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 A Case Study of Anju Ancient Town in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1
作者 Xin Q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urban design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Anju Ancient Town with significant cha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urban design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Anju Ancient Town with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appropriat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such as reasonably planning functional zone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ngle structure, and creating a good living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it integrates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to the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and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and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context under the modern development concept, so as to seek the benign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ju ancient Town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as-bearing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iutitang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Xuefeng Mountain ancient uplift: A case of Well Huangdi 1 被引量:6
2
作者 Ming-na Ge Ke Chen +2 位作者 Xiang-lin Chen Chao Wang Shu-jing Bao 《China Geology》 2020年第4期533-544,共12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bearing factors of Niutitang Formation within the Lower Cambrian of northern Guizhou,the Huangping area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ancient uplift b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bearing factors of Niutitang Formation within the Lower Cambrian of northern Guizhou,the Huangping area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ancient uplift belt of Xuefeng Mountain wa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area,and Well Huangdi 1 was drilled for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shale gas.Throu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well logging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such as organic geochemical test,gas content analysis,isothermal adsorption,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experiments on Well Huangdi 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is a deep-water shelf,trough-like folds and thrust fault.The thickness of black shale is 119.95 m,of which carbonaceous shale is 89.6 m.The average valu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s 3.55%,kerogen vitrinite reflectance value is 2.37% and kerogen type is sapropel-type.The brittle mineral content is 51%(quartz 38%),clay mineral content is 38.3%.The value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re 0.5%and 0.0014 mD,which the reservoir of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belongs to low permeabili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low porosity.The gas content is 0.09‒1.31 m^3/t with a high-value area and a second high-value area.By comparing with the geological parameters of adjacent wells in the adjacent area,the accumulation model of“sediment control zone,Ro control zone,structure controlling reservoir”in the study area is proposed.Therefore,deep-water shelf-slope facies,Ro is between high maturity-early stage of overmaturity and well-preserved zones in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in this area are favorable direction for the next step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Gas-bearing Well Huangdi 1 Influence factors Niutitang Formation Xuefeng mountain ancient uplif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Lower Cambria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Taking Heijing Ancient Town of Chuxiong as an Example
3
