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overy significance of the Upper Triassic–Lower Jurassic marine shale oil in Qiangtang Basin,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HEN Anjiang FU Xiaodong +13 位作者 ZHANG Jianyong WEI Xuebin HU Anping WANG Jian XIONG Shaoyun FU Xiugen XIE Yuan LIU Siqi LI Xi WANG Xin HE Xunyun QIAO Zhanfeng ZHENG Jianfeng DUAN Junm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5期1105-1119,共15页
Mesozoic marine shale oil was found in the Qiangtang Basin by a large number of hydrocarbon geological surveys and shallow drilling sampling.Based on systemat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outcrop and cor... Mesozoic marine shale oil was found in the Qiangtang Basin by a large number of hydrocarbon geological surveys and shallow drilling sampling.Based on systemat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outcrop and core samples,the de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shale are revealed,the geochemical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shale are evaluated,and the layers of marine shale oil in the Mesozoic are determined.The following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are obtained.First,there are two sets of marine organic-rich shales,the Lower Jurassic Quse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Triassic Bagong Formation,in the Qiangtang Basin.They are mainly composed of laminated shale with massive mudstone.The laminated organic-rich shale of the Quse Formation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atum,with a thickness of 50–75 m,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ern Qiangtang Basin and the central-west of northern Qiangtang Basin.The laminated organic-rich shale of the Bagong Formatio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atum,with a thickness of 250–350 m,and distributed in bo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Qiangtang Basin.Second,the two sets of laminated organic-rich shales develop foliation,and various types of micropores and microfractures.The average content of brittle minerals is 70%,implying a high fracturability.The average porosity is 5.89%,indicating goo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to the level of moderate–good shale oil reservoirs.Third,the organic-rich shale of the Quse Formation contains organic matters of types II1 and II2,with the average TOC of 8.34%,the average content of chloroform bitumen'A'of 0.66%,the average residual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S1+S2)of 29.93 mg/g,and the Ro value of 0.9%–1.3%,meeting the standard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The organic-rich shale of the Bagong Formation contains mixed organic matters,with the TOC of 0.65%–3.10%and the Ro value of 1.17%–1.59%,meeting the standard of moderate source rock.Fourth,four shallow wells(depth of 50–250 m)with oil show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organic shales at 50–90 m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gong Formation and 30–75 m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Quse Formation.The crude oil contains a high content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Analysis and testing of outcrop and shallow well sample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marine shale oil in the Bagong Formation and the Quse Formation.Good shale oil intervals in the Bagong Formation are observed in layers 18–20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where the shales with(S0+S1)higher than 1 mg/g are 206.7 m thick,with the maximum and average(S0+S1)of 1.92 mg/g and 1.81 mg/g,respectively.Good shale oil intervals in the Quse Formation are found in layers 4–8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where the shales with(S0+S1)higher than 1 mg/g are 58.8 m thick,with the maximum and average(S0+S1)of 6.46 mg/g and 2.23 mg/g,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shale oil Bagong Formation Upper Triassic Quse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Biluocuo area Shiyougou area qiangtang basin
下载PDF
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its evolution in Chasang area of Qiangtang Basin in northern Tibetan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池洋 杨兴科 +6 位作者 任战利 赖绍聪 陈刚 赵红格 魏永佩 郑孟林 王成善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18-26,共9页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various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acquired recently, we consider that the Chasang area in the western uplift of Qiangtang is a huge south-dipping block which is overlapped b...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various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acquired recently, we consider that the Chasang area in the western uplift of Qiangtang is a huge south-dipping block which is overlapped by several east-west trending blocks rather than a simple and palaeo-doming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The structural and geo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area, which only alone limited between Shuanghu and Rongma districts, are of no regional significance. Their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pproximately south-north trending transform faults developed during the Mesozoic era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area and their later continuous movement. The compressing, overlapping and uplifting of the Chasang area began at the stage of reversing of the Qiangtang Basin during the Lower Cretaceous, which is in direct relation with Bangonghu-Dingqing limited ocean's closure 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neighboring blocks. The compression and overlapping of the area have further developed and re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iangtang basin Chasang area structure FRAMEWORK compressing and SHORTENinG NAPPinG and OVERLAPPinG transverse transform fault.
