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设计探讨复方蕨麻胶囊对低温低氧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1
作者 苗晓雪 刘瑞 +2 位作者 曹忠平 王振华 代二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00-1007,共8页
[目的]基于正交设计,探究不同条件(空气氧含量、环境温度及药物浓度)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微循环的影响,为预防低温低氧HS提供最优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海拔(用空气氧含量模拟)[3551.7 m(13.5%)、3080.7 m(14.5%)、2751 m(15.2%)]、... [目的]基于正交设计,探究不同条件(空气氧含量、环境温度及药物浓度)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微循环的影响,为预防低温低氧HS提供最优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海拔(用空气氧含量模拟)[3551.7 m(13.5%)、3080.7 m(14.5%)、2751 m(15.2%)]、环境温度(5~10℃、10~15℃、15~20℃)及药物浓度[复方蕨麻胶囊低(27 mg/kg)、中(54 mg/kg)、高(81 mg/Kg)剂量]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各选取三个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共得出9种组合。将27只350~400 g雄性SD大鼠根据正交设计的干预方案分为9组,每组重复3次,进行HS大鼠的造模。实验过程中采集并记录放血前(T)、复苏前(T0)、复苏后1 h(T1)、复苏后2 h(T2)、复苏后3 h(T3)、复苏后4 h(T4)、复苏后5 h(T5)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肠系膜微循环指标[包括血管流速、灌注血管密度(PVD)和微循环血流指数(MFI)]。采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先筛选出实验最佳观测时间点,而后选出本实验条件下对改善HS大鼠的最优方案。[结果]筛选实验最佳观测时间点:对9组大鼠的MAP、HR、肠系膜流速七个时间点进行比较。1)MAP:①各组大鼠的MAP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一致(F=1.471,P=0.051);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2,P=0.467);③各组MAP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417.804,P<0.001)。2)HR:①各组大鼠的HR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一致(F=0.782,P=0.730);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7,P=0.729);③各组HR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947.477,P<0.001)。3)肠系膜血管流速:①各组大鼠的肠系膜流速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不同(F=4.933,P<0.001);②组间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41,P=0.086);③各组T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82.425,P<0.001)。4)小结:根据以上数据选定T1为最佳实验观测点。本实验条件下最优方案的选择:①改善血管流速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②改善PVD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③改善MFI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④小结:第二组(即氧含量13.5%、温度10~15℃、药物浓度为中剂量)在实验条件内的组合最佳。[结论]HS大鼠复苏后的五个观察点内,T1这个时间点各指标改善最优;复方蕨麻胶囊中剂量对3500 m左右的HS大鼠复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高原 大鼠 复方蕨麻胶囊 正交设计 肠系膜微循环
下载PDF
蕨麻猪产仔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
作者 张丰霞 杨德威 +3 位作者 崔茂盛 李千军 闫峻 旦智草 《中国猪业》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蕨麻猪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和产活仔数(Number born alive,NBA)的候选基因,为蕨麻猪高繁殖力基因组选育提供参考数据。采集140头蕨麻猪耳组织样品,提取DNA,利用50K液相芯片进行SNPs检测。分别采用广义线... 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蕨麻猪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和产活仔数(Number born alive,NBA)的候选基因,为蕨麻猪高繁殖力基因组选育提供参考数据。采集140头蕨麻猪耳组织样品,提取DNA,利用50K液相芯片进行SNPs检测。分别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140头蕨麻猪个体的SNPs与TNB和NBA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筛选影响该群体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针对TNB和NBA等2个性状,广义线性模型分别检测到14个和1个显著的SNPs位点。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TNB有2个显著的SNPs位点;未检测到显著影响NBA的SNP。筛选ZCCHC24、ENSSSCG00000046125和TENM1作为影响TNB的重要候选基因,ZCCHC24作为影响NBA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总产仔数 产活仔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晓宇 冯小明 +2 位作者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0-1494,共5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高原适应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高原蕨麻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军成 景志忠 +1 位作者 路彩霞 余四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蕨麻猪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是否受外来血缘的影响。方法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5群猪进行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系统发生树构建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微卫星标记在125个个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最少(55个)。蕨... 目的探讨蕨麻猪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是否受外来血缘的影响。方法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5群猪进行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系统发生树构建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微卫星标记在125个个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最少(55个)。蕨麻猪与兰州猪的遗传距离DA和标准遗传距离DS最大,分别为0.6781和1.3312,DA、DS分别用UPGMA和NJ构建了四种系统发生树,都是蕨麻猪聚为一类,其余4种猪聚为一类。主成分1(PC1)为62.174%,看作是蕨麻猪的代表,与其他4群猪差异较大。结论蕨麻猪与兰州、武威、临洮和青海四群猪相比,遗传距离大,主成分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蕨麻猪比较纯,没有受到这4群猪血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微卫星DNA 遗传距离 亲缘关系 主成分
