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的失效模式与各向异性特征试验研究
1
作者 孔洋 阮怀宁 汪璋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9-266,共8页
我国西南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玄武岩断续柱状节理赋存环境复杂,室内力学特性试验是探究柱状节理玄武岩失效模式与劣化机制的有益手段,借助3D打印技术、MTS单轴压缩试验与微距相机拍照,深化研究了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的变形失效模式,讨论... 我国西南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玄武岩断续柱状节理赋存环境复杂,室内力学特性试验是探究柱状节理玄武岩失效模式与劣化机制的有益手段,借助3D打印技术、MTS单轴压缩试验与微距相机拍照,深化研究了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的变形失效模式,讨论了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各向异性效应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受柱体倾斜角度的影响,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的破坏形态差异性较为显著,可以总结出3类典型失效模式,沿柱状节理网络的轴向劈裂失效模式、沿柱状节理面的剪切-滑移失效模式以及贯穿节理网络的张拉-剪切失效模式,失效模式符合坝址区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实际揭露的柱状节理玄武岩破坏情况;(2)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峰值强度与变形模量随柱体倾角的变化曲线呈现“肩型”各向异性;(3)引入强度和模量各向异性比概念,给定了不同倾斜角度工况下柱状节理玄武岩试样的各向异性等级。该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岩体的变形失效模式与各向异性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失效模式 变形破坏 各向异性 柱状节理
下载PDF
柱状节理玄武岩各向异性特性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江权 冯夏庭 +4 位作者 樊义林 朱祥东 胡连兴 李邵军 郝宪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27-2535,共9页
针对几何形状特殊且为镶嵌结构的柱状节理岩体,为认识其各向异性力学特点和开挖卸荷下的破坏模式,首先在柱状节理玄武岩截面几何特征的现场调查统计和3类结构面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基础上阐述柱状节理岩体在结构上的横观各向同性特点,... 针对几何形状特殊且为镶嵌结构的柱状节理岩体,为认识其各向异性力学特点和开挖卸荷下的破坏模式,首先在柱状节理玄武岩截面几何特征的现场调查统计和3类结构面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基础上阐述柱状节理岩体在结构上的横观各向同性特点,然后通过垂直其柱体轴线方向和平行其柱体轴线方向的柱状节理岩体原位声波测试揭示柱状节理玄武岩的变形各向异性,进而通过不同取样方向岩芯的单轴压缩试验和现场岩块的点荷载试验阐明其强度各向异性特点,最后结合上述所获得的柱状节理玄武岩各向异性认识分析其开挖卸荷下的"结构–应力"控制型破坏模式及其结构劣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得认识和结论对柱状节理岩体地层中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柱状节理岩体 结构各向异性 变形各向异性 强度各向异性 破坏模式
下载PDF
金川岩体各向异性与巷道支护变形破坏关系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擎峰 韩文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岩体强度和变形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通过对金川二矿区1218水平采准巷道围岩岩石及岩体结构面分形、弹性波波速值和巷道围岩位移各向异性特征的具体分析,得出了围岩的各向异性是造成金川镍矿深部采准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的... 岩体强度和变形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通过对金川二矿区1218水平采准巷道围岩岩石及岩体结构面分形、弹性波波速值和巷道围岩位移各向异性特征的具体分析,得出了围岩的各向异性是造成金川镍矿深部采准巷道支护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 各向异性 变形破坏 变形破坏 巷道支护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巷道变形机理与破坏模式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海军 马凤山 +1 位作者 丁德民 张亚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9-604,共6页
通过对甘肃金川二矿地下开采后应力场的分布研究,指出巷道变形、破坏与最大主压应力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变形破坏特征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渐变性,并且给出了巷道变形、破坏的模式和分布特征,合理解释了深... 通过对甘肃金川二矿地下开采后应力场的分布研究,指出巷道变形、破坏与最大主压应力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变形破坏特征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渐变性,并且给出了巷道变形、破坏的模式和分布特征,合理解释了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阐明了破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镍矿 巷道变形破坏 应变能密度 能量释放
下载PDF
金川二矿区大体积充填体变形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凤山 卢蓉 +2 位作者 郭捷 邹龙 寇永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0,共7页
充填法采矿是维护矿山稳定、控制地压变化以及限制围岩变形的最有效的手段方法,这种方法被大量地应用于金属矿山的开采工程当中。充填体作为矿体采出后的替代物,充入地下采空区后经过相变-固结-承压-提供反力-与围岩相互作用等阶段,与... 充填法采矿是维护矿山稳定、控制地压变化以及限制围岩变形的最有效的手段方法,这种方法被大量地应用于金属矿山的开采工程当中。充填体作为矿体采出后的替代物,充入地下采空区后经过相变-固结-承压-提供反力-与围岩相互作用等阶段,与上覆岩层、下部矿体以及周围围岩形成了一个共同抵抗外部压力又相互作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在矿山开采状态下如何维护自身稳定以及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形破坏等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金川镍矿二矿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充填开采作业,逐渐形成了体积非常巨大的充填体,而进入深部开采工程后,上覆巨大充填体的受力稳定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本文结合金川二矿区开采实际,在精确刻画充填体三维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大型充填矿山充填体的力学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充填体在开采时会出现整体受压变形,最大剪应力是导致充填体与围岩发生局部破坏的主要因素,对此根据充填体整体塑性屈服区域的分布和剪应力分布情况,确定了破坏失稳的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二矿区 大体积充填体 三维形态 数值模拟 破坏失稳
