共11页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深断裂带.为了揭示该断裂带的深部结构,本文利用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和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到时资料,对8700个地震事件重新精确定位,进而开展了多震相地震走时成像法反演地壳速度结构.通过分析郯...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深断裂带.为了揭示该断裂带的深部结构,本文利用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和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到时资料,对8700个地震事件重新精确定位,进而开展了多震相地震走时成像法反演地壳速度结构.通过分析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图像,发现(1)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块体具有差异明显的地壳速度结构,即下扬子断块总体速度偏低,华北断块速度高于下扬子断块,大别断褶带和苏鲁断块整体速度最高;(2)在上地壳5~15 km内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的P波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地壳速度与周围区别不大,但下地壳该区域速度电较高;(3)在20~25 km深度范围内,30°N~36°N,115°E~124°E间显示为低速异常区,研究区内发生的中强地震与该低速异常区分布有较强的空间对应关系;(4)莫霍面总体呈现西深东浅,南深北浅的形态;(5)研究区内沿郯庐断裂带速度结构呈现分段性,反映了不同构造块体间的速度差异,郯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构造块体边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 三维地壳速度结构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 低速区与中强震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业君 黄耘 +5 位作者 刘泽民 郑建常 江昊琳 李婷婷 叶青 方韬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8-1207,共20页
文中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计算了2001—2016年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82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970—2000年模拟记录时期323个震源机制解,共计获得1148个震源机制解。以震源机制解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 文中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计算了2001—2016年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82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970—2000年模拟记录时期323个震源机制解,共计获得1148个震源机制解。以震源机制解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获得了研究区1.0°×1.0°空间应力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最大主应力方向呈现空间连续性变化特征,由西向东总体呈EW、NEE、NE向逆时针趋势性旋转,局部存在差异;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东、西两侧的应力场存在差异,以西的华北平原地块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表现为近EW向和NEE向,而以东的鲁东-黄海地块则表现为NEE向和NE向,反映了W向倾斜延伸至上地幔顶部的郯庐断裂带使得各动力源对不同块体的影响存在差异,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边界作用显著;沿郯庐断裂带33°N为界,南、北地区的应力场存在显著差异,33°N及以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西向东出现逆时针偏转,而以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由西向东开始出现顺时针偏转的迹象;(31°~33°N,120°~122°E)区域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较为复杂,呈放射状分布特征,该区域处于非常复杂的构造环境下,可能受到华北平原地块近EW—NEE向运动导致的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和菲律宾海板块W向俯冲的共同影响;研究区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构造应力环境相关明显,构造应力场复杂的地区往往是中强地震活跃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动力学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下载PDF
苏鲁皖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国华 韩月萍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
根据苏鲁皖地区1953~1995年多期精密复测水准资料,以及地质地貌构造背景,研究了苏鲁皖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中南段现今的活动特征,获得如下结论:(1)横穿本区的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直接控制着本区的构造活动;(2... 根据苏鲁皖地区1953~1995年多期精密复测水准资料,以及地质地貌构造背景,研究了苏鲁皖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中南段现今的活动特征,获得如下结论:(1)横穿本区的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直接控制着本区的构造活动;(2)郯庐断裂的活动特征为张压交替;(3)约自1953年开始,苏鲁皖地区地壳运动的演化顺序为张→压→张→压;新的“压”性运动约始于1993年,目前正在加强;(4)郯庐断裂带近期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5)张、压运动并不处于同一方向上(彼此相差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壳运动 断裂带 活动特征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勤平 李大虎 +7 位作者 丁志峰 康清清 于悦颖 王俊菲 孟科 杨浩 张浩 吕运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80-3296,共17页
利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的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5年记录的763个远震波形数据,计算并筛选得到了10846条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P波接收函数H-κ法得到了该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值,并采用共转换点叠加法进一步揭示台站下方Moh... 利用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的26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5年记录的763个远震波形数据,计算并筛选得到了10846条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P波接收函数H-κ法得到了该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值,并采用共转换点叠加法进一步揭示台站下方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研究发现:⑴研究区Moho界面埋深在27~40 km范围内变化,平均深度在~34 km,总体上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地壳厚度在不同块体之间或者是块体内部存在着明显差异,表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⑵研究区地壳泊松比在0.15~0.32之间变化,平均泊松比为0.24,略低于全球陆壳和中国陆壳平均泊松比值;然而,较大的泊松比浮动范围却意味着研究区内地壳物质具有强烈的横向非均匀性及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沿郯庐断裂带展布着一条NNE-SSW方向的泊松比高值异常带,推测是镁铁质基性岩沿郯庐断裂带上涌至地壳所致,亦或是高温高压的幔源热物质底侵至下地壳所致.⑶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和壳内平均泊松比存在着反相关的关系;地壳厚度和地表地貌特征呈镜向关系,即造山隆起区Moho界面埋藏较深,而平原盆地区Moho界面埋藏较浅.Moho埋深等值线分布图和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对应良好.⑷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CCP)叠加法对Moho界面的刻画与H-κ叠加法求得的地壳厚度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CP剖面表明郯庐断裂带不仅是扬子断块区和华北块体的分界断裂,更是一条切割Moho面、深抵上地幔的深大超壳断裂带,错距达4~7 km.⑸研究区内部分台站下方存在壳内分界面,仍能通过改变壳内速度后采用H-κ法获得其埋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 接收函数 地壳结构 地壳厚度 泊松比
