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collisional mantle-derived magmatism, underplat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basement of the Junggar Basin 被引量:78
1
作者 韩宝福 何国琦 王式洸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The late Paleozoic postcollisional granitoids,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Junggar Basin; they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εNd(t) values, implying... The late Paleozoic postcollisional granitoids,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Junggar Basin; they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εNd(t) values, implying that the magmas were mantle-derived and contaminated with crustal materials to some extents. The emplacement of mantle-derived magmas and their differentiates in the upper crust is the expression of deep geological processes at shallow level, while much more mantle-derived magmas were underplated in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region near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being component part of basement of the Junggar Basin. The postcollisional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would not be generated by re-melting of residual oceanic crust,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the basement of the Junggar Basin, unless very high degrees of partial melting occurred. Even if old continental crust had been present before collision, it would have been strongly modified by the mantle-derived magma underplating. This interpretation is compatible with the existing geophys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eted mantle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UNDERPLATING basement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Basement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Western Junggar Basin,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Junmeng Zhao Shuze Chen +5 位作者 Gong Deng Xuezhong Shao Heng Zhang Jamshed Aminov Xinfa Chen Zongjin M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A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file stretching from Qingyijing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Junggar Basin to Ubara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was conducted in an attempt to probe the crustal structure ... A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file stretching from Qingyijing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Junggar Basin to Ubara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was conducted in an attempt to probe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Junggar Basin(hereafter referred to simply as ‘the Basin'), and, in particular,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Basin's crystalline basement. A survey using seismically converted waves was conducted along this profile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nd Swave velocities typical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A joint inversion of gravitation and aeromagnetic data was also performed to acquire the density and magnetization intensity values found beneath the western Basin.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Basin is composed of the so-called Manasi terrain in the south, and the Wulungu terrain in the north. Their boundary is located along the WNW-trending Dishuiquan-Sangequan suture, linking the NE-striking Da'erbute suture(DS) in the west, and the WNWtrending Kalameili suture(KS) in the east. In its northern part, the Wulungu-type terrain has a doublelayered basement, of which the upper layer is a folded basement of Hercynian orogenic origin, and the lower layer is a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Middle–Upper Proterozoic age.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 i.e., the Manasi terrain, has a single-layered crystalline basement. The folded basement here is too thin to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ggar basin seismically-converted wave joint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GEOMAGNETISM basement structure
原文传递