原文传递
考虑水力连通的羌塘内流区洼地单元提取与分类
3
作者 刘金涛 倪飞宇 +3 位作者 马顺刚 康有 吴鹏飞 冯美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羌塘内流区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内流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其湖泊水系结构与水量的演变,开展内流区流域调查并科学估算其水资源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内流区流域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高程-面积联合阈值,以解决由气候... 羌塘内流区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内流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其湖泊水系结构与水量的演变,开展内流区流域调查并科学估算其水资源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内流区流域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高程-面积联合阈值,以解决由气候变化与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等因素引起的洼地单元提取难题。基于已监测的羌塘内流区流域重组与湖泊水位的变动幅度,确定了高程-面积联合阈值分别为10 m和50 km^(2),并对洼地单元进行划分,共识别出163个具有合理集水面积、永久性分水岭的封闭内流区洼地单元。引入多个相关数据集及已有算法评估本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尺度内流区洼地单元提取,提取精度优于现有算法及数据产品;依据洼地单元间水力连通特征,将全区163个洼地单元划分为5种主要类型,其中以“上下游互通型”(Ⅱ型)、“高山型”(Ⅳ型)洼地单元为主,“凹陷型”(Ⅴ型)洼地单元则多与其他类型复合存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单元 流域重组 高程-面积联合阈值 气候变化 羌塘内流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北羌塘胜利河地区布曲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程 吴珍汉 +5 位作者 赵为永 王利 季长军 赵珍 张浩 龚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0-543,共14页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其主力烃源岩一直认识不清。本文以胜利河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探讨了布曲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有机...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上新区油气勘探程度最低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其主力烃源岩一直认识不清。本文以胜利河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探讨了布曲组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为预测北羌塘坳陷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的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胜利河地区布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成熟阶段,综合评价为优质烃源岩。布曲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炎热,研究区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属于弱局限盆地,具有浅水、高盐度、贫氧—缺氧的沉积环境。布曲组沉积时期,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海侵,研究区邻近中央隆起,陆源输入和热液活动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磷、铁等进入海洋,导致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是北羌塘坳陷布曲组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区位于北羌塘坳陷的最小含氧带区域,有利于大量浮游生物在此缺氧死亡埋藏保存。通过有机质富集机制的分析,北羌塘坳陷的近岸陆棚斜坡带可能是中侏罗统布曲组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优质烃源岩 古生产力 胜利河 北羌塘坳陷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东部三叠系阿堵拉组烃源岩古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
5
作者 刘栩 刘中戎 +6 位作者 庄新兵 范志伟 马泽良 彭金宁 李风勋 李吉鹏 李兴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1-613,共13页
上三叠统阿堵拉组泥岩是羌塘盆地重要烃源岩系之一,目前对其古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羌塘盆地东部雀莫错地区鄂尔托陇巴剖面阿堵拉组开展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统研究,探讨阿堵拉组烃源岩古沉积环境... 上三叠统阿堵拉组泥岩是羌塘盆地重要烃源岩系之一,目前对其古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羌塘盆地东部雀莫错地区鄂尔托陇巴剖面阿堵拉组开展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系统研究,探讨阿堵拉组烃源岩古沉积环境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阿堵拉组泥岩总有机碳(TOC)含量为0.27%~3.46%,平均为1.60%,总体为好烃源岩,局部发育优质烃源岩;阿堵拉组下段陆棚相泥岩形成于海平面上升时期,水体较深且贫氧,古气候为半干燥—半湿润气候,化学风化程度中等,陆源输入较低,水体盐度较高;上段泥岩沉积期处于盆地萎缩消亡阶段,沉积环境逐渐由陆棚相转变为三角洲相,水体较浅且富氧,经历了干燥—半干燥—半湿润的古气候变化,陆源输入相应增多,为咸水—半咸水环境,受到淡水输入的影响。阿堵拉组的源岩为长英质火山岩,源区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为主,可能来自早—中三叠世金沙江缝合带岛弧源区。阿堵拉组下段陆棚相泥岩TOC含量与氧化还原条件指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烃源岩发育主要受到海平面上升时贫氧水体控制;上段陆棚—三角洲相泥岩TOC含量与古环境参数无明显相关性,TOC含量大于2%的泥岩沉积期具有较高陆源输入和相对湿润的古气候,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发育受到古气候、陆源输入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沉积环境 源区构造背景 烃源岩 阿堵拉组 羌塘盆地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付修根 王剑 +1 位作者 汪正江 陈文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之上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进行了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英安质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25.1士1.4Ma,这一年龄数据代表了菊花山地区晚... 