下载PDF
六倍体蕨麻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军乔 蒋红霞 +2 位作者 温馨 朱惠琴 韦梅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69-2572,共4页
采用荧光标记法制作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染色体标本,通过体细胞染色体计数确定其染色体数目为42条。核型分析表明,蕨麻染色体总长度为100.04μm,全组染色体平均长度16.67μm,其核型公式为K(2 n)=42=13 sm+29 m。染色体绝... 采用荧光标记法制作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染色体标本,通过体细胞染色体计数确定其染色体数目为42条。核型分析表明,蕨麻染色体总长度为100.04μm,全组染色体平均长度16.67μm,其核型公式为K(2 n)=42=13 sm+29 m。染色体绝对长度变异范围为2.02-4.38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为2.17∶1,臂比的变异范围为1.20-2.04,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全组染色体的2.38%,属于2B类型,比较对称,为小型染色体。试验将对蕨麻的起源、系统演化及品种改良等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 )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蕨麻猪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3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莫斯科 房永祥 +1 位作者 冯海燕 景志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共6页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猪SLA-3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64010)设计1对引物,从经ConA刺激的蕨麻猪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提取RNA,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同源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蕨麻猪SLA-3基因大小为1 086 bp,含一个完...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猪SLA-3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64010)设计1对引物,从经ConA刺激的蕨麻猪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提取RNA,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同源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蕨麻猪SLA-3基因大小为1 086 bp,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1个氨基酸,还含有一段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SLA-3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3.1%;与牛、绵羊、山羊的同源性较高,而与鸡的同源性最低.蛋白分子结构预测表明,猪SLA-3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是由胞外区(303个氨基酸)、跨膜区(23个氨基酸)和胞内区(35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跨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SLA-3基因 序列分析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的同源性和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军成 路彩霞 景志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为了探索蕨麻猪的遗传多样性,对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并选择GenBank中14条序列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首次成功克隆了7条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测出5条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DNA序列,其多态性是内含子1有1个转换和1个颠换;内含... 为了探索蕨麻猪的遗传多样性,对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并选择GenBank中14条序列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首次成功克隆了7条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测出5条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DNA序列,其多态性是内含子1有1个转换和1个颠换;内含子2有2个转换。说明蕨麻猪之间的差异可能与内含子的控制有关。蕨麻猪与其他14种猪之间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共检测到核苷酸的变异为155个,内含子有119个,外显子有28个,5′端有8个。其中,颠换104个,转换14个,缺失23个,插入14个。出现碱基取代的位点中,大多数是颠换型突变,颠换与转换之比为7.43∶1,存在颠换偏倚现象。对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同源性百分数和趋异数分析,结果发现,蕨麻猪与小型猪相比同源性较近,蕨麻猪与大型猪同源性较远。蕨麻猪等15种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蕨麻猪与Vize猪有较远的亲缘关系;蕨麻猪与贵州榕江香猪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生长激素基因 同源性 多态性
下载PDF
藏药蕨麻不同形状块根有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军乔 包锦渊 +4 位作者 温馨 沈宁东 韦梅琴 李宁 白世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91-2593,共3页
