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渡河金川河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
1
作者 覃事河 段斌 +2 位作者 王海胜 李美萍 魏昌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为掌握大渡河上游金川水电站工程及其所属区域的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该电站近坝区及库区近40 km的干流及其支流为研究对象,采用1∶10000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空摄影、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剖面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复... 为掌握大渡河上游金川水电站工程及其所属区域的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该电站近坝区及库区近40 km的干流及其支流为研究对象,采用1∶10000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空摄影、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剖面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复核了地质灾害类型和数量,研究了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孕灾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38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崩塌、坍岸、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等,其中泥石流和崩塌最为发育,分别占比28.95%和23.68%;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堆积体、塌岸多发育于<2600 m高程的大渡河河谷地带;滑坡、不稳定斜坡分布的地形坡度多介于25°~45°之间,崩塌发育坡度一般>50°,堆积体和塌岸发育坡度一般在20°~35°;地质灾害集中在起伏度200~500 m的地区;平面曲率为直线坡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48.1%,剖面曲率为直线坡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59.3%;研究区共分8个岩组;地质灾害多发育在距河流100 m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精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河段 地质灾害 特征 分布规律 孕灾因子
下载PDF
基于ASTER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预测模型及应用——以金川铜镍矿床外围找矿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三明 吴虹 +1 位作者 谭泛 张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反射率值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统计模型,并以此预测模型对南延及西北延区域进行了遥感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结果表明:建立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高异常区与已知矿区范围吻合程度很高,通过提取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不仅能表达化探常规异常信息,其空间分布规律也能明晰出来,更重要的是某些局部弱异常得到了增强,外延区域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也得到了野外验证,说明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建立的基于ASTER遥感地球化学预测模型比单一的遥感或化探异常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 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 地物波谱 ASTER 金川铜镍矿区 甘肃
下载PDF
基于FLAC^(3D)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充填法开采回采顺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杨 李向东 +1 位作者 朱远乐 王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开采属于高地应力下开采,面临水平矿柱、大体积回填体失稳等诸多风险,为了保证金川矿区生产安全,该文针对金川二矿区中双中段开采稳定性问题,以金川二矿区1000 m中段与850 m中段同时开采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 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开采属于高地应力下开采,面临水平矿柱、大体积回填体失稳等诸多风险,为了保证金川矿区生产安全,该文针对金川二矿区中双中段开采稳定性问题,以金川二矿区1000 m中段与850 m中段同时开采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回采顺序优选,设置三种对照方案,分别为:从左到右依次开采、从两边到中间和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开采,分析不同采矿方案下水平矿柱、充填体和围岩应力沉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左至右依次开采各个盘区更有利于采场稳定性,开采过程中较危险区域出现在1000 m水平矿柱大跨度区域与充填体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金川二矿区 双中段 水平矿柱 充填采矿法
下载PDF
金川Ⅲ矿区破碎站硐室施工变形监测与优化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增辉 高谦 +1 位作者 姚维信 靳学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金川Ⅲ矿区1 165 m水平破碎站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根据对破碎系统工程的大件道工程围岩变形监测、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该矿区岩体具有临界蠕变应力低和碎裂剪胀蠕变特征,且变形持续时间长。针对该岩体的变形特点,在破碎... 为了有效控制金川Ⅲ矿区1 165 m水平破碎站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根据对破碎系统工程的大件道工程围岩变形监测、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该矿区岩体具有临界蠕变应力低和碎裂剪胀蠕变特征,且变形持续时间长。针对该岩体的变形特点,在破碎站大断面硐室施工中采用"留空让压强支"原则,并提出留空让压强支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设计了3因素4水平的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方案,通过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确定了合理让压位移量,即毛硐让压变形90 mm,初衬让压变形0,一次支护让压变形50 mm。为了破碎站硐室的安全评价和长期稳定性预测,采用FBG点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矿区 大型地下硐室 让压位移量 数值试验 变形监测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