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 被引量:28
1
作者 蔡锋 黄敏芬 +1 位作者 苏贤泽 张海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8-4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湾的泥沙运动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结果表 明:(1)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潮流输沙量明显大于河流输沙量;涨潮 输沙量通常大于落潮输沙量;潮流输沙在枯水期尤为显著,而河流输沙则集中在洪水 期... 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湾的泥沙运动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结果表 明:(1)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潮流输沙量明显大于河流输沙量;涨潮 输沙量通常大于落潮输沙量;潮流输沙在枯水期尤为显著,而河流输沙则集中在洪水 期。(2)底沙推移运动主要发生在水道床面,系局部冲刷所致;推移质输沙表现为沙洲 推移,沙嘴延伸或水下沙体游移;研究发现,在涨潮流占优势的鸡屿北水道有反向(向 西)推移质输沙的迹象。(3)自60年代以来,九龙江河口上方各河道相继建闸截水,加 强了河口湾潮流势力,使得悬移质泥沙运动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即具有洪出枯进、上 出下进和南出北进的明显趋势,以致在湾内新形成两对较大泥质淤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泥沙运移 沉积动力学
下载PDF
珠江口伶仃洋泥沙运动的沉积动力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沛然 黄先玉 +1 位作者 任杰 闻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珠江口伶仃洋是个多口门汇入的河口湾 ,其泥沙来源复杂多样 ,既有陆域来沙 ,又有海域来沙。这些泥沙进入伶仃洋以后 ,在径流作用、潮流作用、盐淡水混合作用及风浪等的影响下 ,不断地运移 ,形成“三滩两槽”的分布格局。 70年代中期以... 珠江口伶仃洋是个多口门汇入的河口湾 ,其泥沙来源复杂多样 ,既有陆域来沙 ,又有海域来沙。这些泥沙进入伶仃洋以后 ,在径流作用、潮流作用、盐淡水混合作用及风浪等的影响下 ,不断地运移 ,形成“三滩两槽”的分布格局。 70年代中期以后 ,由于东部潮流作用及盐淡水混合作用的加强 ,受其压迫 ,西部泥沙物质不断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动力 径流作用 潮流作用 泥沙运动 运移
下载PDF
彩沙示踪研究九龙江河口湾北侧湾口海区底沙运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锋 苏贤泽 +1 位作者 陈峰 许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0,共5页
1998年 11月 6~ 7日在九龙江河口湾鸡屿北侧沙洲进行了彩沙示踪试验研究 ,取得沙洲底沙运动数据 :(1)两个主要运动方向及其最大运移速度为 :NW向 6 1m/d ,SW向 32m/d。 (2 )一个全潮周日的最大扩散范围为 :NW SE向 74m ,SW NE向 42m ,... 1998年 11月 6~ 7日在九龙江河口湾鸡屿北侧沙洲进行了彩沙示踪试验研究 ,取得沙洲底沙运动数据 :(1)两个主要运动方向及其最大运移速度为 :NW向 6 1m/d ,SW向 32m/d。 (2 )一个全潮周日的最大扩散范围为 :NW SE向 74m ,SW NE向 42m ,垂直扩散深度 3cm左右。 (3)底沙运动过程中粗粒沙滞留在沙洲 ,细粒沙被搬走。 (4 )垂直鸡屿北岸的断面净输沙率为朝NW方向 717t/d。证实了鸡屿北侧沿岸存在着一股反向 (朝NW向 )输移的泥沙流 ,这一反向输沙是由往复潮流中涨潮流占优势和偏东向波成沿岸流的耦合作用所造成 ,从而造成河口湾北侧湾口海区的底沙年内变化呈顺时针方向旋回运动的势态。底沙向E(正向 )运动及河流洪水冲刷所致 ,结果导致海区东部浅滩区大量泥沙堆积。各水道水流交汇、偏东向波浪以及涨潮流占为优势的水动力环境使浅滩区底沙先向SW迁移 ,继而平行鸡屿北岸向NW迁移 ,最终沉积于鸡屿NW海底。一旦发洪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河口 彩沙示踪法 底沙运动 沉积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