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1
作者 张剑光 李忠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日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买地券 镇墓 砖刻文献
下载PDF
晋文公“请隧”研究补正
2
作者 赵运 曹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3,共8页
晋文公“请隧”之义,学界存在“葬礼说”“六隧说”“旗物说”“典礼说”四种观点,而陵墓“王章”的存在与否是确定“请隧”之义的关键。本文根据考古研究,认为目前所见商代晚期至西汉末期的帝王陵墓皆为带有四条墓道的“亚”字形竖穴... 晋文公“请隧”之义,学界存在“葬礼说”“六隧说”“旗物说”“典礼说”四种观点,而陵墓“王章”的存在与否是确定“请隧”之义的关键。本文根据考古研究,认为目前所见商代晚期至西汉末期的帝王陵墓皆为带有四条墓道的“亚”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显示出明显的陵墓等级。由此推断“请隧”所指向的是请求增加墓道,其目的是将“中”字形的国君级别陵墓改为“亚”字形王级陵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文公 请隧 陵墓等级
下载PDF
陕西宝鸡蟠龙宋金墓葬发掘简报
3
作者 辛怡华 陈恩乾(绘图) +5 位作者 刘军户(绘图) 龙建辉(摄影) 王颢(摄影) 张程 王颢 胡望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8,I0001,共9页
2014年11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宝鸡市蟠龙镇(今蟠龙新区)发掘清理了1座宋金墓葬。墓室内的砖雕保存相对完好,共发现12幅人物、故事砖雕和5幅花叶纹砖雕,人物、故事砖雕内容包含有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砖雕刻画精美,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 2014年11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宝鸡市蟠龙镇(今蟠龙新区)发掘清理了1座宋金墓葬。墓室内的砖雕保存相对完好,共发现12幅人物、故事砖雕和5幅花叶纹砖雕,人物、故事砖雕内容包含有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砖雕刻画精美,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建筑材料及丧葬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 宋金墓葬 砖雕
下载PDF
内蒙古清水河塔尔梁壁画墓的年代和壁画题材再考
4
作者 杨乐汶 《草原文物》 2024年第3期86-95,共10页
清水河塔尔梁壁画墓位于内蒙古地区,学界对它们的年代仍未有确切的判断,大约范围定于五代至辽金时期。本文透过研究塔尔梁的历史沿革、墓壁浮雕和壁画题材,把年代定为金代。除此之外,本文亦重新探讨壁画中金鸡玉犬和双头生物的身份和作... 清水河塔尔梁壁画墓位于内蒙古地区,学界对它们的年代仍未有确切的判断,大约范围定于五代至辽金时期。本文透过研究塔尔梁的历史沿革、墓壁浮雕和壁画题材,把年代定为金代。除此之外,本文亦重新探讨壁画中金鸡玉犬和双头生物的身份和作用。首先,金鸡玉犬主要负担御晨和司夜的职责,与前人认为的卜葬习俗无关。另外,双头生物应该是与四灵组合的勾陈,而非一般认为的伏羲女娲或地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金代 壁画墓 金鸡玉犬 勾陈
下载PDF
甘肃敦煌新出魏晋十六国镇墓文研究
5
作者 魏军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2014-2015年,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对研究古代敦煌姓氏家族及基层行政组织演变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镇墓文记录翟氏、窦氏、钟氏、孙氏、王氏等5姓7人,补充和丰富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姓氏资料,也弥补... 2014-2015年,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新发现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对研究古代敦煌姓氏家族及基层行政组织演变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镇墓文记录翟氏、窦氏、钟氏、孙氏、王氏等5姓7人,补充和丰富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姓氏资料,也弥补相关家族人物活动的时代缺环。镇墓文记录曹魏、前凉、后凉时期敦煌乡里名称,不仅填补曹魏、后凉在敦煌设乡里的资料空白,也证明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设置、名称沿革的延续性,还反映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百姓埋葬地和组织名称的新变化,推进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乡里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十六国 敦煌镇墓文 姓氏 基层行政组织
下载PDF
基于Style3D的褐地翻鸿金锦棉袍的复原研究
6
作者 吴晓航 曾慧 姬璇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服饰类文物,促进我国文物复原事业与服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tyle3D的服饰复原方法。在分析“褐地翻鸿金锦棉袍”的形制、纹样、色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虚拟复原并进行文物虚拟试穿展示,为服饰...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服饰类文物,促进我国文物复原事业与服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tyle3D的服饰复原方法。在分析“褐地翻鸿金锦棉袍”的形制、纹样、色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虚拟复原并进行文物虚拟试穿展示,为服饰文物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e3D 金代齐国王墓 女真族服饰
下载PDF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张掖地区的开发研究——以黑水国汉代墓葬为例
7