拼合的准噶尔盆地基底:基底火山岩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6
3
作者 郑建平 王方正 +2 位作者 成中梅 吴晓智 张义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在详细岩相学、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基础上 ,报道了准噶尔盆地基底不同区块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颗粒年龄研究成果 ,结合盆地周缘造山带古生代构造史、古生物、沉积建造、火山岩、侵入岩的综合研究成果 ,表明准噶尔盆地基底可能... 在详细岩相学、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基础上 ,报道了准噶尔盆地基底不同区块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颗粒年龄研究成果 ,结合盆地周缘造山带古生代构造史、古生物、沉积建造、火山岩、侵入岩的综合研究成果 ,表明准噶尔盆地基底可能由分属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 (?)和西伯利亚板块刚性体外围的岛弧体系经构造软碰撞拼合而成 ,它们又经历了块体拼合后的构造 -岩浆热事件 (如基性岩浆底侵作用 )的进一步改造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火山岩 锆石年龄 锶-钕同位素
下载PDF
由航磁异常判断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季生 洪大卫 王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笔者分析了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进行地球物理研究的看法和依据 ,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下存在太古代或早元古代陆壳。文中研究了剩余磁化强度对准噶尔盆地航磁异常的影响 ,提出准噶尔地区以感应磁化强度影响为主。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航... 笔者分析了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进行地球物理研究的看法和依据 ,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下存在太古代或早元古代陆壳。文中研究了剩余磁化强度对准噶尔盆地航磁异常的影响 ,提出准噶尔地区以感应磁化强度影响为主。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航磁异常进行了分离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华北地台太古代陆壳的磁化强度值模拟了位于地壳深部的古老结晶基底的形态与产状。模拟结果表明 ,古老结晶基底为薄板状体 ,赋存于下地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异常 准噶尔盆地 基底性质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构造分区的重磁异常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俊猛 马宗晋 +2 位作者 姚长利 黎益仕 刘占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0000重磁异常,采取多种处理与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内共确定主要断裂48条,其中一级断裂7条、二级断裂6条、三级断裂35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南北、东西向断裂F6...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0000重磁异常,采取多种处理与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内共确定主要断裂48条,其中一级断裂7条、二级断裂6条、三级断裂35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南北、东西向断裂F6、F1的存在。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可划分为Ⅰ(南部)、Ⅱ(中部)、Ⅲ(北部)3个一级构造区,其中Ⅱ(中部)构造区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区并构成盆地内部的4个象限,而其中的每个象限又可划分出若干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这4个象限的结构、密度分布、磁化强度各不相同,形成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构造格架 重磁联合反演 不同尺度滤波 密度 磁化强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钻井岩芯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甫 陈刚 +3 位作者 侯斌 张甲明 胡延旭 黄德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8-1080,共13页
采用LA-ICP-MS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中北部Db1井和Y1井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微量元素以及Lu-Hf同位素分析。锆石内部结构、Th/U比值、稀土配分模式显示,所有锆石属岩浆成因。结果显示:①Db1井和Y1井... 采用LA-ICP-MS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中北部Db1井和Y1井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微量元素以及Lu-Hf同位素分析。锆石内部结构、Th/U比值、稀土配分模式显示,所有锆石属岩浆成因。结果显示:①Db1井和Y1井锆石样品最小年龄分别为303Ma和306Ma,可代表巴塔玛依内山组的形成时代;②锆石U-Pb年龄显示有中、晚元古代的1447~1410Ma、885~559Ma的年龄记录,为准噶尔盆地中北部存在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提供了依据,以及古生代早中期536~420Ma、401~360Ma、359~303Ma的年龄记录,指示准噶尔盆地中北部前二叠纪基底经历了多阶段复杂陆壳演化过程;③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盆地中北部前二叠纪基底主体属于由花岗岩、正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组成的花岗岩和中基性岩侵入型活动陆壳基底;④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锆石年龄都具有正的εHf(t)值(+4.6^+19.0),推测锆石母岩主要来源于软流圈地幔或亏损岩石圈地幔熔融作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混染了古老基底物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微量元素 Hf同位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构造与地壳分层结构 被引量:29
7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1 位作者 邵学钟 张先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9-674,共6页
