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唐秋媛 张荣臻 +4 位作者 胡振斌 王挺帅 牙程玉 吕超 陈月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21-724,733,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GalN 600mg/kg和LPS 20μg/kg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解毒化瘀颗粒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取材,采集血液标本及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运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运用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8表达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血清IL-1B、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够下调NLRP3炎症体NLRP3、Caspase-1、ASC、IL-1β和IL-18等相关因子的表达,对急性肝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NLRP3炎症体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肝损伤和肝线粒体自噬蛋白Mfn1、Mfn2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建林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文富 陈月桥 张荣臻 潘哲 王海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6-840,共5页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造模前5天开始灌胃给药,延续至成模后24 h,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经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部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坏死及空泡化较模型组减轻,同时可明显降低LF大鼠ALT、AST(P<0.05),提高Mfn1、Mfn2表达(P<0.05)。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Mfn1和Mfn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推动线粒体结合,降低碎片化现象,保护线粒体,而对大鼠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肝损伤 Mfn1 MFN2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影响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周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石清兰 王明刚 +3 位作者 毛德文 龙富立 邱华 张荣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1-1513,I0004,共4页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内毒素脂多糖(LPS)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后6 h、24 h、48 h每组抽取6只大鼠采取标本,进行...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内毒素脂多糖(LPS)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后6 h、24 h、48 h每组抽取6只大鼠采取标本,进行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检测。结果:急性肝衰竭大鼠经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后,肝细胞在造模后24 h、48 h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明显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分裂,其机制与提高肝细胞在S期DNA复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解毒化瘀颗粒 细胞周期 DNA复制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秀峰 石清兰 +4 位作者 王明刚 毛德文 邱华 龙富立 张荣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组大鼠48 h存活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含量,分光光度仪检测肝线粒体在52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PT孔开放情况,Western Bolt检测肝线粒体与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可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48 h存活率,降低血清ALT、AST含量,抑制肝线粒体PT孔开放,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降低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抑制下游Caspase-3蛋白活性。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抗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解毒化瘀颗粒 抑制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玲瑶 毛德文 +4 位作者 陈月桥 宁碧泉 王挺帅 蒋琴 易鑫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入组前组间基线特征,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情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及腹水消退情况、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71.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轩 陈斌 +4 位作者 彭杰 苏煦初 孙克伟 李武 周为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肠源性内毒血症(ITEM)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造肝衰竭ITEM模型;正常组大鼠在... 目的:动态观察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肠源性内毒血症(ITEM)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造肝衰竭ITEM模型;正常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小时后处死,余两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小时各取10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大鼠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肠道sIgA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12小时时肠道sIgA下降,与给药前比较P<0.05;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与给药前比较P<0.01;肝组织大面积坏死。实验组大鼠12小时时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小时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肠道sIgA分泌较模型组增多(P<0.05);肝组织病变减轻。结论:增加肠道sIgA分泌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改善ITEM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 药理作用 肝衰竭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肠道sIgA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血清IL-17细胞表达比例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干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玲瑶 毛德文 +2 位作者 吕建林 马玉珍 吕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9-92,共4页
目的:基于血清IL-17细胞比例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予解毒化瘀颗粒。疗程8周... 目的:基于血清IL-17细胞比例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予解毒化瘀颗粒。疗程8周,随访2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总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和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外周血IL-17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8%,对照组5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解毒化瘀颗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外周血IL-17细胞的数量,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IL-17细胞
下载PDF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为 陈斌 +4 位作者 彭杰 李武 苏煦初 王杰 徐嘉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6-158,166,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h后处死,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2h各取6只、7只、7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肝功能、内毒素、结肠黏膜上皮咬合蛋白(occludin)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ccludin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occludin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增强结肠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功能,降低内毒素的吸收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药效学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紧密连接 咬合蛋白 肌球蛋白轻键激酶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联合HAART治疗HIV合并重型HBV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建林 黄瑞 +1 位作者 宁碧泉 毛德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联合HAART治疗HIV合并重型HB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有效率、肝功能、凝血功能、HBV-M、...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联合HAART治疗HIV合并重型HB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有效率、肝功能、凝血功能、HBV-M、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症状积分、肝功能、凝血功能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HBV-M改善上,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改善HIV合并重型HBV患者的症状,提高有效率,对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HAART HIV 重型肝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
