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fields in the Jinggu M6. 6 earthquake 被引量:2
1
作者 Sun Shaoan Hao Hongtao Wei J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4年第4期34-37,共4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high-precision gravity data obtained from recent studies and the regional gravi- ty network for Yunnan province, a variation in the regional gravity field was identified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 Based on the study of high-precision gravity data obtained from recent studies and the regional gravi- ty network for Yunnan province, a variation in the regional gravity field was identified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Yunnan Jinggu M6.6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ggu earthquake gravity fiel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trong-motion records and damage implications between the 2014 Yunnan M_S6.5 Ludian earthquake and M_S6.6 Jinggu earthquake 被引量:1
2
作者 Peibin Xu Ruizhi Wen Yefei Ren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8年第1期12-18,共7页
Serial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have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ity in southwestern of China. The Ludian Ms 6.5 earthquake and the Jinggu Ms 6.6 earthquake occurred in Yunnan province in 2014. ... Serial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have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ity in southwestern of China. The Ludian Ms 6.5 earthquake and the Jinggu Ms 6.6 earthquake occurred in Yunnan province in 2014. There is a question of why the two events with almost the same level of magnitude caused differences in earthquake damage.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phenomen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motions and post-earthquake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the two events. Firstly,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residuals between the Ludian earthquake and the Jinggu earthquake based on the YW06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 (GMPE), and explain the unusual destructiveness of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Then we analyze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ings at selected typical station, based on the strong motion parameters: equivalent predominant frequency and Arias intensity. The result exhibit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This study would be helpful to gain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bility of ground motions for Ms6 class earthquakes in China and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to future earthquakes with similar focal mechanism and local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an earthquake jinggu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 earthquake damage
下载PD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grid spati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grid sampling and application of rapid earthquake loss assessment:the Jinggu Ms6. 6 earthquake 被引量:1
3
作者 Ding Wenxiu Li Xiaoli +3 位作者 Li Zhiqiang Dou aixia Zhang Yimei Temu Qile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4年第4期25-33,共9页
Population and housing grid data spatialization hased on 340 grid samples ( 1 kmx 1 kin) is used in- stead of regional statistical data to simulate the population and housing distribution data of Yunnan Province (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grid data spatialization hased on 340 grid samples ( 1 kmx 1 kin) is used in- stead of regional statistical data to simulate the population and housing distribution data of Yunnan Province ( 1 km×1 kin) for rapid loss assessment ibr the Jinggu Ms6.6 earthquake. The resuh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reflects the actual population and housing distribution and that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re eredihle.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quickly provide spatial orientation disaster information after 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ation grid spatialization housing grid spatialization rapid earthquake loss assessment jinggu earthquake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ges in Stress-drop of the Jinggu MS6.6 and Ludian MS6.5 Earthquake Sequences
4
作者 Zhou Shaohui Jiang Haikun Qu Junhao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2期151-168,共18页
