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
被引量:
6
1
作者
黎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9,共11页
对等性是周代交聘礼中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古代发展政治实体、政权、民族、乃至国家之间和平交往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其对等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交聘主体的对等性。《仪礼.聘礼》和周之《秩官》所载典型的交聘关系,其...
对等性是周代交聘礼中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古代发展政治实体、政权、民族、乃至国家之间和平交往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其对等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交聘主体的对等性。《仪礼.聘礼》和周之《秩官》所载典型的交聘关系,其交聘主体是两个对等诸侯国及其国君。二是接待人员的对等性。如果聘国以卿、大夫、士组成使团,则主国亦设置与此级别一一相对应的接待官员组合以负责接待事宜。三是接待仪节的对等性。交聘礼仪中宾主双方在服饰、进退揖让和面向等具体仪节均一一对等均衡,贯穿于聘礼的全过程。对等性原则在周代产生并非偶然,一方面,周代分封制度所贯穿的等级秩序,为交往关系中等级性的敌体、对等关系提供了"法理"上、制度上和事实上的依据。另一方面,对于"礼"的辩证思维和"中"、"和"、"德"等理念与对称、平衡的文化意蕴则是聘礼中对等性原则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依据。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不仅在日后汉唐时期的交聘制度中有所继承、借鉴,而且与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对等性原则亦有相似、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交聘
对等性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团
被引量:
1
2
作者
黎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共7页
以使者为交聘媒介是周代交聘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时已经形成了一套从使者任命、使者职责、行为规范、使团组成,直至返国复命等比较完备的遣使制度。使者及使团其他成员的任命是根据其层级的高低由上而下分别由国君、"宰"及&...
以使者为交聘媒介是周代交聘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时已经形成了一套从使者任命、使者职责、行为规范、使团组成,直至返国复命等比较完备的遣使制度。使者及使团其他成员的任命是根据其层级的高低由上而下分别由国君、"宰"及"有司"等三个层级进行任命和挑选。交聘使团由交聘使者、事务人员、武装警卫人员构成,三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密切配合,协同完成交聘使命。其不仅在周代的交聘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日后汉唐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交聘使节制度提供了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交聘
使者
使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元年间父子名分下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嬗变——以交聘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齐会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4,217,218,共14页
开元年间,唐朝与突厥确立了父子、君臣关系。由于默啜的原因,最初唐朝对突厥请和的诚意持怀疑态度,并未积极回应双方的父子关系,但以开元十五年突厥献吐蕃密谋入侵瓜州的书信为转折点,加之当时东北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唐朝开始利用双方的...
开元年间,唐朝与突厥确立了父子、君臣关系。由于默啜的原因,最初唐朝对突厥请和的诚意持怀疑态度,并未积极回应双方的父子关系,但以开元十五年突厥献吐蕃密谋入侵瓜州的书信为转折点,加之当时东北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唐朝开始利用双方的父子关系拉拢和安抚突厥。唐朝政策的这一转变在授与突厥的交聘文书中有充分体现,文书体例的变化也反映了唐朝授与周边民族政权的交聘文书在体例选择方面存在多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突厥
父子关系
交聘文书
原文传递
汉代朝礼交聘功能的发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9,148-149,共12页
汉代朝礼的交聘功能是随着当时交聘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加强的,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中交聘功能的逐步加强,而汉王朝与四方国、族"朝"关系的发展决定了朝礼之从内部关系为主向交聘关系成分日益增加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之向...
汉代朝礼的交聘功能是随着当时交聘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加强的,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中交聘功能的逐步加强,而汉王朝与四方国、族"朝"关系的发展决定了朝礼之从内部关系为主向交聘关系成分日益增加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之向上陵礼、祀"三雍"礼等其他礼仪形态之延伸、扩展,以及将朝礼中的交聘关系成分移植于这些新型的礼仪性集会之中,一并纳入交聘体制之中,成为交聘礼仪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朝礼
交聘功能
上陵礼
祀“三雍”礼
原文传递
二卷被忽视的宋金交聘图文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立志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53,共9页
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年)刻本《事林广记》乙集卷一、卷二这二卷图文是被忽视了的宋金交聘文献。它的撰者为南宋出使金朝的使节,且卷一和卷二并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卷一和卷二的撰成时间分别限定为1182-1211年、1166-1198年。元人对这二...
