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指引下sEST+球囊扩张治疗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雷雷 路萌 +3 位作者 康洁 迟宝权 姜立杰 赵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530,共6页
本研究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选取94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老年组(47例,60~85岁)、非老年组(47例,35~59岁),均采取ERCP指引下... 本研究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选取94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老年组(47例,60~85岁)、非老年组(47例,35~59岁),均采取ERCP指引下sEST+球囊扩张治疗,统计手术情况、胃肠功能、并发症、手术前后肝功能[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应激反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发现,两组手术完成、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两组血清应激反应、炎性指标水平较术前增高,且术后1 d老年组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ERCP指引下sEST+球囊扩张治疗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但老年患者应激、炎症反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 球囊扩张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仝甲钊 曹振振 +2 位作者 孙正路 周从顺 魏书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 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 老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炜 张计训 +4 位作者 杨佳华 陈超 倪雷 殷佩浩 曹亦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伴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ERBD)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胆总管结石复发且合并乳头旁憩室的18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 目的探讨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伴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ERBD)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胆总管结石复发且合并乳头旁憩室的18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和对照组,支架组9例患者内镜下取净结石后留置塑料支架,对照组9例患者取净结石后留置鼻胆管引流,比较两组症状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间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8例患者随访至2015年3月,支架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复发间隔时间延长[(7.19±1.42)个月vs(6.19±1.3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对于合并乳头旁憩室、ERCP术后反复再生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取净结石后置入胆道塑料支架虽然不能显著延长再次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但该方法安全有效,可作为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引流术(ERBD) 乳头旁憩室(jpd)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建清 蒋丹斌 +3 位作者 乐红琴 王福生 蔡霞 沈秀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与胆总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13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资料,计算JPD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憩室组和非憩室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及60岁以上患者占有比例;分析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与胆总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13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资料,计算JPD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憩室组和非憩室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及60岁以上患者占有比例;分析114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ERCP造影结果。结果全组JPD检出率26.5%;憩室组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憩室组(82.9%vs56.1%,P<0.01),憩室组60岁以上者比例高于非憩室组(61.4%vs43.9%,P<0.05);114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ERCP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80.4%,JPD合并发生率31.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增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胆总管结石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两大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何之彦 王兴鹏 +4 位作者 杨秀军 缪竟陶 蔡为民 陶勇浩 蒋忠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评价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JDD(共56个)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在55例JDD中出现胆系疾病48例次,胰腺炎5例次。JDD最突出的CT征象是在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下段之间的气泡影,可不伴...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评价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JDD(共56个)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结果在55例JDD中出现胆系疾病48例次,胰腺炎5例次。JDD最突出的CT征象是在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下段之间的气泡影,可不伴有液平(32例)或伴液平(18例)。5例JDD腔内存留未消化食物及气体而成网格状影。仅1例JDD不含气,因有碘剂而被显示,JDD均位于十二指肠环内,根据与胆总管下段的关系,被分成居右(27个)、居前(15个)、居后(9个)及左下方(5个),除后者源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外,前三者均源于降段。CT在横断面上能很好显示JDD壁与胆胰管下段管壁的位置关系。结论 JDD可引起明显的胆胰管并发症,CT是诊断JDD非常实用而有效的影象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疾病 诊断 瓦特氏壶腹 憩室 胆结石 CT 诊断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手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立新 徐智 +3 位作者 张同琳 张能维 陆少美 周孝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处理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4月~2001年10月我院治疗的86例合并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各种手术方式的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寿命表法)。结果治疗胆胰疾病而未处理憩室45例,胆管空肠...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处理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4月~2001年10月我院治疗的86例合并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各种手术方式的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寿命表法)。结果治疗胆胰疾病而未处理憩室45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1例,憩室敞开联合Oddi括约肌成形术13例,其5年胆管炎发生概率分别为52.0%、40.0%、75.0%和66.7%,其他术式8例;各种处理方式其5年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x^2=1.49,P=0.8287)。结论无乳头狭窄的乳头旁憩室,仅须治疗胆胰疾病,可暂时不处理憩室;若术后出现胆管炎而无法用胆道疾病解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临床经验,采取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其5年胆管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胰疾病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4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逯青 刘学军 木努热丁.艾则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究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诊治的8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ST联合EPBD组41例和EST组4... 目的探究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诊治的8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ST联合EPBD组41例和EST组41例,分别行EST术或SEST联合EPBD术。结果 SEST联合EPBD组一次取石成功率(90.24%)和总取石成功率(95.12%)显著高于EST组(分别为73.17%和78.05%),而机械碎石率(12.20%)显著低于EST组(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住院时间为(7.98±1.14)d,显著短于EST组的(11.03±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住院费用为(15411.26±113.20)元,与EST组(15381.57±121.43)元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T联合EPBD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EST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和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机械碎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 球囊扩张术 疗效