下载PDF
不同侧压系数下各向异性巷道围岩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龙现 杨天鸿 +1 位作者 郑超 王培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9-742,共4页
针对各向异性初始应力状态(不同的侧压力系数下)的岩体巷道开挖问题,利用复合材料的Hoffman强度准则考察各向异性对巷道周围应力、位移和塑性破坏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与侧压系数无关,当θ=30°~60°时为... 针对各向异性初始应力状态(不同的侧压力系数下)的岩体巷道开挖问题,利用复合材料的Hoffman强度准则考察各向异性对巷道周围应力、位移和塑性破坏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与侧压系数无关,当θ=30°~60°时为最大,θ=0°,90°时为最小.随θ的增加,巷道围岩的水平位移增加,垂直位移减小.在各向异性岩体中强度较大的方向与最大应力方向一致时,破坏发生在此方向,塑性破坏区的范围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侧压系数 巷道 变形与破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堤基渗透破坏的研究现状及其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段祥宝 杨超 +1 位作者 丛日新 谢罗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2,116,共5页
针对堤基渗透破坏早期研究中未完全重视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非稳定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问题,在借鉴早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堤基各向异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堤基渗透破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提高虽增加... 针对堤基渗透破坏早期研究中未完全重视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非稳定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问题,在借鉴早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堤基各向异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堤基渗透破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提高虽增加了堤基发生渗透破坏的风险,但可遏制渗透破坏的发展;同时,各向异性的提高亦使砂层内部垂向坡降相对集中和渗漏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 渗透变形 渗透破坏 各向异性 渗透破坏过程 数值试验
下载PDF
不同加载路径饱和岩石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卢应发 田斌 +1 位作者 余天堂 邵建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5065-5071,共7页
不同加载路径对岩石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和破坏特征存在影响。据此,探讨饱和岩石在排水、非排水、比例加载、侧向卸载、在不同偏应力状态下注水和非排水(但在不同偏应力状态下水压力卸载)等加载情况下以及在常规三轴试验和拥有循环加... 不同加载路径对岩石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和破坏特征存在影响。据此,探讨饱和岩石在排水、非排水、比例加载、侧向卸载、在不同偏应力状态下注水和非排水(但在不同偏应力状态下水压力卸载)等加载情况下以及在常规三轴试验和拥有循环加载的三轴试验等试验方式下,岩体的强度特征、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加载、饱和岩石在不同偏应力状态下注水、非排水但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水压力卸载、比例加载和侧向卸载等具有降低岩石强度、增加岩体变形以及水压力对岩石具有劈裂破坏作用等特征,这些力学特征对岩土工程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不同加载路径 强度特征 变形特征 破坏特征 各向异性 水力效应
下载PDF
砂岩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邓琦 余贤斌 罗鹏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1,共5页
对云南南坡铜矿两种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SDAES型数字声发射仪测试了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结果表明,岩石的变形与声发射活动存在较好的对应性;声发射活动也受岩石各向异性的影响。第一组砂岩各向异性较为显著,试样垂直层... 对云南南坡铜矿两种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SDAES型数字声发射仪测试了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结果表明,岩石的变形与声发射活动存在较好的对应性;声发射活动也受岩石各向异性的影响。第一组砂岩各向异性较为显著,试样垂直层理加载时,弹性模量明显小于平行层理加载时的弹性模量,强度明显大于平行层理加载时的强度,声发射也较平行层理加载时更为活跃。第二组砂岩试样的试验结果与此类似,但其岩石各向异性不显著,垂直层理加载和平行层理加载时岩石的弹性模量、强度及声发射相差均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单轴压缩 破坏 变形 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一种简化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向和 杨春和 万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3232-3239,共8页
针对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化、损伤的各向异性发展及各向异性效果、体积和偏量变形间的耦合和损伤机理与破坏模式的差异等不可逆变形以及损伤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损伤本构模型。它采用标量损伤变量以避免采用各向异性损伤... 针对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化、损伤的各向异性发展及各向异性效果、体积和偏量变形间的耦合和损伤机理与破坏模式的差异等不可逆变形以及损伤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损伤本构模型。它采用标量损伤变量以避免采用各向异性损伤张量造成的分析与计算上的困难,同时采用Lode参数ms描述不同应力状态及非比例加载史下材料的各向异性损伤与损伤的各向异性效果,发展了相应的算法。对三轴复杂加载史下混凝土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混凝土 非线性本构行为 连续介质力学损伤模型