The earthquake stress-drop values of two sequences we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after taking away the effects due to regional earthquake anelastic attenuation and station site response,using waveform data and seismic ph... The earthquake stress-drop values of two sequences we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after taking away the effects due to regional earthquake anelastic attenuation and station site response,using waveform data and seismic phase data of sequences of the Jinggu M_S6. 6,and Ludian M_S6. 5 earthquakes in Yunna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drop with magnitude increases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of magnitude. After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agnitude,the average value of stress-drop in the Jinggu sequen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udian sequence at the same magnitude range.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stress state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erms of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space of stress-drop,before M_S5. 8 strong aftershock,the stress-drop is "slowing down-turning up-keeping a high value"after the mainshock,meanwhile,almost all of the abnormally high stress drop value i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_S5. 8 strong aftershock, showing that the stress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was increasing after the mainshock. And after the M_S5. 9 strong aftershock,stress-drop rapidly declines to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e,meanwhile,the high value of stress-drop i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strong aftershock,showing that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gets more fully release,its stress environment begins to rapidly decrease.For the Ludian sequence without a strong aftershock occurring,the average value of stress drop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Jinggu earthquake sequence at the same magnitude range,while at the same time,the stress-drop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almost hasn't changed much. In the time after the mainshock,combined with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energy,the stress in the region is excessively released,the subsequent stress in the region gradually returns to normal. This may be the reason why the activity of Ludianaftershocks significantly was weaker and subsequently there were no strong aftershocks occu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drop Aftershock sequence Ludian earthquake jinggu earthquake
下载PDF
2011年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的潮汐触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如玉 解朝娣 +6 位作者 雷兴林 张涵 贾蕊 李祥 刘本玉 董非非 邓辉 《高原地震》 2019年第2期12-19,25,共9页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 采用Schuster谱和KORRECT统计方法,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s5.8级地震及其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Schuster谱分析确定地震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并依据主要周期确定脉冲宽度,并利用KORRECT方法进一步验证地震序列主要周期的显著度。结果显示,2011年盈江Ms5.8级地震序列有明显的日潮和半日潮2种周期成分,并且这2种潮汐周期都检验出了类似正弦曲线的地震活动分布。说明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序列主要受到日潮和半日潮的潮汐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江ms5.8级地震 地震序列 Schuster谱分析 KORRECT方法
下载PDF
Variation of gravity before the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被引量:1
6
作者 Jianlin Feng Jin Wei +3 位作者 Yujuan Tan Jianzeng Qin Bangwu Huang Ruyi Xie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4期295-301,共7页
In this study, a classic survey adjustment computa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data obtain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and Ningxia gravimetric networks between September 2013 and April 2015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 In this study, a classic survey adjustment computa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data obtain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and Ningxia gravimetric networks between September 2013 and April 2015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gravity before the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y variation and the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evere variation in gravity field at the test sites before the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as well as the subsequent accelerated rising, might be an earthquake precursor; (2) the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turning point where the high-gravity gradient zone changed from the NE direction to 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eated gravimetry Gravity variations Alxa Zuoqi M5.8 earthquake High gravity gradient belt
