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IGHT-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丽霞 高晶 +2 位作者 陈兴 朱卉雯 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5,F0003,共6页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涂抹联合番泻叶灌服建立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西药治疗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灌胃,中药各剂量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背部皮肤肿胀度和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呈现慢性湿疹病理改变,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IGHT-HVEM信号通路,降低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动态平衡,从而有效改善皮肤肿胀度和皮肤组织病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祛风方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疱疹病毒入侵介质信号通路
下载PDF
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激素及妊娠结局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丽华 王世帅 叶利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245,共4页
目的评价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的激素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以2018年4月—2021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本科室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即人工... 目的评价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的激素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以2018年4月—2021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本科室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或人工周期(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中药滋肾健脾养宫汤,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53例入对照组,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另53例入观察组,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中药滋肾健脾养宫汤。观察治疗前后经期延长、月经量少、肥胖、神疲乏力和毛发增多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妊娠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机体内分泌水平,促进排卵,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肾宫汤 屈螺酮炔雌醇 促卵泡生成素 雌二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健脾养正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脾胃气虚证胃癌患者Treg代谢及生活质量影响
3
作者 张星星 张粲粲 +4 位作者 韩博 袁梦云 郑姗姗 吴坚 谢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5-10,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胃癌脾胃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奥沙利铂和...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胃癌脾胃气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以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为主的SOX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新辅助化疗基础上配合健脾养正方治疗,疗程42 d。记录两组患者肿瘤退缩分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ores,KP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血常规并判定安全性。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Treg细胞上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的表达。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肿瘤退缩分级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组纳差、乏力、体质量下降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和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Treg细胞上PKM2、MCT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养正方可有效提高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改善胃癌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该方抑制MCT1和PKM2表达从而抑制Treg的乳酸代谢及糖酵解代谢活性,恢复肿瘤微环境中Treg与效应CD8^(+)T细胞之间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正方 Treg 乳酸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