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清涧桑树坪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1
作者 闫宏东(摄影) 申宝发(绘图) +1 位作者 何家欢(绘图/摄影) 郝志国(摄影/执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9,共17页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区西汉时期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清涧 西汉 木椁墓 石室墓
下载PDF
川渝地区南宋石室墓仿木构建筑史料研究
2
作者 黄青岩 徐怡涛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具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具有明显地方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川渝地区出土了较大数量的宋代墓葬,其中盆地周边丘陵山地多出土石室墓,石室墓中常见较为精美的仿木构雕刻,仿木构的形制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对重庆及四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进行排比分期,研究其发展趋势及流变现象,将其具体分为乾道及之前(1173之前)、淳熙年间(1174-1189)、绍熙至嘉定(1190-1224)、嘉定之后(1224之后)四期,其中第三期又以庆元(1195-1200)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在上述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的形制断代问题。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当时同地域地面木构及仿木构建筑特点及形制发展的异同,补充川渝地区宋代建筑的研究材料,阐释川渝地区仿木构石室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 南宋 石室墓 仿木构 建筑形制 分期
下载PDF
东嘎·洛桑赤列先生与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牌
3
作者 许新国 格桑本 夏毛措(译)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都兰血渭6号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此论文中主要阐述了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和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对其解释的情况。并将6号墓的墓形与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墓... 都兰血渭6号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方向柴达木盆地东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此论文中主要阐述了都兰血渭6号墓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和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对其解释的情况。并将6号墓的墓形与西藏吐蕃王朝时期墓葬坟土、墓室等形制进行比较和详细的介绍,略述其对吐蕃考古学提出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时期的墓 都兰血渭6号 木牍 石室墓 洞室墓
下载PDF
泸县宋墓石刻武士像背景“留白”的审美内涵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晓丽 张春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四川南部泸县出土的大量南宋石室墓葬石刻表现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浑厚、雕刻精美细腻。而作为泸县宋墓石刻武士像较为普遍的形式特征之背景"留白",更是使石刻突显出了一种韵味悠远的空灵意境,具有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文章围... 四川南部泸县出土的大量南宋石室墓葬石刻表现内容丰富,造型生动浑厚、雕刻精美细腻。而作为泸县宋墓石刻武士像较为普遍的形式特征之背景"留白",更是使石刻突显出了一种韵味悠远的空灵意境,具有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泸县石刻"留白"形式的技法渊源、审美追求、实现可能及其精神内核等4个方面对其展开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宋墓武士石刻 背景留白 审美内涵
下载PDF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必素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0,共9页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遵义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遵义宋...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遵义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遵义宋墓的流布时期、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宋墓的成因以及当时四川盛行的雕刻之风对周边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遵义 宋代 石室墓
下载PDF
赤水水王塘宋墓石刻艺术
6
作者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艺术水平,对于该地域此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 宋墓 墓室石刻
下载PDF
遵义理智村宋墓石刻艺术初探
7
作者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许多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遵义理智村宋墓即为其中之一。理智村宋墓为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的田通庵夫妇合葬墓。墓室石刻内容丰富,工艺精美,对研究宋代遵义,乃至宋代贵州...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许多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遵义理智村宋墓即为其中之一。理智村宋墓为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的田通庵夫妇合葬墓。墓室石刻内容丰富,工艺精美,对研究宋代遵义,乃至宋代贵州的石刻艺术,以及民风、民俗等,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理智村 宋墓 墓室石刻
下载PDF
试论江西出土宋代石室墓的形制与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费和平 贺云翱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
考古发现的江西地区宋代石室墓可分为四型,大多数属于北宋中晚期,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北宋初到北宋中期,石室墓的规模趋大,结构趋于复杂,北宋晚期以后,规模又逐渐变小,结构也趋于简单。石室墓一般为当时社会的中上层人士所使用,但随葬品... 考古发现的江西地区宋代石室墓可分为四型,大多数属于北宋中晚期,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北宋初到北宋中期,石室墓的规模趋大,结构趋于复杂,北宋晚期以后,规模又逐渐变小,结构也趋于简单。石室墓一般为当时社会的中上层人士所使用,但随葬品并不繁多和贵重,可能与宋代江西地区浓厚的人文氛围及两宋政府提倡薄葬有关。宋代江西地区广泛流行的买地券在该地区石室墓中并不多见,且越是规模大、等级高的墓葬中就越发罕有买地券出土,但流行使用墓志。浇浆墓的形式有从中上层向中下层普及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宋代 石室墓
