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llow Analysis on the First Spring Soaking Rain Weather and Its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otential Forecast in Jinzhou Area in 2010 被引量:2
1
作者 LI Zhuo-li, YAN Zhi-yu, YANG Gui-juan Ji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121000, 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4期42-46,共5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first spring soaking rain weather and its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otential forecast in Jinzhou area in 2010. [Method] From the weather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main inf...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first spring soaking rain weather and its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otential forecast in Jinzhou area in 2010. [Method] From the weather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main influence system, forecast service,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 and so on, the first spring soaking rain weather process in Jinzhou area in 2010 was summarized comprehensively. [Result] The weather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aking rain were that the high-altitude cold air was weak, and the low-level warm wet airflow was obvious. The main influence systems were the high-altitude trough, the high-altitude shear line and the ground Mongolian cyclone. The ground inverted trough system advanced northward and got through with the same phase of Mongolian cyclone, which provided the certain energy and water vapor for the precipitation in Jinzhou area. It was one of key reasons for generating the soaking rain. The numerical forecast product played the certain guidance role in the forecast service work. The situation field forecast was accurate, but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deviation was big. Therefore, the forecast service couldn’t depend on the numerical forecast product simply and totally, and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monitoring data to analyze and apply comprehensively.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layed the safeguarding role in carrying out the large-scale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 successfully in the whole area of Jin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soaking rain Weather situation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otential Forecast service jinzhou area China
下载PDF
Study of One Rainstorm Being Affected by Two Weather Systems in Jinzhou Area
2
作者 YAN Zhi-yu, YANG Gui-juan Ji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121001, 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4期30-32,3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one rainstorm process being affected by two weather system. [Method] Influenced by high trough and Mongolia cold front, high latitude trough and subtropical high shear, rainstorm occur...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one rainstorm process being affected by two weather system. [Method] Influenced by high trough and Mongolia cold front, high latitude trough and subtropical high shear, rainstorm occurred in Jinzhou from October 19 to 22 in 2010. In order to make the analysis clear, there were two precipitation stages. Considering precipitation, weather situation, satellite image and numerical forecast, the rainstorm process was discussed. [Result] There were two raining stages during this precipitation. The first stage was affected by high altitude trough and ground Mongolia cold front, and the last stage was influenced by high altitude trough and subtropical high shear;the high latitude air, low latitude shear,low air torrent,subtropical high and their mutual coupling effect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system and cause for this rainstorm. Satellite image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convective cloud developing,weakening, disappearing and regenerating around the convective cloud of water vapor passage, showing distinct train operation state. The strengthening and weakening cloud image fitted the real precipitation. Numerical forecast precisely predicted the upper air and ground situa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rainstorm, especially the report of the east-retreating and south-falling trend of subtropical high;European center forecast fitted reality. There was certain error in predicting T639. Precipitation forecast was fine.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basis for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ork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cing system RAINSTORM Process analysis jinzhou area China
下载PDF
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代雅建 崔健 郭常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主导因素综合法 区域构造稳定性 地质灾害易发性 安全评价 规划区 锦州市