下载PDF
和谐夹辅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仇建伟 钱俊波 +4 位作者 陈天敏 朱云松 葛振明 樊锦河 赵程进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和谐夹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患者,为憩室边缘乳头,尝试插管困难(常规插管>10 min)。实验组11例使用和谐夹将乳头一侧黏膜夹闭,对照组14例继续尝试传... 目的观察和谐夹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患者,为憩室边缘乳头,尝试插管困难(常规插管>10 min)。实验组11例使用和谐夹将乳头一侧黏膜夹闭,对照组14例继续尝试传统技术插管,记录两组插管成功例数及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腹痛、胰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均插管成功(100.00%),对照组12例成功(85.7%)。实验组手术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地应用和谐夹,有利于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暴露和成功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插管困难 和谐夹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文广 黎靖 +6 位作者 温剑 莫利峰 叶明新 李秋 淦宇 蒋禹 雷正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2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 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2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 17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黄疸或者胆道感染的病史,其中9例复发胆总管结石在第一次手术后0.5~3年(平均为1.2年)即再次出现胆道结石或胆道感染的症状。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出院。术后随访率为76.47%(13/17)。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3~78个月)。胆总管切开取石的4例随访患者中2例恢复良好,2例患者偶有胆管感染症状发作,经消炎、利胆等治疗后缓解。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8例随访患者中2例患者偶感上腹部不适,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随访情况良好。结论胆总管结石形成、复发与JPDD有密切联系。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合并存在JPDD的可能,切忌只顾取石而忽视胆管末端狭窄和畸形的处理。对合并存在JPDD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插管及EST胆总管取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宏辉 李国庆 唐露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对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82例ERC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合并憩室患者与未合并憩...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对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82例ERC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合并憩室患者与未合并憩室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有憩室组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与无憩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取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比较,EST创口出血者增多,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其它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代小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十二指肠-胰标本,发现有乳头旁憩室的标本26例,无乳头旁憩室的标本74例,将26例有乳头旁憩室标本和随机选择的26例无乳头旁憩室标本作为观测对象,对其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十二指肠-胰标本,发现有乳头旁憩室的标本26例,无乳头旁憩室的标本74例,将26例有乳头旁憩室标本和随机选择的26例无乳头旁憩室标本作为观测对象,对其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及汇合部穿肠处左侧的胰腺组织进行观测。结果:有乳头旁憩室标本与无乳头旁憩室标本,在十二指肠大乳头处的肠管周经分别是(110±13.4)、(88.4±8.61)mm,在下曲处的肠管周经分别是(73.3±5.52)、(83.2±6.01)mm;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穿肠处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的周经分别是(22.4±1.72)、(16.8±1.32)mm;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的前面,胰腺组织的厚度分别是(4.33±0.82)、(9.13±2.24)mm。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二指肠下曲较细、胆总管-胰管汇合部较粗大及在憩室发生处的左侧胰腺组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胰管汇合部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科翔 范跃祖 张景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乳头旁2~3cm以内、由肠粘膜或粘膜肌层缺损所致的、部分肠壁向外扩张所形成的袋状突起。随着近年内镜技术尤其是ERCP的广泛开展,JPDD检出病例逐渐增多。本文仅就十二指肠乳头旁...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乳头旁2~3cm以内、由肠粘膜或粘膜肌层缺损所致的、部分肠壁向外扩张所形成的袋状突起。随着近年内镜技术尤其是ERCP的广泛开展,JPDD检出病例逐渐增多。本文仅就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与胆胰疾病的关系、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治疗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下载PDF
钛夹辅助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艳艳 刘金材 +1 位作者 李江涛 杨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8例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8例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对照组患者仍尝试传统技术插管,直至插管成功或放弃。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胆管插管困难患者ERCP时予以钛夹辅助选择性胆管插管,能够缩短十二指肠憩室边缘乳头插管困难患者的插管时间,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 钛夹辅助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性
14
作者 古广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JPDD,将其分为JPDD组(46例)与非...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JPDD,将其分为JPDD组(46例)与非JPDD组(44例),两组患者均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等检查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SOBP)、胆总管压(CBDP)、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情况及随访1-5年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3天,两组患者SOBP、CBD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天及1个月,两组患者SOBP、CBDP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1个月,非JPDD组患者SOBP、CBDP均显著低于JPDD组(P〈0.05)。非JPD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7天引流量均低于JPDD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TBIL、DBIL、ALT、GGT、AK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非JPDD组降低更明显(P〈0.05)。非JPDD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JPDD组(P〈0.05)。