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年)刻本《事林广记》乙集卷一、卷二这二卷图文是被忽视了的宋金交聘文献。它的撰者为南宋出使金朝的使节,且卷一和卷二并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卷一和卷二的撰成时间分别限定为1182-1211年、1166-1198年。元人对这二卷内容进行了实用性的改造,使之出现了"不应有"的内容。这二卷内容除了提供给我们交聘行走线路、馆驿、驿程等信息外,还提供了金朝部分宫殿布局、城市风貌、社会生活、军事、地名等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聘
地图
燕京图志
朝京驿程
事林广记
原文传递
题名
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
被引量:
6
1
作者
黎虎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唐交聘体制研究"(05BZS024)
文摘
对等性是周代交聘礼中的重要原则,是中国古代发展政治实体、政权、民族、乃至国家之间和平交往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其对等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交聘主体的对等性。《仪礼.聘礼》和周之《秩官》所载典型的交聘关系,其交聘主体是两个对等诸侯国及其国君。二是接待人员的对等性。如果聘国以卿、大夫、士组成使团,则主国亦设置与此级别一一相对应的接待官员组合以负责接待事宜。三是接待仪节的对等性。交聘礼仪中宾主双方在服饰、进退揖让和面向等具体仪节均一一对等均衡,贯穿于聘礼的全过程。对等性原则在周代产生并非偶然,一方面,周代分封制度所贯穿的等级秩序,为交往关系中等级性的敌体、对等关系提供了"法理"上、制度上和事实上的依据。另一方面,对于"礼"的辩证思维和"中"、"和"、"德"等理念与对称、平衡的文化意蕴则是聘礼中对等性原则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依据。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不仅在日后汉唐时期的交聘制度中有所继承、借鉴,而且与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对等性原则亦有相似、相通之处。
关键词
周代
交聘
对等性原则
Keywords
Zhou Dynasty
jiaopin
( 交聘)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团
被引量:
1
2
作者
黎虎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BZS024)
文摘
以使者为交聘媒介是周代交聘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时已经形成了一套从使者任命、使者职责、行为规范、使团组成,直至返国复命等比较完备的遣使制度。使者及使团其他成员的任命是根据其层级的高低由上而下分别由国君、"宰"及"有司"等三个层级进行任命和挑选。交聘使团由交聘使者、事务人员、武装警卫人员构成,三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密切配合,协同完成交聘使命。其不仅在周代的交聘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日后汉唐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交聘使节制度提供了蓝本。
关键词
周代
交聘
使者
使团
Keywords
the Zhou Dynasty
jiaopin
(交聘)
messenger
mission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元年间父子名分下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嬗变——以交聘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齐会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4,217,218,共14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2023YZD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朝交聘文书整理与研究”(20CZS0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开元年间,唐朝与突厥确立了父子、君臣关系。由于默啜的原因,最初唐朝对突厥请和的诚意持怀疑态度,并未积极回应双方的父子关系,但以开元十五年突厥献吐蕃密谋入侵瓜州的书信为转折点,加之当时东北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唐朝开始利用双方的父子关系拉拢和安抚突厥。唐朝政策的这一转变在授与突厥的交聘文书中有充分体现,文书体例的变化也反映了唐朝授与周边民族政权的交聘文书在体例选择方面存在多重标准。
关键词
唐朝
突厥
父子关系
交聘文书
Keywords
the Tang Dynasty
the Post-Turkic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jiaopin
Documents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汉代朝礼交聘功能的发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虎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9,148-14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唐交聘体制研究>(批准号05BZS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汉代朝礼的交聘功能是随着当时交聘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加强的,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中交聘功能的逐步加强,而汉王朝与四方国、族"朝"关系的发展决定了朝礼之从内部关系为主向交聘关系成分日益增加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于朝礼之向上陵礼、祀"三雍"礼等其他礼仪形态之延伸、扩展,以及将朝礼中的交聘关系成分移植于这些新型的礼仪性集会之中,一并纳入交聘体制之中,成为交聘礼仪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汉代
朝礼
交聘功能
上陵礼
祀“三雍”礼
Keywords
the Han Dynasty Chaoli
jiaopin
Shanglinli(上陵礼)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二卷被忽视的宋金交聘图文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立志
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53,共9页
文摘
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年)刻本《事林广记》乙集卷一、卷二这二卷图文是被忽视了的宋金交聘文献。它的撰者为南宋出使金朝的使节,且卷一和卷二并不出自同一人之手。卷一和卷二的撰成时间分别限定为1182-1211年、1166-1198年。元人对这二卷内容进行了实用性的改造,使之出现了"不应有"的内容。这二卷内容除了提供给我们交聘行走线路、馆驿、驿程等信息外,还提供了金朝部分宫殿布局、城市风貌、社会生活、军事、地名等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
交聘
地图
燕京图志
朝京驿程
事林广记
Keywords
jiaopin
Map
YanJingTuZhi
ChaoJingYiCheng
Shi Lin Guang Ji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9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
黎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团
黎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元年间父子名分下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嬗变——以交聘文书为中心
齐会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4
汉代朝礼交聘功能的发展
黎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5
二卷被忽视的宋金交聘图文研究
周立志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