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对蟠枣缩果病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谭玉鹏 耿阳 +3 位作者 吴佳辉 李斌斌 王玉红 赵晓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8,共8页
为探讨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对蟠枣(‘京沧1号’)缩果病发病率及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叶面肥处理蟠枣缩果病发病率及产量进行了调查,对蟠枣果实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后蟠枣缩果病发病率显... 为探讨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对蟠枣(‘京沧1号’)缩果病发病率及品质的影响,对不同叶面肥处理蟠枣缩果病发病率及产量进行了调查,对蟠枣果实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后蟠枣缩果病发病率显著降低,蟠枣果实产量、商品率分别较清水(对照组)提高8.73%~27.21%和3.53%~17.94%;除硫酸锰、四硼酸钠、富瑞朋流体硼叶面肥处理外,其他处理蟠枣果实硬度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果实色差参数影响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积累有积极影响。整体看来,氮元素叶面肥对降低蟠枣缩果病发病率、提高蟠枣果实商品率、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作用显著,锰元素对提高蟠枣果实产量、硬度、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作用显著,钾元素叶面肥处理对蟠枣整体作用效果不明显,硼元素叶面肥对提高蟠枣产量,增加蟠枣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作用效果明显。因此,该结果可为蟠枣缩果病防控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叶面肥 蟠枣 缩果病 品质
下载PDF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晓莲 齐秋锁 +6 位作者 赵光耀 姚国胜 陈海 冯圣东 王俊琪 马喜增 马忠保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9-63,共5页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缩果病 侵染 盾壳霉菌 链格孢菌 真菌 细菌
下载PDF
枣缩果病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晓莲 赵光耀 +2 位作者 武丽芬 陈海 李荣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枣缩果病为多病原病害,本文对其中2种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盾壳霉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9~33℃,最适温度27℃;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8;碳素营养以果糖、蔗糖、葡萄糖为好,乳糖较差。细链格孢菌苗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6℃... 枣缩果病为多病原病害,本文对其中2种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盾壳霉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9~33℃,最适温度27℃;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8;碳素营养以果糖、蔗糖、葡萄糖为好,乳糖较差。细链格孢菌苗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6℃,最适温度为24℃;pH值范围为3~10,最适pH为7;碳源以果糖为佳,乳糖最差;分生孢子在3~39℃,pH值3~10范围内均可萌发,以温度27℃,pH 5~8为最适。不同光照处理对盾壳霉菌和细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和后者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枣树
下载PDF
陕西枣树缩果病流行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锋 陈志杰 +2 位作者 李英梅 张淑莲 王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1期384-387,共4页
为有效控制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生产中危害不断加重的枣缩果病,通过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对陕西大荔县6处枣园枣缩果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于5月下旬开... 为有效控制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生产中危害不断加重的枣缩果病,通过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对陕西大荔县6处枣园枣缩果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病原菌主要靠风雨传播,从水孔、气孔及果洼侵入枣果而发病。枣树皮、枣头、枣吊、枣枝条、枣落叶都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其发生与枣果发育期、枣吊位置、挂果量、气候因子、立地条件、虫害、栽培品种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根据缩果病发病规律,提出了合理选择园址、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缩果病 发病过程 流行因素
下载PDF
枣缩果病病原子实体的诱导和鉴定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晓莲 齐秋锁 +2 位作者 赵光耀 李秀娟 蒋占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共3页
1992~1996年作者对枣缩果病病原研究认为该病由Coniothyriumsp.(C.sp)、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和一种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等多病原引起。经室内外对上述... 1992~1996年作者对枣缩果病病原研究认为该病由Coniothyriumsp.(C.sp)、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和一种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等多病原引起。经室内外对上述病原菌的子实体诱导,以及越冬后自然病果上子实体的发现,病原菌C.sp.经再鉴定为C.olivaceumBon,另一病原菌半知菌亚门有隔有色丝状菌订名为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agregariaSacc。至此明确引起枣缩果病的病原为C.olivaceum、Alternariaalternataf.sp.tenuis、Dothiorelagregaria和一种细菌(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子实体诱导 病原鉴定
