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澳内部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分期
1
作者 韩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7-73,共7页
胶澳地区在近代经历了由青岛口向胶澳租借地最终到青岛市的发展历程。作为由口岸向城市进化的典型之一,这一历程除了被文献记载以外,还可以从城市的遗留建筑来印证,这些建筑遗存清晰地展现了胶澳内部的土地所有权变化和城市空间扩展进... 胶澳地区在近代经历了由青岛口向胶澳租借地最终到青岛市的发展历程。作为由口岸向城市进化的典型之一,这一历程除了被文献记载以外,还可以从城市的遗留建筑来印证,这些建筑遗存清晰地展现了胶澳内部的土地所有权变化和城市空间扩展进程。因此,据此可以推证胶澳内部城市空间形成的历史发展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澳 城市空间 历史发展分期
下载PDF
胶州湾事件的中德外交博弈—以翁同龢为中心
2
作者 李晓晨 张萌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胶州湾事件中,针对清朝大臣李秉衡的任用、山东铁路修筑权及铁路沿线矿山开采权、赔款及租借胶澳问题,清政府与德国展开了交涉、博弈。在此博弈过程中,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翁同龢据理力争,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某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 胶州湾事件中,针对清朝大臣李秉衡的任用、山东铁路修筑权及铁路沿线矿山开采权、赔款及租借胶澳问题,清政府与德国展开了交涉、博弈。在此博弈过程中,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翁同龢据理力争,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某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但在德国强大武力威胁面前终究无法改变中国被侵略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胶澳 胶州湾事件 中德外交 翁同龢
下载PDF
德国胶澳租借地的海域地名、知识来源及其历史地图绘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超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及其合同中的海岛地名译写存在"中名德译"与"德名中译"两种模式。笛罗山、加帝庙、炸连三处标志性海岛有其本土地名和外文别名,其本土地名应为(水)灵山岛、谷积岛(古迹岛)、褡裢岛。不同语种...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及其合同中的海岛地名译写存在"中名德译"与"德名中译"两种模式。笛罗山、加帝庙、炸连三处标志性海岛有其本土地名和外文别名,其本土地名应为(水)灵山岛、谷积岛(古迹岛)、褡裢岛。不同语种间的地名转写存在变异现象,致使地名的本土意义丢失。德国对胶澳的地理认知,与英国、日本以及清朝在胶澳的地理考察与地图测绘有着知识传承和相互影响。基于档案、地志及中外舆图,可对租借地的历史地图进行更为准确的绘制。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对关键地名进行修订,可祛除外来地名文化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澳租借地 海域界线 地名源流 古旧舆图 历史地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