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夏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朗辰 严靓 陈保红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地域文化特有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为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创新和变革。文章研究江夏子莲、汤逊湖鱼丸、法寺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当前,这些包装设计的地域特色略显不足。本文试图挖掘与探索江夏... 地域文化特有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为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创新和变革。文章研究江夏子莲、汤逊湖鱼丸、法寺大米等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当前,这些包装设计的地域特色略显不足。本文试图挖掘与探索江夏地域文化元素,探寻其在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转化与融合途径,并把这些元素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区 包装设计 农产品 地域文化元素
下载PDF
武汉市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碳储量的计量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传武 张华 +2 位作者 张家来 郑兰英 孙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武汉江夏碳汇项目在碳汇中的作用,在GP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收集的基础研究资料数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及2008年的江夏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构建了马尾松、杉木的材积模型和土壤碳储量的计量模型,估算...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武汉江夏碳汇项目在碳汇中的作用,在GP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收集的基础研究资料数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及2008年的江夏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构建了马尾松、杉木的材积模型和土壤碳储量的计量模型,估算了基线的碳储量。计量结果为:非树木植被碳储量为1 463.06 t,马尾松、杉木等散生木的碳储量为364.03 t,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6 046.44 t,项目活动引起的CO2排放量为313.04 t。计量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情景下的碳储量基本状况,对于准确预估(事前估算)江夏区碳汇项目造林的净碳汇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碳汇造林 基线 碳储量 计量 武汉市江夏区
下载PDF
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兴衰及其原因探析——以考古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果 陈曦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2,共6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地区 制瓷业 兴衰 原因 宋代
下载PDF
基于移动窗口与MCR模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况达 陈竹安 +1 位作者 危小建 张立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71-476,共6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但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合理利用与开发.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Fragstats软件平台,采用移动窗口与MC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景观指标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但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合理利用与开发.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 GIS、Fragstats软件平台,采用移动窗口与MC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景观指标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相融合,较为科学地为为MCR模型提供建设用地扩展源地,并对研究区2006、2013年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采用叠加分析对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生成扩展预警点,最后利用Hydrology扩展模块生成建设用地适宜扩展路径、生态隔离带以及生态关键点,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将景观指标与MCR模型有效地结合,从点、线、面出发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尝试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引导出城市建设用地合适的扩展方向,可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科学发展与合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窗口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江夏区
下载PDF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合林 唐永伟 +1 位作者 慈慧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包括发展与安全相统筹的价值逻辑,空间与功能共融合的组织逻辑和同编共谋共同实施的行动逻辑。基于对规划核心难点的判断构建3大解决策略。同时,结合武汉市江夏南部区域实践,从发展格局协同、目标定位协同、产业共链协同、空间板块协同、共同行动协同、事权权限协同等6个方面构建了协同规划的核心内容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 协同规划 理论逻辑 武汉市江夏区
下载PDF
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传武 张家来 +5 位作者 袁凌云 孙亮 郑兰英 林冬荣 张华 涂文海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的方法定期测量和监测相关碳库碳贮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区 碳汇林 营造 碳汇监测
下载PDF
城乡交错地区产业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鄂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52-356,共5页
城乡交错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城市化优势明显,已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国外由于城市化起步早,对城乡交错地区的研究较早,从20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国内的研究在80年代才开始,对城乡交错地区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特性分析、土... 城乡交错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城市化优势明显,已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国外由于城市化起步早,对城乡交错地区的研究较早,从20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国内的研究在80年代才开始,对城乡交错地区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特性分析、土地利用、土地增值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现状,尝试确定江夏区城乡交错地区的范围,运用增长极理论分析该区域发展的驱动机制及产业在该地区的布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地区 产业布局 江夏区 增长极
下载PDF