用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常规方法测定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不同形状块根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蕨麻各不同形状的块根中营养成分均丰富、齐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1.80%,总糖26.64%,粗脂肪1.17%,主要含VK、VC、VE... 用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常规方法测定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不同形状块根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蕨麻各不同形状的块根中营养成分均丰富、齐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1.80%,总糖26.64%,粗脂肪1.17%,主要含VK、VC、VE等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球状块根中淀粉、多糖等含量较高,分别为22.50%、9.82%,适口性好,可用于开发食用产品;棒状块根中活性成分含量明显较高,其中总黄酮、鞣质含量分别为4.67%、2.75%,可用于开发药用及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不同形状块根 有效成分 测定分析
下载PDF
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脏器指数及低氧相关基因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牛廷献 王红义 +4 位作者 郭晓宇 陆璐 申健 肖攀 冯小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脏器指数及低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方法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心、肝、脾、肺、肾低氧反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蕨麻猪的肾脏、脾脏指... 目的研究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脏器指数及低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方法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心、肝、脾、肺、肾低氧反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蕨麻猪的肾脏、脾脏指数低于巴马小型猪,蕨麻猪的心脏、肺脏指数高于巴马小型猪。蕨麻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在肺、肾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普通猪高(P<0.05或P<0.0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只在肺中比巴马小型猪高(P<0.05)。结论不同物种脏器指数可能是物种对物质环境、能量环境、外界病原体、能量代谢需求等综合因素进化适应的结果。蕨麻猪低氧相关基因明显比巴马小型猪高,揭示在基因方面蕨麻猪具有较强的高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巴马小型猪 脏器指数 低氧相关基因 比较
下载PDF
甘南蕨麻猪肉用品质与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福娟 杨勤 余群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对甘南州12头健康蕨麻猪进行了肉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甘南蕨麻猪与当地白猪相比,大理石纹评分低1.4分(P<0.01),肌纤维直径低5.1μm(P<0.01),剪切力低2.29 kg.cm-2(P<0.01),其它肉用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对甘南州12头健康蕨麻猪进行了肉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甘南蕨麻猪与当地白猪相比,大理石纹评分低1.4分(P<0.01),肌纤维直径低5.1μm(P<0.01),剪切力低2.29 kg.cm-2(P<0.01),其它肉用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甘南蕨麻猪肉水分含量74.18 g.(100 g)-1、干物质25.81 g.(100 g)-1、脂肪3.65 g.(100 g)-1、蛋白质20.66 g.(100 g)-1、灰分1.14 g.(100 g)-1;K、Fe、Cu、Zn含量分别为385.50、1.06、0.271、0.40 mg.(100 g)-1;蕨麻猪肉氨基酸评分较高.综合评价认为:甘南蕨麻猪肉细嫩多汁、脂肪低、蛋白优质,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蕨麻猪 肉用品质 营养成分 氨基酸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高原小型蕨麻猪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军成 景志忠 +1 位作者 路彩霞 余四九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
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蕨麻猪的等位基因变异、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杂合度(H)进行了分析.在5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5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836 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61 5,PIC平均值为0.... 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蕨麻猪的等位基因变异、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杂合度(H)进行了分析.在5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5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836 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61 5,PIC平均值为0.824 8.结果显示:蕨麻猪群体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与兰州、临洮、青海和武威4种猪相比低,但Ho>0.7,HE>0.8,PIC>0.7,仍然比较高,受野猪血缘影响的可能性很大.表明蕨麻猪的杂合程度比较高,遗传变异大,遗传多态性丰富,适应高寒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比其它地方猪品种具有更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微卫星DNA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闵凡贵 潘金春 +2 位作者 王希龙 徐志勇 钟柏堂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7,共6页
