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术运动员腾空飞脚动作全过程的技术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单信海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 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 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空飞脚 武术运动员 落地 武术套路运动 最高点 动作 助跑 国产 身体 技术诊断
下载PDF
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与训练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继群 徐彩桐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A01期118-120,共3页
以运动生物力学方法 ,对我院高水平武术运动队学生及普体课选项武术学生练习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进行分析 ,从而找出运动技术结构的规律 ,探索如何使运动技术动作达到最优化的原理及教学训练手段 .
关键词 旋风脚 运动生物力学 腾空 高校 武术套路 训练
下载PDF
两种散打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效果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123,共6页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通过对影响打击效果的两种不同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时间、方向、速度和隐蔽性三维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效果好,并进一步从技术细节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出缩短打击时间、提高...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通过对影响打击效果的两种不同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时间、方向、速度和隐蔽性三维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效果好,并进一步从技术细节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出缩短打击时间、提高打击速度和隐蔽性的细节技术,目的是提高腾空转身后摆腿动作质量,促进腾空转身后摆腿在散打比赛中的常态使用,使其不再成为少数运动员专属技术或独门绝技在散打比赛中运用,促进散打比赛技术应用的全面性,提高散打比赛的观赏性。通过分析得出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效果好于不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与不转膝前旋脚跟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在打击方向方面差距较小,两种技术都显示出非常高的横击水平;转膝前旋脚跟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转膝前旋脚跟、打击腿屈膝提膝、向打击点侧前方展髋蹬伸,利用小腿鞭打打击目标,有效缩短腾空转身后摆腿打击脚空中运行打击时间,提高打击速度和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 腾空转身后摆腿 动作质量 打击效果
下载PDF
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骆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44,共5页
通过对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的助跑速度、着地起跳时的人体重心投影点离着地点的距离、起跳时的摆腿特点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方式跳高起跳的动力学差距;根据曲腿摆动的起跳与过竿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过程的必然性;依据背越... 通过对背越式与俯卧式跳高的助跑速度、着地起跳时的人体重心投影点离着地点的距离、起跳时的摆腿特点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这两种方式跳高起跳的动力学差距;根据曲腿摆动的起跳与过竿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过程的必然性;依据背越式起跳时的骨盆转动特点,分析了背越式跳高起跳后身体自然转向背对横竿的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相对直腿摆动起跳 曲腿摆动起跳 有效力值 骨盆转动
下载PDF
女子太极拳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7-70,共4页
通过运用生物力学原理与方法,对太极拳竞赛套路高难度B级跳跃动作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起跳技术特点及运动学规律,为丰富和完善太极拳难度动作技术理论,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太极拳 旋风脚转体360° 起跳技术 女子 运动学
下载PDF
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腾空和落地阶段支撑腿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6
作者 吕墨竹 《武术研究》 2017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文章对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腾空和落地阶段支撑腿肌肉进行肌电测试,分析在该阶段中相关肌肉的力量特点以及发力特征。方法:文章以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太极拳院队的学生(5名)作为测试对... 目的:文章对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腾空和落地阶段支撑腿肌肉进行肌电测试,分析在该阶段中相关肌肉的力量特点以及发力特征。方法:文章以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太极拳院队的学生(5名)作为测试对象。采用ME6000表面肌电仪测试系统对沈阳体育学院太极拳院队的学生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支撑腿有关肌肉的表面肌电(s EMG)进行测验,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相关肌肉的积分肌电值(i EMG)、肌电平均开始时间、平均持续时间、贡献率大小。研究结果:(1)腾空阶段中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股外侧肌以及股二头肌被同时激活放电;持续时间较长的有股直肌和腓肠肌内侧头,股直肌为0.52s,在腾空阶段总时间中占85.00%。腓肠肌内侧头为0.46s,占总时间的75.47%;积分肌电值较大的有股直肌278.40±45.94μVs、腓肠肌内侧头211.00±30.56μVs;贡献率分别为25.20%、21.30%。(2)落地阶段中支撑腿6块肌肉同时被激活;持续时间较长的有股外侧肌3.41s,在落地阶段总时间中占100%;股内侧肌时间为3.25s,占91.97%;胫骨前肌为3.12s,占93.25%;股直肌为2.87s,占82.09%。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大为1975.40±379.29μVs,贡献率为28.70%;其次是股外侧肌1250.10±152.74μVs,贡献率为20.40%;股内侧肌1182.10±257.83μVs,贡献率为18.70%;股直肌1044.50±214.34μVs,贡献率为16.10%。结论:在腾空阶段中,股直肌和腓肠肌内侧头为该阶段的主要用力肌。落地阶段中大腿前群肌肉(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以及胫骨前肌是完成该阶段的主要用力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腾空 落地 表面肌电 支撑腿 提膝独立
下载PDF