10
作者 龙富立 王娜 +7 位作者 裴燕燕 覃艳新 唐春丽 邱华 刘茵 王明刚 唐农 毛德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从代谢物的角度来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大鼠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只,治疗组予解毒化瘀颗粒进行灌胃,其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中药进行灌胃... 目的:从代谢物的角度来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大鼠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只,治疗组予解毒化瘀颗粒进行灌胃,其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中药进行灌胃,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血浆样本进行检测,结合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在模型组(急性肝衰竭组)大鼠与治疗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血清中检测出10种比较有差异的特异性代谢产物(VIP> 1,P <0. 05),包括焦谷氨酸、谷胱甘肽、酪氨酸、磷脂酰胆碱、氧化型谷胱甘肽、脱氧鸟苷、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3-羟基-2-氨基苯甲酸、黄素单核苷酸。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能通过调整谷胱甘肽、胆汁酸、核苷酸类、蛋白质类等物质的代谢,使急性肝衰竭大鼠内环境趋向于平衡,从而发挥其整体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大鼠 解毒化瘀颗粒 血清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黄彬 王娜 +5 位作者 王沙 毛德文 颜耿杰 李晏杰 柏文婕 龙富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9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其西医综合治疗患者80例(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9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其西医综合治疗患者80例(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的患者99例(观察组),采用MELD和COSSH-ALCF评分系统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8%vs 55.0%,P<0.05);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和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3%vs 47.5%,P<0.05);8周内观察组患者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08%vs 2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MELD和COSSH-ALCF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可提高HBV-ACLF患者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乙型病毒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疗效评价 回顾性调查 预后评估模型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荣臻 石清兰 宁碧泉 周玲瑶 陈月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67-2171,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和阳...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和阳性(内毒素拮抗剂E5531)组,各30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一次性腹内联合注射D-Gal N和LPS诱导肝衰竭模型。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毒素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的蛋白含量,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组及E5531组均能提高肝衰竭大鼠48 h存活率(均P〈0.01);(2)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均P〈0.01),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AST,ALT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1);(3)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TLR2,TLR4,TNF-α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4)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IL-2,IL-6的表达降低(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IL-10表达减少(P〈0.01),但不受E5531和中药的影响;(5)Spearman’s相关分析提示肝组织TLR2和TLR4 mRNA表达水平与TNF-αmRNA,IL2,IL-6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IL-10的水平均无相关性;(6)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可以显著改善肝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更优于E5531。结论:TLR2,TLR4可能通过启动下游的炎性因子基因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而参与了D-Gal N联合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而调控TLR2及TLR4表达可能是肝衰竭治疗的新方向以及解毒化瘀颗粒拮抗肝衰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急性肝衰竭 TOLL样受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OX62、Fas及TNF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裴燕燕 毛德文 +1 位作者 王明刚 张荣臻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OX62、Fas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600 mg/kg联合脂多糖(LPS)20μg/kg一...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OX62、Fas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600 mg/kg联合脂多糖(LPS)20μ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药组大鼠在造模前5 d即开始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预处理,造模成功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OX62 m 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X62、Fas及TNFR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OX62 m RNA,OX62、Fas、TN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中药组大鼠肝组织OX62 m RNA,OX62、Fas、TNFR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OX62、Fas及TNFR1的表达来调控免疫反应,进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肝衰竭 OX62 FAS TNFR1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超 石清兰 +3 位作者 覃倩 周小博 覃艳新 毛德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453-2457,共5页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和器官严重衰竭的临床证候群。解毒化瘀颗粒是毛德文教授依据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提炼出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治疗的相...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和器官严重衰竭的临床证候群。解毒化瘀颗粒是毛德文教授依据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提炼出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治疗的相关文献已较多,其对于肝衰竭作用机制已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却无一个系统的归纳总结。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解毒化瘀颗粒用于肝衰竭方面的临床及药理作用机制,得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包括:预防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抑制肝细胞凋亡坏死、减轻肝内微循环障碍、纠正肝性脑病肠道微生态紊乱、促进肝细胞再生。从辨病论治的特点出发,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阐述解毒化瘀颗粒的作用机制,对作用靶点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解毒化瘀颗粒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肝衰竭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PCT、CRP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彬 阚建英 +3 位作者 刘娜娜 丁娜 褚玉茹 于乃浩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8例脓毒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通过鼻饲给予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78例脓毒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通过鼻饲给予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川芎、生黄芪等)2剂/d,连续10 d。