为加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将甘南地区蕨麻小型猪引入广东地区进行选育和比较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动物行为学正常,母猪发情... 为加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将甘南地区蕨麻小型猪引入广东地区进行选育和比较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蕨麻小型猪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动物行为学正常,母猪发情周期约18d,发情时间持续3~4d,妊娠期(114.61±4.35)d(n=66),与原产地基本一致;母猪产活仔数为(5.59±1.98)头,仔猪初生体重为(0.75±0.17)kg,初生窝重为(4.19±1.67)kg,较原产地显著增加(P〈0.05),初生体尺也明显增加,但生长发育特征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小型猪相似;测定的19血液生理指标和12生化指标中,性别间仅有2项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原产地放牧型蕨麻猪比较,绝大多数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三年的选育,蕨麻小型猪逐步适应广东低海拔亚热带气候环境,并保持了体小和生长缓慢的特性,为蕨麻小型猪的进一步选育和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适应性 繁殖性能 生长发育 血液生理生化
下载PDF
青海省野生资源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 L.)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军乔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鹅绒委陵菜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其生态适应性广泛,生长速度快,须根发达,是青海省江河源头植被恢复及草坪业的首选材料;块根藏名为蕨麻,适口性好,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药用成分,对其进行食品产业化和中草药开发具... 鹅绒委陵菜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其生态适应性广泛,生长速度快,须根发达,是青海省江河源头植被恢复及草坪业的首选材料;块根藏名为蕨麻,适口性好,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药用成分,对其进行食品产业化和中草药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绒委陵菜 蕨麻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野生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廷献 郭晓宇 +4 位作者 申健 王红义 陆璐 肖攀 冯小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7,F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巴马小型猪模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蕨麻小型猪;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变化基本相同,但蕨麻小型猪的变化较平缓。在24 h与48 h肺脏均出现严重病理改变,但巴马小型猪较蕨麻小型猪更严重。结论不同海拔地区的两种小型猪均可成功建立HMODS模型,同时蕨麻小型猪由于自身高原生物特性对H-MODS模型的复制更加准确安全,避免高原环境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 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比较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金春 闵凡贵 +3 位作者 王希龙 陈瑞爱 王凤国 罗书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测定蕨麻小型猪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脏器重量与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7~15月龄普通级蕨麻小型猪21头(其中雌性12头,雄性9头),分别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膀胱和胃... 目的:测定蕨麻小型猪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脏器重量与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7~15月龄普通级蕨麻小型猪21头(其中雌性12头,雄性9头),分别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膀胱和胃等8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再用Student′s t test分析性别间差异,用SAS软件进行各脏器重和体重间的相关、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蕨麻小型猪体重、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主要脏器的重量与体重相关性显示出了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与体重呈正相关,其中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的重量与体重显著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线性方程具有实际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脏和胃重量与体重有显著直接相关性,其中心脏重与体重相关性最强。进一步多重回归分析说明,肝脏、肺脏、肾脏、膀胱分别与心脏和胃表现显著回归,而脾脏与肝脏表现显著回归。结论蕨麻小型猪的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主要脏器与体重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脏器系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下载PDF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酮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小明 罗晓红 +5 位作者 王红义 郭晓宇 陆璐 申健 肖攀 牛廷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酮(CORT)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3个剂量(低、中、高)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B、C、D组),...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酮(CORT)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3个剂量(低、中、高)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B、C、D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A组)。检测不同时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ACTH与CORT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蕨麻小型猪泵入LPS后肌酸激酶(CK)在3~24h升高,48h之后明显降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6—24h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12~24h的水平显著高于0h和A组;总胆红素(TBIL)在24—48h的水平显著升高:肌酐(CRE)在6h水平明显高于0h。白细胞数量在0~6h升高,6~24h降低。ACTH表达量在泵入LPS后开始上升,在12h后降低,在72h基本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水平;CORT在泵入LPS后3h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下降,24h后开始上升,在72h时基本恢复到正常。低、中、高剂量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高原MODS形成时机体处于严重感染应激状态下,ACTH与CORT表达水平出现剧烈变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机体调节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 蕨麻小型猪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皮质酮(CORT)