下载PDF
2014年景谷6.6级地震前重力场异常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芳 祝意青 +1 位作者 赵云峰 隗寿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4,共11页
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构造运动、物质迁移和密度变化,将引起地球重力场变化,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有可能捕捉到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前兆信息,从而为中短期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云南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计算分析,研究了2014年10... 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构造运动、物质迁移和密度变化,将引起地球重力场变化,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有可能捕捉到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前兆信息,从而为中短期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云南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计算分析,研究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6.6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对布格重力异常和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进行分解,并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分离得到不同深度场源特征的地壳介质横向不均匀性.结果表明,EGM2008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实测重力数据的小波多尺度结果较为一致.对比分析发现,此次景谷地震发生在区域重力场负异常的边缘,由负向正变化的高梯度带附近.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的重力场图像能较清晰地反映2014年景谷6.6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震中区域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引起的异常,为地球构造运动及孕震机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景谷6.6级地震 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下载PDF
2021年茫崖M_(S)5.8地震前地震条带短临异常分析
8
作者 赵玉红 黄浩 +3 位作者 李霞 刘磊 张朋涛 卢嘉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54-156,共3页
1研究背景。大量震例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一定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出现由凌乱、分散的分布转为集中成带的现象(刘蒲雄等,1969),即地震条带。地震条带的震兆性在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备受重视,广泛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与中强地震... 1研究背景。大量震例研究表明,在中强地震孕育过程中,一定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出现由凌乱、分散的分布转为集中成带的现象(刘蒲雄等,1969),即地震条带。地震条带的震兆性在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备受重视,广泛运用于日常震情跟踪与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条带 地震迁移 短临异常
下载PDF
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应急评估模型效果对比——以2022年6月1日M_(W)5.8芦山地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思远 许冲 陈晓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6-913,共18页
震后快速准确获取同震崩塌滑坡的分布范围和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安置规划至关重要,2022年M_(W)5.8芦山地震为开展不同评价模型在区域地震崩塌滑坡的快速评估研究提供了宝贵窗口。文中选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新... 震后快速准确获取同震崩塌滑坡的分布范围和评估可能的灾害损失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安置规划至关重要,2022年M_(W)5.8芦山地震为开展不同评价模型在区域地震崩塌滑坡的快速评估研究提供了宝贵窗口。文中选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新一代中国地震滑坡危险性模型(下文称Xu2019模型)和简易Newmark模型进行了2022年M_(W)5.8芦山地震崩塌滑坡快速应急评估研究,基于本次事件的地震滑坡数据库(包括2352处崩塌滑坡,面积为5.51km^(2)),探讨2种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Xu2019模型计算得到的崩塌滑坡面积为5.07km^(2),与实际崩塌滑坡面积十分吻合,而基于Newmark模型计算预测的崩塌滑坡面积达21.3km^(2)。从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2种模型预测的高危险区域基本一致,高危险区域基本位于发震断层的上盘。但Xu_(2019)模型对于西北区域(崩塌滑坡集中发育区)的危险性预测明显偏低,而Newmark模型对西南区域的危险性预测则明显偏高。总体而言,2种模型在区域同震崩塌滑坡分布预测及快速评估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Newmark模型需要输入多项参数,而这些参数本身及人为获取方式均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M_(W)5.8芦山地震 地震崩塌滑坡 应急评估 Newmark模型 逻辑回归(LR)模型
下载PDF
2021年3月30日西藏双湖M_(S)5.8和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总结
10
作者 钟骏 解孟雨 +2 位作者 姜祥华 黎明晓 岳冲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5.8地震发生在青藏块体内部地球物理监测能力较弱区域,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少,仅在茫崖地震前存在2项形变背景异常;②2次M_(S)5.8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为突出,包括5级地震成组、固体潮调制比、地震发生率指数和Wq值异常,均为1年尺度内的中期异常;③2次地震序列均为主—余型,余震较少,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3月和6月,西藏和青海地区2次M_(S)5.8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地球物理监测能力的不足,或许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震情跟踪提供关键性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湖M_(S)5.8地震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地震序列跟踪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前德令哈钻孔应变异常特征