下载PDF
湖北襄阳马集、李食店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36,共16页
马集、李食店位于襄樊市区西北。为配合“襄十”高速公路建设,200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在该路段发掘墓葬14座,其中汉墓7座、唐墓1座、宋墓6座。这批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襄北地区汉~宋代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襄阳 马集 李食店 汉~宋 墓葬 发掘 简报
下载PDF
唐宋以来移民与江右商帮兴衰的重要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琳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3-165,共3页
江右商帮的形成、发展以及衰落都与移民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促进了江右商帮的形成,并使之走向全国,发展壮大。同时,随着江西的商人流向全国,江右商帮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征。但鸦片战争以后,江右商帮逐渐走向封闭,移民运动也随之衰... 江右商帮的形成、发展以及衰落都与移民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促进了江右商帮的形成,并使之走向全国,发展壮大。同时,随着江西的商人流向全国,江右商帮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征。但鸦片战争以后,江右商帮逐渐走向封闭,移民运动也随之衰落,近乎停止。于是经历了500余年的江右商帮,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逐渐没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以来 移民 江右商帮
下载PDF
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的三层象征性空间
11
作者 夏悦 孙垂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7-77,共11页
宋代巴蜀地区拥有大量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墓葬石刻。这些墓葬石刻由于其配置和各自展现的功能,在地下构建出一个特殊的象征性的礼仪空间。本文基于艺术史研究关于“空间性”的理论范式,通过考察这些墓葬石刻的内容及其功能,发现其为... 宋代巴蜀地区拥有大量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墓葬石刻。这些墓葬石刻由于其配置和各自展现的功能,在地下构建出一个特殊的象征性的礼仪空间。本文基于艺术史研究关于“空间性”的理论范式,通过考察这些墓葬石刻的内容及其功能,发现其为死者构建的象征性空间是以死者为中心,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杂糅的三个层面:为死者提供如生前一般幸福而安宁的地下家园、一个永恒祭祀和供养死者的地下礼仪空间,以及使墓主人恍如置身仙境与佛国的宗教空间。本文试图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从墓室的原境出发,系统阐释巴蜀宋墓石刻被制作的目的和功能,对推动巴蜀宋墓石刻的文化功能的整体性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巴蜀地区 墓葬石刻 地下家园 礼仪空间 宗教空间
下载PDF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收录青白釉瓷器相关问题探讨
12
作者 张茂林 王建保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8年第1期14-21,共8页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所收录的306件(组、套)青白釉瓷器,主要来源于墓葬、窑址、窖藏、遗址、塔基和古城等;出土地域广阔,江西、安徽和福建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并与当时的窑业生产基本对应;综合纪年墓葬和其它出土资料,青白釉瓷器应该...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所收录的306件(组、套)青白釉瓷器,主要来源于墓葬、窑址、窖藏、遗址、塔基和古城等;出土地域广阔,江西、安徽和福建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并与当时的窑业生产基本对应;综合纪年墓葬和其它出土资料,青白釉瓷器应该创烧于五代时期;根据统计资料,宋代为其高峰期;青白釉器类丰富、装饰多样、工艺精湛,不仅是我国古代陶瓷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也是社会大众突破隋唐"青"、"白"基调、审美情趣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瓷 墓葬 江西、安徽和福建 五代 宋代
下载PDF
武汉洪山青菱都市工业园墓群发掘简报
13
作者 李媛丽 刘永亮 +7 位作者 赵令侃 李发金 曹世红 袁荣(绘图) 王靓冰(绘图) 黄仔瑶(绘图) 曹琬晴(绘图) 赵令侃(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青菱都市工业园墓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道石嘴村。为配合基本建设,2023年10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砖室墓6座、土坑墓4座,出土了陶器、瓷器、玉石器等随葬品30余件。砖室墓... 青菱都市工业园墓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道石嘴村。为配合基本建设,2023年10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砖室墓6座、土坑墓4座,出土了陶器、瓷器、玉石器等随葬品30余件。砖室墓的年代为六朝时期,土坑墓的年代为隋代、宋代。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武汉地区六朝至宋代墓葬形制、葬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菱都市工业园墓群 砖室墓 土坑墓 六朝时期 隋代 宋代
原文传递
北京朝阳区小关北里元墓M29发掘简报
14
作者 张利芳 张中华 范泽华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2019年3—4月,北京市文物部门对北京市朝阳区小关北里一带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1座元代墓葬保存较好。墓葬为砖椁木棺墓,南北向。砖椁用素面小薄砖垒砌而成。出土有黑瓷盖罐、黑瓷盏、黑瓷双系瓶、铜镜、骨刷等。该墓的... 2019年3—4月,北京市文物部门对北京市朝阳区小关北里一带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1座元代墓葬保存较好。墓葬为砖椁木棺墓,南北向。砖椁用素面小薄砖垒砌而成。出土有黑瓷盖罐、黑瓷盏、黑瓷双系瓶、铜镜、骨刷等。该墓的发现对认识北京地区元代平民墓葬形制、丧葬习俗、随葬品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元墓 砖椁墓 镇墓石
原文传递
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文化面貌探析
15
作者 张保卿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6,共9页