下载PDF
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成 路彩霞 景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27-6230,共4页
[目的]探索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与其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从蕨麻猪血液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多态性和突变分析。[结果]蕨麻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序列全长1671bp,有5个... [目的]探索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与其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从蕨麻猪血液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多态性和突变分析。[结果]蕨麻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序列全长1671bp,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外显子1、2、3、4和5的碱基数依次是10、161、117、162和201bp,内含子1、2、3和4的碱基数分别是244、210、192和277bp。除第1外显子和第1内含子碱基剪切有明显的例外,其余全部符合GT-AG规则;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4种碱基含量依次为G>C>T>A。(G+C)含量和(A+T)含量分别在62%和37%以上。蕨麻猪编码区第4外显子在+1046位处A→G,为错义突变,其余均为同义突变。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含21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是由1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个分泌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6个α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含有6个α螺旋前区。[结论]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生长激素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蕨麻克隆构件的可塑性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青川 李军乔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205-207,共3页
研究了匍匐茎克隆草本植物蕨麻原变种(PotentillaanserineL.var.anserina)对干旱胁迫(即聚已二醇6000的浓度为0、5%、10%、15%、20%,10个重复)的表型可塑性:随着聚已二醇6000浓度的增加,实验植物的生物量显著减小;死亡率上升;基株... 研究了匍匐茎克隆草本植物蕨麻原变种(PotentillaanserineL.var.anserina)对干旱胁迫(即聚已二醇6000的浓度为0、5%、10%、15%、20%,10个重复)的表型可塑性:随着聚已二醇6000浓度的增加,实验植物的生物量显著减小;死亡率上升;基株叶片数目、基株叶片长度、基株叶片宽度具有显著的株间差异,呈二次曲线变化。因而在高寒地区的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匍匐茎植物 蕨麻 克隆构件 可塑性反应
下载PDF
氮素对蕨麻克隆构型的可塑性反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军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试验研究N素对蕨麻克隆构型的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蕨麻基株根长、分枝数、分株数、间隔子、地上干物质量、地下干物质量随N素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在施纯N 90.0kg/hm2时出现拐点,说明蕨麻对异质性资源(土壤N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蕨麻... 试验研究N素对蕨麻克隆构型的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蕨麻基株根长、分枝数、分株数、间隔子、地上干物质量、地下干物质量随N素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在施纯N 90.0kg/hm2时出现拐点,说明蕨麻对异质性资源(土壤N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蕨麻总分枝长、根系膨大率、球根率则随N素水平的增加而直线下降,表明施用N素后蕨麻块根不具有商品价值。进行生态恢复时施用一定量N肥能显著提高蕨麻地上部分的生长,增大植被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素 蕨麻 克隆构型 可塑性
下载PDF
噻拉嗪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对蕨麻小型猪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宝勇 杨镇宇 +3 位作者 刘晓霖 陈锐 王希龙 杨丰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6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了解氯胺酮、噻拉嗪复合麻醉对蕨麻小型猪血压和脉搏的影响状况,测量了12头蕨麻小型猪在清醒状态下的血压和脉搏,氯胺酮和噻拉嗪复合麻醉后,再次测量血压和脉搏,比较两种状态下蕨麻小型猪血压和脉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使用氯胺酮和... 为了解氯胺酮、噻拉嗪复合麻醉对蕨麻小型猪血压和脉搏的影响状况,测量了12头蕨麻小型猪在清醒状态下的血压和脉搏,氯胺酮和噻拉嗪复合麻醉后,再次测量血压和脉搏,比较两种状态下蕨麻小型猪血压和脉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使用氯胺酮和噻拉嗪复合麻醉后蕨麻小型猪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搏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氯胺酮 噻拉嗪 复合麻醉 血压 脉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