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之上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进行了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英安质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25.1士1.4Ma,这一年龄数据代表了菊花山地区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的时代。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主要为英安质、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岩的组合。烧失量低的5件样品SiO2含量较高,介于60.30%-67.14%,A/CNK介于0.88-1.31,属偏铝质-过铝质岩石,安山岩Mg#为20.85,凝灰岩具有更高的Mg#,介于38.94-56.98,所有样品均具有低的TiO2,介于0.38%-0.90%;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97.24×10^-6—181.89×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64—16.24,具弱的Eu负异常,其δEu=0.66-0.98;安山岩与凝灰岩具有非常相似的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而其他元素如Sr、P、Ti等明显亏损,虽然不相容微量元素总体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但Nb-Ta相对La和Th明显亏损;菊花山地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与中上地壳相似的高场强元素型式,暗示这些火山岩的来源可能与中一上地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 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被引量:52
7
作者 谭富文 王剑 +1 位作者 王小龙 杜佰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在油气资源的许多方面可与中东特提斯油气集聚区相类比,因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之一。羌塘盆地的构造部位相当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北亚带和中亚带,羌塘盆地晚古生代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是... 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在油气资源的许多方面可与中东特提斯油气集聚区相类比,因而成为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之一。羌塘盆地的构造部位相当于中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北亚带和中亚带,羌塘盆地晚古生代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是一个复合式前陆盆地,新生代叠置成为第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羌塘盆地内发育有极为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生油岩主要为三叠系—侏罗系的泥岩、灰岩和油页岩,烃源层处于成熟 过成熟阶段,生油高峰期为晚侏罗世—古近纪,局部发现厚达70余米的油页岩,初步估计油气资源总量为50亿吨左右;盆地内发育有孔渗极佳的碎屑岩、白云岩以及生物礁(滩)岩等储集层,其次生孔隙的形成期与烃岩的生油高峰期一致;盆地内发育泥岩、泥灰岩和石膏等多套盖层,累计厚度可达3000多米,尤其是发育中东油田最好的石膏储层,累计厚度达177m,其中,仅中侏罗统布曲组最大单层厚度达93m;盆地内发育数十个形态好、保存完整的大中型背斜和穹隆圈闭构造,它们均定型于侏罗纪末期,为油气运移和圈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气显示190余处,其中包括5处液态油苗,数处见厚达数厘米的板状沥青,并发现面积约10km2的古油气藏一个;藏北高原的抬升属整体的均一抬升,剥蚀强度不大,岩浆活动广泛,但除盆地东南部外,规模小,对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选区 特提斯 羌塘盆地 储集层 大地构造 保存条件 西藏 中国 油气资源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剑 付修根 +2 位作者 李忠雄 吴滔 何江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695,共5页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笔者在胜利河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海相油页岩带。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该油页岩有机碳含量介于4...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笔者在胜利河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海相油页岩带。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该油页岩有机碳含量介于4.31%-16.89%之间,焦油含量为3.5%~16.3%,油页岩有机质大多处于成熟阶段。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及与其密切共生的膏盐层的发现,丰富了羌塘盆地烃源岩的类型,为羌塘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页岩 地球化学 胜利河地区 羌塘盆地
下载PDF
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沉积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俊杰 李琦 +3 位作者 李娟 张立 孔秀 刘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0-527,共8页
对采自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包括下二叠统展金组白云岩和中二叠统龙格组灰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讨论了其对古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样品Y/Ho比值平均为45.14,Gd表现为轻微Gd正异常,符合海相灰岩特征;Si O... 对采自羌塘盆地角木日地区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包括下二叠统展金组白云岩和中二叠统龙格组灰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讨论了其对古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样品Y/Ho比值平均为45.14,Gd表现为轻微Gd正异常,符合海相灰岩特征;Si O2和Al2O3的平均含量较低,反映研究区陆源物质的侵入较为有限。碳酸盐岩中∑REE含量较低,稀土元素分异程度整体较弱,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呈轻微富集特征,Ce,Eu均具有明显负异常,结合V/Cr,V/(V+Ni),Sr/Ba及Sr/Ca等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特征认为,研究区早—中二叠世沉积期海水总体呈氧化环境。纵向上龙格组顶部表现出氧化性增强、盐度增大的趋势,推测可能与当时水体变浅有关,与早二叠世晚期研究区构造应力由拉张向挤压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角木日地区 二叠系 碳酸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古沉积环境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烃源岩古油藏带及其油气勘探远景 被引量:50