下载PDF
华北地台南缘苏-鲁-皖地区中-新元古界的重新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1
12
作者 牛绍武 辛后田 林晓辉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年第3期161-172,共12页
近些年来,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锆石SHRIMP法U-Pb测年获1366~1380 Ma,下马岭组的时代已属中元古代。华北地台南缘苏-鲁-皖地区与下马岭组相当的地层当属徐淮群上部史家组至望山组,也有属中元古代的可能。淮北地区出露大面... 近些年来,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锆石SHRIMP法U-Pb测年获1366~1380 Ma,下马岭组的时代已属中元古代。华北地台南缘苏-鲁-皖地区与下马岭组相当的地层当属徐淮群上部史家组至望山组,也有属中元古代的可能。淮北地区出露大面积的基性岩墙群,并侵入于徐淮群中,辉绿岩单颗粒锆石SHRIMP法U-Pb年龄为976土24~1038土26 Ma,徐淮群的时代显然老于该年龄。据此,苏-鲁-皖地区“青白口系至震旦系”的地层格架应重新进行划分与对比。结合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组合与蠕形类化石Pararenicola-Paleolina组合等资料,笔者将本区原“青白口系至震旦系”的地层重新划分为中元界长城系-蓟县系的徐淮群下部,金州系的徐淮群上部,新元古界下部的淮南群和新元古界上部的南华系。本区凤台组冰碛岩与劳伦古陆西缘750 Ma的拉皮坦群冰碛层似可对比;与五岗集组相当的陕西罗圈组上段泥质岩Rb-Sr年龄为722 Ma;凤台组冰碛层出现古磁极倒转,与扬子地台也有磁极倒转的古城组冰碛层大体相当,围干组-凤台组-五岗集组分别可与扬子地台的莲沱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对比,其时代应划归南华纪为宜。据此,笔者全面调整了苏-鲁-皖区中-新元古界的划分与对比,并首次将华北地台南缘的冰碛层划归南华系下部,实现了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南华系的直接对比与衔接,初步解决了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南华系-震旦系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地层对比问题,为重新建立我国以蓟县剖面为代表的中-新元古界地层格架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基础,此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和地质年代学意义。另外,该区新元古界亦可与劳伦古陆加拿大新元古界麦肯齐山超群-铜旋回和拉皮坦群冰碛层对比,进一步表明华北地台与劳伦古陆曾处在Rodinia超大陆范围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苏-鲁-皖地区 中-新元古界 划分与对比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对省际匪患的治理——以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天豪 岑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3,共9页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匪患严重,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际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别的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适合土匪活动,使得土匪流窜泛滥、独剿无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引发恶性循环。北京政府前后三次选派人员督办剿匪...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匪患严重,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际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别的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适合土匪活动,使得土匪流窜泛滥、独剿无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引发恶性循环。北京政府前后三次选派人员督办剿匪,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地区匪患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剿匪督办这一职务上讲,由于在人选确定和操作运行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职能的发挥,这是剿匪收效不著的直接原因。从兵匪关系上看,这一地区兵匪现象严重,增加了匪患治理的难度。从匪患根源上看,这一地区的匪患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民国政府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 四省剿匪督办 徐州
下载PDF
苏鲁皖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组合的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艺芬 肖增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4-71,共8页
我国东部苏鲁皖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除了含有大量地幔橄榄岩类捕虏体以外,尚含有一定数量的石榴石、普通辉石和歪长石巨晶。这些巨晶是在地幔不同深度上从玄武岩中晶出的。巨晶组合的分离结晶作用对熔体稀土元素含量有很大影响。赋... 我国东部苏鲁皖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除了含有大量地幔橄榄岩类捕虏体以外,尚含有一定数量的石榴石、普通辉石和歪长石巨晶。这些巨晶是在地幔不同深度上从玄武岩中晶出的。巨晶组合的分离结晶作用对熔体稀土元素含量有很大影响。赋存巨晶的碱性玄武岩所具有的LREE富集、HREE亏损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是由地幔橄榄岩类部分熔融程度、石榴石巨晶和普通辉石巨晶的早期高压熔离和玄武岩的结晶分异作用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巨晶组合 稀土元素 苏鲁皖
下载PDF
辽南、苏皖北部、鲁西鲁东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丕孚 《地质与资源》 CAS 2001年第1期11-17,共7页
辽南、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 ,以及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的上下层位 ,存在着“叠接”与“叠置”的错误 .本文通过对辽南及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和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层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厘清地层层... 辽南、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 ,以及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的上下层位 ,存在着“叠接”与“叠置”的错误 .本文通过对辽南及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和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层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厘清地层层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 .新方案中这些地层在我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柱中的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晚前寒武系 地层对比 苏皖北部 辽南地区 山东 震旦系 青白口系
下载PDF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的方言与区域文化
16