下载PDF
哈密地区红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婷 张静 +2 位作者 张卫东 王建春 何海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1-92,共2页
以5年生骏枣、哈密大枣为试材,应用真菌杀菌剂、细菌杀菌剂和硼肥进行防治枣缩果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枣缩果病是由真菌与细菌共同引起,缺硼会加重枣缩果病的发生。在枣树花期喷施硼肥溶液,从生理落果期开始喷用真菌性杀菌剂加细菌性杀... 以5年生骏枣、哈密大枣为试材,应用真菌杀菌剂、细菌杀菌剂和硼肥进行防治枣缩果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枣缩果病是由真菌与细菌共同引起,缺硼会加重枣缩果病的发生。在枣树花期喷施硼肥溶液,从生理落果期开始喷用真菌性杀菌剂加细菌性杀菌剂是目前防治枣缩果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防治
下载PDF
南疆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空间分布型测定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小飞 熊仁次 +2 位作者 董红强 杨明禄 陈恢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0-874,共5页
【目的】弄清南疆枣园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掌握病害的流行规律和制定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南疆枣园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骏枣黑斑病的空间分... 【目的】弄清南疆枣园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掌握病害的流行规律和制定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南疆枣园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骏枣黑斑病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骏枣缩果病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根据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关系,建立了2种病害的回归方程,得到了2种病害在不同发病率及不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数。【结论】为做好骏枣黑斑病和缩果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和开展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黑斑病 缩果病 空间分布型
下载PDF
七种药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细交链孢菌抑制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原贵生 刘惠娟 +1 位作者 刘贤谦 刘随存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选用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世高可分散粒剂+90%新植霉素可...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选用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世高可分散粒剂+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绿盾农抗120水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细交链孢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丽 郭开发 +1 位作者 艾尼古丽.依明 赵思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为了明确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别采集红枣缩果病样品95份和枣果黑斑病样品77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集样品分离,并挑选典型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测... 为了明确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别采集红枣缩果病样品95份和枣果黑斑病样品77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集样品分离,并挑选典型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和鉴定。结果表明:从缩果病样品中分离获得90株分离物,从枣果黑斑病样品中分离获得49株分离物,在139株分离物中,链格孢菌131株,占94.25%,镰刀菌6株,占4.32%,青霉菌2株,占1.44%。选取20株代表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18株链格孢菌分离物均可导致红枣果实发病,而镰刀菌无致病力。对18株代表性分离物的鉴定结果,明确了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是链格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枣果黑斑病 病原菌 鉴定 链格孢菌
下载PDF
枣树缩果病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锋 李英梅 +2 位作者 李瑞婷 陈志杰 严攀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应用聚集指标法和Taylor幂指数及Iwaom*-m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枣缩果病病株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缩果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风雨气候因素、病菌本身生物学特性和刺吸式昆虫吸食传毒扩散共同引起的。运用Iwaom... 应用聚集指标法和Taylor幂指数及Iwaom*-m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枣缩果病病株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缩果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风雨气候因素、病菌本身生物学特性和刺吸式昆虫吸食传毒扩散共同引起的。运用Iwao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β值,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1.96=3.842/D(1.463/m+0.083),N1.64=2.69/D(1.463/m+0.083);序贯抽样模型:T0(n)=5n±6.0053n,确定了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可为枣缩果病林间抽样调查及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朝红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赵锦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1期62-65,81,共5页