作者 Yannan L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2期36-38,共3页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town of Heijing conforms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local conditions,and makes effective use of the natural mountains,water bodies,trees and other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town,so that ... The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town of Heijing conforms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local conditions,and makes effective use of the natural mountains,water bodies,trees and other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town,so that the ancient town and nature rely on each other and unify harmonious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town,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 Heijing ancient tow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下载PDF
山地历史镇村消防规划的适应性方法研究——以重庆中山古镇为例
4
作者 辜元 钱紫华 谢臻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消防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山地历史镇村因其复杂的地形环境、不便的对外交通、滞后的经济发展,相较平原地区,面临着更大的火灾风险。研究聚焦山地历史镇村消防面临的难点与现有研究的不足,引入... 消防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山地历史镇村因其复杂的地形环境、不便的对外交通、滞后的经济发展,相较平原地区,面临着更大的火灾风险。研究聚焦山地历史镇村消防面临的难点与现有研究的不足,引入规划适应性理论,按照“从动—适动—能动”的适应性思维,提出了构建精准的防火分区体系、配置多层级立体的消防设施系统、构建平灾结合的消防通道网络、采取灵活的建筑耐火措施等的消防规划路径与方法。其中,在防火分区方面,形成“全面开展火灾风险评估—精准划分防火分区—有效设置隔离空间”的规划技术方法;在消防设施方面,利用山地地势高差、水源充足等特点,构建多层级、立体化的消防设施系统;在消防通道方面,设立基本消防通道—可转换消防通道—可拓展消防通道的三级通道系统;在建筑防火方面,提出构建建筑防火综合评价体系、加强传统建筑内部的电气线路规范化等举措。基于上述方法,以重庆中山古镇为案例,开展了具体的火灾后消防规划实证,可以为山地历史镇村的消防安全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历史镇村 消防规划 适应性 技术方法 中山古镇
下载PDF
三星堆新发现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的启示
5
作者 石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它至少带来三个重要启示:一,在中华远古文明领域,我们尚有太多未知,为此我们须保持审慎、谦逊和敬意。二,中华文明在源头上并非整齐划一,而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和多样性,这种差异和多样性以及多姿多彩,恰恰构成中华文明体系的博大精深,也赋予其强大生命力和顽强韧性。三,巫术礼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如何破译远古先民巫术礼仪背后的神性思维逻辑,可能是我们理解中华远古文明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山海经》 《华阳国志》 古蜀国 中华远古文明
下载PDF
嘉陵江沿线古城“山-水-城”景观特征研究
6
作者 杜春兰 陈丹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嘉陵江流域 古城 “山-水-城” 景观特征 巴蜀文化走廊
下载PDF
铁弗部“代来城”地望考订——兼论木根山地理方位
7
作者 王英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铁弗部刘卫辰的都城代来城,其地理位置在五原金津南,距金津骑兵行军需四日程,约在400里左右。其在白盐池即今鄂托克前旗境内的北大池东北方位,距该地轻骑兵行军需二日程,约在300里左右。则代来城指向了今榆林地区,榆林市境内的巴拉素乡... 铁弗部刘卫辰的都城代来城,其地理位置在五原金津南,距金津骑兵行军需四日程,约在400里左右。其在白盐池即今鄂托克前旗境内的北大池东北方位,距该地轻骑兵行军需二日程,约在300里左右。则代来城指向了今榆林地区,榆林市境内的巴拉素乡白城台村古城就是代来城遗址。木根山在代来城及统万城的西面,距离代来城轻骑兵行军需要二日程,其在白盐池及黑盐池的东面,黑盐池就是今陕西省定边县境内的苟池。则木根山就是距今宁夏盐池县东北方向一百里左右,明代所称的方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来城 悦跋城 白城台古城 白盐池 木根山 方山
下载PDF
大兴安岭古代多文种摩崖题记铭文
8
作者 青格力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134-152,215,共20页
作者及考察组自2019年以来以大兴安岭地区为重点,开展广泛的古代多文种摩崖题记铭文调查研究,在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游牧山区以及呼和浩特等古代通道相关地点进行历史遗迹踏查,发现60多处600余条辽、金、... 作者及考察组自2019年以来以大兴安岭地区为重点,开展广泛的古代多文种摩崖题记铭文调查研究,在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游牧山区以及呼和浩特等古代通道相关地点进行历史遗迹踏查,发现60多处600余条辽、金、元、明、清时期形成的题记碑刻铭文,涉及汉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回鹃文、回鹃蒙古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梵文、波斯文、藏文等多文种。这些摩崖题记铭文多数为墨书题记,国内属于首次发现,文种多样并且规模惊人,是极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多文种历史文化文献史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多文种 摩崖题记 古文字
下载PDF
政府治理行为对景迈山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的影响
9
作者 张优优 李皙雯 唐雪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选择云南景迈山古茶林糯干傣族村寨为古茶林村落景观研究地,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分析村落景观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糯干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可分为变化基础期、稳定发展期、急剧变化期、现代同化期及恢复保护期等5个阶段;政府治... 选择云南景迈山古茶林糯干傣族村寨为古茶林村落景观研究地,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分析村落景观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糯干古茶林村落景观演变可分为变化基础期、稳定发展期、急剧变化期、现代同化期及恢复保护期等5个阶段;政府治理与景观演变具有密切关系,对村落生产、生态景观演变和村落整体景观蜕变都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强度及治理策略变化,会在古茶林村落景观的潜变、突变及蜕变演化时表现出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林村落 政府治理 景观 景迈山
下载PDF
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与管护探讨
10