作者 王宁远 申冉冉 辛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黑水国汉代墓葬出土的农具、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和人骨为人们了解河西走廊张掖地区汉晋时期生业经济和农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鉴定结果和人骨碳氮同位素检测结果,可以揭示汉晋时期黑水国人群的食物... 黑水国汉代墓葬出土的农具、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和人骨为人们了解河西走廊张掖地区汉晋时期生业经济和农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鉴定结果和人骨碳氮同位素检测结果,可以揭示汉晋时期黑水国人群的食物结构和生业模式特点。墓葬出土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随葬动物有鸡、猪、绵羊、黄牛、狗、马,人骨骨胶原碳稳定同位素主要呈现C3和C4混合信号,部分呈现C3信号和C4信号,氮稳定同位素值相较牛羊等家养食草动物较高。综合研究说明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形成麦类、粟黍和豆类的混合农业模式,所以黑水国汉代先民摄取的粮食作物来源呈多样化。同时,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使当时人群摄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国汉墓 河西走廊 张掖地区 汉晋时期 生业经济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宋辽金墓葬中顶心悬镜现象再探
8
作者 丁曼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宋辽金时期,墓室顶心多悬挂铜镜。本文以这一时期发现的28例悬镜为研究基础,将墓顶悬镜、与铜镜组合的墓顶意象、墓室内的结构和装饰视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悬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并且结合《营造法式》,探讨了“悬镜”语汇在... 宋辽金时期,墓室顶心多悬挂铜镜。本文以这一时期发现的28例悬镜为研究基础,将墓顶悬镜、与铜镜组合的墓顶意象、墓室内的结构和装饰视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悬镜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并且结合《营造法式》,探讨了“悬镜”语汇在屋宇、佛塔地宫建筑空间中的共享;而其表现意涵,是“取光明破暗”和“驱邪压胜”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墓葬 悬镜 营造法式 取光明破暗
下载PDF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武池金墓M5发掘简报
9
作者 范文谦(领队) 荆泽健 +5 位作者 李居虎 陈海波 王迎泽(绘图) 刘泽鹏(绘图) 李永敏(摄影) 解宙鹏(摄影) 《草原文物》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在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部发掘清理了14座墓葬,其中M5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其独特的砌筑方式,造型精美,构思精巧,出土器物7件,整体保存较好。该墓葬的发掘,对同... 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在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部发掘清理了14座墓葬,其中M5为仿木构单室砖墓,其独特的砌筑方式,造型精美,构思精巧,出土器物7件,整体保存较好。该墓葬的发掘,对同时期、同类型墓葬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翼城 武池 金代仿木结构砖室墓
下载PDF
高台骆驼城魏晋墓室壁画砖屠宰图绘画语言研究
10
作者 胡少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屠宰图壁画砖利用比较独特的俯视构图视角,经营两个屠夫宰牛的场景;壁画砖运用粗细、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展现出了魏晋时期中国画发展的新高度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在大面积白色底色中配置黑红色彩,形成画面简洁、醒目、明快又不失沉... 屠宰图壁画砖利用比较独特的俯视构图视角,经营两个屠夫宰牛的场景;壁画砖运用粗细、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展现出了魏晋时期中国画发展的新高度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在大面积白色底色中配置黑红色彩,形成画面简洁、醒目、明快又不失沉稳的色调。屠宰图壁画砖对体现绘画的基本元素构图、线条、色彩等都有着很好的诠释,作品艺术特征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绘画 画砖构图 魏晋墓室壁画砖
下载PDF
山西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岩 商彤流 +5 位作者 李培林 张所廷 袁泉 尚珩 张志伟 厉晋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I0001,9-19,61,F0002,F0003,共21页
2007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和繁峙县文物管理所在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发掘了一座砖雕壁画墓。该墓为仿木结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现存甬道、墓室两部分。墓葬虽经盗扰,但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壁画生动... 2007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和繁峙县文物管理所在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发掘了一座砖雕壁画墓。该墓为仿木结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现存甬道、墓室两部分。墓葬虽经盗扰,但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壁画生动精美。从墓葬形制、砖雕样式与壁画内容分析,此墓的年代当为金代中晚期至蒙元初期,为进一步探讨山西地区金元墓葬区域面貌和葬制传统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峙南关村 金元墓葬 壁画 砖雕