对枣缩果病病原的种类、症状类型、侵染途径、影响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病原菌在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部位皆可越冬;病原主要借助风雨作用传播,通过伤... 对枣缩果病病原的种类、症状类型、侵染途径、影响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病原菌在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部位皆可越冬;病原主要借助风雨作用传播,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传病;从花期开始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各器官都可侵染,其中在叶和枣花上不表现症状,果实上到近成熟期才开始表现症状;果实症状主要有铁皮和缩果两种类型,果实症状发展可分为晕环、水渍、提前着色、萎缩、脱落5个阶段;发病程度受气候、地势、土壤类型、栽培条件和间作物种类、品种、树龄、枝龄、树势、枣果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枣园综合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化学农药防治等。针对枣缩果病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病原鉴定 侵染途径 影响因素 防治
下载PDF
7种药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聚生小穴壳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惠娟 刘贤谦 +1 位作者 刘随存 原贵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发生发展,选用7种不同杀菌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聚生小穴壳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10%世高可分散粒剂+90%新植霉素...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发生发展,选用7种不同杀菌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聚生小穴壳菌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10%世高可分散粒剂+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组合、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绿盾农抗120水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聚生小穴壳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枣缩果病抗性的高强度离体鉴定方法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朝红 李扬 +1 位作者 刘平 刘孟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94-97,共4页
为克服田间抗性评价的各种限制因素,充分发掘抗性种质,对枣缩果病抗性的高强度离体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白熟期前(8月初)采集健康果实,用针轻刺枣果表面,喷施浓度为107个/m L的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 为克服田间抗性评价的各种限制因素,充分发掘抗性种质,对枣缩果病抗性的高强度离体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白熟期前(8月初)采集健康果实,用针轻刺枣果表面,喷施浓度为107个/m L的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Phoma destructiva Plowr.和Fusicoccum spp.)孢子悬浮液,经恒温(25℃)保湿(相对湿度为100%)培养5~7 d后调查病情指数较为适宜。采用此方法,对田间表现抗病(33个)和感病(3个)的品种进行了室内离体抗性鉴定,未发现对枣缩果病免疫的种质,但进一步筛选出了长鸡心、孔府酥脆、成武冬枣、苹果枣、串铃、酥圆铃、六月鲜等7份高抗种质,其病斑扩展速度慢、发病程度轻,与感病品种差异显著。总体上看,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离体鉴定的选择强度更大,可鉴定出更高水平的抗性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抗性 鉴定体系 离体
下载PDF
新疆南疆骏枣缩果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振亚 张萍 +1 位作者 訾丽丽 朱天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76-81,共6页
采集了新疆南疆地区骏枣缩果病的病样,通过对病样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并结合18 S rDNA-ITS、EF-1α、β-tubulin、ATPase多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培养和致病性验证,确定了新疆南疆... 采集了新疆南疆地区骏枣缩果病的病样,通过对病样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并结合18 S rDNA-ITS、EF-1α、β-tubulin、ATPase多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培养和致病性验证,确定了新疆南疆骏枣缩果病的病原,采用18 S rDNA-ITS、EF-1α和ATPase无法有效区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通过β-tubulin基因序列、核苷酸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形态学鉴定,将新疆南疆骏枣缩果病病原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缩果病 病原 鉴定
下载PDF
枣保1号对壶瓶枣3种主要病害的防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晋华 门丽娜 +1 位作者 张志伟 刘贤谦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311-1314,共4页