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支撑腿肌肉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7
作者 吕墨竹 《武术研究》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得出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支撑腿起跳阶段相关肌肉的力量特点以及发力特征。研究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武术院队的学生(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6000表面肌电仪测试系统对他们在完成动作过程中... 研究目的:分析中得出太极拳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接提膝独立动作支撑腿起跳阶段相关肌肉的力量特点以及发力特征。研究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武术院队的学生(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6000表面肌电仪测试系统对他们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支撑腿有关肌肉的表面肌电(sEMG)进行测验。研究结果:起跳阶段首先被激活放电的肌肉是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被激活持续时间最长,为0.64s,在起跳阶段总时间中占70.47%。腓肠肌内侧头的积分肌电值最大,为385.80±31.73μVs;贡献率为21.50%。结论: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完成动作过程的起跳阶段中,腓肠肌内侧头肌的电值最大、贡献率也最高。所以,起跳阶段的主要用力肌为腓肠肌内侧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太极拳 腾空飞脚 表面肌电 支撑腿 提膝独立
下载PDF
武术套路跳跃中旋风脚及连接难度动作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东 郭志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51,共8页
采用录像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武术套路项目中旋风脚B级和C级跳跃难度及连接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物学特征,发现:旋风脚单脚起跳速度远大于双脚起跳。根据肌电测试结果,旋风脚双脚和单脚起跳的起跳腿肌肉放电强度和... 采用录像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武术套路项目中旋风脚B级和C级跳跃难度及连接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物学特征,发现:旋风脚单脚起跳速度远大于双脚起跳。根据肌电测试结果,旋风脚双脚和单脚起跳的起跳腿肌肉放电强度和时相有所区别,提示:不同的起跳方式应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跳跃 旋风脚 连接难度动作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特征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艳辉 李宗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9-92,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对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筛选取20名)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对起跳效果有影响。走步式空中技术能在...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对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筛选取20名)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对起跳效果有影响。走步式空中技术能在起跳过程中通过紧密衔接的摆动腿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加快起跳腿的缓冲和蹬伸动作速度,促进身体重心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而且水平速度没有更多的损耗,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速度和腾起角,腾起时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更高,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促进跳远起跳技术朝着快速积极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空中技术 蹲踞式 挺身式 走步式
下载PDF
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白跃玲 谢宝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6-100,共5页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我国女子跳远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有关参数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主要对高水平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作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在该...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我国女子跳远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有关参数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主要对高水平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作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在该技术上的差距及其原因,并对当今世界女子跳远摆动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跳远运动员 摆动腿技术 助跑 蹬伸 缓冲
下载PDF
影响旋风脚720°空中转体与落地稳定性因素的分析
11
作者 巩志囡 汪鹏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2期37-39,85,共4页
转动惯量的大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是决定720°旋风脚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好的身体姿态能促进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调整。腾空高度是影响720°旋风脚空中转体与落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空中转体的速度能弥补运动员腾空高度不够的问... 转动惯量的大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是决定720°旋风脚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好的身体姿态能促进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调整。腾空高度是影响720°旋风脚空中转体与落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空中转体的速度能弥补运动员腾空高度不够的问题。在720°旋风脚踏跳时,身体已经绕纵轴拧转了一定的角度,这正是因为偏心力矩的存在而产生的,在适当的倾斜角度内产生的偏心力矩对空中完成720°旋风脚转体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0°旋风脚 转动惯量 空中姿势 腾空高度 偏心力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