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1
1
作者 霍文毅 俞志明 +2 位作者 邹景忠 宋秀贤 郝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1-318,共8页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 ;6月 30日— 7月 1日较强的降雨过程使水体在以后两天中形成了高温、低盐、富营养的环境 ,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的快速增殖并直接导致了赤潮的爆发 ;7月 3— 8日天气持续的高温和静风使赤潮得以维持 ,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 :盐度、水温、硅酸盐、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赤潮 相关分析 盐度 水温
下载PDF
广州珠江口海域中肋骨条藻的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云峰 冯佳和 +3 位作者 姜胜 魏鹏 冯洁娉 白洁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对广州海域(22°33′~22°41′N,113°37′~113°42′E)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海域中肋骨条藻数量的空间平面分布不均匀,分布格局呈内河口向外河口递增的趋势;中肋骨条藻数量的季节... 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对广州海域(22°33′~22°41′N,113°37′~113°42′E)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海域中肋骨条藻数量的空间平面分布不均匀,分布格局呈内河口向外河口递增的趋势;中肋骨条藻数量的季节波动模式为单峰型;中肋骨条藻的密度与活性磷酸盐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硅酸盐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盐度、亚硝酸盐、铵盐、透明度、硝酸盐、COD及pH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与DO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活性磷酸盐和硅酸盐是广州海域中肋骨条藻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海域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琳 黄长江 +2 位作者 陈善文 杜虹 何歆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302-305,共4页
2000年5月~2002年6月对粤东柘林湾进行的骨条藻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表明,骨条藻细胞数的平面分布表现为湾内低于湾外的基本格局,而季节波动模式为单峰型。以相关分析该海域骨条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柘林湾氮和磷都可能... 2000年5月~2002年6月对粤东柘林湾进行的骨条藻数量及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表明,骨条藻细胞数的平面分布表现为湾内低于湾外的基本格局,而季节波动模式为单峰型。以相关分析该海域骨条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柘林湾氮和磷都可能成为骨条藻的限制因子,而磷限制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林湾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