11
作者 孙玺皓 马震 +1 位作者 苏维刚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1月23日、3月26日青海德令哈发生M_(S)5.8、M_(S)6.0震群型地震。调查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多次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趋势转折变化,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在震前5年出现明显的背景性...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_(S)6.9地震,1月23日、3月26日青海德令哈发生M_(S)5.8、M_(S)6.0震群型地震。调查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多次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趋势转折变化,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在震前5年出现明显的背景性转折变化,在此背景下,此次门源M_(S)6.9地震前4个月,钻孔应变S_(2)、S_(3)分量再次出现显著的中短期转折变化,且分量转折变化方向指向震中。通过震例回溯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趋势转折变化对青海北部6级及以上强震或5级成组地震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德令哈M_(S)5.8、M_(S)6.0震群 钻孔应变 趋势转折变化
下载PDF
2014年云南3次M>6地震灾害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彦琪 陈维锋 +3 位作者 卢永坤 陈坤华 林国良 李世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52,共9页
以2014年云南地区发生的盈江6.1、鲁甸6.5和景谷6.6级等3次震级相近的地震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3次地震的灾害特征基础上,分析引发鲁甸地震灾害较重及盈江、景谷地震灾害相对较轻的原因,针对地震灾害区域性差异特点提出了农居房屋建房... 以2014年云南地区发生的盈江6.1、鲁甸6.5和景谷6.6级等3次震级相近的地震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3次地震的灾害特征基础上,分析引发鲁甸地震灾害较重及盈江、景谷地震灾害相对较轻的原因,针对地震灾害区域性差异特点提出了农居房屋建房理念、结构抗震选址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盈江地震 鲁甸地震 景谷地震 云南地区
下载PDF
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灾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侯建盛 李洋 +2 位作者 宋立军 卢永坤 袁志祥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100-101,143,共3页
介绍了2014年连续发生的云南景谷6.6级地震与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情况,从地震烈度、房屋建筑震害、人口密度、次生灾害与地理环境等致灾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总结了两次地震灾情差异性。
关键词 景谷6.6级地震 鲁甸6.5级地震 致灾因素 地震烈度 震害 次生灾害 差异
下载PDF
景谷M_S6.6地震同震地表破坏特征与孕震构造 被引量:16
14
作者 常祖峰 陈晓利 +3 位作者 陈宇军 李鉴林 林辉 洪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39-2552,共14页
无量山断裂带位于云南西南部,主要由磨黑、宁洱、普文和景谷—云仙4条断裂组成,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明显.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滇西南块体向南运动,中下地壳广泛存在的低速层为块体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刚性的临沧花岗岩体对其南向运动起着... 无量山断裂带位于云南西南部,主要由磨黑、宁洱、普文和景谷—云仙4条断裂组成,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明显.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滇西南块体向南运动,中下地壳广泛存在的低速层为块体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刚性的临沧花岗岩体对其南向运动起着顶托作用,使得东、西两侧块体运动速率出现差异,且块体运动方向与无量山断裂带呈小角度相交.在此背景下,无量山断裂带表现为水平右旋走滑运动,起着滑动分解应变的作用.在其与横向断层交汇部位或在断裂端部,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此次MS6.6地震就发生在断裂的端部.据野外科考调查,在宏观震中区集中出现带状砂土液化和地裂缝等地面破坏.喷砂孔呈串珠状线性分布,主要有NW和NE两组;NW向地裂缝呈右阶雁行状、NE向地裂缝呈左阶雁行状排列特征,它们具有明显的构造成因.地震烈度长轴方向、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等显示,此次地震是沿NW向节面右旋走滑所致,宏观地面破坏特征和微观观测结果非常吻合,一致表明此次地震破裂与景谷—云仙断裂运动有关,其孕震构造应是景谷—云仙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无量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砂土液化 地裂缝
下载PDF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宋成科 倪喆 +2 位作者 苏树朋 闫琳琳 孟宪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概述芦山M7.0地震和景谷M6.6地震前,震中及周边区域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分布特征,并对这2次地震震中及周边区域岩石圈结构和介质性质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芦山M7.0地震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但表现出较好的趋势性,仅呈... 概述芦山M7.0地震和景谷M6.6地震前,震中及周边区域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分布特征,并对这2次地震震中及周边区域岩石圈结构和介质性质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芦山M7.0地震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但表现出较好的趋势性,仅呈现出震中区域矢量值小的特征,这可能与该地区岩石圈结构相对均匀有关;景谷M6.6地震震中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方向散乱且量值很小,近场区域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方向依然散乱,这可能与该区域复杂的岩石圈结构和地质构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磁场 岩石圈结构 芦山地震 景谷地震
下载PDF
云南景谷MS6.6地震震源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孕震环境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远志 汤吉 +1 位作者 邓琰 董泽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69,共18页