基于4条盆地转换波剖面、1条人工地震深反射-折射剖面和重磁反演以及相关深部探测结果,将准噶尔盆地地壳结构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沉积盖层、古生界褶皱基底层和结晶地壳层,确定了B、G、C(1或G1)、C和M界面及其参数特征。盆地具褶皱基底... 基于4条盆地转换波剖面、1条人工地震深反射-折射剖面和重磁反演以及相关深部探测结果,将准噶尔盆地地壳结构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沉积盖层、古生界褶皱基底层和结晶地壳层,确定了B、G、C(1或G1)、C和M界面及其参数特征。盆地具褶皱基底与结晶基底的"双层基底"构造特征,为陆壳性质。现今总体表现为东侧、北侧和西侧埋深较浅,盆地中部由北往南呈倾斜加深;褶皱基底北厚南薄,三个泉凸起带以北厚度为4~10km,以南为0~4km,昌吉凹陷一带最薄,为0~1km.盆地的莫霍面存在卡拉麦里-乌伦古北西西向上地幔隆起区、卡拉麦里-帐北和加依尔-四棵树南北向上地幔隆起区以及由此分割的凹陷区和斜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褶皱基底 结晶基底 陆壳性质 地壳分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断裂构造特征 被引量:34
8
作者 曲国胜 马宗晋 +2 位作者 张宁 李涛 田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对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构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查清了周缘主要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和莫霍面三维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岩石圈断裂,其中卡拉麦里-三个泉东-三个泉断裂... 对准噶尔盆地周缘断裂构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查清了周缘主要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和莫霍面三维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岩石圈断裂,其中卡拉麦里-三个泉东-三个泉断裂带控制了陆梁隆起的长期活动和构造演化,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盆地内部基底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在对各沉积盖层断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盖层中的断裂系统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发现,盖层中的断裂密集带与深部断裂的长期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形成了以深部断裂为树干,以盖层断裂为枝体的深浅部断裂构造组合;深部断裂构造对现今地貌起着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断裂 基底构造 盖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的地震转换波探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邵学钟 张家茹 +2 位作者 范会吉 Ю.Ромахов Ф.Кайдаш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和地壳结构,在盆地内完成了4条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总长为1600km.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地壳具有陆壳性质,基底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下层为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厚度不超过10km,在三个泉凸起...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和地壳结构,在盆地内完成了4条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总长为1600km.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地壳具有陆壳性质,基底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下层为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厚度不超过10km,在三个泉凸起以北厚度较大,为3~10km,在此凸起以南,厚度只有0~4km.结晶基底顶面的埋深为5~16km.地壳厚度为44~52km,平均为47~48km.盆地内存在一系列基底断裂和深部超壳断裂,它们对盆地内油气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结构 地壳结构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 地壳深部断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及其地震速度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俊湘 陈景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4-477,共4页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地震转换波地震速度的统计和地质分析,并与云南扬子地台、宁夏—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地台的地震纵波速度特征对比后认为,准噶尔盆地缺失硅铝层,浅变质的下古生界“褶皱基底”直接覆盖于硅铝镁...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地震转换波地震速度的统计和地质分析,并与云南扬子地台、宁夏—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地台的地震纵波速度特征对比后认为,准噶尔盆地缺失硅铝层,浅变质的下古生界“褶皱基底”直接覆盖于硅铝镁层之上,缺失深变质岩系即“结晶基底”。塔里木盆地、云南扬子地台、宁夏—内蒙的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地台具有相似的壳幔速度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基底结构及演化提供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 速度 转换波 纵波速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雨 张顺存 +2 位作者 史基安 支东明 孙国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5-1015,共11页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连续沉积,缺少腹部地区的样品,因此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常集中于盆地周围的褶皱造山带。本文通过对早二叠纪—晚石炭纪钻井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许多...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连续沉积,缺少腹部地区的样品,因此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常集中于盆地周围的褶皱造山带。本文通过对早二叠纪—晚石炭纪钻井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许多钻井的不同层位中,都发育着表明水上喷发环境的褐色凝灰岩;2)准噶尔盆地腹部早二叠纪—晚石炭纪火山岩主要是碱性玄武岩、安山岩及少量的流纹岩,样品的大部分以高碱为特征,反映了喷发于陆上增厚地壳的构造背景;3)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晚古生代准噶尔盆地腹部属于大陆构造背景。石炭系火山岩的底部也许存在许多的古老陆块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火山岩 准噶尔盆地 陆块基底 构造背景地球化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基底火山岩储集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4
12
