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永立
张克永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根据样方中的种类统计,组成金岗台山区植被的种子植物计有105科,349属,566种;其区系特征为:地理成分复杂,有14个分布区类型;温带区系特征较为明显,其成分占42.2%,热带成分占33.6%;且有一定的古老和特有...
根据样方中的种类统计,组成金岗台山区植被的种子植物计有105科,349属,566种;其区系特征为:地理成分复杂,有14个分布区类型;温带区系特征较为明显,其成分占42.2%,热带成分占33.6%;且有一定的古老和特有成分。植被的生活型谱为高位芽植物占39.6%,地面芽植物占31.4%,地上芽植物占10%,地下芽植物占12%,一年生植物占7%。主要植被类型计有5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和39个群系。垂直带谱为海拔200─600m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与低山落叶阔叶林组成的复合带,海拔600─1500m为中高山落叶阔叶林(包括矮林)带,海拔1500m以上为灌丛、草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垂直分布
金岗台山区
复合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桂芳
屈春燕
+2 位作者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上,总体走向约为300°,断层近乎直立.根据相干性强弱将Ⅰ区地表破裂划分为三段:北段长22 km,中段长5 km,南段长6 km,破裂带总长度约33 km.Ⅱ区内非相干带长约10 km.同震形变场分布在78 km×55 km范围内,主震所在的形变Ⅰ区断层两侧视线向相对位错约为0.78 m,转换成水平位错约为1.5 m;余震所在的Ⅱ区形变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破裂带
同震形变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永立
张克永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出处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文摘
根据样方中的种类统计,组成金岗台山区植被的种子植物计有105科,349属,566种;其区系特征为:地理成分复杂,有14个分布区类型;温带区系特征较为明显,其成分占42.2%,热带成分占33.6%;且有一定的古老和特有成分。植被的生活型谱为高位芽植物占39.6%,地面芽植物占31.4%,地上芽植物占10%,地下芽植物占12%,一年生植物占7%。主要植被类型计有5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和39个群系。垂直带谱为海拔200─600m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与低山落叶阔叶林组成的复合带,海拔600─1500m为中高山落叶阔叶林(包括矮林)带,海拔1500m以上为灌丛、草甸带。
关键词
植被
垂直分布
金岗台山区
复合带
Keywords
jingangtai
,
vegetation
,
vertical distribution
,
complex zone
分类号
Q948.156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桂芳
屈春燕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06)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DF-IGCEA-0607-1-19)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4)
地震行业专项(200708013)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上,总体走向约为300°,断层近乎直立.根据相干性强弱将Ⅰ区地表破裂划分为三段:北段长22 km,中段长5 km,南段长6 km,破裂带总长度约33 km.Ⅱ区内非相干带长约10 km.同震形变场分布在78 km×55 km范围内,主震所在的形变Ⅰ区断层两侧视线向相对位错约为0.78 m,转换成水平位错约为1.5 m;余震所在的Ⅱ区形变相对较小.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破裂带
同震形变场
Keywords
The surface rupture of the Yushu MS7.1 earthquake was identified through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SPOT images and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was extracted with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AR using the ALOS PALSAR data.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combining with seismic activity, focal mechanism, active tectonics as well, the
complex
ity of the causative ruptures, the faul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seismic deformation were finally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ushu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nearly
vertical
Garzê-Yushu fault, which has an average strike of about 300°.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y of SAR coherence data, the surface rupture of
zone
Ⅰextends for about 33 km totally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that is, the northern, middle, and southern segment of length 22 km, 5 km, and 6 km, respectively. There is an incoherence strip about 10 km long in
zone
Ⅱ. The relative disloc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fault is about 0.78 m in the line of sight direction in the rupture
zone
Ⅰ, corresponding to about 1.5 m horizontal movement. The value of displacement in the
zone
Ⅱ is smaller in contrast with the displacement value of
zone
Ⅰ.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蔡永立
张克永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张桂芳
屈春燕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