下载PDF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壁画砷铅矿族矿物颜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水碧纹 苏伯民 +4 位作者 于宗仁 崔强 王卓 殷志媛 善忠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遗产,壁画所用颜料类型与其他遗址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黄色颜料。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6、7号墓砖壁画的黄色颜料进行了分... 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遗产,壁画所用颜料类型与其他遗址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黄色颜料。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6、7号墓砖壁画的黄色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色颜料显色成分以砷铅矿族矿物中的钒铅矿Pb5(VO4)3Cl为主,部分黄色颜料中还发现了钼铅矿PbMoO4,对照河西走廊矿产分布资料认为黄色颜料来源于嘉峪关附近,由此推断魏晋时期这一区域墓葬砖壁画颜料的选择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解读魏晋时期壁画颜料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墓 黄色颜料 砷铅矿族矿物 科学分析
下载PDF
游客参观对墓葬微气候影响及风险分析——以嘉峪关魏晋墓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洪丽 王旭东 +3 位作者 张正模 郭青林 陈港泉 张晓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347-356,366,共11页
游客参观使墓葬微气候处于不断波动状态,对文物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选取嘉峪关魏晋六号和七号墓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气候环境监测,分析两座墓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变化规律,阐明游客参观对墓葬文物保存环境的影响。结合病... 游客参观使墓葬微气候处于不断波动状态,对文物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选取嘉峪关魏晋六号和七号墓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气候环境监测,分析两座墓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变化规律,阐明游客参观对墓葬文物保存环境的影响。结合病害调查分析结果,揭示游客参观引发微气候波动可能造成的风险。研究表明,六号墓葬日游客量为174人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4℃、68.0%、3.62 g?m^(-3),标准偏差分别为1.0℃、3.7%、1.57 g?m^(-3)。团队连续性参观引起的微气候波动比散客间断性参观显著,每组游客的参观时间间隔10 min左右,可有效降低墓室内CO2气体的累积。游客参观结束,随着围岩体的水热传导,墓室内空气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升高,分别达到13.0℃,71.2%时趋于稳定。七号墓葬没有游客参观,墓室微气候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监测期间,温度、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4℃、83.1%和0.90 g?m^(-3)。两座墓葬除了开放状态不同,大小、形制、建造工艺及材质、赋存环境均较为相似。根据病害调查分析结果,六号墓内砖壁画发生颜料层脱落、盐害和微生物侵蚀的面积大于七号墓,据此推断,游客参观增加了墓葬文物发生病害的风险。为了延缓病害的发生、发展,亟需开展墓葬微气候环境控制,设定合理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控制范围,在保障墓葬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参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墓 微气候 游客参观 温湿度 CO2浓度 风险分析
下载PDF
重庆巫山江东嘴晋墓的发掘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建秋 刘兴林 夏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5,共11页
2001年秋,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发掘重庆巫山县江东嘴遗址,西晋大墓(M7)是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该墓为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有5人合葬。出土青瓷器皿、金银发饰、串饰、铜带钩、铜镜、铜弩机等30余件(组),出土器物... 2001年秋,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发掘重庆巫山县江东嘴遗址,西晋大墓(M7)是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该墓为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有5人合葬。出土青瓷器皿、金银发饰、串饰、铜带钩、铜镜、铜弩机等30余件(组),出土器物的形制、种类与同时期北方地区晋墓所出十分接近,为研究西晋时期峡江地区的葬俗和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巫山江东嘴 西晋 墓葬
下载PDF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测绘简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明浩 李若水 +3 位作者 莫嘉靖 黄雯兰 杭侃 徐怡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对比研究,我们初步认为该墓的年代处于宋末金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七里河 宋金 仿木构砖室墓 加工砌筑方式
下载PDF
重庆丰都县燕子村东汉、西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栋 秦臻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6,I0002,I0003,共9页
重庆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天平丘墓群11号、5号墓葬出土陶器、青瓷器、铁器及铜钱50余件。其中,各类人物、动物俑及早期青瓷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东汉到蜀汉、西晋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发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早... 重庆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天平丘墓群11号、5号墓葬出土陶器、青瓷器、铁器及铜钱50余件。其中,各类人物、动物俑及早期青瓷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东汉到蜀汉、西晋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发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青瓷器的生产、工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都县燕子村 汉晋 墓葬