作者 余淳梅 郑建平 +2 位作者 唐勇 杨召 齐雪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含油气火山岩储层的研究为石油勘探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 (FMI)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基底火山岩储层的岩性特征、岩相分布、岩石物性 (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 )进行了研究 .该区含油气的火山岩主要为中石... 含油气火山岩储层的研究为石油勘探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 (FMI)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基底火山岩储层的岩性特征、岩相分布、岩石物性 (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 )进行了研究 .该区含油气的火山岩主要为中石炭世巴山组 (C2 b) ,包括熔岩 (安山岩和玄武岩 )和火山碎屑岩 .熔岩的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 7.4 2 %和0 .82× 1 0 -3 μm2 ;火山角砾岩类的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 9.84 %和 0 .33× 1 0 -3 μm2 .这些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缝为主 .与盆地内基底火山岩储集性能最好的腹部石西油田相比 ,东部五彩湾凹陷的储集性能略差 .火山喷发时的环境、火山岩的岩性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基底古潜山 储集空间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区构造格架及构造样式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晓黎 阿依古丽 +1 位作者 伍菁华 其其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在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区域构造的基础上,确定出研究区具有北西向为主的晚海西运动期断裂体系、北东向为主的印支-燕山运动期断裂体系和近东西向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体系,并论述了三种断裂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区内构造活动... 在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区域构造的基础上,确定出研究区具有北西向为主的晚海西运动期断裂体系、北东向为主的印支-燕山运动期断裂体系和近东西向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体系,并论述了三种断裂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区内构造活动史,按构造卷入程度,将区内构造样式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卷入型两大类八个亚类,并论述了各类构造样式的形成、演化及分布。最后,按构造演化特点和盆地发育史,论述了构造控油的论据,认为研究区北部和东部的油气保存条件、油气资源量丰度、烃源岩演化,均不及吉木萨尔凹陷,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是影响区内油气聚集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吉木萨尔凹陷是研究区目前较现实的勘探领域,红旗断块、吉中背斜等应是近期油气勘探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断裂体系 构造格架 准噶尔盆地 燕山运动 构造活动 区域构造 勘探领域 凹陷 喜马拉雅运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宋继叶 秦明宽 +1 位作者 蔡煜琦 何中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已取得的地球物理、航空磁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古生物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整理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且与其上的海西期褶皱基底构成了"双层基底"的认识更为接近实际;准噶... 本文通过对已取得的地球物理、航空磁测、同位素地质年代及古生物等方面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整理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且与其上的海西期褶皱基底构成了"双层基底"的认识更为接近实际;准噶尔盆地这种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与伊犁、吐哈、鄂尔多斯等典型产铀盆地的基底相似,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同位素地质年代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断裂活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1
15
作者 胡素云 蔚远江 +2 位作者 董大忠 李峰 王玉满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NE、NW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侏罗系主要发育NE、NW向三角洲沉积体系。基底断裂的早期“显性”活动控制了主要二级构造带的边界、古凸起(古梁)展布、主断裂分布及四大压扭构造带的展布方向。后期NE向基底断裂... 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NE、NW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侏罗系主要发育NE、NW向三角洲沉积体系。基底断裂的早期“显性”活动控制了主要二级构造带的边界、古凸起(古梁)展布、主断裂分布及四大压扭构造带的展布方向。后期NE向基底断裂的“隐性”活动导致上部盖层破碎,使早期的二叠纪古凸起带成为浅表断裂破碎带。河道水系的冲刷下切极易取其走向,从而控制了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的主河道及主砂体沿NE向主断裂构造线及早期凸起带的展布,进而也就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基底断裂活动控制了油气的早期原生成藏与晚期调整次生成藏和再分配,盖层断裂通过与基底断裂的(反)树丫型、阶梯型、交叉型3种耦合方式形成花状构造、正反转构造组合而控制成藏,两类断裂在活动期和静止期控藏作用各不相同。腹部凸起区及斜坡上部为“三位一体”断控砂体次生成藏模式,凹陷区和斜坡下部还可能存在低幅度背景相控砂体原生(—混生)成藏模式。油气沿古梁聚集的构造本质是基底断裂显性及隐性活动的上延穿层效应。基于这2种模式,提出了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领域和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油气聚集 断裂活动 基底断裂 盖层断裂 砂体分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性质 被引量:35
16
作者 赵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根据地震、重磁力勘探及钻探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性质进行了探讨,认为盆地基底具有双层结构,上部由上古生界组成,下部为前寒武系结晶地块。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结构 地块
下载PDF
花岗岩类特征对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的示踪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婷婷 柳益群 +1 位作者 白清华 赵伟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0-687,共8页
