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ingdezhen:History of Porcelain Trade
1
作者 Jiang Ling and Dong Lia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9年第12期36-38,共3页
Porcelains produced in Jingdezhen began to be exported in large quantity from the Song Dynasty(960-1279).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1368-1911)。
关键词 jingdezhen:History of porcelain Trade
下载PDF
World Porcelain Capital Playing the Spring Overture——Notes on the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ity into the World Porcelain Capital
2
作者 Ai Ho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Jingdezhen city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 Jiangxi Province.It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the Huangshan-Huaiyushan mountain range and the Plain of Poyang Lake and is known as the historical"capital... Jingdezhen city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 Jiangxi Province.It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the Huangshan-Huaiyushan mountain range and the Plain of Poyang Lake and is known as the historical"capital of porcelain"with a history of about 1000 years.It was listed as the f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ture Notes on the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ity into the World porcelain Capital World porcelain Capital Playing the Spring Overture
下载PDF
手工艺研究的一些新思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流动性
3
作者 潘天舒 郭靖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多关注无形文化如技艺习得与技艺传承,容易忽略手工艺发展所依托的有形之物,即物质性基础的研究。人类学整体观视角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统合了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因此,研究者应对手... 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多关注无形文化如技艺习得与技艺传承,容易忽略手工艺发展所依托的有形之物,即物质性基础的研究。人类学整体观视角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统合了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文化。因此,研究者应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层面同时进行深度的考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性存在,还包括了流动性与可变性,它并非是凝滞的地方特色产物,其存在与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地方社会以外世界的连接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手工艺 景德镇瓷器 地方性 物质性与流动性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泽瑜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45-47,118,共4页
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在对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文献中提取大量关于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的数据与图像,将这些造型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样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后,研究得出景德镇90年代陈设瓷... 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在对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文献中提取大量关于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的数据与图像,将这些造型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样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后,研究得出景德镇90年代陈设瓷造型趋向简洁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旨在探索这一时期陈设瓷的造型规律及现象,为学习和研究景德镇陈设瓷造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20世纪90年代 陈设瓷 造型
下载PDF
景德镇进一步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策略研究——以金字招牌保护和运用为例
5
作者 解晓明 冯林 +1 位作者 汪丽萍 吴浪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北宋(1004年)瓷器底款“景德年制”即是景德镇金字招牌的发端,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则是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版权(著作权)与专利,根源是千年经济文化的积淀与不断创新。为何要做好“景德镇制”等金字招牌的保护和运用;一是景德镇瓷器乃... 北宋(1004年)瓷器底款“景德年制”即是景德镇金字招牌的发端,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则是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版权(著作权)与专利,根源是千年经济文化的积淀与不断创新。为何要做好“景德镇制”等金字招牌的保护和运用;一是景德镇瓷器乃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china就是瓷器;二是正本清源,要保护好作为立市之本的资粮之源;三是景德镇瓷器品牌积累享誉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陶瓷领域的核心知识产权,亟待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制 景德镇瓷器 资粮之源 保护和运用
