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宋代检校官制度 被引量:2
1
作者 夏丽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检校官制度出现于北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宋承李唐成制,实行假借官资的检校官制度,并制订十九阶检校官的阶等名号,用以表示官员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资。自元丰改制及政和改革后,检校官阶等及除授对象明显减少,使这一制度在实施700余年... 检校官制度出现于北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宋承李唐成制,实行假借官资的检校官制度,并制订十九阶检校官的阶等名号,用以表示官员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资。自元丰改制及政和改革后,检校官阶等及除授对象明显减少,使这一制度在实施700余年后,进入了一个消亡、寝废的阶段,并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而基本被废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校官 阶等 除授办法
下载PDF
宋代检校制度考析──立足于法律视角的经济制度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刚继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检校"一词,为"查核、点校"之意,古称官名,至宋则发展成为保护遗孤财产、融通社会资金的一项财产法律制度。官府派人检校孤幼财产的现象,汉代就已出现。然而直至北宋仁宗时期开封府检校库建立之后,孤幼检校才走上... "检校"一词,为"查核、点校"之意,古称官名,至宋则发展成为保护遗孤财产、融通社会资金的一项财产法律制度。官府派人检校孤幼财产的现象,汉代就已出现。然而直至北宋仁宗时期开封府检校库建立之后,孤幼检校才走上制度化建设的道路。这一制度对于孤幼财产免遭强宗豪右的侵渔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始,官府为了使检校库中的遗孤财产不致罄竭,始使用库中财产经营放贷业务,并逐渐成为常态。它还与民法监护制度和信托制度在保护未成年人利益、融通资金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检校 监护 信托
下载PDF
泡椒新组合品种比较及其亲本选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家华 朱圣贤 张薇 《辣椒杂志》 2004年第4期13-18,共6页
早熟和中晚熟泡椒(分青皮泡椒和黄皮泡椒两种)的新组合在海南三亚进行了品比。对它们的亲本材料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量和商品性两个标准,C134,C138,C159为优良的早熟泡椒组合;C108,123,125为优良的青皮泡椒组合;C121,C122... 早熟和中晚熟泡椒(分青皮泡椒和黄皮泡椒两种)的新组合在海南三亚进行了品比。对它们的亲本材料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量和商品性两个标准,C134,C138,C159为优良的早熟泡椒组合;C108,123,125为优良的青皮泡椒组合;C121,C122,C172为优良黄皮泡椒组合。从亲本选择来看,材料M16,Bf和Zf7适合作泡椒母本,M9,M17,Zf4和M9适合作父本。利用甜椒作母本选配的泡椒组合,其果实商品性明显好于以尖椒为母本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选择 母本 品种比较 新组合 黄皮 早熟 亲本材料 合作 果实商品性 海南
下载PDF
新见蒍子曾壶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成方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0,共5页
湖北谷城尖角墓地出土的蒍子曾壶,铭文属首次发现。从形制分析,该壶属于楚式铺首壶的较早类型,年代约在战国早期。壶铭自称"白",可能为专门宴饮清酒之用。器主自称蒍氏,是继河南淅川下寺M3出土的蒍中姬丹盘、匜之后的再次发现... 湖北谷城尖角墓地出土的蒍子曾壶,铭文属首次发现。从形制分析,该壶属于楚式铺首壶的较早类型,年代约在战国早期。壶铭自称"白",可能为专门宴饮清酒之用。器主自称蒍氏,是继河南淅川下寺M3出土的蒍中姬丹盘、匜之后的再次发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壶属蒍氏贵族自作器,蒍氏在铜铭中与薳氏、氏等并存,反映了该族在春秋中期以后的分化情况。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来看,薳氏当是大宗,蒍氏、氏是小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艹为]子曾壶 尖角墓地 [艹为]氏 蘧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