下载PDF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农业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源解析
4
作者 赵岩 郭常来 +4 位作者 崔健 张艳飞 李莹 李旭光 于慧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9-1484,共16页
【研究目的】查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农业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可以为当地特色农业开发、全域旅游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地质调查查明成土母质,采集表层土壤样品,以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富集程度为基础,开展... 【研究目的】查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农业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可以为当地特色农业开发、全域旅游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地质调查查明成土母质,采集表层土壤样品,以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富集程度为基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识别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定量分析不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北镇农业区土壤中Cr和Pb的均值低于辽宁省辽河流域背景值,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Hg>As>Cd>Pb>Zn>Cu>Cr>Ni。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在超标样品中Cd、Cu和Zn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的占比分别为45.56%、29.11%和11.47%,占总超标数的86.12%;As和Cd为轻度污染状态,大部分土壤样品的重金属为无—轻度的污染状态,仅Hg元素个别采样点位为强—极强污染。单指标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排序为:Hg>Cd>As>Cu>Ni>Pb>Cr>Zn,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RI分布范围为29.7~2358.16,平均值为141.9,以低度风险为主,其次中度风险。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Ni、Cr、As、Pb主要受母岩自然风化影响,Cu、Zn、Cd、Hg受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甚至建筑活动等多种来源影响。【结论】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大气沉降、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和煤炭燃烧等产生的物质在土壤中富集可能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造成污染风险,未来需要加强对Hg、Cd、Cu和Zn元素在不同地块中富集趋势监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源解析 生态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北镇农业区 锦州市 辽宁省
下载PDF
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
5
作者 牛成民 于海波 +5 位作者 单玄龙 王冰洁 郭景震 邹玉洁 庞赫 衣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8-1800,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于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规律尚缺乏深入认识。针对探讨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这一难点,综合应用钻井数据、铸体薄片及物性测试资料,对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的储集...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于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规律尚缺乏深入认识。针对探讨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这一难点,综合应用钻井数据、铸体薄片及物性测试资料,对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孔隙微观结构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条件和储层发育模式。研究表明: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主要发育中酸性溢流相下部亚相的粗安岩和安山岩,以及少量的基性溢流相玄武岩。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中酸性溢流相的粗安岩和粗面岩中,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为主,主要发育基质溶孔、晶内溶孔和裂缝,在火山岩顶部的风化砂砾岩中也可见一些粒间孔。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0.3%,渗透率平均为0.209 mD~((1)),属于高孔-低渗型储层。火山岩体顶面经过长时间风化剥蚀顶部常发育厚层风化壳;同时在母岩带中还发育有喷发单元间次级风化壳的内幕储层;有效裂缝方向主要为NEE—SWW和NS向,为上述风化作用形成有利储层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建立了“以风化作用主控,火山岩顶部发育厚层风化壳储层,喷发单元顶部发育次级薄层风化壳内幕储层”的火山岩规模型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东湾凹陷 锦州25-A构造区 中生界 火山岩储层 风化壳 发育模式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苏雷 朱京海 +2 位作者 傅立群 胡远满 刘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7-212,319,共6页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将地形、水域、交通等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多因子权重叠加,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Ⅰ类适宜区,面积约为161 439.3hm2,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用地;Ⅱ类...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将地形、水域、交通等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多因子权重叠加,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Ⅰ类适宜区,面积约为161 439.3hm2,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用地;Ⅱ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90 081.79hm2,适宜耕地;Ⅲ类适宜区,面积约为52 438.68hm2,适宜恢复牧草地建设;Ⅳ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66 589.18hm2,适宜发展园地和林地;Ⅴ类适宜区,面积约为80 731.53hm2,主要适宜水域及其他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生态适宜性 适宜性评价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
下载PDF
锦州老旧住宅现状调查研究及改造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枫 吴雅君 杨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从老旧住宅的居住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中国锦州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住宅的改造政策与方式。选取锦州地区的老旧住宅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现存老旧住宅的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深入研究居民的改造需求,总结出现阶段锦州市老旧住宅改造... 从老旧住宅的居住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中国锦州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住宅的改造政策与方式。选取锦州地区的老旧住宅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现存老旧住宅的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深入研究居民的改造需求,总结出现阶段锦州市老旧住宅改造状况及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剖析,归纳出老旧住宅改造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地区 老旧住宅 现状分析
