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sika deer in terrestrial animal communities of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na
1
作者 Tengwei SU Guofa CUI +4 位作者 Zihong MAN Wentao LI Zhihao HUANG Jinfeng CHEN Minyan ZHAO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688-703,共16页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vasive of alien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nature reserve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lien species sika deer in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From Octob...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vasive of alien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nature reserve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lien species sika deer in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From October 2019 to June 2020,3523 valid photos and videos of terrestrial animals were acquired from 130 camera traps,and sika deer were recorded in 21 photos from 13 traps.The survival of the sika deer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species relative abundance indices,and species spatial association analysis.A total of 13 sika deer individuals were identified by camera trapping,including two kids and three subadults representing the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the population.Spatially,sika deer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local species and was outside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network of terrestrial animals in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indicating that the sika deer population has not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has failed to perform its ecological function.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reserve provides habitat suitable for sika deer and that the population has adequate reproductive capacity.Due to the lack of large apex predators in the reserve,the population size of ungulates such as sika deer,red deer,and Siberian roe deer may expand and lead to population outbreaks and the associated problems for the ecosystem.To restore large-and medium-sized carnivores and avoid the population outbreak of the species,the present challenges require immediate attention in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en species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spatial association network sika deer Lianch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原文传递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江西桃红岭梅花鹿潜在病原初步调查
2
作者 陈璐瑶 黄晓凤 +4 位作者 张壹萱 詹建文 刘武华 刘小洪 张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4-512,共9页
近些年,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正向演替明显,大量梅花鹿(Cervus nippon)开始向保护区外围扩散和聚集,调查桃红岭梅花鹿潜在病原携带情况,有利于掌握其种群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精确的保护管理对策,因此在该保护区不同区域(... 近些年,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正向演替明显,大量梅花鹿(Cervus nippon)开始向保护区外围扩散和聚集,调查桃红岭梅花鹿潜在病原携带情况,有利于掌握其种群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精确的保护管理对策,因此在该保护区不同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采集梅花鹿新鲜粪便样品,并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其病原携带情况。结果表明:桃红岭梅花鹿携带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共34属63种,其中包含大量人兽共患病病原;病原丰度最高的5个属分别是拟梭菌属(Clostridioides)、李斯特菌属(Lister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和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丰度最高的5个种分别是艰难拟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和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不同研究区域中,核心区梅花鹿携带病原数量显著低于缓冲区和实验区。以上结果表明,桃红岭梅花鹿携带有多种病原,存在一定疫病发生风险。建议在保护区核心区积极开展栖息地矮化工作,同时开展高危病原的持续性监测及预警,并加强对保护区外围扩散梅花鹿种群的保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宏基因组测序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佳 李言阔 +2 位作者 缪泸君 谢光勇 袁芳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4-1283,共10页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也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种群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生境破碎和丧失被认为是限制梅花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也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种群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生境破碎和丧失被认为是限制梅花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栖息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空间模拟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和人类干扰活动作为评价因子进行了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桃红岭地区以森林为主,各类林地面积约9 488.15 hm^2,占75.90%,植被类型分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芭茅丛,面积分别为1664.57、1638.63、3438.21、1247.15、87.85、1143.88、60.92 hm^2和206.94 hm^2。