为了研究枣保1号在防控壶瓶枣黑顶病的同时对缩果病和裂果的综合防效,于2014年7—9月,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小白乡红枣基地选取试验枣园,喷施了4次浓度为0.75%的防控剂——枣保1号,在枣果近成熟期调查枣黑顶病、缩果病、裂果的发病率和... 为了研究枣保1号在防控壶瓶枣黑顶病的同时对缩果病和裂果的综合防效,于2014年7—9月,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小白乡红枣基地选取试验枣园,喷施了4次浓度为0.75%的防控剂——枣保1号,在枣果近成熟期调查枣黑顶病、缩果病、裂果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表明,喷施枣保1号在极显著降低壶瓶枣黑顶病的同时,也可以极显著地降低缩果病和裂果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3种病害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4.49%±1.16%,76.40%±11.48%和67.07%±7.95%。说明枣保1号在防控枣黑顶病的同时对缩果病、裂果也有很好的防效,为枣保1号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保1号 壶瓶枣 黑顶病 缩果病 枣裂果 病情指数
下载PDF
缩果病对‘婆枣’果实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丽 赵智慧 刘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61-16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枣缩果病的发病机理,为有效的防治枣缩果病提供依据。以‘婆枣’为试材,研究缩果病发病过程中保护酶活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发病初期O2·-产生速率迅速提高,同时三大保护酶(SOD... 本研究旨在揭示枣缩果病的发病机理,为有效的防治枣缩果病提供依据。以‘婆枣’为试材,研究缩果病发病过程中保护酶活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发病初期O2·-产生速率迅速提高,同时三大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也显著上升,病果和健果间均达到显著差异。该结果显示,O2·-可能在‘婆枣’缩果病症状表现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三大保护酶和酚类物质虽然可能参与了枣果对缩果病的应激反应和防御机制,但并不足以有效抑制缩果病导致的O2·-的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枣’ 缩果病 抗氧化酶活性 O2·-含量 酚类物质
下载PDF
枣缩果病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随存 刘贤谦 +2 位作者 高洁 孙永明 李连枝 《山西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查阅国内枣缩果病(F ru it shrink d isease)相关文献资料39篇,综述了枣缩果病研究历史、分布及危害、枣缩果病的病原、枣缩果病的传播途径、枣缩果病发病与果实生理指标的关系、枣缩果病的药物防治技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枣缩果病奠定... 查阅国内枣缩果病(F ru it shrink d isease)相关文献资料39篇,综述了枣缩果病研究历史、分布及危害、枣缩果病的病原、枣缩果病的传播途径、枣缩果病发病与果实生理指标的关系、枣缩果病的药物防治技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枣缩果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病理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枣缩果病与果实生理指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惠娟 刘随存 +3 位作者 刘贤谦 高洁 孙永明 李连枝 《山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9-21,32,共4页
从幼果期起,到枣缩果病(Fruit shrink disease)发病盛期,每隔10 d在山西农业大学枣园定点采集枣果,当开始发病后,每次采样将健果和病果分开,测定枣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和部分矿质微量元素(Fe,P,Ca)及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结果表... 从幼果期起,到枣缩果病(Fruit shrink disease)发病盛期,每隔10 d在山西农业大学枣园定点采集枣果,当开始发病后,每次采样将健果和病果分开,测定枣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和部分矿质微量元素(Fe,P,Ca)及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枣缩果病的发生与POD活性、Vc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枣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过氧化物酶 VC 可溶性糖 矿质微量元素
下载PDF
枣缩果病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彦丽 智福军 +1 位作者 吕瑞江 段玉春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0期33-33,37,共2页
通过调查几个枣树品种缩果病动态,对枣缩果病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缩果病进行了病害分级。结果表明:婆枣与大圆丰的发病症状及过程一致,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斑,至白熟期达到为害盛期;而抗病优系99-1表现为高抗,发病症状较轻,发病率... 通过调查几个枣树品种缩果病动态,对枣缩果病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缩果病进行了病害分级。结果表明:婆枣与大圆丰的发病症状及过程一致,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斑,至白熟期达到为害盛期;而抗病优系99-1表现为高抗,发病症状较轻,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较低且变化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病情指数
下载PDF
河南省枣缩果病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俊青 宋宏伟 +2 位作者 卢绍辉 袁国军 梅象信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6-7,30,共3页
从新郑和濮阳采集了枣树的叶片与果实,进行微量元素与缩果病的关系分析,得出:病叶钾、锌、镁含量低于健康叶;病叶中的锰明显高于健康叶;铁含量在病叶和病果中均高于健康叶和健康果并且在健康果中没有检测到铁,而病果中铁的含量达到19.1 ... 从新郑和濮阳采集了枣树的叶片与果实,进行微量元素与缩果病的关系分析,得出:病叶钾、锌、镁含量低于健康叶;病叶中的锰明显高于健康叶;铁含量在病叶和病果中均高于健康叶和健康果并且在健康果中没有检测到铁,而病果中铁的含量达到19.1 mg/kg;铜在病果中为1.2 mg/kg,而在健康果中含量为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缩果病 树体营养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