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音系学——与约翰·E.约瑟夫教授对谈
1
作者 约翰·E.约瑟夫 曲长亮 《语言教育》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本文是访谈人与索绪尔研究专家、国际知名语言学家约翰·E.约瑟夫教授的访谈内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呈现的索绪尔音系学思想向来被认为是模糊且矛盾的,约瑟夫教授结合索绪尔研究界近几十年来的最新发现,对索绪尔音系学的关键概... 本文是访谈人与索绪尔研究专家、国际知名语言学家约翰·E.约瑟夫教授的访谈内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呈现的索绪尔音系学思想向来被认为是模糊且矛盾的,约瑟夫教授结合索绪尔研究界近几十年来的最新发现,对索绪尔音系学的关键概念及索绪尔音系学思想的影响力作了全新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约翰·E.约瑟夫 音位 响音系数 结构主义音系学
下载PDF
翻译写作学视域下非虚构文学翻译“恶性欧化”现象——以约翰·卡雷鲁《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简体中文译本为例的考察
2
作者 何颖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52-58,共7页
自“五四”以来,汉语欧化现象长期受到学界关注。良性欧化对汉语的发展颇有裨益,而恶性欧化则化简为繁,化巧为拙,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以翻译写作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今热门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简体中文译本... 自“五四”以来,汉语欧化现象长期受到学界关注。良性欧化对汉语的发展颇有裨益,而恶性欧化则化简为繁,化巧为拙,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以翻译写作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今热门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简体中文译本为例,详细梳理恶性欧化这一语法现象在译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从宏观译写过程及微观译写技巧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写作学 非虚构文学 恶性欧化 英译汉 约翰·卡雷鲁 《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
下载PDF
马若瑟语言研究代表作《汉语札记》之版本流变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Notitia Linguae Sinicae(《汉语札记》,1728)是世界上第一部同时介绍官话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被誉为西洋汉语语法研究源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西方汉语研究史和西方汉学史都产生了深刻影...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Notitia Linguae Sinicae(《汉语札记》,1728)是世界上第一部同时介绍官话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被誉为西洋汉语语法研究源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西方汉语研究史和西方汉学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以往针对该书的研究往往借助于英译本,没有或很少对该书的原始手稿及拉丁文刊本、英译本进行细致的文本史考察,在研究的准确性和材料的权威性方面有一定欠缺。本文利用欧藏《汉语札记》的几份原始手稿,力图梳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基本史实,建立传本之间的谱系关系,初步解决了该书版本学上的几个重要疑点,厘清了该书版本的传承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马若瑟 《汉语札记》 手稿 版本流变
下载PDF
海顿和他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被引量:3
4
作者 钱彤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4,共2页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许多后辈音乐家尊称为“我的父亲”,他的人格魅力与艺术才华使他在音乐创作中游刃有余,形成了清新自然、诙谐欢快的风格。海顿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被视为...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许多后辈音乐家尊称为“我的父亲”,他的人格魅力与艺术才华使他在音乐创作中游刃有余,形成了清新自然、诙谐欢快的风格。海顿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被视为同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海顿的音乐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作曲家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下载PDF
半强E-凸函数的鞍点最优化准则
5
作者 谭仁新 刘学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4-77,共4页
在Youness E.A.和Tarek Emam提出的半强E-凸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半强E-凸函数的Fritz John鞍点和Kuhn Tucker鞍点,并得到了其最优性的充分条件,完善了E-凸规划.
关键词 强E-凸集 半强E-凸函数 Fritz john鞍点 Kuhn Tucker鞍点
下载PDF
周锡瑞与美国“失掉机会论”
6
作者 赵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作为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重要代表人物的周锡瑞教授,在1974年编辑出版了《在中国失去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告》一书,其中保留了许多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珍贵资料,成为... 作为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重要代表人物的周锡瑞教授,在1974年编辑出版了《在中国失去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告》一书,其中保留了许多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珍贵资料,成为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外交的重要史料,是美国反思对华关系的"失掉机会论"的又一力作,为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提供了历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国学 周锡瑞 约翰·S·谢伟思 “失掉机会论”
下载PDF
从灵魂到国魂:略论明清基督宗教的小说
7
作者 李奭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2期301-314,共14页
汉语基督宗教小说的翻译或创作首见于晚明,但大盛于有清一代。其时法国天主教士开始用汉语撰作小说,第一篇题为《梦美土记》,受西塞罗的《西比欧之梦》影响甚巨。不多久,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也开始撰写小说。米怜的《长远两... 汉语基督宗教小说的翻译或创作首见于晚明,但大盛于有清一代。其时法国天主教士开始用汉语撰作小说,第一篇题为《梦美土记》,受西塞罗的《西比欧之梦》影响甚巨。不多久,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也开始撰写小说。米怜的《长远两友相论》实为一叙事化的教义问答,但以小说的身分流传甚久,截至民国初年都还在印行之中。马礼逊和米怜各自戮力创作,目的在拯救个人的灵魂,以期使他们免于世俗的诱惑。时序进入清末,基督教小说家日渐增多。不论洋人或华人,这些小说家多以生动的文笔进行创作或翻译,目的在解中国人于倒悬,藉以拯救这个国家的国魂,最佳的例子是应傅兰雅所举办的“时新小说”的征文而撰的小说。傅氏本人不事创作,但应征而来的超过150篇的汉语小说,篇篇莫不以兴国救亡为己任,所拟解救者也已不止于个人,同時扩展至家国。灵魂的拯救,此刻已转为国魂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督宗教文学 马若瑟 米怜 郭实猎 傅兰雅 《天路历程》
下载PDF
再现?还是再生?王守义和诺弗尔的古诗英译理念考辩
8