河朔地区既是唐代仿木结构砖室墓流行的重要地区,也对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墓葬的整体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指出其平面形制由圆形向多边形转变、壁面布局由“四分式”向“六(八)分... 河朔地区既是唐代仿木结构砖室墓流行的重要地区,也对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墓葬的整体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河朔地区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指出其平面形制由圆形向多边形转变、壁面布局由“四分式”向“六(八)分式”转变、题材组合由“假门+家具”向“假门+假门”转变,并探讨这一转型出现的时间节点及其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结构砖室墓 壁面布局 河朔 宋金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黄山宋墓M338发掘简报
16
作者 陈程 李莉 +2 位作者 刘宏昊(绘图) 肖友红(绘图) 彭巍(摄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5,共12页
湖北荆州黄山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黄山村和澎湖村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荆州段(雨台—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678座。其中338号宋代仿木结构砖室... 湖北荆州黄山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黄山村和澎湖村内。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荆州段(雨台—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678座。其中338号宋代仿木结构砖室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出土瓷器、金银器、铜器、骨器等10余件器物,包括一件北宋前中期南方地区发现很有限的绞胎瓷碗,另有铜钱一组115枚。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综合判断,黄山M338应为北宋中期墓葬。该墓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南方地区宋代墓葬形制的认识,为研究宋代墓葬制度、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墓地 砖室墓 仿木结构 北宋中期
原文传递
安徽长丰埠里墓地北宋墓M13、M14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义中 徐凤芹 +2 位作者 荆雪绒(线图) 赵瑞娟(线图) 高凡(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7,I0008,I0009,共13页
2019年4月—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长丰下塘镇埠里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清理西汉至宋代墓葬15座。两座北宋末期的墓葬M13和M14规模较大,结构特殊,出土器物精美,颇具代表性。M13为带墓道的仿木结构八边形单... 2019年4月—2020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长丰下塘镇埠里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清理西汉至宋代墓葬15座。两座北宋末期的墓葬M13和M14规模较大,结构特殊,出土器物精美,颇具代表性。M13为带墓道的仿木结构八边形单室砖墓,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银器、漆木器和墓志等;M14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单室砖墓,墓室外顶部呈龟背状,出土了银器和铜器。这两座墓葬资料为研究安徽江淮地区家族墓葬制度、埋葬习俗、地面建筑形态以及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特征、生活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墓葬 八边形单室砖墓 墓志 仿木结构 家族墓地
原文传递
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斗栱形制辨析
18
作者 贾洪波 《文物建筑》 2023年第1期14-31,共18页
宋金时期有大量的仿木结构砖室墓,其仿木结构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砖砌斗栱,斗栱形式主要是把头绞项作、斗口跳、四铺作,最繁者为五铺作:由于受砖作的材料限制,与地面木构建筑的斗栱形式并不完全一致,使得今天的发掘者和研究者对它们的认... 宋金时期有大量的仿木结构砖室墓,其仿木结构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砖砌斗栱,斗栱形式主要是把头绞项作、斗口跳、四铺作,最繁者为五铺作:由于受砖作的材料限制,与地面木构建筑的斗栱形式并不完全一致,使得今天的发掘者和研究者对它们的认识和称名时有一些错误发生,几种斗栱形式常相混淆。本文从《营造法式》的标准出发,对常见于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中的有关宋金仿木结构砖室墓斗栱形制的错误说明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时期 砖室墓 仿木结构 斗栱
原文传递
重庆市璧山区刘家咀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大地(领队/执笔) +4 位作者 高磊(发掘/摄影/执笔) 徐清洲(发掘/摄影/绘图) 陈万华(发掘) 蔡远富(修复/传拓) 董正(绘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5,共11页
刘家咀墓地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均田村3社,2022年1月至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璧山区文物管理所对刘家咀墓地进行了配合性发掘,共清理宋代石室墓2座,明代石室墓1座,出土了瓷碗、瓷盏、瓷碟、瓷罐、瓷盏托等遗物。墓葬的形制结... 刘家咀墓地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均田村3社,2022年1月至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璧山区文物管理所对刘家咀墓地进行了配合性发掘,共清理宋代石室墓2座,明代石室墓1座,出土了瓷碗、瓷盏、瓷碟、瓷罐、瓷盏托等遗物。墓葬的形制结构、石刻内容和雕刻风格体现了渝西地区宋代石室墓的一些共性特征,为研究宋代墓葬装饰题材反映的丧葬习俗、雕刻艺术和社会意义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璧山区 刘家咀墓地 石室墓 南宋
原文传递
广州市越秀区横枝岗南朝刘宋墓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浩 朱海仁 +6 位作者 蒋友双(绘图) 吴晨阳(绘图) 武保林(绘图) 饶晨(绘图) 程浩(摄影) 郑立华(摄影) 关舜甫(摄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81,共18页
横枝岗位于广州古城北郊,距今北京路、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古城中心)约3公里(图一)。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低矮山岗起伏相连的地貌,周边有佛塔岗、唐帽岗、鹿鸣岗、金钗岭等连片的山岗,部分地名一直使用至今。自1954年以来,文物考古部门... 横枝岗位于广州古城北郊,距今北京路、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古城中心)约3公里(图一)。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低矮山岗起伏相连的地貌,周边有佛塔岗、唐帽岗、鹿鸣岗、金钗岭等连片的山岗,部分地名一直使用至今。自1954年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横枝岗及其周边的山岗上进行了多次勘探与发掘,清理了汉代至明清时期墓葬上百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越秀区 南朝刘宋时期 砖室墓 元嘉十七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