结论 JPDD与胆总管结石复发具有相关性,可能与JPDD术后胆总管压力升高、引流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临床诊治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会 姜开通 +3 位作者 曾宪忠 孔庆印 王萃玥 王爱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D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的影响.方法对临沂市人民医院2006-01/2015-12之间进行共5673例ERCP合并JDD...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DD)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的影响.方法对临沂市人民医院2006-01/2015-12之间进行共5673例ERCP合并JDD的1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存在JDD对进行ERCP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行ERCP患者插管成功者为1242例,ERCP诊断JDD合并胆系结石者为1206例,占81%(1026/1267);非胆系结石的十二指肠憩室者为241例,占19%(241/1267),ERCP总的成功率98%(1242/1267).术中术后总的并发症47例(3.7%),术中出血者1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者8例,ERCP术后胰腺炎者19例,胆道感染者7例,穿孔者2例,均经内镜或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整个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JDD患者进行ERCP手术时应该更加谨慎的进行操作,了解这种解剖变异对胆管末端走行的影响,根据相应的乳头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ERCP操作技巧,憩室旁乳头的ERCP相关操作也是可以安全顺利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治疗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潜在临床意义及对ERCP诊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矫元君 尹耀新 +2 位作者 李桂贤 刘吉奎 林齐睿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的潜在临床意义及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的影响。方法 427例行ERCP患者,根据有无JPDD分为憩室组(104例)、无憩室组(323例);憩室组按十二指肠乳头在憩室内或外分成憩室内型组(14例)、憩...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的潜在临床意义及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的影响。方法 427例行ERCP患者,根据有无JPDD分为憩室组(104例)、无憩室组(323例);憩室组按十二指肠乳头在憩室内或外分成憩室内型组(14例)、憩室外型组(90例)。比较憩室组与无憩室组、憩室内型组与憩室外型组性别、年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术中情况[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术后并发症(出血、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结果 憩室组平均年龄(60.76±15.2)岁、年龄≥60岁占比59.62%、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41.35%均高于无憩室组的(50.25±15.78)岁、29.72%、2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组与无憩室组性别、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术中行EST占比、术中行ENBD占比及术后出血、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内型组平均年龄、年龄≥60岁占比高于憩室外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内型组与憩室外型组性别、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术中行EST占比、术中行ENBD占比及术后出血、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PDD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JPDD的可能性增加。不同憩室分型对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同,可能还需要多中心大数据的分析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徐维 丁俊 郝余庆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1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利用EXCEL函数生成随机数后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1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利用EXCEL函数生成随机数后进行分组,单纯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的64例为对照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的64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取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果:观察组一次取石成功率(90.63%vs.73.44%)、总取石成功率(95.31%vs.82.81%)均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碎石率低于对照组(6.25%vs.23.4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81±2.14)d vs.(9.79±2.61)d,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vs.21.88%,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可明显提高取石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下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内窥镜检查 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 柱状球囊扩张
下载PDF
乳头肌切开术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超伍 陈莉丽 +2 位作者 邓登豪 陈娟 刘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价乳头肌切开术(EST)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该院7年来收治的18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患者成功17例,成功率94.44%,EST 17例,其中中切开9例,小切... 目的评价乳头肌切开术(EST)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该院7年来收治的18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患者成功17例,成功率94.44%,EST 17例,其中中切开9例,小切开+柱状气囊扩张8例,胆管支架置入3例,鼻胆管引流14例,无严重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ST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特发性胰腺炎,安全有效,能够进一步明确病因、有效地控制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胰腺炎(IP) 乳头肌切开术(EST) 十二指肠憩室旁乳头(jpd)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下载PDF
经内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毅 张小斌 +2 位作者 余燕滨 纪刚 杜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6期42-44,共3页
目的:总结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 目的:总结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取石球囊、机械碎石等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7.9%(47/48),对照组成功率为95.8%(46/48),两组患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为18.8%(9/4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效果显著,相较于乳头扩张术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乳头扩张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分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连仁 甄光 +2 位作者 高星 曹强 熊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分型,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该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4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及...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分型,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该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4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及分型与分级的检查情况。结果共检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47个,其中33例为单发憩室,7例为多发憩室。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十二指肠内侧壁向腔外隆起的囊袋状病灶,薄层面可见病灶和十二指肠腔连通的窄小颈部,17例囊腔中含有气液平面;增强扫描17例憩室壁出现轻中度强化,憩室形态、大小不一。憩室分型中,中心型28例,周围型12例,合并胆管扩张38例,胆管结石16例,胆囊炎10例,胆囊结石9例。憩室分级中,I型19例,II型11例,III型6例,IV型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分型与分级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表现 分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