下载PDF
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及其对英国骨瓷发明的影响研究——以匣钵购置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王爱芳 吴咏梅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通过考察18世纪英国制瓷家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分析英国骨瓷与景德镇瓷器在原料选用、配方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探讨这一跨国文化技术交流事件的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韦奇伍德通过对景德镇瓷器和匣钵的... 通过考察18世纪英国制瓷家韦奇伍德引进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历史过程,并比较分析英国骨瓷与景德镇瓷器在原料选用、配方工艺、装饰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探讨这一跨国文化技术交流事件的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韦奇伍德通过对景德镇瓷器和匣钵的深入研究,掌握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精髓,并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英国骨瓷的发明和改进中;这不仅推动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骨瓷工业的兴起与繁荣,也体现了中西方制瓷工艺交流互鉴的重要价值。韦奇伍德博采众长、革故鼎新的实践,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奇伍德 景德镇制瓷工艺 英国骨瓷 匣钵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基于SIPS模型的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营销传播策略研究
7
作者 高若桐 黄志坚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近年来,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国家不断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在此背景下,景德镇借由兴趣电商平台,实现了陶瓷销售的场景创新,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开始注重引导大众触摸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对此,本文旨... 近年来,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国家不断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在此背景下,景德镇借由兴趣电商平台,实现了陶瓷销售的场景创新,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开始注重引导大众触摸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对此,本文旨在打造可提升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的差异化与分众化程度的营销策略,基于SIPS模型和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的特点,从共鸣、确认、参与、共享和扩散四个维度探索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技艺营销传播策略,不仅可以促进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宣传和普及,还对推动陶瓷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SIPS模型 短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浅绛彩瓷绘在景德镇釉上彩瓷绘及其审美发展中的地位
8
作者 贺颖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景德镇浅绛彩瓷绘出现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初它由文人画家承担,从中国浅绛山水画中吸收了各种绘制要素,从而构成了景德镇釉上彩瓷绘技艺及其审美的新范畴。它包括瓷绘的新材料及其工艺、绘制技术、绘制题材、绘制内容与相应的... 景德镇浅绛彩瓷绘出现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初它由文人画家承担,从中国浅绛山水画中吸收了各种绘制要素,从而构成了景德镇釉上彩瓷绘技艺及其审美的新范畴。它包括瓷绘的新材料及其工艺、绘制技术、绘制题材、绘制内容与相应的表现形式,尤其包含了视觉审美的新变化等,为景德镇瓷绘技艺自粉彩衰落之后的再度复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奠定了新粉彩工艺及其艺术审美规范的新格调,在中国陶瓷绘画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绛彩瓷绘 景德镇瓷绘技艺 审美 新格调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阈下当代景德镇瓷画的文化体系研究
9
作者 张朝晖 周怡彤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3,共5页
运用图像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以艺术学的视角解析当代景德镇瓷画艺术的文化体系,探索其传承与创新的可能性。景德镇当代瓷画艺术展现出多元的创作群体、融合多种绘画载体形成的艺术形态、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的艺术生态,以及民族艺术精... 运用图像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以艺术学的视角解析当代景德镇瓷画艺术的文化体系,探索其传承与创新的可能性。景德镇当代瓷画艺术展现出多元的创作群体、融合多种绘画载体形成的艺术形态、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的艺术生态,以及民族艺术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彰显了景德镇瓷画艺术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研究当代景德镇瓷画艺术的文化体系,通过艺术的角度分析当代景德镇瓷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和传承载体等,有利于进一步解读“一带一路”源头的中国文化体系,促进景德镇瓷画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创意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景德镇 瓷绘艺术
下载PDF
景德镇青白瓷“半刀泥”装饰刻花技艺活态传承研究
10
作者 陈丽萍 张晓雯 陈韬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15,共8页