下载PDF
锦州湾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伦 王年斌 +4 位作者 宋永刚 吴金浩 马志强 田金 赵海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0,共6页
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锦州湾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2005—2009年8月生态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初步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海洋化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和社会经济学指标三大类33个指标来建立锦... 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锦州湾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2005—2009年8月生态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初步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海洋化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和社会经济学指标三大类33个指标来建立锦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005—2009年8月锦州湾生态系统的整合健康指数依次分别为1.01、1.90、2.00、1.45和1.10,均低于系统健康指数值2,锦州湾海域生态系统连续5年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且从目前海域的污染现状来看,这一海域的水质、沉积物和生物体污染均比较严重,要修复其生态功能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质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结构功能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整合健康指数 生态监控区 锦州湾
下载PDF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苏雷 朱京海 傅立群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提取出1990、2000和2010年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景观类型图,分析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通过定量化得出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表,计算出1990—2010年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不同类型景观的...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提取出1990、2000和2010年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景观类型图,分析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通过定量化得出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表,计算出1990—2010年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不同类型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总面积呈增长趋势;面积变化最大的景观类型是建设用地和水域,建设用地在20年里增加了272.2km2,而水域在20年里减少了159.4km2,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变化量其次,呈递减趋势;景观格局的转变类型主要为:水域、耕地、海洋、草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水域、林地转为耕地.非建设用地,特别是水域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趋势明显,这将给该地区带来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强用地平衡和规划布局管理,智慧地配置景观资源,景观格局优化研究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遥感 景观格局 生态服务价值 锦州一葫芦岛沿海地区
下载PDF
辽宁金州断裂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喜龙 贾晓东 杨梦尧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7-779,共13页
对辽宁南部地区重点活动断裂的8条剖面进行跨断层土壤气Rn、CO_(2)和H_(2)浓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各测量剖面土壤气Rn、CO_(2)和H_(2)的浓度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65~39.50kBq/m^(3)、0.59%~3.37%和9.74~306.28ppm。研究区土壤气Rn、... 对辽宁南部地区重点活动断裂的8条剖面进行跨断层土壤气Rn、CO_(2)和H_(2)浓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各测量剖面土壤气Rn、CO_(2)和H_(2)的浓度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65~39.50kBq/m^(3)、0.59%~3.37%和9.74~306.28ppm。研究区土壤气Rn、CO_(2)和H_(2)浓度异常主要集中在海城老震区和盖州震群地区,土壤气空间变化特征显示Rn、CO_(2)和H_(2)浓度从南至北有逐渐增高变化趋势,这与辽南地区地震活动分布、地下低速层分布、地质特征及地壳垂直变形速率等变化相对应,表明辽南地区金州断裂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辽南地区地震活动、地下介质结构和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测量场地地质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 地球化学 异常界 金州断裂 辽南地区
下载PDF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富业 崔向东 《中国名城》 2010年第4期23-28,共6页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丰富,类型较多,分布广泛,特色鲜明。这些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历代人民劳动与创造的产物,积淀了历代人民的智慧、情感、理想和愿望,反映了锦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传统。因此,研究锦州地...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丰富,类型较多,分布广泛,特色鲜明。这些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历代人民劳动与创造的产物,积淀了历代人民的智慧、情感、理想和愿望,反映了锦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传统。因此,研究锦州地区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利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锦州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地区 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北方典型农业生态区陆面过程研究简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旭东 刘海龙 +5 位作者 贾庆宇 王笑影 杨洪斌 张云海 汪宏宇 孙凤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06-4012,4016,共8页
介绍了关于北方地区的陆面过程观测、模式发展以及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从陆面过程观测、陆面过程数值模拟和陆面过程模式中土壤湿度数据同化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开展陆面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陆面过程... 介绍了关于北方地区的陆面过程观测、模式发展以及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从陆面过程观测、陆面过程数值模拟和陆面过程模式中土壤湿度数据同化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开展陆面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陆面过程观测、陆面模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陆面过程数据同化发展的新途径。分别介绍了在西北干旱区和锦州农田开展的陆面过程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总结了陆面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陆气相互作用 西北干旱区 锦州农田