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是2233.99 hm^2和2980.24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61%和24.83%;而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是1224.04 hm^2和2164.70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20%和18.04%。由于梅花鹿的生境受到居民点、主要道路、农田耕作、森林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和次适宜生境丧失、隔离,景观破碎度指数由0.4345增加到0.5898。以潜在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保护区梅花鹿环境容纳量为(568±160)只,而以实际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则只能容纳(368±105)只。适宜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可能是限制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提出了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境适宜性评价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桃红岭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对春季栖息地的利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付义强 胡锦矗 +3 位作者 郭延蜀 朱欢兵 刘武华 王业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3,共4页
2005年3—5月在江西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对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春季栖息地的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10类生态因子,并设置256个10m×10m样方。选择指数的结果表明,梅花鹿喜欢灌丛和灌草丛、郁闭度较低、灌木盖度较... 2005年3—5月在江西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对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春季栖息地的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10类生态因子,并设置256个10m×10m样方。选择指数的结果表明,梅花鹿喜欢灌丛和灌草丛、郁闭度较低、灌木盖度较小、食物丰富度高、半阴半阳及向阳、中坡位、坡度平缓、水源距离较近、人为干扰距离〉800m和海拔高度在300—450m的环境。并对目前桃红岭梅花鹿栖息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春季栖息地利用 桃红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华南梅花鹿冬春栖息地的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月伟 章叔岩 程爱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60,共4页
采用直接跟踪法和样方法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华南梅花鹿的冬春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①华南梅花鹿对其栖息地有较强的选择性。②梅花鹿选择较为平缓的西坡和南坡活动 ,其栖息地离水源较近。③华南梅花鹿对乔木层利... 采用直接跟踪法和样方法对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华南梅花鹿的冬春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①华南梅花鹿对其栖息地有较强的选择性。②梅花鹿选择较为平缓的西坡和南坡活动 ,其栖息地离水源较近。③华南梅花鹿对乔木层利用较少 ,灌木层在梅花鹿的冬春栖息地中能提供食物和隐蔽条件 ,因而在其栖息地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草本层则能在冬春季为该鹿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菝葜、映山红、盐肤木、山胡椒、紫花前胡、疏花崔麦、细茎双蝴蝶、阴地蕨、蕨、三脉叶紫苑等植物种类在梅花鹿的栖息地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梅花鹿 冬春栖息地 特征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佳 李言阔 +2 位作者 缪泸君 刘桃生 梁少燕 《江西科学》 2014年第6期815-822,共8页
梅花鹿华南亚种(Cervus nipponkopschi)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根据梅花鹿种群的相关参数,借助漩涡模型Vortex 9.99,以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为研... 梅花鹿华南亚种(Cervus nipponkopschi)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根据梅花鹿种群的相关参数,借助漩涡模型Vortex 9.99,以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梅花鹿种群在1983年后100 a内的动态及敏感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在自然情况下,该种群在100 a内灭绝概率为0。第1阶段(1983-1998年)种群数量从60只快速增长至226只,第2阶段(1998-2011年)种群数量从226只增长到341只,第3阶段(2011-2083年)种群数量维持在352只左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5%、3.32%、0.04%。虽然高死亡率、灾害延缓了种群增长的速度,近亲繁殖导致近100 a内基因杂合率下降了7.46%,但这些因素并没有显著影响桃红岭梅花鹿种群近100 a内的命运。在不考虑其它条件的情况下,环境容纳量对梅花鹿种群遗传多样性损失具有明显的影响,是限制该梅花鹿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生境质量,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促进该梅花鹿种群增长的有效途径。有计划的火烧、植被矮化以及开辟生境走廊,可以有效地改善鹿类环境容纳量,是当前梅花鹿保护亟待开展的工作。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杜绝偷猎盗猎,降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梅花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 旋涡模型 种群生存力分析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栖息地优化对策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林 《河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过对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华南亚种栖息地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梅花鹿华南亚种向保护区外围扩散的原因,探讨了保护区在栖息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栖息地优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南方亚种 栖息地 江西桃红岭
下载PDF
增强保护区科普与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
8
作者 陈佐忠 《江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7-58,63,共3页