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宏志 毋河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利用DEM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叠置分析 ,得到武汉市江夏区不同高程下的土地利用信息 ,以高差 10m为指标划分为若干高程带经统计分析得到各带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 ,以增加分级的形式 ,利用所建县级小尺... 利用DEM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叠置分析 ,得到武汉市江夏区不同高程下的土地利用信息 ,以高差 10m为指标划分为若干高程带经统计分析得到各带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 ,以增加分级的形式 ,利用所建县级小尺度土地利用研究的土地利用程度扩展指数 ,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 40m之上 ,该指数随着海拔高度自然对数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与海拔高度的相关程度很高 ;在 40m以下 ,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作者认为水分过多是土地利用的最大限制因素 ,该区的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个最适宜海拔高度 ,即 40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江夏区 土地利用垂直分异 土地利用程度 扩展系数
下载PDF
江夏区地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彭艳鹏 李峥 +1 位作者 叶玲 江瑶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7期115-117,120,I0003,共5页
为提升江夏区地名服务,实现地名高效管理,设计了江夏区地名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建成了地名社会服务平台和地名政务管理平台,两平台交互管理模式能最大化满足民众需求,创新地名管理方式,实现地名信息的快速浏览、查询以及地名数... 为提升江夏区地名服务,实现地名高效管理,设计了江夏区地名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建成了地名社会服务平台和地名政务管理平台,两平台交互管理模式能最大化满足民众需求,创新地名管理方式,实现地名信息的快速浏览、查询以及地名数据的实时更新、管理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区 地名管理系统 地名服务 公众互动
下载PDF
武汉市江夏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贵友 王素萍 +7 位作者 杜雷 黄翔 姜利 洪娟 练志诚 张利红 叶莉霞 陈钢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54-57,136,共5页
以武汉市江夏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49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中8种重金属(Pb、Cd、Cr、Hg、As、Ni、Cu和Zn)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评价基准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地区... 以武汉市江夏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49个土壤样品,分析其中8种重金属(Pb、Cd、Cr、Hg、As、Ni、Cu和Zn)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评价基准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地区土壤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江夏区农田土壤半数以上处于清洁水平,存在的污染主要为Cd污染,40.27%的农田土壤处于Cd污染状态,1%左右的农田土壤分别处于As、Ni、Zn污染状态,未发现农田土壤受到Cr、Cu、Hg和Pb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武汉市江夏区
下载PDF
基于AHP-FCE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评价——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正虎 周丽晓 +1 位作者 郭金铭 顾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9098-9100,共3页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各指标分等标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开展...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各指标分等标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开展土地整理后,过程评价达到了"良好"水平,经济效益评价达到了"优秀"水平,社会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生态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综合效益达到了"优秀"水平,达到了过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符合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项目后综合效益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过程效益 武汉市江夏区
下载PDF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思考——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12
作者 吴建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18年第7期136-139,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从调查武汉市远郊的部分乡村项目入手,结合武汉市江夏区的实际资源、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乡村振兴的实践展开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项目实践 武汉市江夏区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3
13
作者 侯蕊 李红波 高艳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330,F0003,共9页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工作基础,对于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5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划分空间格网构建基于景观格局的土...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工作基础,对于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5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对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划分空间格网构建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对研究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进而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生态风险演变规律及其响应弹性机制。结果表明:(1)江夏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水域,在研究期内8.41%的耕地转出为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江夏区北部,并呈现不断向周围扩张的态势。(2)研究区各时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在空间上整体分异显著,呈现集聚效应,局部空间差异也呈扩大趋势。(3)15年来,研究区整体生态风险增大,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由0.1174上升到0.1908,低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从49.81%下降到0.01%,其他各级生态风险区面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4)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受生态风险胁迫程度较轻,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最高。同时,地类变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减弱,生态风险的影响因子更趋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评价 江夏区