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地区发生MS6.6地震,震源机制显示此次地震为逆走滑型,地震断层面走向140°,同时余震分布显示破裂面走向也为NNW向。文中对1条横穿景谷震区,与地震破裂面垂直的大地电磁测线数据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 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地区发生MS6.6地震,震源机制显示此次地震为逆走滑型,地震断层面走向140°,同时余震分布显示破裂面走向也为NNW向。文中对1条横穿景谷震区,与地震破裂面垂直的大地电磁测线数据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通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得到了震源区较为详细的地壳电性结构。结果表明:1)震源区电性结构可以分为4层:地表以下约4km为相对低阻层,主要由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组成,电阻率10~100Ω·m;地下5~10km为相对高阻层,可能由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电阻率〉1000Ω·m;15~30km为中下地壳低阻层,电阻率〈10Ω·m;30km以下为壳幔过渡层,电阻率值约为30Ω·m。2)景谷地震主震发生在高阻层和壳内低阻层的分界面上。3)对余震的震源深度统计发现5km和10km两个深度范围内余震较多,与电性梯度带的位置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电性梯度带 地震构造
下载PDF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洪海春 尤捷 +1 位作者 陶小三 王恒知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3-1022,共10页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地裂缝、砂土液化、房屋建筑损毁等灾害轻重差别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鲁甸地震灾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破碎,人口密度大,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而景谷地震灾区地质环境较好,植被茂密,人口密度低,相比同量级地震的加速度小,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好。总体而言,鲁甸MS6.5地震的震害比景谷MS6.6地震要严重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景谷地震 地震烈度 震害 崩塌 滑坡 地裂缝 砂土液化 房屋建筑损毁
下载PDF
云南景谷M6.6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少安 郝洪涛 韦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15,共3页
利用国家重力网和云南省区域重力网获得的高精度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14-10-07云南景谷M6.6地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滇西南区域重力场变化幅度大、速度快、升降转换周期短,揭示出在复杂构造环境和反复增强的应力场条件下,... 利用国家重力网和云南省区域重力网获得的高精度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14-10-07云南景谷M6.6地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滇西南区域重力场变化幅度大、速度快、升降转换周期短,揭示出在复杂构造环境和反复增强的应力场条件下,地震能量快速积累和释放的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重力场 演变规律 区域特征
下载PDF
云南景谷M_S6.6地震对南汀河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浩越 江国焰 +3 位作者 何宏林 徐锡伟 魏占玉 高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97-4206,共10页
南汀河断裂带是滇西南块体内部的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几乎横切整个块体,总长度达380km,是块体内NE向断裂中最长的一条,也是次级块体的边界断裂.南汀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非常强烈,但仅南段在1941年记录到一次约7级的地震,其余段落还没... 南汀河断裂带是滇西南块体内部的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几乎横切整个块体,总长度达380km,是块体内NE向断裂中最长的一条,也是次级块体的边界断裂.南汀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非常强烈,但仅南段在1941年记录到一次约7级的地震,其余段落还没有5级以上地震的记录,目前可能正处于应力积累和孕震阶段.2014年10月7日发生的景谷MS6.6地震位于断裂带南东约94km,其地震烈度等震线长轴与余震皆呈北西展布,指向南汀河断裂带.为了解景谷地震对周边构造特别是南汀河断裂带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地震触发的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利用两种同震滑动分布模型计算获得的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对震中附近的断裂,如澜沧江断裂和景谷断裂影响较大,局部应力增加可达90kPa;对较远的断裂,如南汀河断裂带、龙陵—澜沧断裂带和无量山断裂带的影响较小,应力变化值均小于10kPa.通过设置不同断层参数进一步计算,南汀河断裂带北段两支断裂断层面上的静态库仑应力扰动呈半圆形分布,应力增加的最大值位于24.15°N附近的地表,沿断层的走向和深度都逐渐减小.其中西支断裂上应力变化最大值为0.89kPa,东支断裂上为1.18kPa.此外,在南汀河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显示,该断裂段全新世以来发生过产生地表破裂的大地震,震级应当不低于7级.放射性碳测年将该次古地震事件的发震时间限定在900—1480AD,离逝时间为535—1115年.结合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和断裂带的滑动速率,本文计算得到南汀河断裂带北段已经积累的水平滑动量为2.8+1.5/-1.0m,进一步利用滑动量与震级的经验公式可估算出该断裂段目前积累的滑动量如果完全释放将会产生一个7.5+0.1/-0.2级的地震.虽然景谷地震在南汀河断裂带上触发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值表明,该地震可能不会引起南汀河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突变,但仍起到一定的加速作用.再考虑到断裂带北段目前已经积累了约7.5级地震所需的能量,该断裂段在未来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汀河断裂带 景谷地震 静态库仑应力 滇西南块体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云南景谷M_S6.6、云南沧源M_S5.5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子健 李志雄 陈章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540,697,共6页
作为谱振幅相关分析法的拓展应用,计算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S6.6地震、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余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后谱振幅相关系数维持在高值,主震后2个月,发生了MS5.8、5.9强余震。该高值体现出... 作为谱振幅相关分析法的拓展应用,计算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S6.6地震、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余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后谱振幅相关系数维持在高值,主震后2个月,发生了MS5.8、5.9强余震。该高值体现出震源机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较强的区域应力水平,有利于强余震的发生和区域中强地震丛集。沧源余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的结果与景谷地震相似,一直处于高值。景谷地震与沧源地震所在地区历史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不能简单地利用谱振幅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预测后续地震的大小,但两个序列的高值也许显示滇南较大区域目前正处于强应力状态下,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沧源地震 谱振幅相关系数 震源机制一致性 余震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