10
作者 伍新和 王成善 +2 位作者 伊海生 邹艳荣 李亚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发育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烃源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羌塘盆地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烃源岩结果发现,其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发育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烃源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羌塘盆地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烃源岩结果发现,其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埋藏条件较好。生烃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羌塘盆地烃源岩有两次生烃、排烃过程,且生烃量巨大。于2000 年发现的位于羌塘盆地羌南坳陷比隆错—昂达尔错地区布曲组白云岩中的古油藏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20km,为一狭长湿状、具有强烈油气味的轻质油苗群。根据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确定,古油藏带主要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古油藏带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羌塘盆地曾有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生代 烃源岩 古油藏带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勘探远景
下载PDF
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蔚远江 孙景民 +4 位作者 朱庆忠 杨兵 申军山 刘宪斌 韩春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以实测剖面和路线地质填图剖面为基础 ,采用地层优势相 (亚相 )法和综合分析法首次系统地重建了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的岩相古地理。指出晚三叠世以海陆过渡相占主导地位 ,形成海退沉积旋回 ;由NE向SW依次出现三角洲相→滨岸相→滨... 以实测剖面和路线地质填图剖面为基础 ,采用地层优势相 (亚相 )法和综合分析法首次系统地重建了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的岩相古地理。指出晚三叠世以海陆过渡相占主导地位 ,形成海退沉积旋回 ;由NE向SW依次出现三角洲相→滨岸相→滨浅海相带。中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较发育 ,从NE向SW依次发育三角洲→台地相→浅海陆棚相带 ,呈NWW~SEE向展布 ,沉积中心应在中部偏西南侧 ,在J2 q期和J2 b期形成两次海侵高潮 ,总体组成两个由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晚侏罗世海陆过渡相沉积较发育 ,从NE向SW依次发育三角洲相→潮坪相→台地相带 ,呈NW~SE向展布。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存在早晚差异 :早期为残留海背景下的台地边缘浅滩—局限台地相沉积 ,形成第三次海侵高潮 ;晚期全区迅速抬升 ,形成冲积扇~辫状河流相的磨拉石红色复陆屑沉积旋回及多物源供应格局。中生代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中央隆起带 ,次为东部高地及西部隆起区 ;在沉积演化过程中 ,不同时代的沉积物源有所差别 ,且地形总体保持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中生代 查郎拉地区 羌塘盆地 地层优势相法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黑色泥页岩特征及页岩气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丽波 苏爱国 +2 位作者 郑有业 李超 久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79,共16页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中侏罗统布曲组(J2b)和上侏罗统索瓦组(J3s)3套海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有机质比较丰富且易于保存的营养型还原性沉积环境,以台地相为主,其次为盆地相和三角洲相;厚度在41~474m范围内...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中侏罗统布曲组(J2b)和上侏罗统索瓦组(J3s)3套海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有机质比较丰富且易于保存的营养型还原性沉积环境,以台地相为主,其次为盆地相和三角洲相;厚度在41~474m范围内,有机碳(TOC)含量平均值为0.25%~8.3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为1.21%~3.0%,处于高—过成熟生气阶段,脆性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为65%~70%,页岩孔隙度约2%。与美国主要盆地产气页岩各项指标相比较,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黑色泥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低、热演化熟度高、脆性矿物种类多、石英含量较低、长石和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及孔隙度低的特征,具备了形成页岩气基本地质条件,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沉积盆地之一,综合评价预测的页岩气远景区以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分布范围大,其次是布曲组(J2b)和索瓦组(J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海相页岩 页岩气 形成条件 远景区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鸭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平康 祝有海 +10 位作者 张帅 付修根 吴纪修 李宽 王大勇 姚大为 肖睿 张旭辉 罗大双 范瑞宝 李国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1-615,共15页