作者 张雷平 王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文同脉、水同源、人同种、话同语,方言与区域文化交融发展。文化影响了方言的塑造和表达,方言又推动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方言影响至深。其次,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方...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文同脉、水同源、人同种、话同语,方言与区域文化交融发展。文化影响了方言的塑造和表达,方言又推动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方言影响至深。其次,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方言的日常表达。再次,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风民情在方言中有集中的折射,反映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质朴坦荡、直爽豪侠的群体文化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豫皖交界地 方言 地域文化
下载PDF
豫鲁苏皖地区中小企业现状、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以虞城县为例
17
作者 周华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6期83-86,共4页
豫鲁苏皖地区远离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因缺少大型的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的民营资本,所以中小企业在当地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来,中原经济迅速发展,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 豫鲁苏皖地区远离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因缺少大型的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的民营资本,所以中小企业在当地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来,中原经济迅速发展,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势头迅猛。实地调研发现在豫鲁苏皖边缘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以位于豫东地区、处于豫鲁苏皖交界、远离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虞城县为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虽然受到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但作用是有限的,其发展问题包括了企业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企业内部问题应由企业自身加强认识积极处理,企业外部问题则需要政府协助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欠发达地区 豫鲁苏皖地区
下载PDF
1960~2014年淮河流域5省旱涝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平 延军平 +1 位作者 王文静 唐宝琪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5-353,共9页
基于1960~2014年淮河流域5省72个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运用克里金插值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分析淮河流域5省旱涝灾害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1960~2014年淮河流域5省... 基于1960~2014年淮河流域5省72个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运用克里金插值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分析淮河流域5省旱涝灾害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1960~2014年淮河流域5省多年平均气温为14.463℃,并以0.009℃·a^(-1)的速率上升,1997年年均温发生突变,空间上温度变化大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2)年降水量呈缓慢递减趋势,下降速率为0.28mm·a^(-1),且年降水量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对应28,22,10a的时间尺度,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W"型分布,并且研究区呈现明显的暖干化特征;(3)气温突变后,雨涝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干旱覆盖面积逐渐减小;(4)气温突变后与突变前相比,干旱频率和雨涝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山东 安徽 湖北 江苏 标准化降水指数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团结协作 创新共赢 科学发展——记苏鲁豫皖白酒峰会4年来的技术研究工作及成效
19
作者 黄业立 刘建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苏鲁豫皖四省的浓香型白酒绵柔淡雅风格已基本形成,低度、降度酒的质量保持国家名优酒水平,高度酒具有区域的地方风格,质量优秀。在全国居优势地位的芝麻香型白酒酿造队伍逐年扩大,产品风格典型,质量水平又有新提高。四省白酒行业形成4... 苏鲁豫皖四省的浓香型白酒绵柔淡雅风格已基本形成,低度、降度酒的质量保持国家名优酒水平,高度酒具有区域的地方风格,质量优秀。在全国居优势地位的芝麻香型白酒酿造队伍逐年扩大,产品风格典型,质量水平又有新提高。四省白酒行业形成4个发展亮点:①浓香型白酒绵柔淡雅风格的确定,产品优势基本形成;②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基本成熟,产品质量明显提高;③团结协作,和谐共赢,科学发展;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豫皖 白酒峰会 技术研究 发展成果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WATER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NTIGUOUSREGION OF JIANGSU,SHANGDONG,HENANAND ANHUI PROVINCES
20
作者 季子修 于秀波 张琛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9年第1期63-69,共7页
Owing to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floods of the Huaihe River in historic peiod, the contiguous region of Jiangsu, Shandong, Henan and Anhui provinces is suffering from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Owing to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floods of the Huaihe River in historic peiod, the contiguous region of Jiangsu, Shandong, Henan and Anhui provinces is suffering from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naturaldisasters, of which water pollution and drought-flood disasters are most observable.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location andenvironmental status of the contiguous region, advice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perfecting trans-regional managementssystem of water environment incorporating basin management agencies in local government activitie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of two agencies: water conservancy agenc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enhancing integrated control ofwater pollution and flood-drought disasters; tak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river into acount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bothstorage and drainage; broadening sources of water supply and inceasing water delivery; controlling pollutant discharge,developing water saving produc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WATER pollution contiguous region of Jiangsu Shandong HENAN and ANHUI PROVINC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