分别测定0、1、3、7、10 d时患者血清PCT和血浆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入院治疗3 d观察组PCT值及3、7 d观察组的CRP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其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7、10 d观察组的PCT值及10 d观察组的CR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可以有效降低脓毒性心肌病患者PCT和血浆CRP的水平,其机制或与抗炎、调节免疫力、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病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IL-2、IL-4、IL-10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3 位作者 张荣臻 黄少东 凌春萍 陈月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对其肝组织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联合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对其肝组织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联合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 N)的方法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造模组、中药组、阳性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Rat-KB)为正常大鼠,中药组(Rat-Zhongyao)、模型组(Rat-Modal)、阳性组(Rat-positive)均为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造模组为每天给予2 m L/100 g的蒸馏水;中药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5 d给予2次/d的2 m L/100 g的解毒化瘀方药物,直至造模后8 h;阳性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1 h给予5 mg/kg的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hydrochloride)。观察48 h后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及各组肝组织IL-2、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大鼠48 h的存活率及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造模组大鼠IL-2和IL-10表达增高,而IL-4无明显变化;与造模组相比较,中药组和阳性组的IL-2和IL-10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其通过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IL-2、IL-10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全身系统炎症反应、提高大鼠机体免疫耐受能力可能是其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IL-2 IL-4 IL-10 解毒化瘀颗粒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的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元谦 吕建林 +3 位作者 毛德文 王光耀 陈玮钰 黄娴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9期127-132,共6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GEO基因芯片挖掘、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SinoMed、CNKI、VIP、WanFang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 目的:运用Meta分析、GEO基因芯片挖掘、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SinoMed、CNKI、VIP、WanFang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通过GEO、TCMSP、SymMap、PharmMapper等数据库,取得解毒化瘀颗粒的化学成分,预测药物靶点,收集ACLF相关靶点,运用R软件、PyMOL、AutoDockTools1、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WGCNA共聚类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Meta分析发现,在总有效率、死亡率、MEL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解毒化瘀颗粒干预ACLF的靶点有52个;主要化学成分有8-异戊烯基山奈酚、异鼠李素、异泽兰黄素等;核心靶点有CYP3A4、CYP1A2、CYP1A1、NQO1、ABCG2等;富集分析涉及类固醇代谢、激素代谢、细胞基质连接、黏着斑、铁离子结合、四吡咯结合、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胆汁分泌等;56组分子对接得分均<-5.0 kcal/mol。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ACLF的预后,且具有多途径、多成分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作用机制 META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及病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猛 王志梅 +2 位作者 徐红日 王成祥 马战平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491-1496,1500,共7页
目的:从心肌组织细胞因子及病理角度揭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小鼠多器官功能损伤心肌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2只;采用气管插管法直接注入肺炎克雷伯杆... 目的:从心肌组织细胞因子及病理角度揭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小鼠多器官功能损伤心肌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2只;采用气管插管法直接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多器官功能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每组各取8只小鼠;取出心脏,一部分心脏组织匀浆,待测不同感染时相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γ、IL-10水平;另一部分心脏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感染时相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第3天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IFN-γ、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增高。结论: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炎所致小鼠心肌组织的损伤,扶正解毒化瘀颗粒能够降低心肌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提高抗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对心肌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中医药疗法 肺炎克雷伯菌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 动物实验 小鼠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多器官损伤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猛 王志梅 +2 位作者 徐红日 王成祥 马战平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插管法直接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多器官损伤模型...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插管法直接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多器官损伤模型;造模前3天,中药组给予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混悬液[0.01 mL/(g·d)]、西药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混悬液[0.01 mL/(g·d)]进行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每组各取8只小鼠,取出肺脏;左肺进行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ELIs A法检查不同感染时相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γ、IL-10水平;右肺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感染时相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第3天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IFN-γ、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在感染后第1天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 <0.05),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增高(p <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小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 克雷伯杆菌肺炎 多器官损伤 肺组织保护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晓丽 刘娜娜 阚建英 《山西中医》 2015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确诊的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入选病例定期检查CRP、P...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确诊的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入选病例定期检查CRP、PCT,并对所有入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APACHEⅡ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入院治疗7天、10天的PCT及10天CRP,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治疗10天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降低值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在脓毒性心肌病治疗中具有增强抗感染作用,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病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