作者 张智中 程彦钧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王守义和诺弗尔的古诗英译曾在美国出版,并获得当地文化界的认可与支持,之后在国内多次再版重印。然而,在中国古诗英译史中,两者的翻译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也未以相互参照的方式加以深入考辩。王守义将其翻译... 王守义和诺弗尔的古诗英译曾在美国出版,并获得当地文化界的认可与支持,之后在国内多次再版重印。然而,在中国古诗英译史中,两者的翻译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翻译理念和翻译实践,也未以相互参照的方式加以深入考辩。王守义将其翻译理念表述为“再现”。而基于译作呈现的实际状貌,考辩发现:用“再生”一词,而非“再现”,更能贴切表达他们的翻译理念,揭示其翻译活动的真实情况。译作相对于原作的再生,表现在诗意和诗形两个方面。作者型翻译是中国古诗实现再生的重要路径,它使原作在新的文化语境获得新面貌,葆有文学生命力,推动着中国诗歌通过异域新生,进入世界文学的畛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守义和诺弗尔 古诗英译理念 再生 作者型翻译
原文传递
英语学界“历史中的《易》”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9
作者 韩子奇 王嘉宝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对《周易》的认识从“智慧之书”向“历史中的《易》”解易范式转变,逐渐形成了“历史中的《易》”学派。该学派不欲探求《周易》的本来面貌或掌握作者意图,而是运用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关注文本、时代与读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对《周易》的认识从“智慧之书”向“历史中的《易》”解易范式转变,逐渐形成了“历史中的《易》”学派。该学派不欲探求《周易》的本来面貌或掌握作者意图,而是运用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关注文本、时代与读者三个要素的“视域融合”关系,即《周易》文本在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不断展开,与不同时间的读者或占者不断进行“视域融合”,最后产生出“一人一经”甚至“一瞬一经”的易学新解。“历史中的《易》”学派的易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范式初始阶段,以1990年出版的《宋代对〈易经〉的运用》为标志;范式发展阶段,以2005年出版的《〈易经〉与中国政治——经典诠释学与北宋士人的行动主义》为标志;范式开新阶段,以何茂康的《伊川易传》英文全译本(2019)和艾周思的《周易本义》英文全译本(2020)为标志。三十年来,“历史中的《易》”学派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易学著作的首个英文全译本,围绕易学的核心问题展开了细致讨论,不断加深和推进对中国易学的理解,也不断拓展着易学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中的《易》 艾周思 苏德恺 林理彰 何茂康
原文传递
相悖的伦理诉求与两难伦理选择——《日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惠玲 陈晓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约翰·约瑟夫·马修斯在其代表作《日落》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向往,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一个挣扎于印第安传统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的印第安主人公。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约翰·约瑟夫·马修斯在其代表作《日落》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向往,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一个挣扎于印第安传统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的印第安主人公。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把《日落》置于马修斯创作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马修斯在小说中对以"全是我的亲属"为内核的印第安传统伦理的彰显,透视小说家所表现的白人伦理对印第安传统生存方式的侵蚀,并进而探究马修斯对白人伦理既否定又肯定的矛盾态度,解读小说主人公逐渐割舍与部族土地以及土地上万物生灵亲缘关系的伦理转向过程,藉以揭示马修斯动摇于两种相悖的伦理诉求之间的伦理困境以及他那个时代印第安人所面临的两难伦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修斯 《日落》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两难
原文传递
天主教华人圣经译本研究
11
作者 赵晓阳 《基督宗教研究》 2021年第1期63-84,共22页
19世纪末期,出现了天主教华人翻译的圣经译本,至今共有8种译本,即李问渔译本、萧静山译本、马相伯译本、吴经熊译本、萧舜华/李山甫译本、徐汇总修院译本、佘山修院译本、牧灵圣经译本,时间长达百余年。8种译本各具特色,李问渔译本、马... 19世纪末期,出现了天主教华人翻译的圣经译本,至今共有8种译本,即李问渔译本、萧静山译本、马相伯译本、吴经熊译本、萧舜华/李山甫译本、徐汇总修院译本、佘山修院译本、牧灵圣经译本,时间长达百余年。8种译本各具特色,李问渔译本、马相伯译本和吴经熊译本是文言译本,其它5种是白话译本。吴经熊译本是圣经中译史上唯一拥有罗马教宗序言和唯一政治领袖人物参与修订的圣经译本。萧静山译本是中国天主教第一本新经全集,也是改革开放后出版印刷的第一部圣经,其社会影响仅次于思高圣经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华人圣经译本 萧静山译本 吴经熊译本
原文传递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Global Narratives, Hotels and Railway Stations
12
作者 Ulrike C. Zitzlsperger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2期193-211,共19页
This article takes its cue from the English critic, novelist and painter John Berger. He argues that what we know determines what we see. Hotels and railway stations, though they differ in size, design and appearance,... This article takes its cue from the English critic, novelist and painter John Berger. He argues that what we know determines what we see. Hotels and railway stations, though they differ in size, design and appearance, are places of temporar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that are recognized by everyone. They become visible or even iconic once their history or their role is turned into at least part of a wider narrative in literature, film or in other arts. This provides a representative focus by which we may read a city's or a nation's past. In exemplifying such connections I focus first on the long-term history of Friedrichstraβe station and some of the surrounding hote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Berlin, situating them within the national and, by implication, also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Secondly, I will consid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1914 as an event in which the role of railway stations generated both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cross cultures and over several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station HOTEL john Berger Berlin Friedrichstraβe Adlon Sven Hedin Ernst Toller George Orwell Julius Posen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