近年来中国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气源条件是制约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鸭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基于近年来的钻探调查成果,从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影... 近年来中国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气源条件是制约羌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鸭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基于近年来的钻探调查成果,从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冻土、气源、储集、构造等地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鸭湖地区局部具有较好的冻土、地温、气源、储集、构造及水源条件,具备一定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继续寻找充足的烃类气源是下一步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主要方向。同时,选取钻探调查获取的地温梯度、气体组分等参数,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冻土厚度调查成果,对鸭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和底界深度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当甲烷为85%、乙烷为9%、丙烷为6%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冻土厚度分布变化基本一致,稳定带厚度400~630m,底界深度400~680m。当甲烷为98%、乙烷为2%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急剧减薄,大部分地区仅有0~30m,最厚仅有150m,局部地区稳定带底界最深仅为240m。结合气测录井结果,认为渐新世唢呐湖组比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更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潜力,土门格拉组自身具备较强的生排烃能力,可作为寻找常规油气或页岩气的一个重要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条件 鸭湖地区 羌塘盆地
下载PDF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文彬 谭富文 +2 位作者 伊海生 付修根 冯兴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6,共8页
对采自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总量(ΣREE)最大值75.21μg/g,最小值20.58μg/g,平均值为36.67μg/g。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具有相对富集轻稀土,... 对采自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总量(ΣREE)最大值75.21μg/g,最小值20.58μg/g,平均值为36.67μg/g。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具有相对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的特点。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Ce/Ce*值为0.83~0.93,平均为0.88,显弱负异常;Eu/Eu*值为0.68~1.58,大部分样品的Eu/Eu*为弱负异常,少部分样品显正异常。稀土元素的这些特征大体反映了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沉积期总体为弱氧化的沉积环境,由于海侵的扩大和水体分层影响,部分底层水体由于缺氧而变为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那底岗日 布曲组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综合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及有利生烃区预测 被引量:38
15
作者 丁文龙 李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8-896,共19页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预测了有利生烃区。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与生烃潜力(S_1+S_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之间相关性良好,总体呈正向线性关系,受岩性的影响,灰岩和油页岩的关系曲线一般高于泥岩和煤;地表风化作用虽然对地面样品尤其是灰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但对生烃潜力、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在各构造单元内的发育不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的索瓦组台地相泥灰岩和肖茶卡组三角洲相泥岩为好生油岩;帕度错-纳江错凹陷比洛错地区肖茶卡组外陆棚相油页岩或页岩为极好生油岩,深水陆棚相或开阔台地相灰岩为中等烃源岩;洞错-葫芦湖较深凹陷和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的布曲组和索瓦组台地相灰岩及肖茶卡组上部灰岩为中等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各地区成熟度差异明显,总体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在同一剖面上自上而下成熟度逐渐增高。沉积环境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_3x)广泛发育的半深海盆地相黑色泥页岩是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层,泥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侏罗系布曲组(J_2b)和索瓦组(J_3s)碳酸盐岩台地相台内凹陷较闭塞的静水沉积的泥灰岩为重要烃源岩层,灰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海相烃源岩 地球化学 剖面研究 有利生烃区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西部查桑地区结构及构造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池洋 杨兴科 +8 位作者 魏永佩 任战利 赖绍聪 陈刚 郑孟林 赵政璋 叶和飞 李永铁 李庆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3-602,共10页
通过对近年新获得的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质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揭示,羌塘西部隆起查桑段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和垂向分层的结构、构造特征。该区总体由两(东部)、三(西部)个东西向展布的大型南倾构造块体推覆叠置而成,其... 通过对近年新获得的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质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揭示,羌塘西部隆起查桑段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和垂向分层的结构、构造特征。该区总体由两(东部)、三(西部)个东西向展布的大型南倾构造块体推覆叠置而成,其间又被数条近南北向断裂分割为若干个断块。各块带出露地层时代、结构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有较大差别。在查桑段及邻区,地壳中上部有两个低阻层,所在的深度分别为15±5km和约40km之下。