作者 徐萍 罗文富 +4 位作者 张志强 苏家红 李根会 覃忠义 李函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通过对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探讨该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管护经营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改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均为大理茶种,以单株分散生长为主... 通过对哀牢山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分析,探讨该片区野生种古茶树管护经营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改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保护区楚雄片区野生种古茶树均为大理茶种,以单株分散生长为主,资源总量较少;天然和天然萌生各占一半,生长前期茶树主干遭受损坏,生长情况一般,生长势主要处于中等状态,幼树更新旺盛,但较大树木较少,竞争后期可能出现衰退的趋势。研究区的野生种古茶树生存现状不够理想,除自然因素干扰以外,管护措施也不到位,仍需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注重宣传保护和科研开发协调平衡,破除制约野生种古茶树生存发展障碍,实现地区野生种古茶树资源发展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种古茶树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茶树资源 古茶树管护
下载PDF
西南山区巨型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城镇空间扩张关联机制分析
11
作者 梁京涛 赵聪 +6 位作者 张肃 董继红 铁永波 高延超 撒兰鹏 杨磊 鄢圣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0-522,共13页
巨型古滑坡体的变形复活是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大关县城古滑坡为例,采用机载LiDAR航测、InSAR监测、多期次光学影像对比解译以及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稳定性现状研究,并详... 巨型古滑坡体的变形复活是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大关县城古滑坡为例,采用机载LiDAR航测、InSAR监测、多期次光学影像对比解译以及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稳定性现状研究,并详细分析了该古滑坡体演化特征与城镇空间扩张特征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大关县城古滑坡体具有明显的分级分期次运动演化迹象,现有滑坡地貌形态并非在一次运动过程上形成;古滑坡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部分区域受人类工程活动或强降雨影响,存在多处中小规模次级滑坡局部复活迹象;1970年至2022年,大关县城城区面积扩大了7.56倍,受城镇空间扩张影响,该古滑坡体表部的5处新滑坡和6处复活次级滑坡分布于居民地扩展区和道路开挖区域附近,建房切坡和修路开挖是影响大关县城古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西部山区城镇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古滑坡 演化特征 城镇扩张 多源遥感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12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秦岭地区古塔分布及其特征研究
13
作者 李媛君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象征。历史上的秦岭因紧邻京畿之地,故遗存有数量众多的古塔。借助ArcGIS对秦岭地区古塔的空间分布、微地形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秦岭地区古塔的单体特征、营建...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象征。历史上的秦岭因紧邻京畿之地,故遗存有数量众多的古塔。借助ArcGIS对秦岭地区古塔的空间分布、微地形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秦岭地区古塔的单体特征、营建目的等内容。经研究发现,秦岭古塔在时空分布、单体特征及营建目的等方面存在一定规律,可资当代城市与风景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古塔 空间分布 形制特征
下载PDF
从路线穿越巨型古滑坡谈山区公路地质选线
14
作者 李耀华 林荣团 +2 位作者 侯鹏飞 黎俊杰 韦芳元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山区公路中,复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极大的影响着公路线位确定。以蒙象路为依托,基于白石巨型古滑坡两阶段勘察成果,以地质选线作为主要手段对项目白石古滑坡路段进行两阶段方案比选,包含线位工程地质条件、路基与桥... 山区公路中,复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环境等极大的影响着公路线位确定。以蒙象路为依托,基于白石巨型古滑坡两阶段勘察成果,以地质选线作为主要手段对项目白石古滑坡路段进行两阶段方案比选,包含线位工程地质条件、路基与桥梁的工程类型适应性等内容,最终采用在初设E线方案基础上优化后的A线方案,在项目已施工完成通车情况下验证了前期地质选线实践的合理性,进而引伸出山区公路地质选线综合性要点。公路地质选线应以地形、地质条件为基础进行综合性选线及精细化选线,产生最优解以确定最终路线方案;对于选线中遇到大型不良地质体情况,应查明其规模、性质等,合理评价其现状和实施工程建设后的整体及分区稳定性,有条件时可谨慎通过,必要时应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巨型古滑坡 地质选线 不良地质 方案比选
下载PDF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文旅品牌设计现状与策略探究
15
作者 熊坤军 黄彬蓉 司梦杰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139-141,共3页
本文分析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在文旅品牌建设中的推广价值、文旅品牌发展现状等方面,指出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文旅融合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逐步形成了“中华城祖·世界稻源”的文化品牌,但是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在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市... 本文分析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在文旅品牌建设中的推广价值、文旅品牌发展现状等方面,指出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文旅融合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逐步形成了“中华城祖·世界稻源”的文化品牌,但是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在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并针对指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文旅品牌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头山 古文化遗址 品牌设计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古滑坡复活成因机理与处治措施研究
16
