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攀龙与刘宗周的交游以及思想异同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天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游经历与思想异同,可以更好地梳理东林与蕺山两大学派的关系,从而深化学术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刘宗周 东林学派 蕺山学派 交游 思想异同
下载PDF
黄宗羲论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基于对《明儒学案》文本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圆圆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同为明末理学之显学,在明代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最后五卷,设置《东林学案》和《蕺山学案》,分别对东林学派与刘宗周的学行及学术思想作出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围绕其为东林学派正名、... 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同为明末理学之显学,在明代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最后五卷,设置《东林学案》和《蕺山学案》,分别对东林学派与刘宗周的学行及学术思想作出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围绕其为东林学派正名、论东林学派对阳明学的批判与调和,以及高度赞扬蕺山之学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既有黄宗羲对儒家士大夫学者胸怀家国、内外兼修等高尚人格的无比崇敬,也有黄宗羲对东林学派与蕺山之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同时也体现了他扬"心学"、抑程朱理学的学术倾向。黄宗羲的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客观地实现了对明代理学后期发展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儒学案》 东林学派 蕺山之学
下载PDF
吕大临与北宋理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文碧方 《嘉应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心 五峰蕺山系
下载PDF
魏禧江西交游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婵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5-78,126,共5页
考查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在江西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人格精神的形成,把握清初江西文坛的创作情况及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文人群的思想活动与普遍心态。
关键词 魏禧 交游 易堂九子 程山学派 髻山学派
下载PDF
陈确对刘宗周的孺慕及其对蕺山学的弘扬
5
作者 张天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判,以及倡导"素位之学"的精神动力。陈确后半生还致力于蕺山学的弘扬,曾组织省过社以及同人讲会,薪传"证人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确 刘宗周 蕺山学派 师承关系
下载PDF
百年来刘宗周思想研究述评
6
作者 申鹏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7-12,共6页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有关刘宗周的理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中,相关专著不断涌现。随着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经过梳理后逐步明晰起来,刘宗周思想的面貌...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有关刘宗周的理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中,相关专著不断涌现。随着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经过梳理后逐步明晰起来,刘宗周思想的面貌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纵观百年来刘宗周思想研究的进展,呈现出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矛盾到圆融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蕺山学派 理学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晚明空疏学风与实学思潮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震旦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0-25,共6页
明朝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采取八股取士制度来严加控制人们的思想,导致晚明学界空疏之风盛行。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王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心性",成为当时学界主流。以顾宪成和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和以刘宗... 明朝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采取八股取士制度来严加控制人们的思想,导致晚明学界空疏之风盛行。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王学末流"束书不观"、"空谈心性",成为当时学界主流。以顾宪成和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和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与此针锋相对,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与王学末流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开创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学习思想 泰州学派 实学思潮 东林学派 蕺山学派
下载PDF
蕺山学派与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演变
8
作者 陈睿瑜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刘宗周(蕺山)毕生为学,为挽救晚明学风凋敝、政风腐败而殚精竭虑,于明亡之际绝食殉节。蕺山伦理思想以“慎独”为核心,深刻影响了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代表的学派门人的思想形成和道德践履。蕺山学派是明末儒学之重要代表,也在清... 刘宗周(蕺山)毕生为学,为挽救晚明学风凋敝、政风腐败而殚精竭虑,于明亡之际绝食殉节。蕺山伦理思想以“慎独”为核心,深刻影响了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代表的学派门人的思想形成和道德践履。蕺山学派是明末儒学之重要代表,也在清初启蒙伦理思潮演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系统梳理、总结了明末之前儒家人性论、道德理想和道德修养等伦理思想,将古人的学识精华从玄妙转化为笃实,促进了宋明人性二元论向明清自然人性一元论转变,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道德人格由传统“圣人君子”向“豪杰之士”转变,促使了儒家传统民本思想转向民主启蒙伦理思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蕺山学派 伦理思想 启蒙思潮
下载PDF
试论春日潜庵对蕺山思想的接受
9
作者 陈慧慧 郝永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7,160,共12页
18、19世纪,随着阳明学风行日本,蕺山之学在日本也得到广泛传播,被幕末明治时期的日本文人所认识接受。江户后期的下层贵族春日潜庵是较早推崇蕺山的阳明学者,他接受了蕺山的慎独说,较为深入地理解“独体”之内涵。其次,他对蕺山“意”... 18、19世纪,随着阳明学风行日本,蕺山之学在日本也得到广泛传播,被幕末明治时期的日本文人所认识接受。江户后期的下层贵族春日潜庵是较早推崇蕺山的阳明学者,他接受了蕺山的慎独说,较为深入地理解“独体”之内涵。其次,他对蕺山“意”的阐发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认同“意为心之所存”而非“心之所发”,要在心之所存的“意”根处用功。并且,春日潜庵能够区分意念之别,重视刘蕺山“念”的内涵。在现实政治活动中,春日潜庵深受刘蕺山晚年绝食殉国的节义行为影响,在日用慎独之功、时刻内省的同时积极参加幕末政治改革运动,推动了日本幕末到近代时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春日潜庵 刘蕺山 日本幕末
原文传递
恽日初蕺山学诠释中的朱王折衷色彩——兼谈来自黄宗羲的批评声音
10
作者 张天杰 《思想与文化》 2020年第2期374-398,共25页
恽日初虽是刘宗周的重要弟子,然因其出身东林学派,故所编《刘子节要》的体例,及其附录的《行状》、《高刘两先生正学说》等文章的学术主张,都体现出朱子学与阳明学折衷的色彩.黄宗羲则在《明儒学案》中指出,恽日初排斥刘宗周意为心所主... 恽日初虽是刘宗周的重要弟子,然因其出身东林学派,故所编《刘子节要》的体例,及其附录的《行状》、《高刘两先生正学说》等文章的学术主张,都体现出朱子学与阳明学折衷的色彩.黄宗羲则在《明儒学案》中指出,恽日初排斥刘宗周意为心所主的观点,其实并不懂蕺山学.恽日初与黄宗羲的学术纷争,其实并不止于所谓蕺山学的诠释权之争,背后还有从东林学派开始的朱王折衷的学术倾向等问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日初 黄宗羲 朱王折衷 蕺山学派 东林学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