壳内上部低阻层主要分布在查桑段及其以南,为各块体总体向北运动和逆掩叠覆之底部主拆离推覆面,该区各南倾大断裂均向下收敛并交会到该层。下部低阻层的展布超出了查桑段,向北已达北羌塘坳陷,其影响的范围可能更为广阔。此南北分带、多块叠置的结构和复杂多变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仅孤零零地出现在双湖—绒马之间,不具区域意义。其形成与该区东、西两侧中生代始存在的近南北向转换断层和晚古生代可能曾发育有裂谷之背景密切相关。该区段挤压变形和叠覆隆升,始于早白垩世羌塘盆地反转期;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碰撞遂继续向北推挤,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及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盆地 查桑地区 结构构造 推覆叠置 后期改造 地理物理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藏北南羌塘安多县鄂斯玛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化石Dicheiropollis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文彬 贺永忠 +4 位作者 占王忠 熊兴国 吴滔 黎文本 程金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2-1607,共6页
报道南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Dicheiropollis花粉。根据这一花粉的出现和整个孢粉中大量出现Clas-sopollis的组合特征,其时代可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藏北南羌塘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 报道南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Dicheiropollis花粉。根据这一花粉的出现和整个孢粉中大量出现Clas-sopollis的组合特征,其时代可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藏北南羌塘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线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早白垩世 鄂斯玛地区 南羌塘
下载PDF
羌塘盆地扎仁地区中上侏罗统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3 位作者 刘建清 付修根 熊兴国 贺永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19,23,共4页
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对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研究区饱和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Pr/Ph值小于1,且检测出一定量的伽马蜡烷,表明烃源... 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对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研究区饱和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Pr/Ph值小于1,且检测出一定量的伽马蜡烷,表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偏还原环境;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值为0.23~0.77,表明烃源岩有机质生物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甾烷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ααα(20S+20R)值为0.41~0.50,C29αββ/(ααα+αββ)值为0.58~0.63,萜烷成熟度参数C3222S/(22S+22R)值约为0.6,Ts/(Tm+Ts)平均值约为0.52,表明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中上侏罗统 扎仁地区 羌塘盆地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3 位作者 刘建清 付修根 熊兴国 贺永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扎仁地区含油白云岩中油苗饱和烃质量分数较高(5.4%~68.2%),不含沥青质等。从原油族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生物标记化合物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苗的姥鲛烷/植烷比值低(0.60~0.98),单体烃碳同位素在-26.88‰~-31.0... 扎仁地区含油白云岩中油苗饱和烃质量分数较高(5.4%~68.2%),不含沥青质等。从原油族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生物标记化合物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苗的姥鲛烷/植烷比值低(0.60~0.98),单体烃碳同位素在-26.88‰~-31.09‰.甾萜烷参数研究表明,油苗的成熟度并不是很高,油苗母岩的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母质以细菌和藻类输入为主。运用单体烃碳同位素值和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指标进行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油苗具有相同母源和成因,油源可能主要为扎仁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苗 单体烃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扎仁地区 羌塘盆地
下载PDF
南羌塘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3 位作者 伊海生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697,共4页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于甲基萘大于萘的分布规律,MNR值变化于0.96~1.97,说明白云岩油苗经受了一定热演化,是甲基重排的结果;菲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且甲基菲的分布模式为9-甲基菲大于2-甲基菲大于1-甲基菲大于3-甲基菲,反映了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甲基菲成熟度指标MPI1为0.44~0.61,由此算出其成熟度Ro值为0.67%~0.77%,表明油苗的热演化大致为低—中成熟阶段;三芴系列在芳烃中质量分数较高,并且氧芴和芴的质量分数很低,而硫芴的质量分数很高,DBT/P值介于1.04~2.58,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海相偏还原环境;三芳甾烷质量分数很低,其与沉积环境有关的C26(20S)/C28(20S)值为0.29~0.37,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其与成熟度有关的C20/[C20+C26(20S)]值介于0.61~0.77,表明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处于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白云岩油苗 成熟度 扎仁地区 南羌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