通过对江西武夷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认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基本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有了较好的办公等条件;人员数量比较充实;保护区的日常维护较好,没有发生大的破坏保护区的事故发生;与... 通过对江西武夷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认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基本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有了较好的办公等条件;人员数量比较充实;保护区的日常维护较好,没有发生大的破坏保护区的事故发生;与社区关系较好,共建共管有许多很好的典型与成功的事例;有了基本的调查资料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保护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措施还不能适应国家级保护区发展的要求;硬件与软件发展不平衡,硬件较好,但软件不适应;与基础建设、基础设施相比,科普能力、监测能力设施相差较多;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经费还有许多困难等。建议要在增强保护区科普与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上努力,目前可以从编绘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图或者植被类型图、建立固定的观测样地、绘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并进行定期监测、建立保护区的科普体系、充实保护区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等方面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保护区 武夷山保护区 桃红岭保护区 鄱阳湖保护区 九连山保护区 井冈山保护区 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鹿科动物舔盐行为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虎 刘周 +4 位作者 庞春梅 陈康民 章书声 杨淑贞 徐爱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7,共9页
矿物质是野生动物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长、繁殖、扩散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辛国省,2010;Zhao et al.,2013;曾小琴等,2016)。有蹄类动物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舔食土壤,主要倾向于靠近地下泉水、树木根部附近、与河... 矿物质是野生动物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长、繁殖、扩散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辛国省,2010;Zhao et al.,2013;曾小琴等,2016)。有蹄类动物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舔食土壤,主要倾向于靠近地下泉水、树木根部附近、与河流接壤的悬崖(Henshaw and Ayeni,1971;Couturier and Barrette,1988),主要表现为湿舔和干舔(Ayotte et al.,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盐场 舔盐行为 红外相机 华南梅花鹿 黑麂 小麂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栖息地内人为干扰类型及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周 周虎 +4 位作者 郭瑞 章书声 许丽娟 罗远 徐爱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63,共9页
定量分析保护地内的人为干扰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非常重要。红外相机技术可为评估人为干扰提供重要数据。我们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倾塘区域的野生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 定量分析保护地内的人为干扰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非常重要。红外相机技术可为评估人为干扰提供重要数据。我们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倾塘区域的野生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栖息地存在的人为干扰进行了监测调查。调查共计布设57个监测位点,记录到人为干扰独立照片152张,识别到7个主要干扰类型,分别是行走干扰、盗采干扰、盗伐干扰、盗猎干扰、牛干扰、羊干扰、家犬干扰。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内的人为干扰与梅花鹿的活动节律和重要分布区域存在一定的重叠。人类干扰(包括行走、盗采、盗伐、盗猎)是主要干扰。干扰高发季节为春、秋季。行走干扰、采伐干扰、家犬干扰在上半年(1-6月)最高;牛干扰在4月和11月较高,羊干扰在4月和9月最高。保护区内干扰主要出现在07:00-18:00,干扰强度最高的时间段为08:00-10:00。在空间分布上,华南梅花鹿的主要分布小区(道场坪、癞痢尖、螺蛳尖)以及重要水源地(千倾塘)干扰强度较高。人类干扰和家犬干扰集中于千倾塘区域西部,放牧干扰集中于千倾塘区域东部。本次研究为利用红外相机进行保护区内人为干扰研究提供了案例,同时为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红外相机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华南梅花鹿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动态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武华 余斌 《江西科学》 2010年第4期458-460,共3页
分析了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30年来梅花鹿的种群数量动态,对当前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梅花鹿 种群动态 保护对策 桃红岭 保护区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问国 朱文 +2 位作者 高依敏 王洁清 王良珍 《野生动物》 2012年第4期221-224,共4页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中国最大的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种群,数量约300~400头,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狼、豺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多次科学考察研究的基础上,2004~2007年,桃红...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中国最大的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种群,数量约300~400头,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狼、豺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多次科学考察研究的基础上,2004~2007年,桃红岭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是首次进行科学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岭保护区 梅花鹿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植被对桃红岭保护区梅花鹿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洁清 高彬 +2 位作者 高依敏 余斌 吴问国 《江西科学》 2009年第4期552-554,579,共4页
植被是草食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了解植被状况对梅花鹿分布的影响,笔者在2008年梅花鹿发情期对桃红岭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18个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植被状况直接决定梅花鹿的分布,草丛和灌草丛的植被类型适合梅花鹿生... 植被是草食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了解植被状况对梅花鹿分布的影响,笔者在2008年梅花鹿发情期对桃红岭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18个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植被状况直接决定梅花鹿的分布,草丛和灌草丛的植被类型适合梅花鹿生存,乔木和乔灌木不适合梅花鹿活动。保护区应制定合理的植被规划,为梅花鹿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梅花鹿 生境 桃红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桃红岭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对栖息地的利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依敏 余斌 +2 位作者 王洁清 吴问国 高彬 《江西科学》 2009年第6期877-878,891,共3页
总结了桃红岭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对栖息地的利用性,以期为后继的研究及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梅花鹿 栖息地利用 桃红岭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