下载PDF
甘肃酒泉丰乐三坝湾魏晋墓201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建龙 刘兵兵 +2 位作者 马更生 赵亚君 仇梦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2,共10页
2013年5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坝湾墓群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魏晋时期墓葬6座,皆为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出土陶、铜、木及丝质随葬品共计40余件(组)。该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酒泉地区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习俗及乐涫县的地... 2013年5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坝湾墓群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魏晋时期墓葬6座,皆为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出土陶、铜、木及丝质随葬品共计40余件(组)。该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酒泉地区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习俗及乐涫县的地望等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坝湾墓群 魏晋墓 洞室墓
下载PDF
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残片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涛 杨益民 +3 位作者 王昌燧 方晓阳 谢云峰 施继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了解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的颜料使用情况和制作工艺信息,利用M icro-Ram an、FTIR、XRF、断面切片等技术,对屏风残片上的四种主要颜色(红,黑,黄,白)、红色漆底层、断面分层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如下:(1)屏风所使用... 为了解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的颜料使用情况和制作工艺信息,利用M icro-Ram an、FTIR、XRF、断面切片等技术,对屏风残片上的四种主要颜色(红,黑,黄,白)、红色漆底层、断面分层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如下:(1)屏风所使用的颜料有朱砂、炭黑、雌黄、雄黄、石膏。(2)屏风的红色底层系由生漆与朱砂调和、结膜而成,其中可能未曾添加桐油。(3)屏风彩绘部分的颜料分层十分明确,各层的厚度相对均匀,反映出制作者较为高超的绘画技法。(4)在颜料层、木胎与红色漆底层之间的"过渡层"中,分别观察到一些白色物质。初步分析后认为,"过渡层"中白色物质为羟基磷灰石的可能性较大。颜料层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和物相仍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金龙墓 木板漆画屏风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临沂洗砚池晋墓反映的两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正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共4页
临沂洗砚池晋墓是近年魏晋南北朝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被评选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山东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晋墓,不仅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而且墓葬位于临沂王羲之公园内,墓主又是未成年人,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墓主的身份... 临沂洗砚池晋墓是近年魏晋南北朝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被评选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山东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晋墓,不仅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而且墓葬位于临沂王羲之公园内,墓主又是未成年人,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墓主的身份,墓主与王羲之的关系,大概一时难有结论。墓葬所蕴涵的学术价值,倒可以先着一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沂洗砚 晋墓 历史地位 手工业状况
下载PDF
嘉峪关魏晋墓腐蚀壁画细菌类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武发思 汪万福 +4 位作者 贺东鹏 陈港泉 马燕天 张晓东 冯虎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8,共8页
生物腐蚀和生物降解是历史遗迹和考古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嘉峪关魏晋墓腐蚀砖壁画细菌类群进行检测和分析。克隆文库测序显示,魏晋墓内细菌序列主要隶属于假诺卡氏菌、酸菌属、克里贝拉属、鞘脂杆菌属、糖... 生物腐蚀和生物降解是历史遗迹和考古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嘉峪关魏晋墓腐蚀砖壁画细菌类群进行检测和分析。克隆文库测序显示,魏晋墓内细菌序列主要隶属于假诺卡氏菌、酸菌属、克里贝拉属、鞘脂杆菌属、糖单孢菌属、固氮螺菌属,其中假诺卡氏菌属和酸菌属是优势类群。墓室常年旅游开放或常年关闭均不利于砖壁画的长久保存。分子技术在研究壁画微生物群落和其潜在影响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墓 砖壁画 细菌类群 分子检测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