景德镇青白瓷“半刀泥”装饰刻花技艺发展历史悠久,作为陶瓷装饰技艺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青白瓷“半刀泥”装饰刻花技艺的特征、应用情况和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 景德镇青白瓷“半刀泥”装饰刻花技艺发展历史悠久,作为陶瓷装饰技艺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青白瓷“半刀泥”装饰刻花技艺的特征、应用情况和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结合田野资料,对其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青白瓷 半刀泥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延链补链强链视角下,擦亮“千年瓷都”名片的路径探析
11
作者 肖静 汪淑晨 张思 《老区建设》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景德镇虽具备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的现实基础,但目前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新赛道布局“缓”、产品创作趋“同”、贴牌现象不“止”、高层次人才“缺”等制约因素。景德镇应从延链补链强链上下...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景德镇虽具备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的现实基础,但目前尚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新赛道布局“缓”、产品创作趋“同”、贴牌现象不“止”、高层次人才“缺”等制约因素。景德镇应从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补齐“创新链”、做优“人才链”,打造出“千亿级陶瓷特色产业集群”“高能级陶瓷产品创意平台”“世界级陶瓷人才聚集高地”,进而把“千年瓷都”名片擦得更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千年瓷都 产业链 创新链 人才链
下载PDF
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水青白瓷仕女枕研究
12
作者 王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将新安沉船打捞出水景德镇窑青白瓷仕女枕,所绘服饰与宋元时期绘画中女性着装进行对比,可知前者所饰并非为袍,而是对襟长衫,也就是褙子。此种服饰在宋元时期皆有使用,其并不能作为判定这件青白瓷仕女枕年代依据。结合新近刊布资料,辅以... 将新安沉船打捞出水景德镇窑青白瓷仕女枕,所绘服饰与宋元时期绘画中女性着装进行对比,可知前者所饰并非为袍,而是对襟长衫,也就是褙子。此种服饰在宋元时期皆有使用,其并不能作为判定这件青白瓷仕女枕年代依据。结合新近刊布资料,辅以其他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可证新安沉船打捞出水景德镇窑青白瓷仕女枕烧造年代并非元代或南宋中晚期,而是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此外,根据新安沉船组织关系及14世纪初期中日文化交流方式,尤其是镰仓幕府时期武士阶层对待宋元文化态度差异,我们推断新安沉船打捞出水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仕女枕很可能是入元日僧替武士阶层收集的“唐物”珍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沉船 景德镇窑 青白瓷 仕女枕 年代
下载PDF
文化之美:明清景德镇外销青花瓷装饰探究
13
作者 阮波清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之一,也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外销的主流瓷器,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青花瓷器上所描绘的动植物、诗词书法、人物故事等传统纹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成为中华...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之一,也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外销的主流瓷器,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青花瓷器上所描绘的动植物、诗词书法、人物故事等传统纹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支柱,源源不断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力量。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装饰题材及其瓷器装饰中蕴含的艺术美与文化美探究,目的是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思考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中文化传承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青花瓷 景德镇 装饰 文化 艺术
下载PDF
景德镇当代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研究——以“春山青墨”为例
14
作者 周忻怡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本文以景德镇本土品牌“春山青墨”为例,研究当代景德镇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文章首先从“春山青墨”青花瓷茶具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分析其器型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通过研究青山薄雾系列和云水系列的装饰画面,找到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本文以景德镇本土品牌“春山青墨”为例,研究当代景德镇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文章首先从“春山青墨”青花瓷茶具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分析其器型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通过研究青山薄雾系列和云水系列的装饰画面,找到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联系,进而对其营造的茶具的艺术性进行再认识;最后通过发掘同时代其他创意青花瓷茶具,从器型与装饰的角度进行论述,认识景德镇当代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应是当代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青花瓷 茶具设计 艺术性
下载PDF
1950~1995年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咖啡具纹饰设计研究
15
作者 颜茜 《陶瓷》 CAS 2024年第10期80-82,191,共4页