作者 隋来才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古滑坡复活现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营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选取岢临高速K174+850王家墕古滑坡为例,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古滑坡复活的成因机理。研究发现,降雨是古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因,地下水位的上升导致土壤抗剪强度减少,增加了古... 古滑坡复活现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营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选取岢临高速K174+850王家墕古滑坡为例,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古滑坡复活的成因机理。研究发现,降雨是古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因,地下水位的上升导致土壤抗剪强度减少,增加了古滑坡复活的风险。在山区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内的环境工况,将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前置设计,确保运营期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同时针对水分入渗导致的复活古滑坡,应充分考虑湿软路基的加固以及支护形式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古滑坡复活 成因机理 处治措施
下载PDF
甘肃传统古建营造技艺数字档案构建——以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大雄宝殿为例
17
作者 孔令超 吴寒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0期78-80,共3页
在数字测绘技术日趋发展变革下,本文致力于以古建筑数字档案之建立为新契机,从中摸索出地域性传统古建筑的当代科技化保护及传承新模式。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大雄宝殿为范例,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其进行基本物质空间测绘与数... 在数字测绘技术日趋发展变革下,本文致力于以古建筑数字档案之建立为新契机,从中摸索出地域性传统古建筑的当代科技化保护及传承新模式。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大雄宝殿为范例,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其进行基本物质空间测绘与数字数据重构,力求以现代性测绘手段为基础,通过古建筑实体数据的捕捉与记录逐步构建一套关于该建筑的数字档案,以期最终应用于建筑遗产的数字保护工作,为传统古建筑构件的现代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古建筑 数字档案 兰州五泉山浚源寺 现代测绘技术
下载PDF
远古·沧海桑田的来去——漫步地震五千年(1)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490-503,共14页
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孩提时代就被迷住。后来才知道:大家都这样,都是不知道。现在好点了,能大致说出一二三。再多的,还是不知道。不管怎么说,人们从共工触山的传说中看到了一些地震的影子,全球首次。逼着我们想了解宇宙诞生、地球起... 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孩提时代就被迷住。后来才知道:大家都这样,都是不知道。现在好点了,能大致说出一二三。再多的,还是不知道。不管怎么说,人们从共工触山的传说中看到了一些地震的影子,全球首次。逼着我们想了解宇宙诞生、地球起源、大地演化、末次冰盛期和科里奥利作用等基本概念,继而探讨远古黄河的改道。有证据表明,古黄河曾经弃江淮、改北流,发生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谁干的?在多种自然因素中,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也许是诞生共工触山传说的物质基础。梦幻般的古老传说反映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古 共工触山 末次冰盛期 黄河
下载PDF
传承山水形胜的市域景观风貌构建范式探索——基于杭州形胜的解读
19
作者 唐晓岚 高思源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目的】通过对当今市域景观风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杭州形胜为样本总结历史经验,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现山水形胜观念的继承。【方法】以古今杭州城-山-水格局和城市景观风貌营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籍史乘的文字及图像分析、实例研究... 【目的】通过对当今市域景观风貌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杭州形胜为样本总结历史经验,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现山水形胜观念的继承。【方法】以古今杭州城-山-水格局和城市景观风貌营建为研究对象,利用古籍史乘的文字及图像分析、实例研究和方志学,聚焦于史乘中的形胜,对杭州市域景观风貌的发展进行历史沿革分析,充分挖掘和梳理杭州“云山”“江湖”并存的自然形胜格局和山水形胜在人居环境营建中的历史演变,将古代形胜观念与现代规划理论结合。【结果】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形胜格局,较早实现了形胜与人居环境建设的融合,较为成熟的市域景观营建成果可作为范本,具有解读借鉴意义。以此为基础,通过诊断中国市域景观风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设计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结合、双重修复的范式,提出山水形胜信息图谱构建、山水形胜历史价值判读、山水形胜营造智慧提升、山水形胜理景技法促新、人居环境聚焦风貌高质、历史遗存赓续城市文脉、自然生态赋能环境友好、文化生态助力锚固赋能8项构建市域景观风貌模式的对策。【结论】围绕“山水形胜”主题,探寻山水格局与现代空间的关联,为当今市域景观风貌规划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方法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市域景观风貌 山水形胜 杭州形胜 古籍史乘
下载PDF
出土兵学文献所见古史构建考论
20
作者 张帆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74-82,M0005,共10页
以往传世兵书中的古史记述较少,常常受到忽视。今对出土兵学文献进行考察,可以找到相当体量的古史资料。这些古史叙述一方面能补充现有诸子古史系统的缺环,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兵学文献独特的古史构建方式:如银雀山汉简《黄帝伐赤帝》较《... 以往传世兵书中的古史记述较少,常常受到忽视。今对出土兵学文献进行考察,可以找到相当体量的古史资料。这些古史叙述一方面能补充现有诸子古史系统的缺环,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兵学文献独特的古史构建方式:如银雀山汉简《黄帝伐赤帝》较《孙子·行军》篇增益了“一帝二王”故事,反映出战国时期兵学文献喜谈近世和天下视野的特点;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设备》构建了“圣人作兵”的兵器发明传说,与清华简《五纪》等“蚩尤作兵”的叙事不同,是对“寝兵说”的对抗;银雀山汉简《地典》即是《尉缭子·天官》批评的“黄帝刑德”类文献,黄帝形象的冲突表明兵学文献之间亦有分歧;上博简、安大简《曹沫之陈》体现出不片面非古、不全然复古的古史观,与儒、法两家皆不相同,具有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学 古史系统 银雀山汉简 上博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