准噶尔盆地基底属性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基底的性质是陆壳还是洋壳,以及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的古陆块结晶基底。展开盆地周缘造山带的花岗岩类研究能够反演地壳形成演化,示踪基底性质。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 准噶尔盆地基底属性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基底的性质是陆壳还是洋壳,以及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的古陆块结晶基底。展开盆地周缘造山带的花岗岩类研究能够反演地壳形成演化,示踪基底性质。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准噶尔盆地周缘各地区的同位素定年和花岗岩ε_(Nd)(t)值关系,研究各区不同时期花岗岩的形成源区,进而探讨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性质。研究得出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形成时期主要在425~230 Ma之间,其ε_(Nd)(t)值变化范围在+10^-5之间。说明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块花岗岩的时代和ε_(Nd)(t)值关系差异性显著,反映了不同区块构造活动性和地壳组成的差异性。整体上准噶尔盆地周缘露头区不同时期花岗岩形成源区复杂,主要为亏损幔源岩浆,其次为壳幔混源和壳源。表明准噶尔盆地基底存在一定规模古老地块,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北部可能为残留有陆壳残块的古生代新生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定年 εNd(t)值 基底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岛弧火山岩地体拼合基底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方正 杨梅珍 郑建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基底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安山岩 ,并有部分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模式显示LREE弱富集 ,(La/Yb) N 变化于 1.9~ 5 .2 3之间 ,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亏损较明显 ,具俯冲带火... 准噶尔盆地基底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安山岩 ,并有部分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模式显示LREE弱富集 ,(La/Yb) N 变化于 1.9~ 5 .2 3之间 ,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亏损较明显 ,具俯冲带火山岩的典型特征。Nd -Sr同位素分析表明 ,3个火山岩区的火山岩 εNd(0 )均为正值 ,(87Sr/ 86 Sr) i 较低 ,说明它们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Sm -Nd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 4 0 0~ 70 0Ma之间 ,反映俯冲沉积物的形成时代不早于 70 0Ma。玄武质火山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 3个火山岩岩区应分属不同的岛弧增生体系 ,原始地幔物质通过岛弧火山作用加入到地壳中 ,推测准噶尔盆地的基底由分属于周边的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和西伯利亚板块的年轻岛弧增生地体拼合而成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历史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火山岩 岛弧地体 准噶尔盆地 地球化学 拼合 玄武岩 安山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三维构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宁 曲国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的研究进展。在现有各类地形、构造和深部勘探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GOCAD三维建模软件,对准噶尔盆地各构造层数据中存在的穿层现象进行校正,建立各构造层的层序-构造模型。根据准噶尔盆地... 简要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的研究进展。在现有各类地形、构造和深部勘探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GOCAD三维建模软件,对准噶尔盆地各构造层数据中存在的穿层现象进行校正,建立各构造层的层序-构造模型。根据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与盖层的接触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褶皱基底的初始模型,并利用深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对初始模型进行约束和校正,建立了准噶尔盆地现今褶皱基底构造模型,为准噶尔盆地盖层和基底构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基底 三维模型
下载PDF
东准噶尔红柳峡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婷婷 周小虎 +1 位作者 高洁 赵伟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07-712,共6页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及形成时期问题对研究新疆地壳演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均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准噶尔盆地东部红柳峡地区是探讨准噶尔盆地是否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因此对该区进行同位素定年分析...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及形成时期问题对研究新疆地壳演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均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准噶尔盆地东部红柳峡地区是探讨准噶尔盆地是否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因此对该区进行同位素定年分析,以期获得古老锆石年龄的同位素证据.选取原定为中元古界札曼苏岩群中的大量发育的变质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发现U-Pb表面年龄值分布的范围很宽,从385±7 Ma至2 322±45Ma.岩浆锆石^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96±5)Ma(MSWD=1.15,n=7),代表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旱泥盆世晚期.此外辉长岩中尚有4粒年龄为(842 ~2 322) Ma捕获锆石,代表了岩浆上升溢流路经区围岩中的锆石形成时代.札曼苏岩群被划分为中元古代是不准确的,综合该区的变质砂岩和玄武岩锆石同位素定年数据,认为札曼苏岩群形成时期的下限不早于早泥盆世.结合区域地质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东部可能存在前寒武纪的古老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峡 辉长岩 锆石U-PB定年 基底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