下载PDF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韶红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184-187,215,共5页
结合锦州、葫芦岛、兴城、凌海4市的行政范围(简称锦葫沿海地区)城市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锦葫沿海区域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区位交通、社会经济、... 结合锦州、葫芦岛、兴城、凌海4市的行政范围(简称锦葫沿海地区)城市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锦葫沿海区域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知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区位交通、社会经济、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科学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 驱动力 锦葫沿海地区
下载PDF
锦州及辽西地区抗日义勇军的建立及斗争 被引量:2
14
作者 穆景元 杨云芝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9-34,共6页
锦州及辽西地区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抗日义勇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掀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关键词 锦州 辽西地区 抗日义勇军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锦葫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韶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6期11-12,14,共3页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人工解译方法提取锦葫沿海四个城市空间特征信息,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市扩张速度、强度、紧凑度及城市用地分维数四个指标。结果表明:1990-2010年城市扩张面积为8166 hm2...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人工解译方法提取锦葫沿海四个城市空间特征信息,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市扩张速度、强度、紧凑度及城市用地分维数四个指标。结果表明:1990-2010年城市扩张面积为8166 hm2,扩张速度为7.37%,扩张强度为0.11;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最快的是葫芦岛市;扩展强度最大的是锦州;锦州市、葫芦岛市城市空间越来越分散;葫芦岛市的城市用地边界最为复杂。该结论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期研究,并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及空间扩展模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空间扩展 锦葫沿海地区
下载PDF
锦州、锦西地区小城镇布局研究
16
作者 王志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59-64,共6页
锦州、锦西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系统,小城镇分布极不平衡,未来小城镇的建设应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的分布相协调,小城镇布局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城镇布局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张学良、蒋介石对锦州危机态度之差异
17
作者 邢丽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锦州设置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这里成为东北政治、经济的中心。面对日军的武力威逼,张学良和蒋介石在解决锦州事变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本文拟就双方的态度差异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锦州事变 中立区 和平解决
下载PDF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空间扩展态势的模拟预测与分析
18
作者 苏雷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31-435,共5页
基于GIS和RS技术,采用Logistic-CA模型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了该区域城市空间的扩展态势.结果表明,锦葫地区的城市扩展仍将集中在海岸带地区,城市空间相向连接、连绵一体的格局十分明显,伴随着经济... 基于GIS和RS技术,采用Logistic-CA模型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了该区域城市空间的扩展态势.结果表明,锦葫地区的城市扩展仍将集中在海岸带地区,城市空间相向连接、连绵一体的格局十分明显,伴随着经济社会联系的日趋紧密,锦葫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扩展 模拟预测 态势分析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蚁群智能算法的建设用地空间优化研究——以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为例
19
作者 苏雷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45-349,共5页
利用遥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信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之后,使用基于蚁群智能算法的元胞自动机(ACO-CA)模型在适宜性评价... 利用遥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信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之后,使用基于蚁群智能算法的元胞自动机(ACO-CA)模型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用地的位置选取,从而实现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优化结果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的内容基本吻合,与各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基本一致.该方法使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的空间优化问题在方法论上有了补充,该优化结果有利于从开发建设的根源上控制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促进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智能算法 空间优化 适宜性分析 锦-葫沿海地区
下载PDF
跨界热点地区开发中的危险与治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小舜 修春亮 +1 位作者 孙平军 李晓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7,共7页
在全国"建设热潮"的涌动中,跨界热点地区开发中的"危险与治理"问题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据此,从锦州湾地区工业化开发中存在的危险出发,对我国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下的跨界地区开发问题、成因及治理... 在全国"建设热潮"的涌动中,跨界热点地区开发中的"危险与治理"问题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据此,从锦州湾地区工业化开发中存在的危险出发,对我国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下的跨界地区开发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展开了研究。结论是:跨界热点地区开发中存在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明显、空间开发失控严重等危险;而制度安排的缺陷(地方发展冲动、自上而下压力和协调制约机制缺位等)是跨界地区开发危险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发展思路的转变、区域规划的改善、体制的完善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等可以成为跨界热点地区空间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地区 开发热点 危险 治理 锦州湾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