下载PDF
金川电站左岸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良琴 刘东燕 聂德新 《工程勘察》 CSCD 2012年第4期1-4,10,共5页
边坡开挖为边坡岩体中的岩石块体创造了新的临空条件,块体的初始稳定状况受到了外界影响,因此需要重新对结构面组合块体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金川水电站左岸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边坡的岩性、构造、变形失稳机制以及岩体质量和力学参数... 边坡开挖为边坡岩体中的岩石块体创造了新的临空条件,块体的初始稳定状况受到了外界影响,因此需要重新对结构面组合块体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金川水电站左岸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边坡的岩性、构造、变形失稳机制以及岩体质量和力学参数的研究,利用空间坐标建立了边坡和结构面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边坡的开挖设计,进行平行和垂直轴向边坡方向的剖切,从而得到块体组合情况。然后,利用商用岩石边坡块体稳定性计算程序对各潜在不稳定块体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除了在极端的工况下局部块体会失稳外,其它块体均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水电站 边坡块体 CSMR系统 变形失稳机制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材料各向异性的整体梁裂纹转折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之平 郭今 黄其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考虑铝合金材料S-T-L方向材料性能的差异,运用Abaqus/Explicit及其子程序VUMAT进行整体翼梁稳定裂纹扩展路径的准静态模拟,研究了整体翼梁结构在进行剩余强度试验时准静态裂纹扩展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考虑材料各... 考虑铝合金材料S-T-L方向材料性能的差异,运用Abaqus/Explicit及其子程序VUMAT进行整体翼梁稳定裂纹扩展路径的准静态模拟,研究了整体翼梁结构在进行剩余强度试验时准静态裂纹扩展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考虑材料各向异性损伤失效的材料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准静态裂纹扩展,并且可以较好的模拟整体梁裂纹在腹板45°转折和筋条附近90°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翼梁结构 准静态裂纹扩展路径 材料各向异性 损伤
下载PDF
金川二矿区地应力特征及其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光 马凤山 +2 位作者 郭捷 邹龙 寇永渊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6期817-825,共9页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不断向地球更深处发展,高地应力已成为影响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川二矿区高地应力问题,总结研究区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离散元数值方法计算了3种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所得主要结论...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不断向地球更深处发展,高地应力已成为影响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川二矿区高地应力问题,总结研究区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离散元数值方法计算了3种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所得主要结论包括:(1)研究区地应力分布离散性较强,已测最大主应力多数为水平方向,但随着埋深的增加,竖直主应力逐渐接近水平主应力;(2)均质围岩巷道变形模式主要为顶板下沉和底鼓,变形主要依靠塑性流动,高地应力未改变巷道围岩变形模式,但加剧了其破坏程度;(3)在以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条件下开挖巷道,应加强顶、底板的支护,且塑性变形往往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施工中应对巷道变形进行周期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矿 高地应力 深部巷道 变形破坏 PFC 支护措施
下载PDF
甘肃定西原状Q_3黄土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善常 梁庆国 +2 位作者 李帅帅 张堂杰 张荣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5,共8页
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甘肃定西原状Q3黄土的各向异性对于黄土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黄土的各向异性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垂直向原状黄土抗剪强度明显高于水平向,随着围压的增大,二者之差明显下降,最终... 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了甘肃定西原状Q3黄土的各向异性对于黄土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黄土的各向异性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垂直向原状黄土抗剪强度明显高于水平向,随着围压的增大,二者之差明显下降,最终稳定在10%的差值范围内。围压小于100 k Pa时,水平向破坏应变明显大于垂直向,且随着围压逐渐增大二者差值逐渐减小,并在围压高于200 k Pa时,破坏应变达到一致。利用邓肯-张模型对偏差应力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差值分析表明,低应变处垂直向与水平向的差值均较大;随着围压增大,差值逐渐减小并最终稳定在±5%差值范围内,且最大偏差应力均符合误差为±5%的范围。无论是垂直样还是水平样,大约在2%应变之前的应力应变曲线都近似为回归系数很高的线性关系,可近似估算不同方向黄土的变形模量,其值分别为130 MPa和8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各向异性 破坏应力 破坏应变 变形模量
下载PDF