下载PDF
武汉江夏龙泉南朝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治云 涂家才 +1 位作者 祁金刚 江卫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7,I0001,I0002,共8页
本文介绍了武汉江夏龙泉发掘的三座南朝墓,皆为"凸"字形,是长江中游比较流行的南朝墓葬形制。出土了成组的青瓷日用器,其中青瓷蟾蜍供台是一件比较有特色的器物,为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
关键词 武汉 江夏 墓葬 南朝
下载PDF
武汉市江夏区小型水库常见病险的加固和管养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彪 刘富峰 吴明明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年第7期68-71,共4页
结合武汉市江夏区小型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和运行管理要求,对水库渗漏、坝坡较陡、坝顶欠高、无反滤排水设施、输水管破损、溢洪道漏水等问题进行高效的加固处理。并结合环境影响因素,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和建构筑物结构型式。最后对小... 结合武汉市江夏区小型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和运行管理要求,对水库渗漏、坝坡较陡、坝顶欠高、无反滤排水设施、输水管破损、溢洪道漏水等问题进行高效的加固处理。并结合环境影响因素,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和建构筑物结构型式。最后对小型水库的管养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区 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 管养
下载PDF
江夏区西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国民 余中伟 《长江蔬菜》 2012年第6期97-98,共2页
在分析江夏区西甜瓜产业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项目建设、转变生产方式、科技推广、产品质量监管、产业化发展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江夏区西甜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江夏区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17
作者 陈红凤 陈洪祥 +1 位作者 李虎 杨成锋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5期846-853,共8页
根据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城郊结合带(武汉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评价。收集2009~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二次函数法、障碍因素诊断... 根据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城郊结合带(武汉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评价。收集2009~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二次函数法、障碍因素诊断法等评价了城郊结合带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健康状况先上升后下降;2014年健康状况最好,但其健康等级仅为"临界状态"。(2)PSR子系统指标障碍度表明,P系统的指标对江夏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影响最大,且逐年增加,增速为15.76%;S和R系统的指标障碍度持续下降,降速分别为13.64%和37.59%。(3)人口压力、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协调度等指标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发展障碍较大。研究表明,城郊结合带作为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过渡区域,其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是实现城市-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结合带 土地利用 健康评价 PSR模型 熵值法 江夏区
下载PDF
关于江夏地区种苗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18
作者 祝菊红 张安华 +3 位作者 万庆 邓辉 周谟兵 苏可先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4期63-66,共4页
基于江夏区各街镇农业推广中心对种苗市场深入、广泛的调查,结合江夏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数据,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该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部分乡镇主导产业、种植模式、种苗需求及老百姓实际种... 基于江夏区各街镇农业推广中心对种苗市场深入、广泛的调查,结合江夏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数据,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该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部分乡镇主导产业、种植模式、种苗需求及老百姓实际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为制定市场策略、企业战略、投资决策、并购重组等经营投资活动提供权威、客观、可靠的的市场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苗 调研 工厂化育苗 江夏区
下载PDF
关于加快江夏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19
作者 冯国民 余中伟 《长江蔬菜》 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
在分析江夏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布局、品牌打造、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基地建设及发展环境7个方面阐述发展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江夏区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战略 江夏区
下载PDF
基于农户发展受限视角的江夏区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欣 张晶晶 +2 位作者 高欣 蔡银莺 张安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4-1201,共8页
农田承担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为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制度,造成了管制区内外在发展机会和经济、社会福利方面的一系列不均衡,引发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环境公正和社会公平。本文从《基本农... 农田承担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为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制度,造成了管制区内外在发展机会和经济、社会福利方面的一系列不均衡,引发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环境公正和社会公平。本文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农户从事生产限制的"九不准"出发,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根据问卷调研结果,运用期望函数计算基于农户发展受限视角的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江夏区有64.48%的受访农民对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认知程度还处在较为浅层的阶段,近半数农户对限制其从事农业生产限制的"九不准"条例的具体内容认知程度较低;(2)运用期望函数计算得到受访农户的年均基本农田发展受限损失额度为9116.47元/hm2,受限损失额度与农户是否兼业和农户家庭纯收入水平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关系;(3)受访农户的基本农田发展受限损失为基础,确立江夏区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为9116.4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发展受限 受限损失 生态补偿标准 武汉市江夏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