在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影响下,陶瓷咖啡具在如今的设计生产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目光放在1950~1995年十大瓷厂生产的陶瓷咖啡具中,以图像学的视角探讨陶瓷咖啡具在十大瓷厂生产中具备哪些图式语言特征。可以发现该... 在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影响下,陶瓷咖啡具在如今的设计生产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目光放在1950~1995年十大瓷厂生产的陶瓷咖啡具中,以图像学的视角探讨陶瓷咖啡具在十大瓷厂生产中具备哪些图式语言特征。可以发现该阶段经历了历史环境的变迁、消费市场的刺激、传统纹饰的传承等社会特征,使得该时期陶瓷咖啡具的纹饰更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十大瓷厂 陶瓷咖啡具 纹饰设计
下载PDF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整理研究
16
作者 李伟信 黄奕欣 桑月侠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比较丰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本文通过收集的300片明代景德镇民窑瓷片款识实物标本,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景德镇民窑款识进行了分类和解读,并探讨了其在明代繁荣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瓷器款识 民窑 景德镇 明代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特点研究
17
作者 詹嘉 李璐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由手工业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演进,并出现了贴花等新的生产工艺与艺术风格。由于江西独特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坚实的生产技术积累,以及政府政策和经济支持,江西瓷业得以持续生产并发展出传统风格与通俗题材结合、手工...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由手工业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演进,并出现了贴花等新的生产工艺与艺术风格。由于江西独特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坚实的生产技术积累,以及政府政策和经济支持,江西瓷业得以持续生产并发展出传统风格与通俗题材结合、手工艺技术与机械化并用的生产特点,在生产模式上实现了工厂与工坊、企业等组织并存的革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瓷业 民国瓷业 景德镇陶瓷
下载PDF
18世纪上半叶中德瓷器交流——以景德镇与梅森瓷器装饰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婷 《陶瓷研究》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中国和德国瓷器在18世纪上半叶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本文探究了景德镇瓷器在这一时期风靡德国的原因,并通过馆藏实物的比较发现,德国梅森瓷器对景德镇瓷器的模仿体现在纹饰、题材、造型及制瓷配方上。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梅森... 中国和德国瓷器在18世纪上半叶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本文探究了景德镇瓷器在这一时期风靡德国的原因,并通过馆藏实物的比较发现,德国梅森瓷器对景德镇瓷器的模仿体现在纹饰、题材、造型及制瓷配方上。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梅森瓷器对景德镇瓷器模仿的背后呈现的是一种不存在文化差异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景象,是德国人对于当时中国思想道德的文化认同。这种异域形象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文化启蒙价值应该被人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森瓷器 景德镇瓷器 人物造型 装饰 交流
下载PDF
景德镇落马桥窑址明代早期遗存发掘收获与初步研究
19
作者 高宪平 秦大树 邹福安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7,共10页
2012~2013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发掘清理出丰富的明代早期遗存,尤其是出土了大量所谓“空白期”的遗物。建立在具有明确叠压打破关系的地层及遗迹单位基础上,可以将明代早期遗存以正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通过对不同阶段器物的种类进行统... 2012~2013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发掘清理出丰富的明代早期遗存,尤其是出土了大量所谓“空白期”的遗物。建立在具有明确叠压打破关系的地层及遗迹单位基础上,可以将明代早期遗存以正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通过对不同阶段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表明在景德镇的生产中心区域,洪武至宣德时期主要以生产白釉瓷器为主;正统至天顺时期,青花瓷器开始在民窑场中较大规模的生产,并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青花瓷器生产走向普及和成熟。这种变化在海内外遗址、墓葬等出土瓷器中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落马桥窑址 明代早期 瓷器
下载PDF
景德镇宋代瓷俑的分类、时代特征与道教文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国红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先秦时期,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土崩瓦解及人殉制度的逐渐消亡,明器随葬开始兴起,至唐、宋之际走向顶峰。其间,明器所用的材质主要有茅草、陶、瓷、青铜、石、木、纸等,如陶制的秦始皇兵马俑、石质的唐代镇墓兽和瓷质的宋代十二生肖俑等。... 先秦时期,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土崩瓦解及人殉制度的逐渐消亡,明器随葬开始兴起,至唐、宋之际走向顶峰。其间,明器所用的材质主要有茅草、陶、瓷、青铜、石、木、纸等,如陶制的秦始皇兵马俑、石质的唐代镇墓兽和瓷质的宋代十二生肖俑等。它因墓主人所处的时代、地区、家庭、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在质地、种类和形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类明器的发现和出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及丧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两宋时期,我国道教盛行,葬俗文化丰富多彩,瓷质明器成为随葬品中的时代主角,不仅产地广,产量大,而且种类多样,主要有形式各异的俑、谷仓、灶台和皈依瓶等,其中,以景德镇瓷俑为大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宋代瓷俑 分类 道教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