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支护方式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光 马凤山 +4 位作者 郭捷 赵海军 寇永渊 兰剑 赵金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巷道支护一直是阻碍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特别是在深部高地应力区,如何通过合适的支护手段控制巷道的变形,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特别关注的工程问题。针对金川二矿区高地应力破碎围岩这一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计算... 巷道支护一直是阻碍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特别是在深部高地应力区,如何通过合适的支护手段控制巷道的变形,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特别关注的工程问题。针对金川二矿区高地应力破碎围岩这一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和8种不同支护方式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巷道的变形破坏模式可划分为6种,分别为偏压变形、顶板下沉、顶板开裂、底鼓、边墙开裂和片帮,其中片帮是最常见的一种破坏模式;(2)研究区巷道的变形破坏具有3个特征,分别为最大主应力主导性、大变形和显著的时间效应;(3)在支护方式中增加U钢支架、补充底部支护、增大锚杆长度及减小锚杆间排距几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支护效果。其中,增加U钢支架和底部喷锚网支护效果最显著,可以减小约70%的巷道变形量和塑性区;增大锚杆长度能更好地控制巷道的变形和整体稳定性,但优化效果不显著;减小锚杆间排距有利于巷道各部位变形和塑性区的控制,密集的锚杆布置能够有效改善围岩的完整性,且降低锚杆排距的支护效果更好。该项研究成果为金川矿区以及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地下工程支护问题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破碎围岩 FLAC3D 现场调查 巷道变形破坏 支护方式 金川矿区
下载PDF
不同连通率节理岩体三轴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乐华 柏俊磊 +3 位作者 孙旭曙 李建林 汤开宇 邓华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00-2508,共9页
对3种节理连通率条件下的预制非贯通节理岩体试件进行三轴加卸荷试验,对比分析其加卸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征、破坏形态以及强度特征,同时分析卸荷条件下非贯通节理试件的变形以及强度特征与节理连通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3种节理连通率条件下的预制非贯通节理岩体试件进行三轴加卸荷试验,对比分析其加卸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特征、破坏形态以及强度特征,同时分析卸荷条件下非贯通节理试件的变形以及强度特征与节理连通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非贯通节理岩体加卸荷条件下均表现出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且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这种各向异性特性表现的更为明显;(2)卸荷条件下,试件产生的裂纹更多,破坏程度更高;(3)节理连通率对试件卸荷阶段的变形特性影响显著,变形模量随着连通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4)各节理角度下,非贯通节理岩体卸荷阶段变形模量降幅、卸荷当量峰值强度与连通率k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函数表示;(5)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加载条件下岩体峰值强度逐渐下降,卸荷条件下试件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之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连通率 节理岩体 加载 卸荷 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On the material dependence of experimental shear fracture orienta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Enrique GOMEZ-RIVAS Albert GRIER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357-2362,共6页
It is not uncommon to observe shear fractures in ductile rocks oriented at more than 45° with respect to the maximum compression direction. Since these orientations cannot be explained with the classic Mohr-Coulu... It is not uncommon to observe shear fractures in ductile rocks oriented at more than 45° with respect to the maximum compression direction. Since these orientations cannot be explained with the classic Mohr-Coulumb or Tresca yield criteria, Zheng et al.(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35: 1394–1405, 2011) proposed the maximum effective moment(MEM) failure criterion. This rule suggests that shear fractures in ductile rocks form at ?55° with the maximum compression axis and that this orientation is material-independent and, therefore, universal. Zheng et al.(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7(11): 2819–2824, 2014) used data from our own experiments as supporting evidence of their failure criterion.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discuss why shear fracture formation in ductile rocks indeed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deforming medium, and why experimental data should not be taken to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MEM criteri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orientations of shear fractures in our experiments significantly vary depending on the material strength and degree and type of anisotropy(composite and intrinsic). We therefore demonstrate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that a universal failure angle in ductile and anisotropic rocks does not apply. Additionally, we highlight some inconsistencies of the MEM criter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 fracture anisotropy fracture orientation material properties failure criteria ductile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