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锦屏山地区碱性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林 唐中兵 +1 位作者 李红兵 李德润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四川锦屏山地区碱性杂岩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其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霓石英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含萤石霓石钠闪-钠铁闪石碱性花岗岩、霓石(碱性)花岗斑岩、碱性伟晶岩脉。为确定该碱性杂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岩... 四川锦屏山地区碱性杂岩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其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霓石英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含萤石霓石钠闪-钠铁闪石碱性花岗岩、霓石(碱性)花岗斑岩、碱性伟晶岩脉。为确定该碱性杂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杂岩中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7.06±0.51Ma,侵入时代属于渐新世。该岩石具有富碱,高钾,贫镁、钙的岩石化学特征,属于碱性岩石系列。其稀土元素总量极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异常不显著。微量元素相对富集Th、Zr、La、Nd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综合以上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说明该碱性杂岩为扬子地块插入到龙门山地壳的过程中,俯冲陆壳发生变质、脱水后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山地区 碱性杂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四川锦屏山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机理和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志斌 程万华 +3 位作者 康亚龙 杨忠芳 巨哲 赵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94-100,共7页
在对研究区典型金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川锦屏山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机理和矿床成因。锦屏山地区金矿床的含矿围岩以浅变质的三叠系粉砂质片岩为主,金矿床围岩中广泛发育碳酸岩化(早期)和硅化(后期),前... 在对研究区典型金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川锦屏山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机理和矿床成因。锦屏山地区金矿床的含矿围岩以浅变质的三叠系粉砂质片岩为主,金矿床围岩中广泛发育碳酸岩化(早期)和硅化(后期),前者以铁白云石化为特征,后者以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石英脉发育为特征。碳酸岩化主要发生在碳酸岩脉与泥质粉砂岩的接触带上的粉砂岩一侧,由碳酸岩脉侵入时的热液交代岩石中的泥质矿物而形成。金矿体的走向与碳酸岩化带的产状基本一致,金主要富集于硅化强烈、黄铁绢英岩化发育地段。碳酸岩化地层中具有较高的含金背景,指示成矿物质金来源于地幔,而矿化主要发生在黄铁绢英岩化和硅化带及石英硫化物脉中。结合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研究区金矿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后期热液的改造作用中金元素发生再次富集的结果。金矿的形成经历了碳酸岩脉侵入、地层发生铁白云石化并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岩)阶段和以硫化物石英脉为代表的热液期的大规模富集成矿两个阶段,矿床的成因类型因属于改造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理 矿床成因 盐源-丽江构造带 四川锦屏山地区
下载PDF
川西锦屏山地区庙顶Cu-Au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晓平 张辉善 +4 位作者 冯永来 代鸿章 安国堡 朱海洋 杜建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6,共18页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反应,从而导致围岩玄武岩中的Au、Cu等成矿元素遭受淋滤而进入成矿流体,并在后期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高温到中温,最后到低温的演化过程,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交代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庙顶铜金矿床 锦屏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